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81个人次参与评价】

说古道今,图说老上海的风情与经典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三毛漫画的经典

  张乐平先生为我们留下了10多部三毛连环漫画作品。以下文字选自近年来有关出版书籍的序言……

  早期的三毛(1935年--1937年)

  “三毛”是以儿童的天真向社会的不满状态投以讥刺。儿童的天真、率直、热情、单纯,在社会化的成人视之为胡闹、无理;实则儿童坦白的行动出发于人情自然,而成人社会化的虚伪反渐远离人性。(汪子美)

  三毛从军记(1946年)

  三毛,看上去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和故事,但是,作者在什么心情之下,产生这一主题的灵感和坚持,将这小人儿以血和泪,只为著,去拼出一个卑微的存活?

  我们三思,也去细看一幅一幅小三毛在书中的表情。

  那历史伤痕的说明,尽在泪笑中。(台湾作家三毛)

  三毛外传(1946年)

  《三毛外传》是我在1946年创作的。在这些幽默的故事中,蕴含着对旧社会的尖锐讽刺。(张乐平)

  三毛流浪记(1947年—1949年)

  “流浪记”里的三毛一出现,就是孤苦伶仃,辗转流浪。他有机会接受了一些人间温暖,但更多的是遭遇着人间的冷酷。小小的三毛,是在旅行着人间的现实。这现实,是冷酷多于温暖,残忍多于仁慈,丑恶多于良善,诈欺多于真情,不平多于公道。(王芸生)

  三毛翻身记(1951年)

  一切战争和社会性灾难,承受最沉重的,首先是妇女和儿童。

  儿童命运是社会文野的测验器,并且预示着国家未来的休咎。(柯灵)

  《三毛流浪记》面世前后

  张乐平,我国著名漫画家,他笔下的“三毛”,影响了中国几代读者,被誉为“三毛之父”、“三毛爷爷”。

  张乐平学习美术,完全靠自学。他的母亲擅长刺绣、剪纸,是他最早的美术启蒙老师。1923年,他在小学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创作了平生第一幅漫画———《一豸负五千元》,讽刺军阀曹锟贿选,在当时曾轰动一时。

  1935年,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开始在上海报刊上诞生,但当时没有形成系列的“三毛形象”。抗日战争期间,他用手中的画笔,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来到上海,从此他开始创作系列的“三毛形象”。1946年底,上海《申报》连载了张乐平的漫画《三毛从军记》,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47年5月,《大公报》“现代儿童”副刊编辑陈伟球请示该报总编辑王芸生,拟请张乐平画几幅漫画连载。王芸生当即表示,可以请张乐平画一套类似《三毛从军记》题材的漫画,并给张乐平写了一个便条,介绍编辑去约稿。编辑遵嘱,前往张宅拜访,张乐平说他已有流浪中的“三毛”的构思,答应画一套“三毛”的系列漫画。

  《三毛流浪记》的构思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张乐平回忆说:“1947年初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个弄堂口,发现有三个流浪儿身上披着麻袋,冻得簌簌发抖,正围着一个刚熄火不久的烤红薯用的炉子在吹火取暖。我在他们跟前站了许久,心里十分难过。”由此,张乐平萌生了画流浪儿的念头。正在此时,《大公报》的编辑来约稿。

  为了创作好《三毛流浪记》,张乐平主动去和流浪儿交朋友。他知道在上海有一个叫陈家木桥的地方,是流浪儿的集中地,便去那儿,坐在他们中间,称他们为小阿弟,想和他们搭话,谁知没人理他,有的还对他翻白眼,他只好败兴而归。一路上,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冷淡。后来他才发现,原来流浪儿都是衣衫破烂,而他却穿了一套西装,尽管是旧西装,可流浪儿认为穿西装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都欺负他们,对他不理睬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天,张乐平换了件旧衣裳,买了几副大饼油条,又来到昨天那个地方坐在地上吃起来。有几个流浪儿围上来,眼睛直直盯着他手里的大饼,他就分给他们吃,很自然地大家坐到了一起,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了自己的苦难生活和家史。慢慢地他和流浪儿们接近起来,熟悉起来,成了朋友,从他们那里听到许多事情,丰富了他创作的想象力。

