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23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亲子阅读:谈自由阅读的乐趣,斥应试训练(939#献给男子汉之《调皮鬼恐怖心》)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在读图时代过读书生活:谈阅读兴趣的培养(二)

  007出生于一个非常闭塞的山村,童年时代完全处于放养状态。上学了,也是飞天打石,打蛇弄蛙,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即使如此,007也因为偶然的机缘,为自己的精神生活找到了一个出口——读书,如饥似渴地看书,见什么看什么。很难想象,假使那时读物丰富,007幼小的精神家园会是多么美丽?遗憾的是,007小学里偷偷读的都是些什么书呀!最危险的是,父母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儿子在小学读了少儿不宜的书。他们唯一欣慰的是,当别的孩子在外淘气时自己儿子却逐渐变得沉静,竟然安安稳稳躲在家里看书。对于这个代代都有读书人的“耕读之家”来说,仿佛又有了书香赓继的希望!

  二、读书时代里的007(中)

  “耕读之家”的真正希望,出现在007小学毕业之后。
  小学毕业时,007虽然喜爱读书,但没有抱继续上学读书的希望。按照老家多年的惯例,家庭出身不好的子弟是没有资格上中学的。因此,007小学毕业之后就跟着父亲到他工作的矿山去砍柴,司机寻找谋生的岗位。
  那是1978年的夏天。007和弟弟白天上山砍柴,把柴火从山上背下,堆放在父亲的宿舍门前,砍够一车,再请矿山出差的卡车捎带到家里。晚上,闲来没事,又不像今天这样有电视看。父亲便把两个儿子带到工会的一个会堂里,跟着一群青年工人学英语。这是007第一次接触洋话,觉得好玩死了。那些简单的英语问对,工人学说起来非常费劲,却又学得非常认真,大家都忍住不笑。大人们那种如饥似渴的眼神,以及对知识虔诚的态度,深深地感染了年幼的007——好像这个世道变了,大家都爱学习,都在发奋学习了!
  父亲也变了,每天下班都在看书。他从矿山图书馆借阅的每本书,都被007偷窥。只要父亲一出门,就偷看上几页。父亲读得快,007跟不上,又不敢跟父亲说,每每为一本书没看完就还掉了而遗憾。于是,007趁着父亲上班偷偷带着他借来的书上山。吹一会柴,看一会儿书。背柴走一段路,歇一会儿,歇息的时候就看书。有一回,不小心把书给弄脏弄烂了,才让父亲发现我在偷看他的书。父亲没有责怪,他开始特意为儿子借比较适合小孩子看的书。那段上山砍柴的日子,就变得更加有滋有味了!
  就在007跟着卡车押运柴火回到家里的时候,得到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母亲拿出公社中学一份录取通知书给007,谢天谢地,我还有书读!直到上了大学,才知道原委,那一年邓小平主持召开一个有关教育的会议,国家的教育和其它事业一样,开始恢复正常。所以,应该感谢的不是天,不是地,而是邓小平。不管怎么样,有书读就好。这样的机会应该备加珍惜!
  中学生活开始了。
  语文老师姓吴,是个大麻子,还是个矮子,却是个大才子。他虽然只有中师毕业,却样样在行。他语文和音乐课上得极其精彩,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听他的课不像是来学习,而是来享受。除了给我们上课,他还指导考艺术专业的学生声乐和绘画。他会绘画,会拉风琴、手风琴,会吃长号、小号。傍晚时分,从他的窗口经过,时常可以听到他拉出优美小提琴声。学校篮球比赛,他是裁判,听说他是国家或是省二级篮球裁判……最让我们这些少年学生崇拜的是,吴老师经常发表小说和剧本。他还会编草鞋。夏天,他穿着自制的草鞋进教室,简直会把学生迷死。
  吴老师对我们说过:语文好的人从来就不是语文课文学得好的人,而是博览群书的人。书读得多了,语文自然会好。
  别人说这话,咱可不一定信。但吴老师这么说,我们想都没有多想就相信了。于是,同学们开始到吴老师宿舍里借书看。吴老师有一个简易大书架,摆满了书,主要都是大部头的小说。记得有《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封神演义》、《家》《春》《秋》、《子夜》……还有许多鲁迅的著作……还有许多外国小说,主要是法国小说,如《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笑面人》、《基督山伯爵》、《茶花女》……
  第一轮借书,007动作慢,借到的是雨果的《笑面人》。这是007读的第一本外国小说。老实说,007对那本《笑面人》没有多少好感。用上十几页的篇幅描写一段心理活动,实在是让一个少年受不了。007纯粹是出于对老师的崇拜,才耐着性子把这本小说读完,然后再去借第二本,第三本……三年下来,老师书架上的书全班同学差不多都看了一遍。在那批经典书籍的哺育下,007那个班涌现出了一批文学少年。典型代表是一个以今天某些专家的标准来看算是患有严重“多动症”的同学(见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p;extra=&page=3第113楼《从小到大都是“多动症”》)。007虽然没有这位同学的才气,但在阅读量和对看书的爱好上一点都不比他差。
  回到家里,007也是手不释卷,走到哪里读到哪里,成为一只实足的书虫。这让祖母和母亲十分欣慰,时常可以听到窗外奶奶或妈妈在说弟弟妹妹:不要吵,哥哥在看书!长大以后,回首往事,弟弟妹妹开玩笑说过:大哥很狡猾,不想干农活就看书,弄得奶奶妈妈都偏爱你! 真是冤枉,007没有少看书,也没有少干活哉。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7-26 15:31 编辑 ].

TOP

在读图时代过读书生活:谈阅读兴趣的培养(三)

引用:
原帖由 sask 于 2009-7-25 21:04 发表
  我自己的阅读启蒙经验也和你一样,从4年级开始认得一些字后,就好像海绵一样,只要有字的物品都看。这样的经验,使我长大后一直以为喜爱阅读是很自然的,好像喜爱美食一样,不必刻意培养的。
  真是这样——我们这一代的阅读兴趣,并不是老师和父母刻意培养的。书籍就是文化人的精神食粮,心灵饥饿就会对它有需求。书籍是文化人的精神伴侣,灵魂孤独时就会去书中寻找藉慰。所以,我们很自然地与书为伍,相伴了几十。因为有了阅读的习惯,我们当中的许多人会与书终生为伴。这就是从“读书时代”过来的人的必然宿命。
  可是,不要忘记,那个时代的知识少年、知识青年是别无选择地以阅读为乐的。因为,那时除了书,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充实我们的心灵、抚慰我们的灵魂了。今天的孩子所面临的境况已经和我们的当年不一样。“读书时代”已成历史,他们所处的是一个新的时代——“读图时代”。
  007在后面将重点分析“读图时代”里的孩子的认知特点,现在想先说说“读书时代”是怎么终结的,“读图时代”是怎么开始的。

  三、读书时代里的007(下)

