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看一个数据,说明什么?

看一个数据,说明什么?

看红色所指的数据,真不敢相信啊.不知道能说明什么问题.


加强信息沟通,练好内功,迎接市场挑战--浦东新区民办中小学协会校长例会报道


浦东新区民办中小学协会校长例会于11月17日下午在金苹果学校隆重举行。十余所民办学校的校长前来参加会议,区社发局副局长张锦华同志、教育处副处长王浩同志、市民办中小学协会会长胡卫同志都在百忙之中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新区分会会长、金苹果学校吴沄校长主持了会议,他首先介绍了新上任的四位校长:平和学校任国芳校长、中芯学校郑延定校长、东方阶梯双语学校盛德仁校长和牧阳人学校罗峻校长。接着通报了上海市围绕“民促法”进一步制定落实细则的一些信息,点明了这次会议的主题:交流信息,明确方向,树立信心,积极行动。
浦东新区社发局副局长张锦华同志首先发言,他指出民办教育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新区的生源不断减少,去年中考16000名学生,今年仅9000人,一年减少了7000人,明年将继续递减。民办学校形势严峻,所有的民办学校只能依靠自身特色来创立品牌。如果停滞在低水平的、与公办学校同质化的运作模式上,想取得社会认可,几乎是不可能的。
张局长接着主要阐明两方面内容:
1、党和政府对民办教育的定位和态度:民办教育不应成为公办教育的补充,在办学特色等方面民办教育要有别于公办教育,最终,发展成国家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优质资源。
2、区政府决定设立区民办教育发展专项基金,2006年-2008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设立这笔基金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办学校有好项目,就可申报,社发局将成立专门机构,对申报项目认真审核,择优入选。
接着,市民办中小学协会会长胡卫同志就当前的国内教育形势以及对民办教育产生的影响做了细致的分析。指出:国家正在处在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型期,公办教育在“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不论是学校设施投入还是教师的工资待遇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相对而言,对民办教育构成一定威胁,使民办教育面临着严峻考验。
胡卫同志坦言,党和政府已意识到在国家政策等方面,客观造成对民办教育的一些偏差,很清楚民办学校目前面临的困境,正在准备出台一些对民办教育更为有利的法律法规,如确立民办教育的事业法人地位、建立全国性的民办教育管理机构和相应的地方机构等。由此可见,国家对民办教育是高度重视的。上海市及浦东新区更是设立了民办教育专项基金以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
胡卫同志尖锐地提出一些民办学校本身的确还存在着办学特色张显不明显、机构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所以,民办学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一点是练好内功,搞出自己的特色来。
教育处副处长王浩同志的发言,更明确地提出,民办学校要发展,要同占相对优势的公办学校抗衡,必须做些公办学校不能做或做不了的事来。接着具体说明浦东新区这1000万民办教育专项基金的设立,就是旨在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但民办教育专项基金的申请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和条件:
1、 办学规范:收费、招生、机构建设、管理等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
2、 办学特色: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项目,这样竞争起来才有优势。
3、 全程监控、反馈:国家把这笔钱投进来,必须专款专用,产生效应。
几位主管领导发言后,平和双语学校任国芳校长、东方阶梯学校盛德仁校长、丰华高级中学俞敦华校长、牧阳人学校盛鸿森董事长、外高桥中学潘梦幻校长等都纷纷发言。
会议在融洽、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与会的校长们达成共识:民办教育的发展,各种权益的争取,要靠大家的努力,民办学校在市场的生存考验中,不能抱着等待的态度,更不要埋怨,只有立足市场,找准定位,搞好学校的内涵建设,创建自己的特色,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取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最后,大家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相互沟通、联谊的机会。.

TOP

帖子太长.

TOP

回复 #1 ttqyan 的帖子

说明民办教育的路越走越窄,要求人家“不要求合理回报”,否则就课以重税,是没活路了呀。.

TOP

偶看还是进公办学校好,省下的钱,在上业余学校补充..

TOP

性价比不高的话,是没人愿意去的呀.
不论生源,只要出钱的学校谁还敢让孩子去呢.只有办出特色,办出社会效应才行..

TOP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