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5个人次参与评价】

[讨论] 有人看了这两天纪实频道的六集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

回复 49楼happylily 的帖子

教育能使人`告诫自己保持清醒,当四周的热浪涌来时,我们要有智慧辩别一些东西`。

从小接受了单一价值判断,很多事情答案你都反复背诵过,长大了如何让能怀疑一切重新判断呢,这只能是个愿望而已。

教育是很重要的,它完全改变一个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加蜜的果冻 于 2011-8-19 10:11 发表
高考变局谁看了?讲了些什么?昨晚有事没有看到。

不过,对公平之惑这集,有点失望,点而不透,不够深刻。
这个不解决好,变啥都是假的。
中国不是民主制度,如何轻易解决公平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加蜜的果冻 于 2011-8-19 10:02 发表


记得前阵子看南方周末,用了大幅版面在谈论教育资源的公平。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一流大学里农村孩子的比例最高峰时期为百分之三十几,可现在却变成了百分之十几,农村孩子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
过去农村孩子主要是户口问题,财富相差不大,现在户口问题没有解决,又增加了金钱问题,贫富悬殊太大,所以,竞争力大大降低。.

TOP

引用:
原帖由 嗲虫妈 于 2011-8-17 21:27 发表
呵呵,想起旺旺往日,一有父母提到散养时,就有一堆“主流派”指责,说是把孩子当成实验品,我无数次暗笑,难道被实验的不正是这些“主流”?
同意,你说的有道理。.

TOP

我倒是觉得现在媒体都在说教育怎么怎么,总之是不好,好像过去什么都好,今后也不知是好是不好,有用吗?这本身就如同明知输在起跑线不是件很重要的事,可就是不愿输怎么办?而媒体的声讨更加逼急了一代又一代的新家长,大家会觉得今天再不抓紧,等明天一松绑,那还有什么可期待?
当严斥高考制度的同时,开辟了自主招生,马上又会想到出现后门,权势怎么办?凡事总不往好的地方想的话,那么一切都无济于事!

所以,还是做好自己的事,不要被别人给忽悠了,大众的教育你强求不了,那自己的教育总可以做一下吧?当做好了自己,那么现在丰富的教育资源是足够被利用的。

总之,我是宁愿多想点好事,这样会活的好一点,这世界已经够累的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加蜜的果冻 于 2011-8-17 11:23 发表

教育改革应该是大势所趋,今后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应该就是抢夺未来的主动权。少年强则国强,如果国都弱了,何谈权与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是啊,如果政府不在乎国强国弱,怎么办?.

TOP

引用:
原帖由 heart 于 2011-8-19 17:25 发表
我倒是觉得现在媒体都在说教育怎么怎么,总之是不好,好像过去什么都好,今后也不知是好是不好,有用吗?这本身就如同明知输在起跑线不是件很重要的事,可就是不愿输怎么办?而媒体的声讨更加逼急了一代又一代的新家 ...
媒体的观点常常不可信,他们只不过想做新闻,并没有好好思考。

孩子的教育家长也掌握了一部分,管不了社会和学校,就贡献自己的一份,千万别再帮着社会和学校,那家长就彻底不尽力了。.

TOP

第四集《高考变局》摘记

在中国每年有近1000万的学生要参加高考,高考深刻影响着中国千万家庭。
很多人提出废除高考,而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认为,目前为止高考依然是最公开、最公正、最透明、覆盖人最多、受益人最多的全国性的人才选拔。
对别无选择的贫困家庭来说高考是化解一切苦难的灵丹妙药。
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高考导致学生在题海战中身心疲惫。
命题者与押题老师的拉锯战愈演愈烈。
高考结束后,考生疯狂撕毁教科书,这不仅是对教科书的憎恶,也是对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的憎恶。
当美国的孩子做义工时,中国的孩子在学《思想品德》这门课,背诵其中的条条框框以应对考试。高分考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
在社会公信力普遍缺失的当下,高校自主招生令一些人担忧也不是毫无道理。
中国高考之外的其他教育如职业教育相比德国显得非常单薄。

[ 本帖最后由 cshi2 于 2011-8-19 21:53 编辑 ].

TOP

第五集《大学危机》摘记

大学生掏粪、大学生卖肉......34%的人后悔上大学;51%的人认为没有在大学学到有用的东西
昔日象牙塔 今朝名利场
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各地兴建大学城,很多大学盲目开设不需要实验室的低成本专业
陆震:大学比高速公路收费好不了多少
中国每年毕业的工程类本科生比美国多4倍但却质量低劣
大学生就业一年难过一年,2010年大学毕业生数量达630万,而大学生就业签约率仅为42%。然而另一方面,企业却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公务员热高烧不退,热门职位录取比例4000:1。
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学生很难自由选课或调换专业,大学生厌学成风。
教育严重脱离生产实践,社会需求。

[ 本帖最后由 cshi2 于 2011-8-19 20:51 编辑 ].

TOP

这档节目的口号一集比一集多,可在现实面前,这些口号却显得苍白无力。改变谈何容易啊!明天最后一集如果是前几集的口号汇总,对不住大家,我就不摘记了。.

