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洋洋得意

回复 62楼jiangying 的帖子

形数结合,很棒。.

TOP

回复 64楼aochuanhui 的帖子

从形上面去讲。例如求长方形面积,或者围棋子的个数。.

TOP

回复 66楼aochuanhui 的帖子

我认为,是因为孩子的代数思维还没有建立起来。代数思维的建立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从开始学数学就在进行代数启蒙。一般情况下,进初中,才开始主要研习代数。.

TOP

引用:
原帖由 aochuanhui 于 2011-9-27 09:50 发表

昨天和孩子谈了这几条算术原理, 我觉得加法交换率应该是可以证明的.

比如 2+3= 1+1+1+1+1, 3+2= 1+1+1+1+1, 因此2+3=3+2, 按照这个思路归纳一下,应该是可以证明a+b=b+a.

我以前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若说错了不 ...
给你举个反例:

五1班只有小明和小亚参加了数学兴趣班的活动,只有小丁和小明参加了英语阅读班的活动,问:五1班共有多少人参加数学兴趣班和英语阅读班的活动?

这个问题,要在小学生已经把算术研究透彻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来的。先立后破的原则要把握好,别急于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否则,立未立,先破了,就得不偿失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10-25 13:3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aochuanhui 于 2011-10-25 12:58 发表

看不懂,你这个反例是要说明2+2有时不等于4?
小明是同一个人。常规的:2+2=4,在这种情况是不成立的。

这个问题,是在小学生已经把算术研究透彻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来的。先立后破的原则要把握好,别急于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否则,立未立,先破了,就得不偿失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aochuanhui 于 2011-10-25 13:30 发表

还好娃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所以没有被我带入歧途
这就是消极教育的好处。他不感兴趣,说明他还没有准备好。他有兴趣,最好是等他发现了矛盾,来问你,那就是他一定准备好了。那时,你可以大展拳脚了。.

TOP

回复 85楼aochuanhui 的帖子

我猜是规范吧。最近在跟儿子讨论,写数学的东西,要不拘一格,潇洒,有个性。.

TOP

回复 100楼jiangying 的帖子

挺好的。.

TOP

回复 102楼jiangying 的帖子

要给别人讲清楚,有一个借位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说,老师要站在童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而更高的境界是不说了,懒得说了,给你一个方法,自己去玩吧。

大部分的理科生,连第一层次都达不到。值得反思。.

TOP

回复 104楼jiangying 的帖子

说得是对的。上下山的速度以及并联等效电阻,确实给人一种似平均数又非算术平均数的感觉。说它是平均数的一种方式,并无不妥。

参见:
http://zh.wikipedia.org/zh/%E8%B ... 3%E5%9D%87%E6%95%B0

不过呢,抽象的描述最好建立在具象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这样才能避免被架空。哪种是对的?要想办法把它变成实验,然后进行分析和争论,求得认同。如此为科学之正道。

个人觉得,也不是严重到需要立刻去纠偏的问题,可算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吧。笛卡尔在《方法》一书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类似的困惑。现在让孩子看还太少,等他到了初中,产生了困惑了再看这本书,更容易引起共鸣。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4-19 23:29 编辑 ].

TOP

回复 116楼jiangying 的帖子

拆个老式的马蹄钟玩玩。.

TOP

说不尽的π


===========================
LD,碰到孩子的问题,如果不能解答,索性让他自己去看书。别让自己的陈旧思维局限了孩子的视野。

说不尽的π,不可思议的e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339545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3395455.html.

TOP

回复 120楼jiangying 的帖子

也许可以把问题提出来,让孩子多思考一下,困知勉行嘛。还可以作为让孩子自己看书研究的一个引子。.

TOP

试试看《培养几何直觉的100道题》,也许孩子喜欢。.

TOP

回复 126楼jiangying 的帖子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问个问题:

猜猜看,直尺,三角板和量角器在历史上出现先后次序?
不用量角器的话,你可以做出三角板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2-10-2 12:39 发表
有圆规我就可以,孩子不知道行不行
我说的是问孩子。直尺和圆规,尺规作图,对于学习数学中形的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不要忽视了对形的学习。.

TOP

回复 136楼jiangying 的帖子

不少人有误会,但我觉得,数学是一门实践的学问,其中的很多东西,行在前而知在后。至少在小学阶段应当注意这一点。

行先,而后困,知之,再勉行。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11-19 15:5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阳光妞妞 于 2012-11-21 03:13 发表
非常感谢洋洋和爸爸的有趣故事。我最喜欢数学了,可是妈妈这个数学盲不会这样陪我玩。只会叫我自己去看书。
曾经有一个在世界上非常著名的数学家叫陈省身,他有个很棒的弟子特别喜欢看书。陈先生就把他安排到图书馆工作。于是,这个弟子就在整天待在图书馆看书。过了一年,陈先生来到图书馆对他的这名弟子说:“你看前人的书就是欠前人的债。”

小朋友让妈妈陪着看书,其实,也是欠妈妈的债。人在这个世界上混,欠别人的债,总是要还的。所以,你要学会自己看书。如果自己看不懂,可以另外去选自己看得懂的书。看数学书跟别的书不一样,那是一定要玩的,要写写画画算算的,最重要的是要思考。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可以在同学中,多找些同好,把你的发现和思考与他们分享。关于“思想”有一个秘密,那就是它被分享得越多它就越丰富,而不会越分越少。你看,我们这有“亲子数学社”,你们那儿有“阳光数学社”吗?如果没有,试试组建一个。.

TOP

回复 144楼jiangying 的帖子

一般一周一次。我给孩子养成习惯,每周有1-2小时的数学时间。如果能跟其他的同学和家长一起渡过,那就最好啦。如果人家不合适,我们就在家里自己搞。内容多是讨论数学问题。.

TOP

回复 146楼阳光妞妞 的帖子

试过。孩子的思想状态千差万别,出的题很难引起大家的共鸣。还是熟悉的人出题好些。多分享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