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教师“减负”----我眼里的中美基础教育

教师“减负”----我眼里的中美基础教育

作者:徐浩渊 博士(美)

  
三年前,回到阔别十七年的祖国,在与教师越来越密切地接触中,我深深感到,在现今的中国,做一名好教师真难啊!家长对子女的超常期望、独生子女的畸形发展、新旧教育体制更替过程中的复杂矛盾、法制的不健全、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冲撞,统统化作巨大的压力,结结实实地落在了每一位教师单薄的肩膀上。

教师痛恨应试教育

提到应试教育,人们立即想到自家孩子面前如山的作业,如海的习题,都抱怨教师给学生的负担太重了。于是乎教育部门向教师发出了为学生“减负”的指令。殊不知最痛恨应试教育的恰恰是广大教师。在教师们钟爱的教育网K12的论坛里,点击率最高的帖子是“教师最大的痛苦:被逼搞应试”,有8846人次点击,115人回帖。所有教师都在诅咒当前的升学、考试制度给他们和学生带来的灾难。就连应试教育的全国冠军——黄冈中学的骆书记也说:“其实,我们并不想这样教!” 其实,美国的高中毕业生入大学一定要参加全国的统一考试SAT。每年允许考五次。考生选择最高分数报考大学。每个学校用SAT成绩对考生做第一轮筛选,再根据考生的其它条件,如平时成绩、社会工作、个人特长、科学奖项等做最终挑选。如果按照哈佛大学收生的程序,我们偏远农村的孩子们恐怕很难步入清华、北大的校门。难怪一位分管“文教”的领导人说,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是目前国情下相对公平的办法。

分析起来,高考的白热化竞争,首先源于我们几千年科举制度的遗风。过去考状元不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吗?天下学子,将前途全赌在这一“考”上;其次,源于学生家长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心态。成年人对自己的前途没有安全感,便一股脑地将自身的焦虑转化成为对子女前途的超常期望——自己拼不过人家,却硬逼着自家的孩子与人家的孩子火拼。这样的考生哪里有学习动力?教师拼上老命,成效有限。考好了,家长夸自己的孩子聪明。考砸了,教师成了罪魁祸首,奖金、晋升都得打折扣。面对这样的评价系统,教师实在痛苦不堪。
教师工作是职业?还是事业?

对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翟博等三人对上海、湖南、宁夏中小学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把教师工作当作职业来干的教师占50.2%,当作一项事业干的占46.8%(N=1150)。但是社会的期望是,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对学生的教育与关爱中去。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的今天,我想,对任何一个行业做统计,把自身的工作当作事业的人数比例,恐怕都不会有教师群体这么高了。

教师也是人。他们与大家一样,要生存,要养家。与其它职业一样,社会只能对教师有明确的职业规范与要求,却无权力、也不可能使得教师生出事业感来。如同医生、理发师的职责是将病看好、将顾客的头发做好一样,教师如果能够将知识正确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自身行为端正,就是职业水平的好老师了。在这个基础之上,哪一位老师能够进一步发展出对教师职业、对学生的由衷热爱,将这份工作升华成为终身追求的事业,那是她/他的福气。我一直认为,能够做自己热爱的职业是人生的最大幸福。然而,这一份发自内心的幸福感,不会因为外界的要求而生成。是我们自己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艰辛工作中品尝出来的,是金钱永远买不来的情感,也是人类进化的更高境界。

素质教育的困惑

谈到素质教育,大多数人马上想到学校,认为那是老师的责任。其实,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于孩子的整体素质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学校。父母往往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行为楷模。自己用空闲时间看电视、打麻将的家长,很难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金华中学生徐力杀母的行为完全是从母亲学习来的。为了逼迫孩子学到班里前十名,徐母经常把儿子打得死去活来,用打儿子发泄自己对命运的不满,徐力自然也就学会了用暴力发泄愤怒。可是青春期的男孩子动起手来可就没了轻重,酿成毁坏他一生的悲剧。家长素质是影响孩子素质形成最重要的因素。

