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 你所不知的藤校招生规则演变

转: 你所不知的藤校招生规则演变

你所不知的藤校招生规则演变【1】
2017-03-22 翻译:Sea bear 东岸之声


编辑语
这篇文章来自《纽约客》杂志。Malcolm Gladwell是畅销书作家。这篇文章是十二年前写的。作者从他申报加拿大大学的经历与常春藤盟校招生的不同,来讲述常春藤盟校招生的规则和招生过程的历史演变。现在我们一起重温这篇旧文,也许对我们了解藤校会有新的启示。
在此,特别感谢Sea bear为此文的翻译工作付出的时间和劳动。


I applied to college one evening, after dinner, in the fall of my senior year in high school. College applicants in Ontario, in those days, were given a single sheet of paper which listed all the universities in the province. It was my job to rank them in order of preference. Then I had to mail the sheet of paper to a central college-admissions office. The whole process probably took ten minutes. My school sent in my grades separately. I vaguely remember filling out a supplementary two-page form listing my interests and activities. There were no S.A.T. scores to worry about, because in Canada we didn’t have to take the S.A.T.s. I don’t know whether anyone wrote me a recommendation. I certainly never asked anyone to. Why would I? It wasn’t as if I were applying to a private club.

我申请大学是在高三一个秋天的晚饭后。当时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每个申请者都有一张表,表上列出了安大略省的所有大学。我要做的就是按我自己的喜欢程度,把要申请的大学排列一下,然后把这表纸寄到省高校录取中心办公室。整个过程大概只要十分钟。我的成绩由我的高中单独寄去。依稀记得我填写了两页附表列出了我的兴趣和(课外)活动。我无需担心SAT考分,因为在加拿大我们不需要考SAT。我不知道是否有任何人帮我写过推荐信。反正我不记得我请过任何人帮我写推荐信。为什么需要推荐信呢?我又不是在申请一个私人俱乐部。




I pu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first on my list,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second, and Queen’s University third. I was working off a set of brochures that I’d sent away for. My parents’ contribution consisted of my father’s agreeing to drive me one afternoon to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mpus, where we visited the residential college I was most interested in. I walked around. My father poked his head into the admissions office, chatted with the admissions director, and—I imagine—either said a few short words about the talents of his son or (knowing my father) remarked on the loveliness of the delphiniums in the college flower beds. Then we had ice cream. I got in.

在我想去的大学中,我把多伦多大学列为第一位,西安大略大学第二,女皇大学第三。我在填写一些要寄出去的小册子。家长为我做的就是我父亲同意开车带我去多伦多大学校园,在那里参观我最感兴趣的新生住宿区。我随便走走。我父亲探头探脑地走进录取办公室,和录取官聊起来了。根据我对我父亲的了解, 估计他不是在美言他儿子才华就是在称赞校园花圃里的飞燕草的可爱。然后我们吃了冰激淋。我就(这样)进了(多伦多大学)。


Am I a better or more successful person for having been accep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as opposed to my second or third choice? It strikes me as a curious question. In Ontario, there wasn’t a strict hierarchy of colleges. There were several good ones and several better ones and a number of programs—like computer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that were world-class. But since all colleges were part of the same public system and tuition everywhere was the same (about a thousand dollars a year, in those days), and a B average in high school pretty much guaranteed you a spot in college, there wasn’t a sense that anything great was at stake in the choice of which college we attended. The issue was whether we attended college, and—most important—how seriously we took the experience once we got there. I thought everyone felt this way. You can imagine my confusion, then, when I first met someone who had gone to Harvard.
There was, first of all, that strange initial reluctance to talk about the matter of college at all—a glance downward, a shuffling of the feet, a mumbled mention of Cambridge. “Did you go to Harvard?” I would ask. I had just moved to the United States. I didn’t know the rules. An uncomfortable nod would follow. Don’t define me by my school, they seemed to be saying, which implied that their school actually could define them. And, of course, it did. Wherever there was one Harvard graduate, another lurked not far behind, ready to swap tales of late nights at the Hasty Pudding, or recount the intricacies of the college-application essay, or wonder out loud about the whereabouts of Prince So-and-So, who lived down the hall and whose family had a place in the South of France that you would not believe. In the novels they were writing, the precocious and sensitive protagonist always went to Harvard; if he was troubled, he dropped out of Harvard; in the end, he returned to Harvard to complete his senior thesis. Once, I attended a wedding of a Harvard alum in his fifties, at which the best man spoke of his college days with the groom as if neither could have accomplished anything of greater importance in the intervening thirty years. By the end, I half expected him to take off his shirt and proudly display the large crimson “H” tattooed on his chest. What is this “Harvard” of which you Americans speak so reverently?