  007读初中时,“文革”结束不久。拨乱反正之际,新书极少。那些曾经束之高阁、藏之暗箱的经典,被老师羞羞答答搬了出来,上了书架。学生们才得以有机会享受人类的精神文明。007之所以说自己的少年时代非常幸运,不仅仅指那时恰逢“读书时代”,还指那时想读书的话只有经典可读!哪里像现在,读物如此丰富,令人眼花缭乱。可是良莠不齐,泥石俱下,更有一小撮冬烘学者、“国学大师”嚷嚷着要让现在的小毛头读什么劳什子“三”“四”“五”“百”“千”……我们少年时代没有这么多书,也没有这么多P话,只有经典。书少而精,对少年,对长辈,都是好事。少年不会读错书,长辈也少了管理和指导上的麻烦。
  当然,读经典并不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青年少年精神生活的唯一内容。007在这个阶段还从同学手中借阅过《小灵通漫游未来》、《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好兵帅克》之类极其有趣的读物。同学之间的借阅,时限极其苛刻,因为大家都在等着看。记得007是和另外一个同学躲在学校仓库门口的路灯下连夜共同读完《好兵帅克》的。大智若愚的帅克把他的长官整得死去活来,也惹得我们笑得死去活来,真的是笑得一场一场地流眼泪,一阵阵地肚子痛。谢赛克以这种幽默的方式反战,实在是高明!想象一下吧——两个少年半夜三更躲在学校一个僻静的角落,在昏暗的路灯下,捧着一本书共同阅读,时而捧腹大笑,笑到东方欲晓——那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面!如果今天的孩子像我们这样嗜书如命,何愁学不好语文?
  丑事丑闻也有。007和他的同学在初中时,也曾经传看甚至传抄过《少女之心》这种色情读本,也曾经在晚自修时偷偷跑到公社人民医院去看电视《加里森敢死队》和《来自太平洋底下的人》。我们还天天在吃饭时在学校的大喇叭下听广播,了解中越边境上的“自卫反击战”……但是,这只是一些插曲,读经典小说才是我们初中精神生活的主旋律。被经典熏陶三年,品位自然不会太低。
  高中有些奇怪,007那时读的小说反而不及初中的品位。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没有遇到像吴老师那样的才子老师,高中的老师好像无书可借。我们只好用省下的饭钱自己买书,然后交换着看。007买的第一本“闲书”是《杨家将》,没有品位?呵呵,别这样笑话我!我这本书在同学中最吃香了,用它来换书看最受欢迎。至于换来看了哪些书就记不全了,印象深的都是武打类的,先是《三侠五义》、《七侠五义》等古典武打小说,后来便是《书剑恩仇录》这样的现代武打小说。007曾经鼓足勇气,拿着《杨家将》,想和一位女同学交换,看她买来的琼瑶的抑或是三毛的书,可惜人家对《杨家将》没有兴趣。
  虽然007看的小说质量下降了,但也有新变化——007和许多同样一样,爱上了散文和诗歌。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7-26 18:16 编辑 ].

TOP

福州路:读书人的去处 回复 358#grant 的帖子

  周一带仨孩子去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顺便去了一趟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城。孩子们在书城席地而座,各买了一本书,却翻看了许多书,直到天黑还意犹未尽,007好说歹说才把孩子劝回家。
  读大学时听一位老教授说,解放前福州路就是一个书店多、青楼多的地方,是文人们爱逛的去处。
  如今,青楼却没了,代之以大量文化用品商店,书店依然巨多,一路的书香……是读书人,有空就应该去熏一熏。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8-8 23:33 编辑 ].

TOP

小一生可以理解的诗意:李白独坐敬亭山

引自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page=34#pid5562328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



  此乃儿子小一语文书上的一首唐诗。老师要求他背,他背得出,却不知何意。
  007跟他解释说:这是一个叫“李白”的小朋友写的诗。他想跟小鸟玩,小鸟不跟他玩,全都飞走了。他又想跟白云玩,白云也不理他,独自飘走了。就剩下敬亭山。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看着李白。他们两个人大眼瞪小眼,都不讨厌对方。他们看着对方笑了一笑,就成了好朋友!
  小子不解地问:敬亭山是谁呀?
  老子答:敬亭山是一座山。李白很孤独,就和一座山做朋友。
  小子应道:对了,我的滑轮就是我的朋友。
  孺子,可教也!

  007暗自评论:李白这家伙,写景从来不老老实实,写着写着就胡说八道。他臆想自己与敬亭山眉目传情,要么把自己看高成了一座山,要么把山看低成了一个人。总之,他够狂妄自大了。想必是被庄周给害的,这老爷子真是糊涂之至,纠结于到底是他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他 。李白小朋友应该向王维同学学习,写景就白描写实,这才是一种科学的客观态度。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9-12 13:08 编辑 ].

TOP

小四生可以理解的诗意:王昌龄轻咏采莲曲

  老师布置小四生一个任务,利用课本的内容给BBMM讲故事。儿子给007讲的是王昌龄偷看大姑娘采莲蓬的故事,大意是:

  烈日炎炎的夏天,两个姐姐划着一条小船,在荷花池里采莲蓬。荷叶高高低低,一片碧绿。两个姐姐穿的裙子跟荷叶一个颜色,荷花和裙子简直就是用同一块布裁出来的。姐姐们兴奋地采摘着莲蓬,阳光下红扑扑的脸蛋面对着亭亭玉立的荷花,也像盛开的芙蓉。两位姐姐恰似两只变色龙,完全融进了荷花池的美妙景色中。要不是传来她们银铃般清脆的歌声,我哪里会注意到有一条小船载着两个美媚正朝我慢慢划过来?我诗兴大发,赋诗一首: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9-14 17:30 编辑 ].

TOP

东施效颦:郑板桥独坐小廊

  来而不往非礼也。007也给儿子讲了一个故事:郑燮同学也很孤独。他学李白样子,一人独坐,想入非非。但是他的境界就大不如李白小朋友了!

  走廊上,我早早地煮好一壶香茗,静静地等待朋友来访,一起品茶咏诗。可是,烟火熄了,茶都凉了,还是我一个人坐在小廊独自怅饮。
  院子里,杂草丛生,菊花在寒秋的风中摇曳。我摘下一朵,只见她瘦瘦小小,行将枯萎,甚是可怜!
  大门外,空空荡荡,寂静无声。透过敞开的木门,只见门外的小河秋水高涨,河面宽广了许多。
  我就这样百无聊赖地挨到黄昏。夕阳西下,彩霞满天。那些讨厌的鸦雀却不解风情,在空上乱飞一气,真是令人触气。
  没有人会来了。算了,我还是自娱自乐写诗玩吧!

小廊茶熟已无烟,
折取寒花瘦可怜。
寂寂柴门秋水阔,
乱鸦揉碎夕阳天。



        郑板桥和李白同为书生,同样用诗诉说孤独寂寞,但意境很不一样。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是以山为友,高处不胜寒中有着一种目空一切、傲视群伦的潇洒。郑板桥的《小廊》便没有这种大气。独饮小廊,怜惜寒花,叹柴门寂寂,烦乌鸦乱飞,小桥流水,一派凄凉,一付小女子作派!
       在007眼里,唐代的书生(尤其唐初到唐中期)充满阳刚之气,仗剑行天下,或浪迹江湖,或到边塞建功立业,十分硬朗,有点嚣张,有点泼皮。宋以来的书生换了模样,羽扇纶巾,喝着香茶,唱着小曲,想着小三,写点情色诗词,满纸离情别愁,阴柔之至也!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9-17 21:07 编辑 ].

TOP

谁来理理我?

  独白,太没有劲了!各位BBMM,一起来说吧。007就像李白、板桥等小朋友那样,害怕孤独,害怕寂寞。看过帖总得说几句吧,不说也行,给朵花花,砸只鸡蛋,对007都是莫大的鼓励。007最怕的是没人理睬——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俺都快成李白了。.