  这套《三毛流浪记》的漫画,从1947年6月15日开始在《大公报》第三版上连载,10天以后,改在本市版上刊出,前后登载8个月。这套连环漫画的内容,除了最初几幅反映了一个流浪儿童的遭遇外,更多的篇幅则是从三毛的眼里揭露了在国民党统治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象。作者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形象”,是旧中国苦难儿童的典型。

  《三毛流浪记》无情地鞭挞了旧中国人间的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颂扬了在极度凄苦无依的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在这套漫画的连载期间,引起了广大善良读者的同情和共鸣,反映强烈。读者们纷纷给《大公报》写信,甚至给“三毛”寄去衣服和捐款,托报社转交。如果说,《申报》连载《三毛从军记》在读者中产生一定影响,那么《大公报》连载《三毛流浪记》,是让“三毛形象”走向全国。

  因为《申报》虽是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但其影响多在上海和周围地区;《大公报》当时拥有沪版、津版、渝版,总发行量远远超过《申报》,其影响自然是全国性的。再者,《申报》连载的《三毛从军记》里的“三毛”,虽然很顽皮,但他所表现的,差不多都是英雄型的,是常人所不及的特殊人物;而在《大公报》连载的《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就完全不同了,他一出现,就是孤苦伶仃,辗转流浪,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容易引起读者的同情,产生共鸣。

  宋庆龄女士看了在《大公报》上连载的《三毛流浪记》后,非常感动,她特别在上海燕云楼设宴,招待张乐平和《大公报》副刊编辑。席间,宋女士还激动地对张乐平说:“你为流浪儿童做了一件大好事,真该感谢你,三毛不会忘记你。”她还提议举办“三毛生活展览会”,创办“三毛乐园”,用以帮助贫苦儿童。

  1948年3月初,《大公报》出版部根据各地读者的强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张乐平在《大公报》连载的漫画《三毛流浪记》结集成册出版。《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特为《三毛流浪记》撰写了“序言”。王芸生既是这次连载张乐平漫画的热心支持者和决策人,又是充满同情心的忠实读者,他于3月23日写下《题<三毛流浪记>》,对张乐平作品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做了深刻的分析。

  王芸生写道:“《三毛流浪记》印成书本了,这必然是小朋友们的恩物。《三毛流浪记》是接着《三毛从军记》画的,但张乐平先生的笔锋却完全改变了。……小小的三毛,是在体验着人间的现实。这现实,是冷酷多于温暖,残忍多于仁慈,丑恶多于良善,欺诈多于真情,不平多于公道。莫问孩子,请大人们思想,我们的世界不正是这样的吗?

  三毛不是孤独的。他是多数中国孩子命运的象征,也是多数贫苦良善的中国人民的命运象征。我们的社会,对多数孩子是残忍的,对多数贫苦良善的人民又何尝不是残忍的?《三毛流浪记》不但揭露了人间的冷酷、残忍、丑恶、欺诈与不平,更可宝贵的,是它还在刺激着每个善良人类的同情心,尤其是在培养着千千万万孩子们的天真同情心!把这份同情心培养长大,它会形成—种正义的力量,平人间的不平,改造我们的社会。——去掉一切冷酷、残忍、丑恶、欺诈与不平,发扬温暖、仁慈、良善、真理与公道!三毛奋斗吧!在你流浪的一串脚印上,可能踢翻人间的不平,启示人类的光明!”

  王芸生在写作《题<三毛流浪记>》时,正是国民党统治最黑暗的时期。王芸生同情三毛,也是对社会上广大穷苦孩子的同情,同时亦有力地鞭挞了黑暗的旧社会。

  .

附件

F2004120616563500000.jpg (22.91 KB)

2010-4-2 03:32

F2004120616563500000.jpg

TOP

我们的三毛.

附件

01300000016998118861406400522.jpg (24.84 KB)

2010-4-2 03:41

01300000016998118861406400522.jpg

01300000016998118861409546096.jpg (26.25 KB)

2010-4-2 03:41

01300000016998118861409546096.jpg

01300000291092125519341189033.jpg (16.81 KB)

2010-4-2 03:41

01300000291092125519341189033.jpg

TOP

回复 312#荦荦妈妈 的帖子

找了些三毛的,希望你能感兴趣哦。。。。。。.

TOP

引用:
原帖由 文的妈妈 于 2010-4-2 06:39 发表
每日一顶!

龙宝娘辛苦啦
你怎么这么早啊.

TOP

回复 333#小美女妈 的帖子

小美女辛苦.