相对于我的第二位和第三位选择,我是否因为被多伦多大学录取而成为一个更好更成功的人呢?这是我心里一直嘀咕的问题。在安省,大学没有严格的分档次。有一些好大学,有一些相对更好些,还有一些世界级的专业,比如滑铁卢大学的计算机。 但是因为所有的大学都是属于同一个公立大学系统,学费也都一样 (那时才几千元一年),一个高中成绩平均为B的学生基本能保证进大学。从来没有觉得挑选去哪一所大学上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当时我们考虑的是要不要上大学,更主要的是,我们是否很看重在学校里的体验。我一直以为大家都是一样认为的。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哈佛毕业生。你们可以想象我的错愕。首先,在谈论大学的时候有一种奇怪的勉强感觉,垂目扫一眼,挪挪脚,含糊地提一下剑桥(波士顿的一个区,哈佛所在地)。我问他,你是哈佛的?那时我刚到美国,不懂得规矩。他不自然地点了下头。他似乎在对我说不要以我的母校来判定我的水平, 其实又在暗示我他上的学校事实上可以表示他的水平。那是肯定的。在哪里只要有一个哈佛毕业的,不远处就会有另一个哈佛的,谈论着哪些深夜发生在Hasty Pudding(哈佛戏剧俱乐部) 俱乐部的故事,回忆大学入学申请论文的复杂,或者会大声询问,那个住在走廊另一端的什么王子现在在哪里,他家住在法国南部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他们所写的小说中, 那些早熟灵敏的主角总是上哈佛的, 如果他有了麻烦,就从哈佛辍学, 最后他又回到哈佛完成他的毕业论文。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五十多岁哈佛校友的婚礼,伴郎提起他跟新郎一起在哈佛的那些日子时,似乎觉得如果不是哈佛的那段经历,他俩可能会在这毕业后三十年里一事无成。到最后,我差点以为他会脱掉他的衬衣,自豪地展示他胸脯上刺着个哈佛深红色大H的刺青。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哈佛能让你们美国人这么虔诚?
小树分割线           小树分割线         小树分割线         小树分割线
In 1905, Harvard College adopted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tests as the principal basis for admission, which meant that virtually any academically gifted high-school senior who could afford a private college had a straightforward shot at attending. By 1908, the freshman class was seven per cent Jewish, nine per cent Catholic, and forty-five per cent from public schools, an astonishing transformation for a school that historically had been the preserve of the New England boarding-school complex known in the admissions world as St. Grottlesex.

1905年, 哈佛学院(哈佛的大学生院)采用了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规定的考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这就意味着那些学业有天赋的,能够付得起私立大学的高中生基本上都有一个直接了当的入学机会。到了1908年, 哈佛的新生中有7%的犹太人、9%天主教、45%公立学校毕业生。这对哈佛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巨大转变。 历史上,哈佛是为那些新英格兰的私立寄宿学校,在大学录取圈里称之为St. Grottlesex的毕业生们保留的。


As the sociologist Jerome Karabel writes in “The Chosen” (Houghton Mifflin; $28), his remarkable history of the admissions process at Harvard, Yale, and Princeton, that meritocratic spirit soon led to a crisis. The enrollment of Jews began to rise dramatically.By 1922, they made up more than a fifth of Harvard’s freshman class. The administration and alumni were up in arms. Jews were thought to be sickly and grasping, grade-grubbing and insular. They displaced the sons of wealthy Wasp alumni, which did not bode well for fund-raising. A. Lawrence Lowell, Harvard’s president in the nineteen-twenties, stated flatly that too many Jews would destroy the school: “The summer hotel that is ruined by admitting Jews meets its fate . . . because they drive away the Gentiles, and then after the Gentiles have left, they leave also.”

