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6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关于国际学校

一般意义上的所谓国际学校,特别是在旺旺网上探讨的,是指能招收中国大陆籍学生的中外合作国际学校.在上海地区,主要是三大类别,有国际课程--IB国际文凭课程,有证书类----A-LEVE剑桥证书,也有外国高中文凭类!它们设置的背景,是基于在申请国外大学时,需要高中GDP平台,针对不同国家大学申请体系.

在三类国际学校中,第一类是IB国际课程体系,在美国,类似荣誉课程,即使美国本土高中生,也只有30%学生有能力完成和获得文凭,其作用,类似大学预科,极具有挑战性,说的形象些,如果获得IB课程文凭,进入西方名校,可以做到无缝隙衔接.同时申请大学专业面比较广!

第二类是A-LEVEL类,所谓剑桥类证书,主要针对英联邦大学申请体系,课程设置比较简单,偏理工科目,如果要增加申请筹码,拓展申请专业,业余时间要参加AP类考试,增加人文类科目知识结构.

第三类是依附在大陆高中体系中的中外合作高中,象AP类项目,中澳文凭,中加文凭类.完成这一类高中课程,可以获得国外某一国家或者地区高中文凭,其未来申请大学,相对具有地域性.

因此,在目前选择大陆国际高中时,一般IB课程类,主要申请者是双语类初中毕业生为主,因为IB课程对英语语言思维能力要求最高,特别是书面作业,一般语言交流等.家长在选择时,应该按照IB课程,A-LEVEL,其它中外合作高中之程序,依次申请.这一申请特点,类似于国内中考,是由生源决定学校层级!

同时,家长也要清醒认识到,国际学校只是所有申请要素中一个GPA平台要素,只是反映出申请人高中课程程度,在申请国外大学,特别是美国名校时,第一要素,还是反映绝大多数申请人客观水平的标准化考试,(TF,SAT,SAT2,ACT等),GPA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客观量化绝大多数申请人指标,只是作为主要参考指标.

因此,相对绝大多数申请人来说,同时做好GPA和标准化考试,是二个主要申请平台,一个在学校内,在课堂上,而另一个依靠家长和学生合理安排规划,在校外自觉参加!

申请五要素:
1.标准化考试(TF,SAT,SAT2,ACT等)
2.GPA平台(各高中课程体系)
3.申请论文文书类.
4.课外社会活动.
5.个人特质(艺术天赋类,体育竞赛类,领袖意识等)

在申请五要素中,准备工作和侧重点以此下降.

在申请美国名校的道路上,有着四大申请群体,竞争异常激烈!
1.体制内高中申请群体-----二条腿走路群体(外语一类高中,名牌高中).
2.招收大陆籍学生的国际学校群体.
3.在美国读私立高中的群体.
4.体制内去美国交换生群体.

这四大申请群体,内在竞争关系一直在变化,竞争能力趋势逐渐在转换,主要体现在标准化考试竞争上,这一趋势变化,更加剧四大群体之间对高端名校的竞争程度.

希望上面分析样本信息,对准备选择出国留学攻读本科名校,特别是去美国的家长和孩子,有所帮助.任何申请结果,都应该首先定位,找到努力目标之方向,空间和差距!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早做准备,调整心态!去美国读名校,是家庭财力和孩子毅力结合的人生延伸!.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