TOP

引用:
原帖由 牛小妮 于 2010-4-2 08:45 发表
献花了,楼主真是辛苦了,给我们这么一个好的精神大餐。小时对上海的向往和憧憬也正是基于此,反倒是自己现在居住在这个城市忘了去感受了,惭愧啊……
这些美好的东西需要我们共同用心体会.

TOP

回复 340#JC 的帖子

老外滩一带比较多,北京路,南京路,以前法租界,日租界都有一些好建筑,可以慢慢寻访。.

TOP

回复 346#hy_mz 的帖子

是历史,不是资本。正视历史,才能活好当下,还有,大姐不敢当,下吃别这么叫了,吃不消的。.

TOP

回复 354#ming0317 的帖子

是啊,我也有一本,大大的那种,天天翻,翻烂为止,有一副印象深刻,就是三毛和小伙伴在瑟瑟发抖的冬天窗外看一个阔少爷坐在他胖子爸爸大腿上吃冰淇淋, .

TOP

引用:
原帖由 荦荦妈妈 于 2010-4-2 21:38 发表
你们好厉害,佩服呀!
可惜不是男人,否则爱死了
我们和你抱抱 .

TOP

回复 357#ming0317 的帖子

还有“如此学校”,你记得伐,他在河里救了一个小孩,人家爸爸收留了他,还给他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去弄堂小学上学,那学校真是72家房客般。。。。。。后来这家人家失火了,给了三毛一哒钱散伙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美女妈 于 2010-4-2 15:56 发表
这一张照片是1930年代,上海的社交Party。图为1918年开店的上海王开摄影有限公司所拍摄,于不久前在其南京东路378号公司地下档案室发现。
w我引用到一楼去.

TOP

http://6.cn/plist/132975/0.html

经典老电影“三毛流浪记”在线观看。(有时间可以让孩子们看看)

  《三毛流浪记》 (昆仑影业公司)  

  改编:阳翰笙   
  导演:赵明、严恭   
  摄影:韩仲良、裘葛   
  主要演员:王龙基   
  (根据张乐平连续漫画改编)   
  在解放前的上海,流浪儿童三毛无家可归,衣食无着。为了生存,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但总是受人欺侮,只有与他命运相同的流浪儿关心他,给他温暖。后来,他被流氓爷叔骗去干偷窃行当,好心的三毛不肯,逃了出来。

  不久,他又被一个有钱而不能生育的贵妇人收为养子。三毛过不惯有钱人家的生活,在贵妇人为他举行鸡尾酒会时,纠合一群流浪儿伙伴,扰乱了酒会。然后,三毛脱下华丽的衣服,披上麻袋片,又回到流浪儿队伍中来。上海解放了,三毛兴高采烈地迎接新生活的到来。

  “上流社会”,让小三毛无所适从……(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影片里很多一晃而过的群众角色多由当时的大明星担当,大家找找吧)。


附:在中国电影史上,一大批著名影星甘为一个无名小演员当配角、跑龙套,这部电影是空前的。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之际,该片被评为“我最难忘的百部中国电影”之一,王龙基扮演的三毛被评为“中国电影百年百名经典银幕形象”之一。
  该片在海外也同样受到欢迎,例如1981年在巴黎6家电影院连演60天,轰动巴黎。该片荣获葡萄牙第12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意大利第14届季福尼国际青少年电影节荣誉奖。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4-3 22:31 编辑 ].

附件

3.gif (51.21 KB)

2010-4-3 14:25

3.gif

1.gif (47.11 KB)

2010-4-3 14:25

1.gif

TOP

回复 365#yiyilaoba 的帖子

我记得你的ID,就是小美女妈认错的,谢谢你光临我们的帖子 .

TOP

回复 367#fendihuang76 的帖子

哦哟,先亲一己.

TOP

回复 369#fendihuang76 的帖子

睵额 听侬闲话,夜到勿出起,上网,我勒看一部新片子。.