正如社会学家杰罗姆 卡拉贝尔 (Jerome Karabel)在他的那本关于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新生录取过程的历史演变的书《选择》(Chosen)中写到,择优录取的方法很快遇到了危机。 到了1922年, 哈佛注册的犹太人新生达到了22%、1/5是犹太人。学校的管理阶层和校友开始强烈抗议。犹太人被认为是令人厌恶的、贪婪的、斤斤计较学分的、孤傲的。 他们占据了原来属于富有的, 英伦白人清教徒(WASP, 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的孩子们的位置。 这样会不利于学校捐款。劳伦斯 罗威尔,当时的哈佛校长公开声称,太多的犹太人会毁灭哈佛:那些让犹太人入住的被毁坏的夏季旅馆是活该。。。因为他们先赶走了那些非犹太人的人,当那些非犹太人离开后, 犹太人也离开了。


The difficult part, however, was coming up with a way of keeping Jews out, because as a group they were academically superior to everyone else. Lowell’s first idea—a quota limiting Jews to fifteen per cent of the student body—was roundly criticized. Lowell tried restricting the number of scholarships given to Jewish students, and made an effort to bring in students from public schools in the West, where there were fewer Jews. Neither strategy worked. Finally, Lowell—and his counterparts at Yale and Princeton—realized that if a definition of merit based on academic prowess was leading to the wrong kind of student, the solution was to change the definition of merit. Karabel argues that it was at this moment that the history and nature of the Ivy League took a significant turn.

困难的是,如何想出一个办法把犹太人拒于校门之外,因为作为一个族群,他们的学业优于任何一个其他族群。校长罗威尔的第一个想法是设定限额,限制犹太人学生在15%,这个想法遭到普遍反对。罗威尔又设法限制发奖学金给犹太学生,从西部的公立学校录取更多的学生,因为西部的犹太人比较少。这些办法都不见效。最后,罗威尔和他的耶鲁、普林斯顿的同僚意识到,如果“优秀”的定义是根据学业成绩而导致了学校不想要的那类学生,那么解决的办法就是改变“优秀“的定义。卡拉贝尔指出,就是从那个时候,常春藤大学的性质和历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The admissions office at Harvard became much more interested in the details of an applicant’s personal life. Lowell told his admissions officers to elicit information about the “character” of candidates from “persons who know the applicants well,” and so the letter of reference became mandatory. Harvard started asking applicants to provide a photograph. Candidates had to write personal essays, demonstrating their aptitude for leadership, and list thei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tarting in the fall of 1922,” Karabel writes, “applicants were required to answer questions on ‘Race and Color,’ ‘Religious Preference,’ ‘Maiden Name of Mother,’ ‘Birthplace of Father,’ and ‘What change, if any, has been made since birth in your own name or that of your father? (Explain fully).’ “

从那时起,哈佛的录取办公室对于申请学生的个人生活细节更加关注。罗威尔告诉他的录取官哈佛需要从那些很了解申请学生的人那里了解申请人品性,于是推荐信成为必须的申请材料。 哈佛开始要求学生提供个人像片。申请者必须写申请短文,展示他们的领导能力和课外活动。从1922年秋季开始,卡拉贝尔写道,申请者必须回答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母亲原姓、父亲出生地、父亲或自己是否改过姓名及其原因等问题。


At Princeton, emissaries were sent to the major boarding schools, with instructions to rate potential candidates on a scale of 1 to 4, where 1 was “very desirable and apparently exceptional material from every point of view” and 4 was “undesirabl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haracter, and, therefore, to be excluded no matter what the results of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s might be.” The personal interview became a key component of admissions in order, Karabel writes, “to ensure that ‘undesirables’ were identified and to assess important but subtle indicators of background and breeding such as speech, dress, deportment and physical appearance.” By 1933, the end of Lowell’s term, the percentage of Jews at Harvard was back down to fifteen per cent.

普林斯顿对于派到各个主要私立寄宿学校的录取官指出,让他们给申请者打分(1到4分)。
1分是各方面都非常杰出的,学校非常希望录取的材料。
4分是从人品上说不能要的学生,无论他的入学考试成绩如何都不能录取的学生。面谈也成为新生录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如卡拉贝尔写的,为了确保能识别那些”不想要的学生”,评估那些重要但是不太明显的反映学生家庭背景和家族出身细节,比如谈吐、 衣着、仪态和外表。到了1933年罗威尔任期结束时, 哈佛的犹太人学生又回到了15%。


If this new admissions system seems familiar, that’s because it is essentially the same system that the Ivy League uses to this day. According to Karabel, Harvard, Yale, and Princeton didn’t abandon the elevation of character once the Jewish crisis passed. They institutionalized it.