不少学校让学生唱歌、跳舞、打保龄球,认为是搞素质教育。把刻苦学习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其实,学生面对强大的应试高压,着实提高了自己努力的能力。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为他们今后人生之路上克服重重困难打下了基础。我在中学时代,是学校里最淘气的学生,深恶痛绝学校给我们的学习压力。可是十几年以后,在美国读研究生、做事,我却深深地感激中学老师留给我的宝藏。大量的几何习题,给我的逻辑思辨能力以坚实的基础;博览群书使我具有优于美国学生的想象力。特别是开始语言不通,象个聋子哑巴的阶段,凭着少年时代留下来的克服困难的童子功,咬着牙,走了过来。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经过这样的路。而美国的学生,努力的能力是在生活实践和大学里形成的。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走向另一个极端。特别是小学,进度太慢。有一次我去开小学二年级的家长会,很多孩子还在掰着手指、脚趾做二十以内的加减法。读研究生时,我们宿舍的四个学生来自法国、墨西哥、中国、美国。大家一起比较了自己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发现中国的进度比美国几乎快两年,法国快一年多,连墨西哥也快一年。我的儿子从小在美国长大,上中小学时,学校教的内容实在太容易,智力总是吃不饱,所以他没有造就智力上努力攀高的素质,进了大学感到压力非常大。在美国读研究生要教大学生的实验课。我们学校基本招收中学里前5-10名的学生,习惯了成绩永远是A。进大学的第一次考试卷子发下来,我的学生全傻了。分数多是D、F,不及格!

人们不免要问,对美国的科技在世界领先如何解释呢?在美国的高科技行业里,亚洲人,特别是第一代中国移民的比例特别高。美国用它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与优越的管理制度吸引着全世界的人才。外国移民的智慧与奋斗是美国高科技领先的巨大动力。而且,美国孩子也有培养能力的办法,他们从小就参加社会劳动。12-15岁给别人看小孩,16岁到了合法工作的年龄,假期去加油站、麦当劳打工,零花钱是自己挣的。在大学里,食堂、图书馆、清洁工往往都是勤工俭学的本科生,那才是最好的素质教育。从小培养孩子负责任,自食其力的能力;学会与老板、同事、顾客打交道的能力;学会尊重别人,同时赢得别人尊重;学会掌握成功的喜悦、面对失败的痛苦。从小对社会,对人生有着接近现实的认识与理解。这才是我们中国孩子最最需要的素质教育!因此,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撰写此文,希望能澄清一些事实与概念。更重要的是,希望背着沉重负担的广大教师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心里能够轻松些,全社会都来关注中国的基础教育。

对美国初等教育的观察与思考

牐犔讣懊拦的初等教育,我国教育界有个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其教材内容浅显,教学水平不高,教育管理松懈,总体质量难与我国相比,可供借鉴之处有限。我国许多留美人员也反映,他们的子女从国内来美后,学业压力骤减,虽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学得太少,玩得太多,其所学知识无法与国内同龄孩子竞争。连美国本身也对其初等教育屡有批评。但与此并存的是,美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高等教育十分发达,源源不断地向社会各界,尤其是科技、产业、工商界输送大量人才,推动美国高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美国以其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了大批国外培养的优秀人才,但在美国科技人才中,他们毕竟只占少数,大部分人才仍为其本国高校培养的美国人。
  
  于是,人们在美国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低水平的初等教育续接发达的高等教育,顺连高科技的社会。这种现象值得认真分析,如能借鉴其合理的成分,对发展我国的初等教育将大有裨益。