TOP

光明牌冰砖里面的纸最难剥

一块冰砖,放到碗里面。小时候一看到冰砖就哈兴奋呀,属于完全滴恶狼扑食……冰砖吃起来还挺麻烦的,外面一个纸壳子,里面还包着一层纸。冰砖又不像是现在的DQ那样软冰淇淋咯,那个硬啊,那个难弄啊……但是为了美食,不可以放弃的!!
好不容易总算把外面纸头剥干净了,哈哈~~我开吃啦~~~~光明的东西其实还是做的很好的,虽然我都不怎么记得味道了,但是应该还是很好吃的。

       一块冰砖好吃上很久,一边吃一边听爸爸妈妈他们聊天。

       那种无忧无虑的日子,真的真的哈怀念啊!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家里都有空调了,也不用一大伙儿人出去乘风凉。不过当时的那种乐趣现在也体会不到了。

       想想现在的孩子,虽然吃得好穿得好。不过,他们也未必有我们当年那种幸福啊。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4-3 22:22 编辑 ].

附件

1246250035931.jpg (13.79 KB)

2010-4-3 22:22

1246250035931.jpg

1246250076646.jpg (12.57 KB)

2010-4-3 22:22

1246250076646.jpg

TOP

回复 374#fendihuang76 的帖子

嘿嘿,荣耀39年。.

TOP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4-3 22:23 编辑 ].

TOP

回复 382#fendihuang76 的帖子

我来调整下,没事,好了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4-3 22:2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ing0317 于 2010-4-3 18:59 发表
当然记得了。
那是整本书中,最温暖人的片段。其实那家人也是刚够过日子的,但是,因为有家,有父母有孩子,有衣服穿,有饭吃。三毛在他家过得很幸福。
可幸福真短暂呀!
我当时看到他们家着了火,好难过的。
我还记得三毛把旧报纸当被子盖,第二天一早人家扔个香烟头,烧起来了,才古.

TOP

回复 385#小美女妈 的帖子

是额,我把上面一个我的发言框重新编辑,把这个再删掉就行了。.

TOP

回复 388#小美女妈 的帖子

格勿来三额,现在这样也蛮好,大家交叉看看,不累.

TOP

大头娃娃,紫雪糕,盐水棒冰。.

TOP

我最欢喜吃1角3分额大雪糕,没钱的时候就吃8分的小雪糕,再没钱的时候就吃4分的棒冰,那时候一般先问骑车走街串巷卖冷饮开木箱的小贩,棒头断额有伐?便宜1分,嘿嘿。哪天零用钱多了,就吃1角9额简砖,草绿条纹的包装纸,现在想想都有一股奶香味.

TOP

跳房子,我的大头娃娃雪糕真好吃

70的快乐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4-3 22:54 编辑 ].

附件

wd070417079.jpg (24.04 KB)

2010-4-3 22:52

wd070417079.jpg

TOP

回复 402#加油! 的帖子

我们会做得更好!.

TOP

几十年前防暑降温和记忆中的酸梅汤

几十年前防暑降温和记忆中的酸梅汤
虽然已过盛夏,街头还常常是酷热难当。那日走进一家新开的长发西饼店买面包,无意间看到两加仑桶浓缩酸梅汁,摆放在玻璃柜台的一角。  

于是想起传统地道的酸梅汤,自己已经许多年不吃了。它有过的辉煌风光年代,也只存在于当今中老年人的记忆里。那酸溜溜、甜蜜蜜,入口凉爽、香味悠长的酸梅汤又见证了一种怎样的生活呢?  

那个时候,一般消夏的饮品便是自制的蓬蒿茶、酸梅汤以及4分钱一块的棒冰,只有条件较好的家庭的孩子们,才会享用到上海的柠檬汽水、外表涂有巧克力的紫雪糕,乃至光明牌冰砖和用从观前街稻香村买回来的正宗浓缩酸梅汁加冰冻水冲兑而成的冰冻酸梅汤。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可以算作酸梅汤消费最后的鼎盛时代。当时企事业单位夏令防暑,还不兴发放现钱,通常是直接发放冷饮物品给相关人员。有一种便于储藏分发的塑料袋装,形状类似于感冒颗粒冲剂或者袋装古巴砂糖的酸梅汤干粉产品,便在巨大的集团购买需求下应运而生。每到夏季,父母总会将这样的工人“福利”带回来让全家老小分享。不过这种工业化产品的口味却实在是难于和姑苏老字号的“酸梅原汁”相提并论。  

在我这个60年代的“兔子”,参加工作后,还亲历过单位里防暑降温吃酸梅汤的盛大场面。那是一个坐落在苏州繁华的中心——观前街的一条叫做承德里的横巷里的机关大院内。其时的机关办公室还没有空调,降温全靠每间一只***扇,三伏天尽管那电扇已开足马力,但阵阵热风下,即使坐着办公,打打算盘,记记手册,人们依旧是汗流浃背。这个时候,每个人内心期待的最过瘾的降温方式,便是畅饮冰冻酸梅汤了。  