如果这个新的录取系统看上去有点似曾相识,那就是因为它跟现今的藤校录取系统基本上是一样的。根据卡拉贝尔,当犹太人的危机过去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并没有放弃抬高对人品的要求,他们使其制度化了。



Starting in 1953, Arthur Howe, Jr., spent a decade as the chair of admissions at Yale, and Karabel describes what happened under his guidance:

小阿瑟 豪从1953起任耶鲁大学新生录取主任。卡拉贝尔描述了在小阿瑟指导下耶鲁录取的变化: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viewed evidence of “manliness” with particular enthusiasm. One boy gained admission despite an academic prediction of 70 because “there was apparently something manly and distinctive about him that had won over both his alumni and staff interviewers.” Another candidate, admitted despite his schoolwork being “mediocre in comparison with many others,” was accepted over an applicant with a much better record and higher exam scores because, as Howe put it, “we just thought he was more of a guy.” So preoccupied was Yale with the appearance of its students that the form used by alumni interviewers actually had a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checklist through 1965. Each year, Yale carefully measured the height of entering freshmen, noting with pride the proportion of the class at six feet or more.

耶鲁的录取委员会特别对那些“阳刚的”男性学生感兴趣。一个男生尽管学术预期只有70分,但是由于他的阳刚男人特性赢得了校友跟录取官的认同而被录取。另外一名男生,尽管他跟他的其他中学同学相比,成绩中等, 他还是胜过比他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高很多的另一位申请者被录取。按照豪的说法,“我们认为他更像一个男子汉”。耶鲁是如此专注于学生的外貌,以至于直到1965年耶鲁的新生面谈的校友都有一张外貌检查表。每年耶鲁仔细检测入学新生的身高,自豪地注明每年超过六尺身高的男生比例。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7-3-24 01:16 编辑 ]

TOP

我最近为了儿子的学习成绩忧心忡忡,于是向同事请教。无意中听说加州UC系的大学,很多都要5年才能本科毕业,因为学生太多了,成绩不是那么拔剑的根本轮不到选课,于是被迫延长学业一年。更有甚者,为了可以选课,参加什么体育方面的队伍以获得选课资格。甚至有说法语的同事,在考虑将孩子送加拿大魁北克念大学。听完,我就更不淡定了,这咋办呢?来美国很大一部分也是为了儿子,如果竞争这么激烈,还不如在加拿大读个多大。现实与期望值永远差那么多。

TOP

回复 2楼kathy_tang 的帖子

在米弟上学的选择毕竟比加拿大多,将来工作就业的机会也多,天地更广阔。我觉得总的来说,对孩子是利大于弊。

我女儿不肯回加拿大读书了,说那里学的容易没挑战

TOP

这是2006年写的

http://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05/10/10/getting-in

找到作者的文章,2006年写的居然!微信号的文章也是够老古董了,不过这种写写历史的文章老古董也无所谓~

TOP

再过几天大多数学校要发榜了,有些大学已经发过榜。
看到一篇微信文章说今年各校录取率又创新低!

现在整个升学的竞争和大学录取简直就是走火入魔了,大学为了追求低录取率拼命向高中生发信/email。我女儿自从几个月前考完PSAT,我们家信箱里总有大学发来的信件,邀请孩子参观/注册/summer school等等,我已经集了一堆。其中大牌子的学校除了哈耶普基本都收到了,中牌子的学校一大堆。给孩子直接发email的也一大堆,她都删了。
很明显,高校在玩游戏,这简直是过分!!!

而另一方面,学生们为了能拿到offer,每人申请十多个甚至二十多个大学。

大家都在撒网,一场乱仗~

再看AO,简直就要上天了,把高校入学搞得个乌烟瘴气的。一群该死而不死的家伙!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大学录取完全是一个灰色地带,灰色标准,暗箱操作。
你没被录取,很可能是因为你的种族,你的肤色,你的性别,你的成绩好,你的活动多~
你被录取,一样,很可能是因为你的种族,你的肤色,你的性别,你的成绩好,你的活动多~

反正你不知道你为什么被拒你又为什么被录取~

我去!这叫什么规则?没有规则的规则,想怎么规则就怎么规则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7-3-24 04:17 编辑 ]

TOP

大学的夏校趁机挣钱啊,什么哈佛夏校耶鲁夏校斯坦福夏校,一大堆。费用都是天价。这些大学坐地收银子!

