发新话题
打印【有6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胡适推荐给学生的最低限度国学书目

说实话,胡适对于白话文的推动是有巨大的贡献,但是他写的白话文,我觉得还不如梁启超这个旧文人——没力道。

对于他的这份书单,我更倾向于梁启超出的书单。史部书对于各科的孩子来说,都是重要的。按照胡适的书单读书,要读死人的,书的难度梯度跨度太大。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在水木清华BBS上发现这两个书单,就是这个看法,现在还是这个看法。

至于私塾教学,其实就是小班教学,再加上一个师傅带上去,有连续性。以前财力大的人家,可能会请两三个师傅。这是优于现在的教学的地方。但是现在的教学,老师轮换,对于孩子熟悉不同风格的老师,熟悉不同风格的人,是有好处的,缺点就是缺乏一定的连续性。这个有心的家长可以在家里进行心理疏导。

私塾的教学,请到的师傅,如果是翁同龢之类的,那当然现在的学校不能望其项背。如果师傅本人比较迂腐,对孩子不良的影响也会有个持续性效果。

以前请得起师傅的人家,大都是经济条件在那个年代算是不错的,相对水平也能等同现在的精英教育了。不能拿精英教育比同现在的基础教育。

我提倡要读古书,要了解历史,但是我反对过于厚古薄今。古人不需要学习数理化,不用设计机器人,不用学英文,如果把这些都加上去,也不轻松的。即使是只读中文和算术,我家有个亲戚从小读私塾,家里也是请了十年的师傅的。

我曾经在我自己的一篇古文推荐文章中提到这些书如果一个比较聪明的孩子专攻的话,两年就读完了。这个我是针对一个基础很好(语文基础和学习习惯)的初中生而言的。并非对于一个国文零基础的孩子而言。.

TOP

而且,中国的孩子不能只读一肚子古书。古书重要,西方的人文历史也很重要。只是作为中国人,经典的优先权高一点。等有一定的古文修养之后,一定要用西方的典籍来冲击。.

TOP

不客气,互相学习。

我再谈一下为什么请私塾先生也需要十年。这个问题在于孩子可以背下很多书,但是孩子受自身年龄限制,自身阅历限制,即使是有好的老师去引导,也需要岁月给他们身心发育的空间。语文的学习,跟人的成长密切相关。年龄不到,读了一肚子书,也是看不出来威力的。我自己在9岁的时候把《长恨歌》倒背如流,但是这首诗除了让我觉得比较长之外,没有任何感受。我不懂男女之爱,不懂生离死别,更不懂皇帝的个人感情和家国天下之间的关系。到十四岁,开始回过味来了,觉得这首诗写得有味道。到了二十几岁,发现这首诗是古典文学中难得的把皇帝从人性的角度来写的一首诗,既写了皇帝为了他的爱情置家国于不顾,也从人性的角度咏叹皇帝真挚的知音之爱。这个时候,我才可以在中文系的课堂里侃侃而谈了。因为我非常熟悉这首诗,引经据典轻松做到。这个时候,小时候背诵的威力才真正地显露。

所有这些理解,都是需要岁月来浇灌的。

读书,没有捷径,在选定适合的读物的情况下,只有水磨工夫,外加岁月的酝酿。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3-6 11:57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