总是每天上午十点来钟的光景,负责后勤的人,便会用黄鱼车将食堂里装茶水的搪瓷保温桶,运到事先联系好的店家,灌装冰冻酸梅汤,然后运回来,摆放在食堂的门口。待到那人回头朝着一溜排开着的办公室招呼吃冷饮时,就是一天里机关中最闹猛、最活泼的时候了,各间办公室内的热心者,早已提着倒空了的热水瓶跑了出来。象在老虎灶排队打开水一样,秩序井然地灌酸梅汤。  

接下来各个办公室里的场景通常是一样的,大家纷纷泡茶似地,将热水瓶里的酸梅汤往自己平时喝茶的茶杯里到,然后,仿佛没有喉咙一般地往肚子里倒,那个过瘾的爽快淋漓呀,不用说出口,早已清清楚楚写在了大家的脸上。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几年,随着条件的不断改善,单位的防暑冷饮,也逐渐改为价格更高的雪糕和冰砖了。再过了一些年,办公室里普及了空调,大家整天工作在适宜的环境里,夏天吃冷饮的故事,渐渐淡出了机关。至于价廉物美的酸梅汤,在饮料、冷饮品种层出不穷、数不胜数的今天,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已经恍若隔世了。倒是在供应西式牛排的时尚餐馆里,还有一种制作与口味迥异于传统特色的酸梅汤,作为开胃助消化的饮品,让年轻的消费者们像喝咖啡一样地品味着。  

凭心而论,我并不觉得那符合现代健康观念,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和良好口感的酸梅汤,真的到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地步。它的遭遇冷落,只是没有跟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发展需要而已。倘若哪个聪明的商家,将加仑桶装的酸梅汤浓缩汁,稀释成可以直接饮用的饮料,并配以便于携带、冷藏的塑料瓶装或易拉罐包装,那么这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人自己的“可口可乐”必将重新流行于世。.

TOP

《棒冰吃伐,雪糕棒冰》

《棒冰吃伐,雪糕棒冰》

    小时候,一到夏天,就常在弄堂里见到与自己年纪和个头差不多高的孩子,他们肩背木箱,手中的小木块有节奏地击打着木箱,大声叫卖;或者手提一个大口瓶。当时还有点羡慕;觉得他们吃冷饮不要太方便呵。殊不知,那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记事的时候,小人都上学去了,卖棒冰的都是大人,他们骑着脚踏车,手撩到身后敲木箱,这有特殊节奏的叩响本身就是卖棒冰的LOGO,而“卖棒冰的”似乎吆喝得并不结棍。至于大口保温瓶,以我的职业敏感好象是和急诊去血站“拿血”有关。)

    那时的上海,夏日里千家万户防暑降温几乎就靠两个法宝:一是靠电风扇,从外部降温;二是靠吃冷饮,在内部降温。外部的降温似乎问题不大,上海自1916年就有了生产华生牌电风扇的工厂,没有电扇也不怕,人手都有一把芭蕉扇。(不怕也是讲讲的,热起来到底难过的噢,困觉的辰光草席上一滩水印,象人卧姿的剪影。)但是,上海自己生产的第一台电冰箱则是在1978年。所以,绝大多数上海人吃冷饮是不能自力更生的,要靠厂家商店的牌头。

    冷饮中最便宜的是棒冰,四分钱一根。紫雪糕就翻了二倍,每根要八分钱。雪糕实际上并未拥有浪漫的紫色,而是咖啡色的,只不过包装纸的图案是紫荧荧的。一根雪糕要是再在外头裹了一层巧克力,那就成了一角二分一根的大雪糕。因为搞大了,所以支撑大雪糕的那根棍,不是见棱见角的,而是宽而平扁的。还有手巧的人,把棒冰和大雪糕的棒头做成了小笼子。(这倒是的,突然间想起来老早棒冰的棒头不是木片是竹签,雪糕的木片用来搭小房子,棒冰的竹签用来玩“挑挑棒”游戏。)