上夏校有用吗?我看基本没有。但是,是不是还是要去上一个呢?可能还是得去~
这就是大学的圈套和游戏,简直丢失的为学的尊严。

TOP

今天是国会在为healthcare折腾的一天,据说米GDP的18+%来自于医疗/保险这一条线(应该也包括医药)。这个数据我没去查,只是听说。
在米弟的人应该都知道米弟医疗/保险系统有多黑,而且,还完全动不了它,任凭它黑下去。。。

高校系统也如此,庞大的利益链,黑箱操作,涂脂抹粉装裱,但实质是肮脏的游戏

TOP

国内申请美国本科,孩子们撒网够猛烈!这样的结果就是,成绩第一档的孩子挤压了第二档孩子的录取,第二档的孩子挤压了第三的孩子。最后,第一档的孩子,拿到了一、二、三档的OFFER,去了第一档的学校。把二档的孩子挤出了。依次类推。。。。。。
到了次年,有些大学干脆一个也不录这个中学的孩子了,因为前一年所有拿到OFFER的学生,都放弃了它,投奔上一档的大学了。次年的学生,眼睁睁地,万般无奈呀。
这就是广撒网的结果。
不过,总体上,今年的录取还是很好的,又创新高了。

TOP

想请教楼主一些问题:2017年秋季硕士,布朗的ECE和东北大学的CS这两个怎么取舍,先谢谢!

TOP

回复 9楼家有可爱 的帖子

第一、本科在哪里念的?
第二、ECE偏硬,CS就是纯粹的码农了;
第三、硕士在美国就是职前培训,美帝大学的硕士大多招收有工作经验者。
由于你介绍的情况过于简单,诸如是男孩女孩?本人兴趣?等等
如果本科国内的,那硕士就是为了作为跳板在美国找工作了,还要结合地域,找得到找不到那是后话了。

TOP

回复 10楼janson1 的帖子

谢谢您!
本科是国内通信工程专业的,若直接申CS,被拒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她就混申的,EE,ECE,CS都有。布朗的资料和就业率网上很少。所以想请教一下专业人士。
她是应届生,但是在北京红帽实习半年有余。
是想在美找工作的,估计还有后面更大的想法吧,比如工签之类的。

[ 本帖最后由 家有可爱 于 2017-3-24 14:46 编辑 ]

TOP

回复 11楼家有可爱 的帖子

是拿到了布朗的ECE和东北大学的CS两个 offer选择其一,还是要重新申请啊?

TOP

回复 11楼家有可爱 的帖子

什么叫“若直接申CS,被拒的可能性很大”  ?

TOP

回复 13楼janson1 的帖子

是已经拿到了布朗的ECE和东北大学的CS两个 offer,想着怎么选择其中之一有利于找实习和工作。

TOP

回复 14楼家有可爱 的帖子

找实习和工作难度不大,关键看能不能拿到H-1B,特朗普新政出台就不好说了。另外女孩子想留美比男孩有优势,大不了拿不到身份,执意要留下的话,嫁个有身份的华人小伙或老外总可以吧。

TOP

但是回国的话,所谓的海归已无明显优势了。好多都竞争不过同龄直接就业的本科生了。

TOP

如果让我选的话,我选CS。只能说到这里了。

TOP

回复 17楼janson1 的帖子

谢谢您!看来您是行家,我们门外汉是有枣没枣打三竿子。

TOP

回复 18楼家有可爱 的帖子

目前最热门的就是AI了,好找工作,如果是AI的博士有算法有专利在握,那就无敌了。

硕士要选方向和导师,我觉得要看两个学校的导师具体专业方向,结合目前趋势及孩子爱好或强项来考虑。

H1B的事谁都无法预测几年后会是什么样,做多种准备吧,高技术人才总是容易留下的。

TOP

Percy老师: 4 分钟作录取决定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在3月12日发表一篇报道,谈到了美国大学招办如今在申请季是如何提高效率审读材料做录取决定的。里面提到的一些数据和现象值得了解一下。