TOP

孤傲的境界:柳宗元独钓寒江雪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09-6-23 21:54 发表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活脱脱一幅中国山水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诗是流动的画,画是静止的诗,诗画本来就是一体。
  让同学们枯坐桌前,一味地背诗,不如出去走走,去去体育公园,让诗情画意在心中自然流动,眼中有画,心中有诗,背诗实在是太简单了
  孤独是人类的一种深沉情感。人无亲无友会孤独,有亲有友不能相见更觉孤独,即便高朋满座依然可能孤独。才高八斗,志存高远,英雄无用武之地,会孤独。思想清高,见地独特而深刻,不被芸芸众生所理解,不为世俗所容忍,会孤独。就算一切都美满,想到生命的奇迹随地球放逐于无边无际的宇宙,我们依然孤独。
  孤独令人痛苦,也使人转向自己的内心。孤独会使人叹息,默默流泪,也使人沉思,催生文学、艺术、宗教,触发诗情画意。郑板桥孤独寂寞,便有了《小廊》;李白孤芳自赏,便有了《独坐敬亭山》《月下独酌》;柳宗元清高孤傲,不入俗流,享受孤独,便有了《江雪》。
  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看,一座座山峰,不见鸟儿飞翔,但见白雪皑皑;看,一条条道路,不见人影,只见冰天雪地,茫茫一片。唯独那弯弯的江面上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上坐着一个清瘦的老人。他穿着簑衣,戴着斗笠,执着鱼竿,在漫天的风雪中垂钓。他独享着这种宁静中的孤寂,心中默念着: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当年,儿子学这首诗时有个疑问:“万径人踪灭”就是一个人也没有了。可是,不是有人看见一个老爷爷在钓鱼吗?
  007:你是说柳宗元写得不对,至少他在看人钓鱼,不能说路上一个人影也没有,是不是?  
  儿子表示他就是这个意思。
  007告诉他:柳宗元没有看别人钓鱼呀……
  儿子突然领会到了:我知道了,那个簑笠翁就是柳宗元。
  对头。
  柳宗元家里是不是很穷呀?
  不一定。说不定他家里条件很好,家里的人正在吃大鱼大肉呢!
  那他为什么下大雪还在去钓鱼?
  他大概是嫌家里人多太吵,到江上钓鱼是为了图个清静吧。也有可能,别人都不理解他,都不理睬他,他就去钓鱼散心。爸爸工作到半夜三更,有的时候,也有“独钓寒江雪”一样的感觉。
  原来,他钓鱼是为了玩。
  可以这么说,也可以说他不是在钓鱼,他在钓别的东西。
  不钓鱼,钓什么?
  你看过《哪吒传奇》,还记得里边有个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吗?
  就是那个姜子牙吧。可是,《哪吒传奇》没有讲他钓鱼的故事。
  那我跟你讲这个故事吧。姜子牙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可是到了七十岁都没有人重用他。姜太公常在河边垂钓,但他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也不挂鱼饵……有人笑话他:“老人家,像您这样钓鱼,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姜太公说:“我又不是钓鱼,我是在钓王侯!”后来,他果真钓到了姬昌和姬发,成了周朝的开国元勋。周武王姬发封给姜子牙许多土地,姜子牙就在封地上建立了齐国。你看,姜子牙钓到了什么?
  钓到了周文王、周武王,钓到了齐国。
  柳宗元独钓寒江雪说不定也有姜太公钓鱼的意思。
  他到底在钓什么呢?
  我也说不清,你长大以后也许会明白。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9-20 11:3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ivymok05 于 2009-9-17 12:41 发表
哈哈,有趣得很,晚上让也是小四的儿子来欣赏。儿子也是爱看书的人,什么书都看,人物传记,圣经故事,藏地密码。。。。。几乎有字的都爱看,包括说明书。可惜作文还是不咋地,别字连篇,又不去断句(曾取笑他生在古 ...
  欢迎欣赏,欢迎交流!
  把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事写出来,会很有趣的。我们也可以相互启发,学到更多的阅读辅导经验。.

TOP

回复 378#ivymok05 的帖子

根据你家公子的意见作了修改。老实说,我也不懂“乱鸦揉碎夕阳天”之“鸦”为什么作“鸟雀”解,而不做“乌鸦”解?没道理呀!恳请令公子明天再向老师请教一下。我很好奇。.

TOP

剑客贾岛借物言志

  儿子在小三时学过唐人贾岛的《剑客》诗: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此诗文字平实,表面的意思小三生能够理解。007曾经问儿子:为什么把剑锋叫做霜刃?
  儿曰:因为这把剑磨了十年,磨得非常锋利了!
  父不依不饶:剑锋利,为什么就叫“霜刃”呢?
  儿子解释说:闹,锋利宝剑一拔出来,冷嗖嗖会有一股寒气,就像下霜了一样,让人冷得打抖,所以叫霜刃。
  很好,很好,老师教到位了,孩子学到位了!可是,007 想让孩子体会更深一层,便与孩子聊起这首诗。
  儿子,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呀?
  剑,宝剑。
  不对呀,贾岛的标题是《剑客》,你是注意到没有?
  标题是《剑客》,诗里是在写剑。可是,剑是剑客的剑,写剑就是写剑客。
  可以这么理解吧。不过,老爸还是不明白,既然是写剑,还不如把标题就改成《宝剑》。
  我觉得还是《剑客》这个标题好,因为诗的后两句是在讲剑客。
  讲剑客什么?
  这个剑客在说,有哪个人遇到了不公平的事?我要靠这把宝剑替他主持公道。
  原来是一个剑客在感叹他有一把锋利的宝剑,十年磨一剑,却一直没有派上什么用场。是不是?
  就是这个意思,贾岛表面上在说一把宝剑,实际上是在说一个人。
  对的,他在说一个人。说哪个人?说什么样的人呢?
  剑客呀!
  是在写剑客。可是,许多读懂这首诗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觉得这首诗是在暗中写贾岛本人。贾岛是在借物言志,吐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心思。他实际上在说:我读了十几年的书,长时间苦苦钻研治国安邦的本领,可一直没有施展才华和本领的机会。今天显示大家看了,但愿我从此有机会利用自己的学识匡扶正义。贾岛借说一把宝剑表达出自己愿意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志向。
  剑客原来也是一个比喻。
  对,我们后来的人读这首诗,就经常会想到那些有本领却没有得到重用的人。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9-20 11:33 编辑 ].

TOP

嫦娥的遗恨:情种李商隐借景抒情

  在小三语文课本里,跟贾岛《剑客》同页,还有情种李商隐的诗《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儿子对老师的讲解似懂非懂。
  007问他:这首诗写的是谁?
  子:写嫦娥。
  父:嫦娥是谁呀?
  子:是一个仙女。
  父:诗里写了她什么事情?
  子:她偷吃了长生不老的灵芝,被关在月亮上。
  父:是的,嫦娥被关在一个叫“广寒宫”的月宫里。她再也不能回家,天天晚上只能对着碧海青天想念亲人,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可是,李商隐为什么要写嫦娥呢?他为什么说“嫦娥应悔偷灵药”?
  子:因为她再也不能回家了。
  父:可是,我怎么觉得李商隐在拿嫦娥打比方,说自己后悔离开家乡了。他在想家了,想自己的爸爸妈妈和所有的亲人了。
  子:他想家了,可以回去啊。
  父:李商隐生活在唐代。我以前不是跟你说过吗?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没有飞机、火车、汽车、轮船,只能步行、骑马、乘人力船。离开了家乡很远的人,再要回家就非常难,可能要走上半年一年,所以不能轻易回家。
  子:回不了家,就打电话呀!
  父:那个时候也没有电话,没有手机,不能打电话,也不能上网,要想知道亲人的消息,要想让亲人知道自己的情况,只能写信。以前靠马送信,很慢还很贵。所以,远离家乡的人很难得到亲人的来信,古代就有“家书抵万金”的说法。你想一下,你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你不能回家,也很难得到爸爸妈妈的消息,你会怎么办?
  子:我会在心里想爸爸妈妈。
  父:是啊,你会想自己的亲人,白天想,晚上也想。你会像李商隐那样,想家想得心痛,想得睡不着觉。
  子:诗里没有说想得睡不着觉呀!
  父:你看前面两句,写的是什么?
  子:云母做的屏风上有蜡烛的影子……
  父:“烛影深”是什么意思?老师说过吗?
  子:不知道。老师没有说。
  父:蜡烛是用来照明的,怎么会在屏风留下它的影子呢?
  子:不知道。
  父:蜡光明亮时,它投在屏风上的影子是很淡的。可是,当蜡烛快要烧完时,烛光会越来越暗,它在屏风上的影子就会越来越深。明白吗?
  子:明白了。
  父:什么样的人在晚上会看着屏风上烛影越变越深?
  子:没有事做又睡不着的人才会看到烛影变深。
  父:对,李商隐表面上是在写“云母屏风烛影深”,实际上是在说他直到蜡烛烧完的深夜还没有睡着。后来,他睡着了吗?
  子:没有。
  父:为什么?
  子:因为李商隐还看到了“长河渐落晓星沉”,那表示天快亮的时候他还没有睡着。
  父:你的理解是对的。天快亮的时候,银河会慢慢向西移,有点像太阳落山一样,这就是李商隐所说的“长河渐落”。晚上晴朗的天空中可以看到许多星星,其中最亮的那颗是金星。傍晚的时候它在一个位置上,中国人叫它“长庚星”;拂晓的时候,它又在另外一个位置上,中国人叫它“启明星”。天越来越亮时,启明星就会越来越暗,直到最后看不见了。这就是李商隐所说的“晓星沉”。李商隐表面上是在描写“长河渐落晓星沉”,实际上他是在说什么?
  子:他在说“我失眠了,到天快亮都没有睡着”?
  父:对对对。我们中国人写人写事很含蓄,经常借写景色来写一个人一件事,写一种心情,一种感受。如果李商隐直接说“我睡不着觉,到深夜没有合眼,到天亮还没有合眼”,你觉得好吗?
  子:不好,一点都不美!
  父:我也觉得不美。还有一个问题,李商隐为什么睡不着觉?
  子:前面说过的,他想家了。
  父:他自己说“我想家啦”吗?
  子:没有,他在说嫦娥想家。
  父:他表面说嫦娥想家,实际上是说自己想家。这也是一种含蓄的表达。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9-21 00:3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ivymok05 于 2009-9-18 12:07 发表
好的,让小儿问问去,看看有什么说法不。
向老师请教,讨到说法了吗?.