    中档的冷饮是冰砖,分为小、中、大三种。小冰砖有简装的,一角九分一块,在简装外再套个纸包装,就要加一分钱,变成二角一块。四角一块的中冰砖,也可以买半块;最有意思的是这半块冰砖的切法,不是直竖的一分为二,而是对角切。对角切的一半是最公平的,这巳被看作反映上海人精明又高明的一个经典细节。(中砖直切横切都见过,对角切倒是今天第一次听说。)再说大冰砖,基本有两个中砖相加的大小,价钱记得是七角二分一块。中冰砖和大冰砖还有双色和三色的,颜色离不开白色、咖啡色和粉红。

    从小到大,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上海的冷饮牌子主要是这么两个:一个是益民食品一厂生产的光明牌,LOGO是个放射光芒的火炬;另一个牌子是金鸡,LOGO就是只昂首挺胸的公鸡,出品人是泰康食品厂。这两家食品厂在上海滩是历史长名气响。就说火炬放光明的益民食品一厂,前身是美国人A.P.HENNINGSEN在1911年开办的海宁洋行;它曾经垄断了上海的冷饮市场,强中之强就是美女牌棒冰。(据传,现在国产冰砖里“光明”仍是NO.1,“白熊牌”是它今天的“强中之强”,比国产同类冰砖要贵一倍,今年慕名买来吃了,口感确实别致,虽说是目前国内唯一以鲜奶代替自来水制作,但配料表中还是纯净水成份。)

    当然,上海人在冷饮上也显现了自己的创造力。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就有刨冰和冰霜横空出世。刨冰就是在盛着赤豆或者是绿豆的杯子里,装上机器刨细碎的冰屑,圆锥状的冰屑装进杯子,高出杯口一寸多。吃的时候;相似挖地雷那样,小心翼翼地把冰屑的下面掏空,让高出来的冰屑忽地沉入杯中。与刨冰相比,冰霜就要上个小小的档次了。不但是有味有色,而且冷饮的品质更细腻。那时候,石门路山海关路有家店是做得最有名气的,母亲就带着保温瓶去买回来。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我还去吃过,现在连店也没有了。(哈哈,夜自修结束、未结束从新华医院溜出去,跑到鞍山饭店去吃刨冰,是阿拉每个人都有的“苦难经历”,饭店里厢热煞、人介多,有辰光位子也抢不到,立在那里吃,饭店里当所有的客人都是贼,所有的塑料杯子和调羹上都剪了个锋利的三角缺口,不晓得有人划破嘴巴伐,反正我是常常汤汁没舀进嘴巴里,反浇到衣裳上……).

TOP

回复 420#晶珠玛米 的帖子

大众剧场对面,金陵路和淮海路相接处,小时候一直去吃的,尤其是大众剧场绍兴戏散场时生意更好。.

TOP

回复 419#wangvivian妈妈 的帖子

.

TOP

回复 423#晶珠玛米 的帖子

.

TOP

回复 410#shgood10 的帖子

是的,那时这也是单位的“福利”了。70,80年代很多工厂的一线工人每人每天有一瓶到二瓶盐汽水的,家里的孩子每天就等这好东西回家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10-4-4 20:37 发表
先撒花,再细细品味
亲爱的,vivien帖子一别日久,别来无恙?.

TOP

上海货和“老三件”

上海货和“老三件”


