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 不发言的学生,性格内向真的是缺点吗?

转: 不发言的学生,性格内向真的是缺点吗?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有个牛娃,被好几个藤校录取了!也难怪,那个孩子不仅成绩好,性格也外向,很受面试老师喜欢。”

普遍的印象是,美国人乐观外向,爱说爱笑。于是,性格外向= 交流能力强= 美国化= 面试加分= 适应美国生活= 将来更容易成功。

这样表面化的逻辑也有一定的依据:在美国教育界,人际交流能力被列为成功的必备素质。教师们认为,在这个喧嚣不停的国家,孩子一定要从小学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学会分享观点。而培养这个能力的重要渠道就是课堂讨论。

在美国学校,上课以讨论为主,课堂发言算做成绩一部分。老师就像主持人,提问加引导,一来提醒集中注意力,二来讨论能有效地启发思考。很多美国学生多年养成习惯,所谓thinking on your feet, 反应快,回答果断。老师话音一落就开口,边说边想,听的人被带着弯来绕去,但只要过程愉快,结尾也能把自己说明白了,大家就开心,课堂也因此活跃了。

这样的课堂,自然更适于外向性格。美国大学里的有些大课,600-800多人,爱发言的学生自然得到更多关注,老师也喜欢他们来调节气氛。

近几年,畅销书《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下称《安静》)在美国教育界引起了反思。作者Susan Cain凯恩指出,美国人口中约30%为内向性格。而他们被外放型的主流商业文化贴上了“消极”等标签,被边缘化了。其实,在成功的领导人中(比如比尔·盖茨和Facebook创始人小马),内向者的比例达到70%,远远高于外向性格。

内向者是安静的思考者,善于聆听,经过充分思考之后再发言,分析能力和创造力也很强。而这样的性格在发言越多越好的美国课堂上往往得到负面评价,被迫去学习外向型行为。有调查表明,多数老师对“最理想”学生的描述就是一个标准的外向型,如果把爱因斯坦、著名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哈利波特》作者罗琳等放入这个理想模式,他们都会不合格的。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Jessica Lahey也是一位高中英文老师。《安静》一书令她开始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她在文章中强调,性格内向的学生仍然需要学会在课堂上发言,越是害怕越应该学习如何发言,不能用内向作借口。文章一经发布,就引来不少批评之声。

华盛顿邮报记者ValerieStrauss写到,课堂讨论一直被定义为:教师提问题,学生当堂回答,教师评对错,然后记入评分。对于表现安静的内向学生,这其实是一种惩罚。与其用计分来强迫他们发言,不如探究一下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让他们参与讨论。在教育也数字化的时代,课堂讨论也需要重新定义,对所有学生都有益的讨论才是最有效的。

《安静》的作者凯恩也发文《请帮助内向的孩子,不要惩罚》。针对内向者习惯想清楚再表达的特点,凯恩提出以下几种方式:

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静下来思考,或者先写下来;然后,和一位同学交换看法;第三步才是发言分享给全班。
提出问题后,给出5-10秒钟,让内向的学生有时间整理自己的观点,害羞的学生可以积攒勇气。
鼓励学生通过数字教学平台上发表观点,积累讨论经验。

面对众多的负面评论,Jessica在惊讶之余,重新思考。她再次撰文说,原来自己把害羞和内向混为一谈了。害羞是惧怕负面评论而产生的胆怯;而内向性格则是喜欢在更安静少嘈杂的环境中专心思考和工作,这是不需要纠正的。

另外,照顾不同性格会增加工作量,但从效果看完全值得。曾有一位学生不爱发言,家长强烈要求不要记入课堂讨论分数。Jessica了解到学生越怕越延迟发言,越延迟心理压力越大。她就鼓励学生尽量第一个讲话。结果立见成效,家长也随之释然了。

在美国,不少内向者被迫外向化,所以,内向性格实际比例有可能高于30%。在日本,内向性格明显占多数。至于中国,有评论说,如果不是文化打压,内外比例至少1:1,看看网络上的热闹就知道了。

外向性格的网红们确实冲击了强调内省含蓄的传统文化,“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早就压不住年轻人了。但在学校的课堂上,不过脑子就讲话还是会受到批评。

TOP

比尔·盖茨和Facebook创始人小马,是intj型性格,爱因斯坦是intp型,i代表内向,指努力的内在动力,这两种性格中,高智商比例最高,当然容易成功。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