        毫无疑问,最近这几年,美国的热门大学收到的学生申请数量是逐年递增的,大学在高兴的同时(可以拒绝更多人啦?),其招办也面临着更大的审查学生材料的压力,时间上越来越紧张。大家不妨先看看常青藤盟校去年秋天的早申申请人数增长情况:
        
        Princeton University提高18.3%
        Columbia University提高16%
        Cornell University提高10%
        Yale University提高9.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提高7%
        Harvard University提高5%
        Brown University提高4.6%
        Dartmouth College提高3.7%

        海量激增的申请人数带来的是更多的申请材料需要审阅,这些都是机器无法替代,还仍然需要人工处理,那大学该如何提高效率呢?大学在如此紧张之时又能在每一位申请者材料上花多长时间呢?

        宾大给出了答案。

        一直以来,在很多知名大学包括宾大在内,通行的做法都是,负责某一地区招生的地区代表会把本地区的申请者材料通读一遍,然后写好比较详细的总结报告以便于下一轮“录取委员会”评估申请者时引用和参考、以做出最后的决定。这种做法,在第一轮预审阶段,通常招办工作人员一小时能看4、5份申请材料,而且是单独完成。

        而最新的做法则是,两位招办工作人员同时在不同的电脑上审阅一个申请者的材料,在给定的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并给学生评估,并给出自己的倾向性意见:“录取”或“拒绝”,并写下简短的备注。根据申请者的竞争力,会被分为1、2、3类别,然后做最终的决定。新的模式使得这2位招生办工作人员在一小时能审阅15份申请材料。这种方式被称之为“委员会评审”(committee-based evaluations)——这其实不就是国内中高考作文阅卷模式吗?

        两位审读人员有分工,一位关注申请者的学术成绩、课程难度、考试成绩、推荐信等,而另外一位则关注“学生的声音”(student voice),包括学生的文书、面试、特长等。

        这种模式谈不上根本性革新,但是却极大提高了效率,至少有十多所其他顶尖院校也采用了宾大模式,比如波莫纳学院,加州理工,埃默里大学等。不过,很显然,要本着“全方位评审”(holistic review)的原则,如何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又不失对材料的深度研判始终是挑战。

        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宾大表示由原先的方式中每位申请者至少花15分钟到而现今只有4分钟,的确是有些快(短)了;不过宾大相信他们审读地效果更好了,分析更到位了,而且两位招生代表之间有交流。宾大相信,这样,每位申请者的原始材料至少有两位工作人员审阅,这确保了公正。

        与宾大类似,文理学院名校Swarthmore也从2015年开始采取这种模式;在此之前,该校招办工作人员在第一轮单独审阅材料,一个星期5天,每天40份,而现在则是两人一组,每天90份,一个星期四天(周三不用于读材料)。

        这些院校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措施,一方面是提高时间效率,另外一方面还是因为出于对年轻招生代表培训的需求,因为很多年轻人刚入职时并不知道如何去分析申请材料和各个国家、地区的特殊情况,所以分组阅读是都是有所搭配的,有经验的会常常带带没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当然,这样的方式也降低了一些学校招聘临时“申请材料阅读者”的需求,为学校节约了开支,对于录取标准的稳定也有好处。

        很显然,这样的模式是有争议的。最大的问题在于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时间,很多招生领域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也担心这种方式看似更公正,但却流于对于学生的表现信息的关注,忽视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一直被美国大学所标榜的全人的教育和全方位的审阅模式,也在这种模式下变得模糊起来。

        作为申请者,如果你只有4分钟,你该如何重新定位你的申请素材呢?想想你的成绩单选课、课程难度(如IB如何选课)、分数,简历,还有暑期、特色活动、老师推荐信靓点、文书等,这些都要非常清晰、指向明确,东拉西凑临时现编的材料肯定是不行的,所有的申请过程得有好的思考和设计。        

部分信息参考出处:http://www.chronicle.com/article ... fajNxT0Z1UG1XZUlYTQ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7-3-25 03:27 编辑 ]

TOP

推荐Percy老师的微信公众号,他常有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TOP

美国TOP50大学的文书偏好及雷区
2017-03-27 集中赢留学
在申请美国大学时,不可否认的是标化成绩作用巨大,然而近年来也呈影响力趋弱的态势,从前几天UCD的录取情况来看,美国大学越来越重视申请者的软性材料了。而文书就是将申请者的所有软性实力集中在一起,有策略地展现给招生官的艺术。

对于目标是TOP50大学的大家来说,文书是把双刃剑,做好了甚至可以帮助我们逆袭offer,而踩到文书雷区也很可能拉低我们的整体水平。我们应该如何准备文书呢?

