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5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上外的对外交流

回复 11#大音无声 的帖子

当时有一个6K,六周/德国的,我们排不出时间,就去了1W2,30天/德国的。
出国的好处不在于价格便宜,关键是能找到好的机会。.

TOP

回复 18#田园妈妈 的帖子

我说的这两个项目,都是教委的交流项目。至少不赚钱,也没有很多教师“搭车”。
在那边,除了买东西带回来,是不用花钱的。好的住家开车带你到处玩,也到别的国家,我们的住家的家长是两位音乐教授,每周有四个晚上在大剧院演出,所以只在国内玩,不过每天给零花钱。
那一次交流,上海共20人,来自4、5个学校,记得有上中、格致、位育(华泾路的)。上外是五个。后来德国也对等地派人来交流,他家的孩子来上海,我们带他到西塘玩。我家孩子在准备参加全国竞赛,所以德国孩子跟着别的孩子出去两日游,我们分摊了100多元费用。有的孩子提出到西安玩,结果由大人带去,双飞,花了不少钱。这一次的好处是,那个团队来上海之前,德领馆先安排他们在北京旅游,减少了我们的花费,否则,北京市一定要取得。

所以,交流也是要区别一下的。另外几个学校(上中、格致、位育)都经过了严格的挑选。.

TOP

有的孩子之所以提前被美国学校录取,是因为在交流中展示了才华。我在12楼的话也包含了这个意思。.

TOP

回复 28#TEEDY熊妈妈 的帖子

高二暑假。.

TOP

其实初三暑假也可以的。当初这个年龄的孩子都插队落户了。.

TOP

回复 32#TEEDY熊妈妈 的帖子

当时读三中心小学(五年制)的孩子,中学毕业还不到16岁吧,也一片红了,我姐就是.

TOP

回复 34#TEEDY熊妈妈 的帖子

见仁见智,不堪回首。
举这个例子,只是说,初中毕业出去交流问题不大了。.

TOP

回复 36#TEEDY熊妈妈 的帖子

想起一个笑话。
当时去德国的共20人,来自4、5个学校,记得有上中、格致、位育(华泾路的)。上外是五个。领队的是位育的。小儿算是一个学生头。当时除了上外的学生,别的都不懂德语,所以小儿兼做翻译。他把领队老师的话篡改后翻给德国人听,又在翻译德国老太的话时改动她的话,为交流的学生争取点利益。翻译时,上外的学生都在偷笑。.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