TOP

回复 385#shumi1 的帖子

  这套书我在福州路上海书城见到过,当时好像不齐,犹豫着没有买。印象中是清未及民国时期的中小学课文精选,品位极高,有些课文沿用至今。但估计购买的人不会很多,书城应该有存货。上海图书馆当会收藏,可以借到。不知书迷关注这套老教材有何深意?.

TOP

醉汉李白月下独酌:高处不胜寒,无处话凄凉?

引用:
原帖由 ivymok05 于 2009-9-23 23:02 发表
  ……感觉学校里古诗不会讲太多,坊间的一些诗评解释孩子看了也不太能理解,然后背过后也就忘了,所以觉得你分析得真好,深入浅出,有空的话多写写,让孩子常上来学习学习。
  还是大家都来写吧。007自己对古诗的理解不会超过“坊间的一些诗评解释”,关键是要找到一种让小学生理解的途径和方法。这是007无法枯坐在书斋里琢磨出来的。只能通过与孩子的对话,在亲子共同欣赏中找到孩子领会诗意的门道。所以,我建议大家都一起来和各自的孩子玩味古诗。找到了孩子理解古诗的切入口,就把它写出来。

  上个礼拜,我家小四生学了本学期的第四首古诗——李白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举怀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千古名句。长期以来,人们的解析都是说:李白本是在月下独酌,孤苦伶仃,却凭着自己的丰富想象,把一个人喝闷酒写得相当地热闹,潇洒中透出极度的凄凉。007对于这种评论很不以为然,觉得李白并不是在想象,而真是在三人对饮。
  周五半下午007去接孩子。在回家的路上,父子俩谈起了这首诗。007问儿子:李白举怀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他的想象,还是他真这样做了?
  没有想到父子所见略同,儿子也认为是真的。007把儿子引为知己,赶紧请教他是怎么理解这首诗的。
  儿子说:李白在花丛中摆了一桌酒菜,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陪他,就他一个人在那里喝闷酒。他一杯接一杯,喝着喝着就醉了。李白喝醉了,就开始说醉话……
  哈哈,有意思,有意思!007赶紧提议:李白说了什么胡话?我们来演一演。
  儿子:我来演李白。我喝得醉熏熏地,举起酒杯,对着天上的明月说:“月亮,月亮,快下来,我们一起来喝酒。”
  007:我是月亮。我说:“两个人喝酒没有意思!”
  李白:哪里是两个人?这里还有一个人。
  月亮:还有谁呀?
  李白:还有我的影子呀!我们三个人一起来干杯。
  ……

  原来如此!怪不得那些痛恨背唐诗的小朋友骂李白是“酒鬼”。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9-24 10:52 编辑 ].

TOP

回复 389#shumi1 的帖子

  你这是幸福的烦恼!孩子是中学几年级呀?.

TOP

恶搞李白:回复 390#shumi1 的帖子

   现在的小学生不是省油的灯,背不住古诗,就怨古人,骂唐代。李白的诗入小学课本多,挨的骂也多。有些流芳千年的诗,被小朋友们糟蹋得不忍耳闻。

  (一)笑骂李白

  李白是“傻瓜”,床前撒满的明明是皎洁的月光,他却以为是下霜了。
  李白是“白痴”。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想跟小鸟玩,跟白云玩。人家不理他,他就跟山玩。说什么他不讨厌敬亭山,敬亭山也不讨厌他。
  李白是“酒鬼”。一个人在花丛中喝闷酒,醉了就胡言乱语,请月亮和自己的影子喝酒。

  (二)歪改李诗

  其一:床前明月光,李白打开窗,看见EX光,牙齿掉光光。
  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
  其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救命声。扑通一声跳下水,捞起一看是汪伦。
  
  一二年级时儿子对这些恶俗的东西津津乐道,甚至在上课时和同学交流,被老师骂过才收敛些。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9-24 23:51 编辑 ].

TOP

回复 393#龙宝娘 的帖子

  龙宝他娘,是你在催孩子做“金”试卷,是你在助纣为虐,怨不得别人的。.

TOP

不做环境的奴隶:回复 395#龙宝娘 的帖子

  那倒是,外公看不惯我们父子搞这些“旁门左道”。8过,我的孩子我作主,老人家没奈我何!
  以前,老师也让小宁做一课一练什么的,俺们就打折扣,不全做。今年暑假老师也布置一大堆抄词语的作业,一天抄一页。小宁抄了小十天,被007夫妻劝阻。快开学时,老师来家访,发现我家小子没有完成她布置的抄词语作业,很不高兴。孩子他妈让孩子赶紧把这个暑假读过的书找出来让老师过目。看了孩子读了那么多书,老师也没话可说了。实际上,只孩子的语文考试成绩不拖后腿,老师也乐得学生们在学习上能够自主一些。
  环境虽然对我们有影响,但命运还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这需要胆量,也需要智慧。
  更何况我们每个人都是“大环境”里的一分子,今天的局面是我们自己一手造成的,怨不得不别人。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9-26 14:59 编辑 ].

TOP

回复 398#vivianda 的帖子

笑骂诗仙,笑中有泪。言由心声,感慨系之!.

TOP

回复 400#vivianda 的帖子

是滴,是滴!如此美好的东东,怎么舍得恶搞亵渎?.

TOP

TOP

再挖一个。.

TOP

应该够了吧?.

TOP

回复 406#de0222 的帖子

羡慕中。能把这个辅导过程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吗?007这厢有礼了!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9-27 17:44 编辑 ].

TOP

回复 409#de0222 的帖子

   深受启发!当年儿子没有和我讨论骆氏的《于易水送人》这首诗,就放过去了。看来,得空得和他说道说道。他倒是听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TOP

跟着孩子一起上学:回复 411#hll 的帖子

  哪里!007就是个小四生,和儿子是同班同学。小子学到哪里,老子就学到哪里。例如,以前我也不注意,也会随便乱用词语。儿子教训007:老师说了,“其它”只能用在事物上,不能用在人身上。用在人身上,要用“其他”。 你看,跟着孩子一起学,就会有进步!觉得自己也有进步,辅导孩子就不会变成一种纯粹的义务或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学习的乐趣,成长的乐趣。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9-30 10:23 编辑 ].