    70年代,上海货,以品质、款式享誉全国,上海货,就是品牌。     那时候物资匮乏,而上海,作为我国轻工业最发达的地方,它所生产出来的东西如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还有其他所有的日常用品,不仅经久耐用,而且外观也很精美。上海货是一块“金字招牌”,钻石牌、宝石花牌手表,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蜜蜂牌、标准牌、蝴蝶牌缝纫机,红灯牌收音机……无不是过去那个时代的骄傲。那个时候,国货就是指上海货,上海货走遍大江南北。     外地人只要到上海出差,总会买回一些家里用得上的东西,或者自己去不了,有朋友同事到上海出差,就会托人家帮忙,买回一两件自己需要的用品。     当年“带东西”的风气很盛,什么东西都是上海货好,你要这,他要那。出差一趟上海好似跑一回“单帮”。乘船的几乎没有一个人是空着双手的,不是手拎的、肩背的,便是肩挑的。回到家里还顾不上休息,你一包、他一包的要赶快去送。     一位当时曾在供销社工作、1937年出生的肖汉木老人说:     上海并不产烟叶,但有香烟之极品“中华”、“熊猫”;上海并不牧羊,可全国的毛衣毛料又以上海为最。老人告诉记者,那时的“上海牌”、“上海货”,成为千千万万中国家庭财富的象征,而名牌荟萃也曾是上海的辉煌和骄傲。还有上海的服装、麦乳精、奶糖、的确良、丝袜、白球鞋,都是时尚生活的标志。那时能戴块手表,比现在有钻戒的人还得意。肖汉木当时就拥有一块“上海”牌手表,很长的一段时间,戴的时候唯恐别人不知道,经常故意捋高袖管来炫耀。     肖汉木老人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他有一个用旧了的印有“上海”字样的黑色手提包,给了在农村的表弟。表弟当时的神情是两眼放光,做庄稼的表弟有事无事便提着手提包四处招摇:“看到吗?上海的!表兄给我的。”就算把提包用破了,在田间地头劳作的表弟总爱用那个包装些种子等小玩意儿。     更多的市民有排队购买上海货的经历。71岁的程细香老人介绍,那时市区的“东方红五金交电”商店是她的最爱。老人兴奋得直摇头:“家里有了一张供应票,我就要去‘东方红’排队买东西。买过收音机、自行车,都是上海货。”     1974年,张艳英和丈夫选择到上海旅行结婚。夫妻俩的结婚用品都是专门跑到上海去采购的。“那个年代男女恋人结婚前,有条件的都要去上海采购,或干脆叫旅行结婚,弄得民政局结婚登记处设在上海一样。”住了一个多星期,用光了所有的钱,张艳英夫妇带回了大包小包的上海货。

上海产的奶糖是孩子们最钟情的食品,上海的的确良、灯心绒,都是女孩子眼里朝思暮想的高档货。到了80年代中期,纺织品又有了许多款式:夹丝膨体纱、涤纶草绿府绸、薄形弹力袜、仿烤花大衣呢、真丝软缎被面……
    计划经济凭的是计划供应,什么商品你没有一张领导签了字的或单位盖了章的条子,你是买不到上海货的。上海的香皂、毛巾、麦乳精,这些现在不起眼的东西,在那时绝对算宝贝。     全国人民都对上海货推崇有加:质量好、款式新、价格合理,几乎没有假货,上海货真正是金字招牌。确切地说,对“上海货”的钟爱,源于上海货的款式新颖,经久耐用,前卫时尚,更源于一种岁月的情结。     70年代,聘礼或嫁妆俗称“老三件”,也就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这既是为新人开始婚后新生活准备的生活用品,也是家庭生活水平的体现,所以有这“三件”的婚礼才“体面”。     后来这三件被概括为“三转”,有些女方要求加上“一响”,即收音机。有的家里买不起缝纫机的,甚至要先借一台缝纫机来结婚。“三转一响”形成了当时公认的结婚必备品。     70年代末期,结婚组成家庭的物质条件,表现为:36条腿和“三转一响”。     一个家庭有36条腿当然不是指有18口人,更不是说必须拥有一个家庭动物园,而是当时女性要求未来的新家必须有足够的家具。至于具体品种好像各地都不一样,有些地方把立在墙角的三脚架也算在内,一直没闹明白另一件腿数也为奇数的家具是什么。     按当时的生活条件,结婚时能备齐“老三件”已经高兴得不得了,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会买钻石牌手表,凤凰牌自行车和五羊牌缝纫机,这就是当时的品牌货。那时候谁要是骑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无异于现在开着私家车,总会让人艳羡不已。     1979年1月到4月,全国半导体收音机销售额比1978年增长了34.9%,由长期积压变成畅销。     新郎俞志民和新娘孔绥红于1978年12月20日结婚,不妨看看他们当时的嫁妆:     订婚的时候,还有100元订婚聘金,媒人再把结婚的日期定下,结婚聘金也是100元。     接新娘子的前一天,男方根据女方的要求准备好“三杠”,即一杠酒(一坛老酒)、一杠粽子(按女方亲戚的户数)、一杠猪肉(基本上是半头猪),先期送到女方家里,以便在第二天的喜宴中用。     舅妈送了一幅被面,表姐送了一个暖水瓶……绥红一一记下,以备将来还礼。在当时,上了10元可都是重礼,是自家至亲好友才舍得送的。     娘家嫁妆的多少,不完全取决于男方聘礼的多少。依当时的“行价”,男方出的聘礼是100元的现金,外加几十斤的被棉、十几丈的布票,或几坛老酒。可娘家至少得嫁上一套圆件(木制的脚盆、马桶等)、床、八仙桌、椅子、凳子、面盆架、丁香柜、平面柜、箱子等木器,六条以上的新被,还有一些瓷器、锡器、新衣服等。为了在场面上好看些,女方的父母会千方百计地为出嫁的女儿挣面子,于是就有了一句戏谑的话:“养囡养强盗”。     嫁妆除了床是用手拉车装的,其他的都是壮汉用肩膀挑的挑、扛的扛。新娘子坐的是自行车(路近的就走路,当时用自行车接新娘子是最时尚了),“驾驶员”就是自行车车主。当时的农村,一个村子要借6辆自行车都很困难,俞志民向外村借了3辆自行车。接新娘子的自行车最好是名牌的“永久”、“凤凰”,就像现在要用“宝马”和“奔驰”一样。.