TOP

回复 60楼cshi2 的帖子

晕,难道有两个上海纪实频道吗?我看见的怎么完全不同呢。.

TOP

其实这档节目能够以这么大的篇幅暴露教育乱象已经很不容易了,前两年中央台赵普主持的一档揭露奥数择校背后利益驱动的节目不是就被河蟹了。每集以凝重的色彩开头,又以遥望金光大道结尾,也是不得已,不然审批都不一定过得了。.

TOP

这个节目,看第一集时很激动,等看到第五集,已经领悟了它的中心思想。洋洋洒洒痛说了教育界的那么多的弊病(注意:这些个弊端咱老百姓早就看出来了),其实是要歌颂一个文件。这个文件的名字很长,记不住,好像是什么教育纲要啥的,只记得括号里(2010--2020)。拿节目里的话说:幸好有了这个。。。,偏离的航线得以纠正。。。(记忆力太差,记不全了,也懒得看回放)。.

TOP

第六集

这集真的没什么好记的
山东省教育改革(N不许,如不许周末上课等)和铜陵校长老师轮调,遏制择校被记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杭州天长小学退休教师周武,经多年调研,提出“第十名现象”
教育领域头头脸脸展望《纲要》给我们指引的金光大道。

[ 本帖最后由 cshi2 于 2011-8-21 11:07 编辑 ].

TOP

天天看的,似乎问题都看到。只是希望不要停留在议论上,早点有改变。
铜陵50%校长、教师流动,市重点高中70%名额分配到初中,“择校”就没那么热。
上海则是平行志愿、提前录取、生源大战,一切为了保证重点。在这种政策下,重点学校越来越强势,与普通学校差距越来越大。“一流大学”被“一流高中”包揽、“一流高中”被“一流初中”包揽,难怪家长要拼命让小孩上好学校。.

TOP

引用:
原帖由 hmchm 于 2011-8-17 11:12 发表
教育均衡是不可能实现的,教育不会大的改变或有利于教育主管部门的改变,这是因为这一切的一切取决于人性的方面,你自己想想,教育部门自己改革,会改变自己的权力或势力范围,教育均衡就意味学校师资、教学水平相差 ...
我也这么认为。否则一切乱象难以解释。.

TOP

引用:
原帖由 hmchm 于 2011-8-17 11:12 发表
教育均衡是不可能实现的,教育不会大的改变或有利于教育主管部门的改变,这是因为这一切的一切取决于人性的方面,你自己想想,教育部门自己改革,会改变自己的权力或势力范围,教育均衡就意味学校师资、教学水平相差 ...
应该说,教育均衡靠教育主管部门主动的改变是不可能的。需要更多的爸爸妈妈醒悟并争取。因为现在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很小一部分人得大利,一部分人持平,大部分人被伤害。.

TOP

引用:
原帖由 meia 于 2011-8-19 17:27 发表


是啊,如果政府不在乎国强国弱,怎么办?
爸爸妈妈不能不在乎孩子的成长。.

TOP

引用:
原帖由 jsayshxszx 于 2011-8-21 19:55 发表
天天看的,似乎问题都看到。只是希望不要停留在议论上,早点有改变。
铜陵50%校长、教师流动,市重点高中70%名额分配到初中,“择校”就没那么热。
上海则是平行志愿、提前录取、生源大战,一切为了保证重点。在这 ...
结果大学中的人才越来越少。.

TOP

美国同类纪录片《等待超人》

TOP

我同事的孩子初中看这个片子,看得嚎啕大哭。。。孩子的感受最真实了。.

TOP

mark,想找来看看。。。.

TOP

回复 71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刚开始看第一、二集时,看得我心情澎湃,感觉真是讲到家长和孩子的心里去了。
可是后来慢慢觉得空话套话满篇,真是后悔在这里宣传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同感。还是我娇情了。.

TOP

回复 73楼加蜜的果冻 的帖子

根子上的问题是不会说明白的
不说我们也明白.

TOP

引用:
原帖由 加蜜的果冻 于 2011-8-29 13:57 发表
刚开始看第一、二集时,看得我心情澎湃,感觉真是讲到家长和孩子的心里去了。
可是后来慢慢觉得空话套话满篇,真是后悔在这里宣传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同感。还是我娇情了。
我和你同感,前面我也提过了,人家是为了宣传并歌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TOP

回复 70楼xylonhong 的帖子

流泪看了两遍,孩子在美国私立中学读书,对比下来觉得美国学校差异真悬殊啊。感谢你的链接。.

TOP

回复 73楼加蜜的果冻 的帖子

同感.

TOP

最无聊的应当算是最后一集,整一个废话连篇。等教育改革好了,估计我们的孩子大学都要毕业了。.

TOP

回复 1楼加蜜的果冻 的帖子

看了.            .

TOP

引用:
原帖由 芮毛毛妈妈 于 2011-8-29 18:52 发表
流泪看了两遍,孩子在美国私立中学读书,对比下来觉得美国学校差异真悬殊啊。感谢你的链接。
不客气。这个也是网友分享的。

《教育能改变吗》和这个纪录片对照看,会有不一样的心情和感受。

您小孩在美国私立,可以从你们的角度介绍一下您了解的美国公立吗?.

TOP

 80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