TOP

二十年后的我(一):儿子的作文

引用:
原帖由 我心飞翔妈 于 2009-9-23 08:37 发表
我儿子还没进入写作阶段,看不出亲子阅读对写作带来的帮助,但他爱听故事,我经常给他读故事,他也经常通过MP3等听故事,不知道这对他今后写作会否有帮助?
  为了说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先来看小儿今年六月(小三快结束时)写的一篇命题作文。

  2029年8月,我结束了夏威夷的休假,告别了妻子、孩子,乘坐A662029航班,赶往美国科罗拉多州考古。
  一天,天气炎热。我带着一支古生物挖掘队,从伯灵顿出发,开始了真正的考古。走了半天都没有发现一具恐龙化石,直到下午,突然挖掘机说出一个字:“骨!”哈,这可是我第一次发现恐龙骨头呀!我们拿起自动打地机和挖掘机一起挖。可是,挖了半天也不见骨架。我们就在这儿安营扎寨,晚上12点才安顿下来,不一会儿我们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气阴阴的,好像要下雨。我们继续挖,终于在10时26分08秒,我们挖到了!这是一只从未见过的恐龙,像是木他龙,但又比木他龙的牙齿小、少。所以,我给她取名为“木她龙”。这可是“女”字旁的“她”哦!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一个月过去了,除了木她龙,其它恐龙一只也没有发现。第三十二天,我们来到了丹佛,我们在那里吃了一顿好吃的。
  第三十四天,我们在皮埃尔伯特的山脚下发现了一具恐龙尸体,竟然有皮有肉,明显是前几天刚死的。我说:“Oh,我的老天!这是一只剑龙。”我想:难道科罗拉多州还有存活的恐龙?真是不可思议!
  就在我胡思乱想时,那草丛中忽然出现了一只凶恶的活恐龙。我惊叫一声:“恐爪龙!”它迅速地朝我们扑来。幸好挖掘机眼疾手快,把恐龙装进了麻袋。可恐爪龙也不是吃素的,咬破了麻袋,冲了出来。它叫了几声,一大群恐爪龙向我们扑来……
  就在
这千钧一发之际,我拿机打地机,迎向他们打去。别的人也跟着我打了上去,恐爪龙见我们来势汹汹,都逃跑了,只剩下一只刚出生的小宝宝。我们把它放进了一只盒子里。
  我们抓到了一只活恐龙!引起全美国、全世界巨大的轰动!


  老师给这篇作文打了“A-”等,并写有评语:“你的想象力丰富,很适合写长篇小说。希望誊写认真些,语言再流畅些!”老师给的评价确实很高,对孩子练习写作是一种莫大的鼓舞。要是老师再能祝愿一句“愿你梦想成真!”那就更好了。儿子从幼儿园大班起,直到今天,他的愿望就是做一个经常在野外考古的古生物学家!他这篇作文还真不是一般的想象或幻想。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7 16:22 编辑 ].

TOP

二十年后的我(二):父母的赏析

引用:
原帖由 shumi1 于 2009-9-30 14:08 发表
小三写这样的文章,厉害!
  儿子喜欢作文课,他的半数作文都能得A等。然而,比起那些得A等的作文,我们夫妻俩更欣赏这篇A-的作文。老师之所以没有打A,主要是因为错别字太多,有的语句不严谨。搬上这里的,是他改了错别字之后的修改稿。
  他刚刚写好时,我们捧着他的草稿,读着他煞有介事的想象文字,既觉得有趣,又感到好笑。例如:
  (1)开头看似轻描淡写,却巧妙地透露出儿子对未来工作(古生物学家)、生活(有条件到夏威夷休假)、家庭(有妻有子)的展望或设想。
  (2)他乘的飞机很可爱。航班号A6620029看似随便漫不经心,实际有心,2029就是20年后的年份,6是儿子的学号。只有喜欢写作的人,才会在这样的细节上也想搞出一点名堂来!
  (3)他的挖掘机很神奇,会说“骨”,还会逮活恐龙!
  (4)他发现的恐龙特逗,“木她龙”, 亏他想得出来!
  (5)他们和恐爪龙的战斗很刺激,也很搞笑。
  (6)他们不是工作狂,考古之余不忘进城撮一顿美餐!呵呵,儿子就喜欢吃。想象二十年后的生活,不提吃,这太不符合他的特点了。
  让我们感到最欣慰的是,儿子没有按照应试作文的“八股”格式表述,从开头到结尾都非常自然,引人入胜,没有拿腔拿调,独特,有个性,有灵气。我们一定会替他好好保管这篇作文,也特别希望应试训练不要把孩子的灵气给磨灭了。.

TOP

二十年后的我(三):来自阅读的影响

  在007看来,儿子交给老师的作文,并非篇篇精彩。007看不惯儿子按照老师示范或要求的应试作文套路写的那些东西,尤其是最后那一段总结升华的文字,令人大倒胃口。但是,儿子的《二十年后的我》不入窠臼,自然清新,富有想象和童趣。小三生写出这样的文章,可谓难得,所以我们夫妻都视之为儿子作文精品中的精品。凭心而论,007即使到中学做同题作文,也写不出这种水平。因为,007直到中学毕业也不及儿子现在的阅读量。儿子能够出这样的佳作,实在是跟他如饥似渴地海量阅读有直接关系。

  (一)人生的初步设想

  《二十年后的我》这样的作文,对于中小学生最大的挑战,不是文字表达,而是语言文字之外的人生设想(往大里说就是“人生观”)。如果对自己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从来没有考虑过,或者想得不多,想得不深,这篇文章就难写了。临时才想的话,只能拼凑出一篇蹩脚的文章了。
  小三生长期受环境的影响,父母老师的引导,对于自己将来干什么,一般都会有一些初步的朦胧的设想,我的孩子则在幼儿园小班时对此就有清晰的志向。他因为看动物绘本,参观昆虫馆,逛动物园,而迷上了动物;又因为对动物着迷,而喜爱上了纪实频道中的“动物星球”节目;又通过看这档节目,认识和体会到动物保护这种工作充满刺激,有着难以言表的乐趣。他对那些那些敢于并善于跟毒蛇猛兽等危险动物打交道的“动物救难队员”崇拜之至,以至小小的年纪就宣称长大以后要当“动物救难队员”。他幼儿园三年痴心不改,始终认定这个目标,直到进小学想法才有所改变,但他的志向依然跟动物有关。
  儿子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就不再喜欢《小红帽》之类的人文童话,他最喜欢的是和父母共同阅读少年百科全书,后来又逐渐聚焦在动物百科全书上,进而聚焦在恐龙百科全书上。他像许多男孩子一样极其喜欢研究恐龙这种已经灭绝的动物,研究它们的类属、体态、身长、体重、食性、天敌、发现地……刚上小学,他就捧着《消逝的恐龙》《进化之谜》(《可怕的科学》丛书)生吞活剥地读了起来。这些书不但有许多关于古生物的有趣知识,还非常细致地讲述了生物考古方面的方法、工具、趣闻逸事。儿子就这样迷上了动物考古,在一年级时宣布不当动物救难队员了,他说将来要当古生物学家,到非洲和美洲去挖掘恐龙化石。儿子这个志向至今不变,因此,老师要他写《二十年后的我》的作文时,他自然就有方向了。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9 11:53 编辑 ].

TOP

献给我可爱的祖国

秋日打油

生当中国人,
死作华夏魂。
至今思志敏,
忧国成遗恨。

  这是007写的打油诗。儿子一读,就看出是照着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改写的。问他改写得怎么样,人家说还可以。
  还可以?什么意思呀?007不好意思问下去了。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 15:34 编辑 ].