美国初等教育的主要特点

——知识传授水平低、时间迟。以算术为例:美国小学三年级教授100以内的四则运算,只相当于我国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水平,六年级小学生作文长度及表达能力大体相当于我国小学四年级水准。
——课程、教材虽浅,但涉及的面宽。如“科学”课较我国“自然”课内容多,涉及当代科技基础知识。另有介绍政府、政治等内容的课程。  ——日授课课时比例小。美国小学生每日在校约8小时(包括午餐时间),课堂教学仅占约一半时间。
——校内活动丰富、生动。除算术、英语、科学等课程外,其他课程均以活动形式进行,用孩子和家长的话说,就是“玩”,如游戏、绘画、手工制作、植物栽培、表演等。
——教学管理气氛轻松。众多教学科目教师只负责组织,具体的由孩子凭想像去干。例如手工制作,孩子可利用各种工具、材料“为所欲为”,教师不多干预,作品五花八门,别出心裁。  
——课外作业量少,但有趣。作业形式大都符合孩子的心理,使其乐于完成。如观察某一现象(像种子在水中如何发芽等)、制作一手工制品、画一张画、编个故事等。孩子完成的作业虽然幼稚,有的不伦不类甚至荒诞,但毫无思想制约,体现并开启了孩子们的想像力、创造力。  
——注重培养组织、演说、社交能力。不少活动教师布置后即由孩子自己独立完成。我国驻美机构时常收到美国小学生来信索要有关中国的材料,他们要用这些材料办“展览”,作报告,既令人好笑,又发人深思,但从中不难体会到美国小学生的勇气和自信。
——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针对孩子爱玩的天性,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旅游,使他们接触自然、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美国的风景区、历史和文化设施均对学生参观优惠。  
——发展个性。美国是政治、文化多元化社会,注重人的个性,学校不以统一模式“铸造”学生,教师对学生“管”得不多,评语多是鼓励性的,以国内观点看,未免有些“放任自流。”
——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美国小学不开设与我国对应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参观、访问、了解重大历史事件来进行,不讲很多道理,却直观、形象地从小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教师负担相对较轻。由于教材内容不深,作业量少,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学校并不包揽学生一切事务,“放”多于“管”,故美国小学教师与我国小学教师相比,负担轻得多,师生关系平等和缓。教师收入属中等水平

中美初等教育的比较

  上述分析表明,美国初等教育就其传授的知识水平而言的确低于我国。但人才培养和人才构成要素包括多方面,除知识传授外,还包括能力培养与潜力开发。我国初等教育侧重于知识传授,形成教材深、课时多、作业量大,学生、教师负担重,课余时间有限,课外活动面窄,社会活动单一,学生主要在课堂上靠书本获取知识,共性培养重于个性培养,对孩子以管为主,学校几乎包揽一切这样一种格局。事实表明,这种格局在知识传授上有其可取之处,但在能力培养,尤其是潜力开发上则显得不足。   美国的初等教育不过分侧重知识传授(实际上重视不够),而注重能力培养和潜力开发。根据孩子心理发育特点,适应他们爱玩、好动、好奇的天性,寓教于乐,寓教于玩,使孩子们在玩耍中锻炼了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充分发展了想像力、创造力和个性。如此培养的学生知识量不及我国的小学生,但实际能力强,后劲足,潜力大,对今后发展、深造明显有利。

对发展我国初等教育的建议  

  总体而言,我国小学生知识水平高,美国小学生思维活跃,潜力大。两者长处相结合,应成为培养人才的最佳途径。为此,建议我国初等教育:
1.“还孩子以童年”。控制课程门数及课时量,削减书面作业,让孩子从沉重的书包下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空间按其年龄心理、兴趣、爱好,自然发展。
2.因地制宜开设更多有益智力、能力、潜力开发的活动,列人教学计划,做到智力、能力、潜力并重,学习、娱乐结合,使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情趣。
3.鼓励教师创新教法,破除统一教学模式的传统观念,开创生动灵活、百花齐放的局面。  
4.缓解升学压力。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个问题在初等教育中不很突出,但目前的重点、非重点学校划分及社会传统观念对教学过程仍有影响,教师、学生承受着很重的心理压力,不利于教学双方主动发展。
5.思想教育不可偏废,但应从实际效果出发,形式多样,潜移默化。
6.加速扩充、更新教学设备,特别是计算机教学。美国孩子计算机能力强,这与美国计算机普及,孩子从小接触有关。对此问题,我们应从培养人才的战略眼光予以重视。

  (作者 中国驻美国芝加哥总领馆教育组).

TOP

好贴! 借鉴一下美国的做法 1.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