TOP

回复 435#vivianda 的帖子

.

TOP

回复 434#小美女妈 的帖子

.

TOP

先插一些70,80的新闻照片

看到“四人帮”被公审,这位挤在最前面的老者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喜悦。作品真实反映了当时老百姓大快人心的情景。.

附件

17632277.jpg (48.82 KB)

2010-4-5 20:58

17632277.jpg

TOP

摄于1980年11月2日上海图书馆门前。当年,每当星期天早晨,年轻人在上海图书馆门口排起长队等候开门,为的是能够在图书馆得到学习的一席之地。.

附件

17645977.jpg (49.02 KB)

2010-4-5 20:58

17645977.jpg

TOP

作品摄于1980年9月7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阅览室,1981年入选上海市级影展。.

附件

17650912.jpg (30.43 KB)

2010-4-5 20:59

17650912.jpg

TOP

摄于1980年6月1日上海人民公园,上海黄浦区牙防所的医务人员在公园免费为少年儿童检查牙齿的特写镜头。.

附件

17656747.jpg (37.45 KB)

2010-4-5 21:00

17656747.jpg

TOP

1982年4月摄于上海某电话局的自动机房,反映夜班职工挑灯夜战迎接新一天的情景。作品同年入选上海市级影展。.

附件

1774327.jpg (36.47 KB)

2010-4-5 21:01

1774327.jpg

TOP

茹志鹃和王安忆…….

附件

17712916.jpg (43.88 KB)

2010-4-5 21:01

17712916.jpg

TOP

画家陈川和妹妹陈冲。.

附件

17719822.jpg (36.09 KB)

2010-4-5 21:02

17719822.jpg

TOP

陈冲是众多出国留学的青年电影演员中较早的一位。.

附件

17727628.jpg (29.84 KB)

2010-4-5 21:03

17727628.jpg

TOP

上海宝山沪剧团把吴祖光的代表作《风雪夜归人》改编成同名沪剧在上海演出,正在上海的吴祖光欣然前往剧场观看了演出。.

附件

17733864.jpg (25.53 KB)

2010-4-5 21:04

17733864.jpg

TOP

迷醉在红色里的童年和少年  
  
    要了解50、60年代生人的精神特质,就不能不从红色说起。  

    在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是红色的:红旗、红太阳、红像章、红宝书、红袖标、红领巾等等,还有与红色相关的革命理想、革命意志、革命豪情和革命斗争。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4-5 21:10 编辑 ].

附件

xin_1120705251610531714610.jpg (46.9 KB)

2010-4-5 21:08

xin_1120705251610531714610.jpg

TOP

坚信广播里传来的坚定激昂的声音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4-5 21:17 编辑 ].

附件

xin_11207052516106712836211.jpg (39.07 KB)

2010-4-5 21:08

xin_11207052516106712836211.jpg

TOP

50、60年代初出生的人还当过红卫兵,也要和大人们一起参加革命斗争。写儿歌,写黑板报,写批判稿参加革命大批判。学工学农学军,搞社会调查,听先进人物做报告。还参加很多其他的集体活动,比如游行。.

附件

xin_12207052516100153091713.jpg (93.63 KB)

2010-4-5 21:10

xin_12207052516100153091713.jpg

xin_11207052516108592766312.jpg (62.82 KB)

2010-4-5 21:10

xin_11207052516108592766312.jpg

TOP

回复 429#文的妈妈 的帖子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