附件

五星红旗飘扬.gif (29.8 KB)

2009-10-1 14:59

五星红旗飘扬.gif

TOP

二十年后的我(四):来自阅读的影响

  孩子可能坚定地说我将来要当古生物学家,但是,他若对动物考古知之甚少,是很难把《二十年后的我》写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

  (二)相关知识

  儿子的这篇作文写得绘声绘色,把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情说得煞有介事,颇有可信度,关键在于他描绘了他将来工作和生活的许多细节。他虽然没有这两个方面的直接经验,却拥有许多相关的知识或间接经验。这些相关知识都是通过广泛阅读获得的。

  1. 恐龙知识

  文中出现了木他龙、剑龙、恐爪龙。关于恐龙,他读过的书太多了,例如:

  张红国编:《动物百科·第1卷》(彩图版),九州出版社2002版。
  李军主编:《动物百科·第1卷》(彩图版),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英]卡沃迪恩等编著、苏千铃等译:《剑桥少儿生物百科》,中国宇航出版社2004年版。

  [日]株式会社学习研究社编、甘文豪等译:《恐龙》,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纪江红主编:《恐龙百科全书》,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韩]宋永洙著、吕丽译:《儿童恐龙百科》,四川少儿出版社2005年版。
  北京洪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编:《与恐龙共舞》,北京航空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坎贝尔编著、吴卫东等译:《史前生物》,安徽少儿出版社2006年版。
  刘煜:《恐龙大对决》,朝华出版社2007年版。
  [韩]林世雄编绘、金一译:《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恐龙世界大探索》,湖南少儿出版社2007年版。这是一本用漫画和小朋友漫游远古时代的科幻故事表述的另类百科全书。

  《自然图书馆·恐龙大世界》(彩绘版),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著者和出版社年份不详。

  上面这些书被儿子都翻烂了,至少是翻旧了。儿子反复翻看,还不时在纸上进行统计(还没有上学就会这一套),看看哪些恐龙重,哪些恐龙体长,哪个地方发现的恐龙最多(据儿子说是美国科罗拉多州)……他对恐龙了如指掌,谈起来头头是道,所以写作文时只要有可能都会扯到恐龙身上。

  2. 考古知识

  儿子在作文里提到了考古队、恐龙化石、骨架、挖掘机等考古工具。这些考古知识除了从上面的恐龙百科全书中得到之外,还受益于:

  [英]盖茨者、刘岳译:《进化之谜》,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
  [英]奥利弗著、盖志琨等译:《消逝的恐龙》,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

  这些书里经常提到的是铲子之类的考古工具,儿子大概不想吃苦,就凭着想象杜撰出可以代替人工作的自动挖掘机和打地机。想想也合理,再过20年说不定就有了这种偷懒工具。

  3. 地理知识
引用:
原帖由 俺家乐妞妞 于 2009-9-30 16:27 发表
孩子知识地理知识也丰富,真是佩服!希望愿望成真!
  从夏威夷到科罗拉多,从伯灵顿到丹佛再转战埃尔伯特山。这让人觉得我家小子好像真地到过美国,连作为父亲的007也感到困惑:他们怎么知道这些地方?伯灵顿、丹佛是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吗?埃尔伯山是不是他杜撰出来的呢?儿子从书厨里取出一本世界地图集,得意地告诉007:我是照着地图编这个故事的。一查,这三个地方果真是在科罗拉多州!  
  儿子小小年纪怎么就会这么使用地图了?他怎么对地名这种枯燥的东西感兴趣呢?还得回到他喜爱看的恐龙书。这些书经常提到某种恐龙最早在哪里发现的,后来又在哪里发现了同类化石。每当这个时候,儿子就会问我们那是什么地方?我们只好买来地图、地球仪,和他一起找书中提及的地点,甚至专门和孩子一起读介绍世界各地的儿童读物。例如:

  [美]梅森等著、北京洪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编译:《迪士尼儿童百科全书·环游地球》,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法]德拉朗德、格拉邦、庞罗编,杨洁译:《缤纷世界——儿童地图绘本》,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6年版。这个绘本还附有一大张独立的儿童版世界地图,一直压在儿子的书桌上,随时可看。

  黄秀连、沈文轩主编:《世界最新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8年版。

  最初儿子使用的是专门给儿童设计的非常可爱的地图和地图册。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这种地图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探究需要。特别是在读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时,儿子被作者带向了世界上许多神奇的角落,需要更加详尽的地图助读。
  凡尔纳博览群书,地理、旅行、探险知识非常丰富,在在科幻小说经常会非常详细地描述主人公探险到达的地点、方位。儿子被他引进了一次次充满刺激的探索旅程,看他的书时,身边总是放着地球仪、地图册。人家提到什么地名,他就在地图上寻找。记得凡氏在《气球上的五星期》第四章详细地描述了巴斯博士在非洲的探险经历,最后提到“弗格森博士仔细记下了这段著名的历史,巴斯博士曾经到达过北纬4度和西经17度的地方”,言之凿凿。可是,儿子查啊查,就是找不到这个地方。他从地图看,北纬4度西经17度是远离非洲大陆的大西洋塞拉利昂海盆,连岛屿也没有!儿子很是困惑,007心里却好笑——凡尔纳写的是小说,也许他是在胡扯,不必把他的话句句当真。可是,为了维护孩子的探究兴趣,007只好这么说:也许以前算经度纬度跟现在不一样,也许是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出了差错……
  不管怎么说吧,儿子长期的的大量的阅读,储备了许多与动物考古有关的知识。让他在《二十年后的我》这样的作文里展望未来,抒发当古生物学家的志向,他当然有一肚子的话可说。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2-24 16:38 编辑 ].

TOP

二十年后的我(五):来自阅读的影响

  阅读不但丰富孩子的知识,也在建构孩子的精神家园。优秀的作品培育着孩子真善美的意识和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丰富和深化着孩子表情达意的能力。

  (三)词语及表达方式

  儿子《二十年后的我》一文,在整体的表达上有许多稚嫩的地方,显示出小学生作文固有的童趣。但他这篇作文又在多处显得出用词上的老练。像“告别”、“从未”、“一具”、“竟然”、“幸好”这些文诌诌的语词,能够用在自己的文章里,很难有意为之,只能是大量阅读、受书面语长期浸润的结果。
  受老师的影响,儿子在作文里向来喜欢堆砌华丽的词藻。这篇作文却没有这种酸味。虽然也使用了“安营扎寨”、“不可思议”、“胡思乱想”、“眼疾手快”、“千钧一发”、“来势汹汹”等成语(其中有几个语文课文里还没有出现),但是用得当相当自然贴切。这种语感,也是长期阅读逐渐积淀起来的。
  “Oh,我的老天!”文中这句话,一下子就透露出这小子看外国作品看多了,居然说打起了洋腔!确实如此,儿子写这篇作文时正在读凡尔纳的小说,接连看了好几部。众所周知,凡尔纳的作品多是大部头,一部小说动辄三四十万字。儿子连着读他数部小说,在表达方式上不免受其影响。
  儿子在文章里不厌其烦地说第一天怎么样,第二天怎么样,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一个月过去了……第三十二天……第三十四天怎么样,看起来像是一般小学生作文记流水帐的毛病,实际上他是在不知不知中模仿凡尔纳小说里的航海日志、探险日志的风格。特别是儿子报道他发现“木她龙”的时间居然精确到时分秒,藉此营出一种非常逼真的现场感,此乃十足的凡氏风格也!
  再比如,儿子作文那个精彩而有趣的开头,007越看越觉得在哪里见过。翻啊翻,007终于在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第二章开篇找到了这样一段文字:“这一系列的事件发生的时候,我刚刚从美国那个令人不愉快的内布拉斯加州回来,结束了在那里的科学考察工作。”007指着这段文字问儿子:你文章的开头是不是模仿了这一段?儿子断然否定,他说他写作文时根本就没有翻看过《海底两万里》。007心想:即使模仿,也难能可贵。果如儿子所言,那就说明儿子读过的一些东西,其表达方式和风格已经融化到儿子的写作素养中去了。这,更加令人欣喜!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9 11:47 编辑 ].