一、美国TOP50大学的文书偏好

总体而言,常青藤类的大学不仅仅需要看文书的内容(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思想),还较为看重文书语言质量,甚至是家庭背景。如果学生的申请文书能接近SAT阅读文章的写作风格和用词风格,在申请中会占优势。

如果申请前35名的大学,最重要的是文书的内容本身,从这些经历描写中展示学生的能力。语言质量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能准确的表达出思想和内容即可,允许有中国英语的痕迹,甚至是通篇简单句和单词都可以获得录取。

东部前五十的大学对文书的要求呈现多样化趋势,比如,同在波士顿的东北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即便同一个城市的大学也会有不同的风格。波士顿大学喜欢多样化推陈出新较为怪异的申请文书,而东北大学更喜欢正常的文书。

西部前五十的大学,尤其是加州的大学,对于学生文书中展现的能力和多样化更为喜欢,常规的申请活动,如模拟联合国,自闭症儿童,敬老院,孤儿院,机器人比赛,篮球赛足球赛等活动,一般是不能靠文书来打动招生官的。标化成绩并不太高的同学,在申请西部学校的时候,把内容写好,会有很大的机会获得破格录取。

二、哪些题材不要碰?
1、避免评论历史名人

对招生官来说,讨论历史上著名人物的文书是非常无聊的。他们也上过高中,早已经知道这些历史人物了。而且,招生官能从你描述的乔治华盛顿、居里夫人的字里行间知道你是怎样的人吗?

文书表达的一定要是“关于你”的。你要表达的,是你认为有趣的或者是一段独特的经历。即使这篇文章提示要求你写别人或一个重要事件,记得招生委员会的根本目的是了解你,而不是写一段历史或你最近读过的一本书。”

2、避免选择一个听起来不错但是你并不关心的话题

很多学生认为大学是想招收那些做了很多社区服务工作的学生,这是真实的,因为大学赞扬你为社区做贡献的行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得写关于社区服务工作的事,尤其是当你觉得这些服务工作对塑造你自己没有起到重要的作用时,那就更没必要写了。其他话题也是如此。

3、父母离异、家人过世让我重生

人生几何,在这么小年纪经历类似的挫折确实不容易。不过只可惜这种类似的情感太多人拥有了。无论家庭变故对你的影响有多么大,请记住:控制住自己,写文书不是发泄感情,写文书是为了讨好招生官!

当然,如果父母的离异给你带来的成长只是故事的一个小的插曲或者背景信息,那自然无妨。只是大家一定切忌大面积诉苦、发泄感情。

4、只身来到异国他乡,我容易么?

无论是交换生、美高学生、SM1项目、UWC学生,相信高中阶段来到异国他乡一定是人生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了。离开父母呵护、适应新环境、突破文化鸿沟、坚持自我文化价值...这些东西大概是我人生的最大成就了吧!

只可惜这项成就全世界所有留学生都拥有或即将拥有。说来人类会说话这件事也应该值得我们沾沾自喜呢,只可惜貌似绝大部分人类都拥有该技能。写这些所有申请者都会经历的素材、恐怕很难出彩吧?

5、我挑灯夜读看我多用功!

如果你是向高考党诉苦说准备出国留学比准备高考还累,我觉得起码你还能得到一些同情。你告诉招生官这些事那简直就是在挠老虎的痒痒。

首先美国学生大部分的文书一两周就全部写完了,找自己的英语老师或counsellor看一两稿也就交了。你头悬梁锥刺股的备考经历很难引起招生官的共鸣。

其次,招生官可不想看到你为了备考或文书花这么长时间。比如一个申请者裸考SAT 2200分,另一个申请者把所有SAT真题刷了5遍考了2200分,哪位申请者的学术能力更能得到认可呢?

6、此刻,我终于重新发现了自己

任何与personal identity相关的文书素材都不免落入俗套。因为其主题无非于勇敢地做自己或勇敢的接受自己。无论你想表现自己出轨的经历、自己重新认知作为中国人的identity或是自己作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请千万避免落入“勇敢地”之类的套路。

建议你尝试换一个角度更深入的对问题进行探讨,抛弃那些社会主流价值观已经形成定论的政治正确的思想主题。

7、来到贫困山区激发菩萨心

文字媒介在传播人们对贫困同情方面的效率是极低的。你在中国贫困状况上的触动招生官是很难感知的。素材前期描写如果激不起共鸣,后期的感情发泄就会显得俗气而形式化。这也是发愤图强类文章的通病。

8、我从小生活在贫民窟...

没有人会为你讲述自己所经历过的苦难感动,因为你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已经被定格为一个诉苦者了。诉说别人的苦难叫情怀,诉说自己的苦难就叫懦弱。你相当于拿自己的经历换取别人同情心,让读者感觉作者不是一个大写的人,而是一个沉溺于过去的人。

当然,如果你的生活背景只是为后文铺垫,或作为文章背景材料的话,那自然没有问题。只是请记住:文章的主题一定要正能量。曾经的苦难对于你只能是一种人生财富或传播爱的动力,并不是你炫耀的资本。

9、我是下一个牛顿

假如你的文章写的是自己如何某一天突然发现了一条神奇的科学现象,并因此打开了科学的大门,疯狂的爱上了科学,那么不好意思,你的文章跟大部分三流中介代写的流水线文章撞车了。

10、志愿者、支教、模联...

近年来,这类活动已经几乎成为了凑数活动的代名词。各大中介都争相组织各种模联、支教、志愿者活动好“帮助”自己的签约客户刷活动。这简直就是拿招生官当傻子的行为。10个申请者里面有8个都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你还会把文章的主题定格为“其实我的志愿者行为是功利的,是值得反省的”这样看似在做深刻的自我检讨实则不能更俗的主题么?

当然,如果你真的用心投入到如上活动中的某一个,我相信你文书的真情实感与细节描写会让AO对你活动真实真切性产生信心的。

11、一个领导的自我修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的学生家长在各大三流咨询师的忽悠下开始相信孩子的领导力是进入顶尖名校的必要前提。于是大家都恨不得在文书中多提几句自己是如何克服万难带领松散的团队走向成功的,熟不知这样其实弄巧成拙。

首先美国顶尖大学是想要招收能够引领人类进步或者能够为校园贡献多样性的学生。领导型人才只是这类人群中的一类。再者,领导力是最难通过文书表现的个人能力,因为你多多少少需要把自己的形象放在一个高于其他人的位置。

12、上刀山下火海,只为一览众山小

无论是爬山、学习还是练习乐器、组织活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咬牙坚持到了最后变得更加坚强”这种写作套路简直是中国小学生优秀作文模板!

大家一定要记住:Show not tell是写文书的第一原则!当你想要表达自己某个方面特点的时候,切忌直接地刻画自己的人物形象表明自己优点。自己的优点一定要从侧面表达,让读者自己去感受与判断。类似于“我历经了千辛万苦”这样的表述简直就是在直接告诉读者“你看我有多坚强”。然而想必大家一定知道,“直接告诉别人自己的优点”简直就是装逼的定义。

我还可以写一段话告诉大家“坚强”这个品质在AO眼里有多俗,但我猜还是没必要了。因为大家大概在小学都写过类似的文章吧。

13、小学是组长,初中是班长,高中是委员

一定要珍惜PS字数限制内的每一句话,因为它几乎是唯一一个让你的申请变得生动、让AO感受你的内在世界、你的声音的机会。毕竟你的活动、奖项、分数在AO眼里只是冷冰冰的数字与事实。你的PS会一直提醒着AO:我是在跟一个申请者,一个人,一个有故事的人,打交道。

在PS里面表现自己的“成就”不仅意味着你放弃了展现自己内心世界的机会,更是很容易让AO产生反感,直接导致全聚德。表现“成就”会让读者觉得你是个没有故事的人,你所做的活动,你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虚荣与功利性目的上。




Views 7332 Report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