TOP

和幼儿一起阅读:回复 422#巧克力小猪 的帖子

  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因此你不能指望小小朋友长时间跟你读书。人家想玩了,你不识趣,还继续读,只会培养孩子三心二意的习惯。这个时候,不如不读。
  想要让孩子和你看书的时间长一些,不是不可能。办法如:
  第一,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和孩子看什么读物。
  第二,和孩子看绘本——文字极少甚至没有文字的绘本,通常是一个名称一幅图的绘本,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动作一幅图的绘本。最初看什么并不重要,看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逐渐形成看书的习惯。
  第三,不要照本宣科,要根据孩子当时情况、当时关注的事物,添油加醋编个小故事。比如,一幅长劲鹿的儿童画,你不能只给孩子读出“长颈鹿”或者再加个英文giraffe就了事。简单地说“这只长颈鹿很高”,也不会怎么吸引孩子的。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认认它的嘴巴、耳朵、身体、长腿……再编个赞美长颈鹿喜爱吃蔬菜长得高又高的儿歌,还可以根据孩子当天的表现编个长颈鹿淘气的故事……最好让孩子和你一起编,既锻炼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也通过故事投射孩子内心的想法,如果编好之后一家几口再来演一演这个故事,那就越加有意思了。如此一来,读一页书,内容也很丰富了,又何必追求多读呢?……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才能逐渐过渡到朗读、指读上来。
  第四,当然,一次也可以读许多,但方法又有所不同。例如,第一页是“高大的长颈鹿”,让孩子猜第二页是什么,他猜对了,就翻到第二页,惊讶地说:“果然是大胖子河马”。孩子可能会让你猜第三页,你猜对,他也会说:“果然是凶猛的老虎”。接着可能就是去猜“可爱的绵羊”了……
  应该还有许多方法。
  亲子阅读的环境非常重要。例如:
  第一,既然决定一起来看书了,玩具以及一切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东西都应该在孩子面前消失。
  第二,不要让孩子看电视。孩子一喜欢上电视,他的精神生活就有了寄托,就很难喜欢上读书了。
  第三,做父母的应该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书及阅读的喜爱。
  007在孩子1岁的时候曾经自娱自乐如痴如醉地朗读庄子的《消遥游》,儿子在一旁听了似乎被震撼了。他肯定什么也没有听懂,但被那种语言的节律、气势以及BB的痴迷神态深深吸引了。他非要这本书玩,他用嘴咬,用舌头舔,用手掑撕这本书,还咿咿呀呀想学父亲得意的样子。回想起来,儿子就是从那个时候迷上了这神奇的书吧。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20 19:03 编辑 ].

TOP

诗如画:王维的鹿柴

引用:
原帖由 小冰妈妈 于 2009-11-19 14:12 发表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这是一个叫王维的老爷爷写的诗。他住在深山之中,在空旷的山林里看不到一个人影,只是偶尔能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他坐在林子里,从早坐到晚,只见夕阳反照,几束光线穿过茂密幽暗的深林,又投射到林中长满苔藓的青石上。
  最好在夕阳西下的傍晚时分,带孩子到一片幽静的密林里漫步,观察和体会王维所描述的这副像画一样的美景。
  王维既是个诗人,又是个画家。他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就他的山水诗而言,极善以白描的方式用文字“画”景。《鹿柴》看似在刻画夕阳返照的深山,但透过文字依希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宁静、心志的淡泊。不过,这一层意思不是小朋友可以体会的,甚至年轻人也难以理解,似乎只有像007这样心已老的人才能意会其中的意境。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1-19 15:38 编辑 ].

TOP

内容重于形式

引用:
原帖由 香顺 于 2009-11-17 13:40 发表
  ……我家宝贝(一年级)现在被每天的语文默写单词搞得神经紧张;而我除了会让她做做金试卷之类的教辅外,肚里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教授。她看课外书只注重情节,不重描写(像我),这种方式的阅读是不是反而浪费了时间。
  语文课本、语文课、语文练习和考试,对于语文学习有重要作用,但作用有限。语文真正好的人,从来就不是光读语文课文的人,也不是那种满足于做对许多语文作业题、考试题的人,而是广泛阅读、勤于动笔、乐于阅读和写作的人。
  只要孩子喜爱阅读,不论注重情节,还是注重描写,都是值得欣赏和鼓励的。理想的状态是,孩子读书既注重情节,又注重描写。如果两者一时不能兼顾,照007个人的取向,宁重情节,不重描写。这里的“情节”代表文字表达的内容,而“描写”代表文字表达的形式。007就是个看小说追求情节的人,就是个读文章注重内容的人。个人的阅读经历表明,在早期阅读中要孩子关注文字表达形式,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强求孩子关注文字表达的形式,阅读就会变成形式主义的活动,枯燥乏味,难以长久坚持。只有情节或内容才能吸引人长期阅读,终身阅读。只要长期坚持阅读,加上自己的写作练习,久而久之就会逐渐意识到与内容不可分的表达形式的重要性,体会到各种不同的文字表达形式的不同魅力,逐渐从关注内容过渡到兼顾内容和形式。
  007家的小子和你家姑娘一样,也是看书只注重情节不描写的孩子。我家小子甚至比我还要过分,因为我至少没兴趣去读说明文,而我家孩子自幼就喜欢读少儿百科全书。动物的名称、类属、体重、身长、习性、食性、生存环境、天敌等,这些内容毫无文采,可以把007读得昏昏欲睡,儿子却津津乐道,百看不厌。007对此感到惊讶,也颇为欣慰。看书注重情节,那表示我们的孩子在阅读时重视文字表达的实质性内容甚于重视文字表达的形式,从很大程度上说,这是一种好习惯。而重描写不重情节,换句话说,就是把形式看得比内容还重要,这并不是一种好的阅读习惯。表达的形式是为表达的内容服务的,只有为了表情达意而去关注各种表达方式,去学习各种表达方式,才有意义。.

TOP

诗如画:王维的鹿柴(续) 回复 433#happyyj 的帖子

  《鹿柴》之“柴”,我读chai,儿子读 zhai ,儿子说我读错了。一查,真是这样。一根根的小木可称chai,用木棍围起来的东东称 zhai 。007以前没有这个常识,所以念错了。
  “返景入深林”之“景”读成jing,不作“景色”解,而作“日光”或“阳光”解,此乃“景”之本义。
  007年少时每到寒暑假都要上山打柴,对于林中光线的变化深有体会:早上以及半下午开始,密林里更加亮堂,中午反而更昏暗。这是因为,树林实在太茂密,太阳光即使在中午时分也难以透过树林,直接照射到林中的地面上。但是,黄昏时分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树梢,经树叶反射回来的光线恰恰可以照射到密林中的地面!王维“返景入深林”描绘的就是这么一幅情景。
  要是有机会带孩子在日出清晨或夕阳黄昏时分到密林里观察一下,你会发现,《鹿柴》这首诗不但充满诗情画意,也是符合健全的生活常识和现代光学原理。
  当然,“景”在古汉语中也通“影”,确实可以读成在ying。这样读,自然会有不同于上面的理解,至少会有细微的差别。

  哈哈,要是不咬文嚼字,哪里会引出如此细腻的观察、回忆和品味?真正喜欢语文的人喜欢这样,语文修养浅的人才会觉得这样的品味很无聊。但是,我反对用这种知识去考孩子,也反对强迫孩子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007和王维观察所得的这种独特体验。.

TOP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09-12-22 13:32 发表
打柴只在电影、电视里见过,007竟会有打柴的经历,很惊讶!
那长满柴、长满菜的青山,真让人向往,最好有一天,我也能和儿子去打柴、去挖野菜。。。

您答得好,可我被打柴的描写迷住,差点忘了原来在请教什么。[ ...
  南岭深处当年那些近乎原始森林的密林,就是被007这样的打柴工给打掉了。
  可是,不烧柴,我奶奶妈妈做饭烧什么呢?.

TOP

磨刀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09-12-22 13:38 发表
忽然瞎想,为何现在的孩子苦——他们是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打柴”,
所以从小就被逼迫着,要练就一身金钟罩、铁布衫、朱砂掌的功夫。。。。

不要不要,俺可不要,俺宁愿回归山野,“打木柴”维生。
  不对,不对!现在的孩子是在钢筋水泥房磨刀,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可是,等刀麿好了,柴在哪里呢?问题更在于,孩子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而磨刀。估计他们的老师也不知道。
  同学们磨刀难道就是为了比谁的刀锋利?为了被评为三好尖刀?难道就是为了被选拔进入更高一级的优质尖刀加工厂,被磨得更加锋利?
  那些尖刀在出厂之前从来没有使用过,只是被不断地磨呀磨……它们到高三或大四终于可以出厂了。可是,人们惊讶地发现,那些好材料,最终被磨成了一眼眼小针,不能砍柴,只能干绣花之类的活计。
  中国的学校真是厉害,把一块块钢板磨成了一眼眼针。浑然不觉得已经偏离初衷,想当初,不是说要打造一把把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柴刀吗?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2-22 14:4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09-12-23 13:31 发表
BTW,刚才在大杂烩看见个ID,“007妈 ...
谢谢,谢谢!俺去大杂烩找这个妈妈了,已经认识。诚如阁下所言,特别有意思。.

TOP

哪里有教育?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09-12-23 13:24 发表
仁兄觉得,依照咱目前的教育,当撇开所有的“有形之物”后,还能剩下什么呢?
  果真有教育的话,当然就会看到许多美好的品质。果真有名副其实的教育的话,就不会有人吃饱了撑的,去追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如果非常迷惘,不知道什么是教育,那就表明现实中的教育已经异化,或者,更准确地说,现实中已经没有了教育。
  学校据说是一种教育机构,可它们真是教育机构么?学校里有教育吗?我们的孩子从学校里受到了教育吗?我看,我们的孩子只是在那里被建立起种种条件反射(be conditioned),受到训练(be trained),被洗脑(be brain-washed),被灌输(be indoctrinated),惟独没有受到教育(be educated)。不是吗?我们见到许多训练有素的人(trained person),却难得见到受到教育的人(educated person)。学校早已变成了培训机构,在里边受到教育已经变成了一种奢望。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2-23 22:1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09-12-24 13:37 发表
[quote]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09-12-23 13:42 发表
我可不可以把这句话综合起来,说“教育应是一种成人之美的事业”!
讲得好,讲得妙!举双手加双足赞同!.

TOP

楼没有歪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09-12-24 14:25 发表
不要好、不要妙啦,
已经把你的“语文楼”歪成“教育楼”啦,还浑然不知。

007一把柴火点燃了 ccpaging 深刻的思想教育火花,那“柴”打得多值啊!
  正如“教(teaching)”不等于“教育(education)”,“教师(teacher)”不一定是“教育者(educator)”,语文教学(teaching of Chinese)不等于“语文教育(education of Chinese)。语文教学未必能够成为成人之美的事业,真正的语文教育才是成人之美的事业。.

TOP

新年祝福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09-12-26 13:31 发表
苍笛:去追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全是吃饱了撑的,虽然当今是有政治的、文艺的、学院的等等形形色色的骗子。教育已是关乎大众的心头痛了
  诗太,007的意思是说:现实中其实已经没有了教育,有的是教育的膺品,有的是伪教育。这个时候,有独立思想的人,忠于教书育人信念的人,就会去追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果现实很正常,我们的孩子时时处处受到真正的教育,我们就不会去问什么是教育,因为随处可见教育,再问已显多余。假货充斥时,才会追问真货是什么样子。
  新年到了,祝诗太健康快乐!也祝各位网友健康快乐!更祝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
  如果说对新年还有一点点奢求的话,那便是——

  但愿我们的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少受一点训练,多受一点教育。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1-1 11:4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10-1-5 17:01 发表
说起来一定话又长了,不讲了,
常把007的楼砌歪也不太好的。
只要与孩子教育有关,就百无禁忌。 .

TOP

欣然说禅

  真是惭愧,很久没有上这里来了,还错过了欣然在此说蝉。苍然和尚听下来,欣然诗太似乎不仅仅是在说蝉,更像是在说禅。是的,那一只死去的、静谧的蝉,确实充满禅意。.

TOP

蜗牛牵着我去散步

  曾经写过一首为孩子的“慢”辩护的打油诗,这首诗也许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却没有引起BBMMs共鸣。再抄一回: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3-20 16:36 发表
  妈妈,就让我慢些吧
  风儿轻拂我的脸庞
  掠过青青的草地
  迷醉在花丛的芬芳里

  妈妈,就让我慢些吧
  云儿牵引我的目光
  追逐羞涩的月亮
  安睡在蓝天的怀抱里

  妈妈,就让我慢些吧
  小河拍打我的心房
  穿越广袤的大地
  永驻在大海的深邃里

  妈妈,就让我慢些吧
  像清风
  像白云
  像小河
  那样从容
  重提上述打油诗,是为了引出一个比007的打油诗更具境界、别具禅意的童话。
  它源自http://www.douban.com/review/1456888/,题目叫做《蜗牛牵着我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去抓蜗牛了!”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以前怎么没有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2-3 23:0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2-3 22:56 发表
还可以就着蝉讲讲中国文化中蝉的含义,它是高洁的象征。比如骆宾王的这首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还有在汉代墓葬中,玉雕的蝉是陪葬品,一般含在墓主口中。
  水老师真是博学多才,敬佩之至!请多多指教。
  007也来说说蝉,年少时唱一首叫《毕业生》的歌,是根据美国电影《毕业生》的主题曲《Scarborough Fair》改编的,张明敏演唱。

  蝉声中那南风吹来
  校园里凤凰花又开
  无限的离情充满心怀
  心难舍师恩深如海

  回忆当年离乡背井
  深夜里梦回旧家园
  游子的热泪沾湿枕畔
  最难忘父母的慈颜

  还记得那阳光遍地
  也记得寒风又苦雨
  无论是快乐失意日子
  最温暖美好的友谊

  祝福声中默默回忆
  琴声起骊歌正悠扬
  莫犹豫也莫再迟疑
  好男儿鹏程千万里
.

TOP

小学语文古诗(WORD版和PPT版)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10-2-5 13:56 发表
拜读了。
诗很好——声声慢;
童话也好——唯叹上帝的美意,人不懂。
可见共鸣有多难!
只好再说一句,“别走太快,等等灵魂”...
  精彩!让肉身慢下来,等等灵魂。欣赏自然之美,欣赏人性之美,都需要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欣赏诗文,也是如此。
  快过年了,送个礼品给你和你的孩子——
  一个是WORD版的《 小学古诗词1.rar (29.08 KB) 》,一个是PPT版的《 小学古诗词.rar (26.73 KB) 》。是根据2006级上海小学语文课本整理的,每一届都会有变动和增删。
  我家小孩子喜欢PPT版,我则偏爱WORD版。有个小诀窍:在WORD状态下,在“视图”中点击“文档结构图”。用这个功能特别方便检索、复习……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2-6 00:23 编辑 ].

TOP

重度智障碍者的游戏成绩:回复 480#happyyj 的帖子

  好玩,好玩!用了大约13分钟才换位成功,看来007属于重度智障者。
  等下让儿子玩,007决不计时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