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6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哎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哎

看拼音写汉字,"qiu ye",儿子写的是“秋夜”,老师的标准答案是“秋叶”,所以儿子的答案是错的,扣分了。儿子问老子,我哪里错了,我不知道,求教各位,“夜”和“叶”拼音相同,为何“秋夜”就是错的呢,是不是没有这个词啊,我都糊涂了,该怎么向儿子解释呢?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哎。。。.

TOP

回复 2#shelly_li 的帖子

我特地看了一下,书上只教过秋,“秋夜”和“秋叶”都没教过,所以比较困惑。

[ 本帖最后由 天恒爸爸 于 2010-12-15 12:49 编辑 ].

TOP

回复 3#狗宝宝 的帖子

我查过字典,“夜”和“叶”的拼音是相同的,包括声调。是不是秋夜不常用啊,好像有点死板,我儿子平日阅读量很大,所以经常组出书上没有的词,但老师好像从来没有表扬过。哎。。.

TOP

回复 6#shelly_li 的帖子

我也看过,好像没有“秋夜”或者“秋叶”这样的词组,不知道老师为何要考?虽然,“秋”、“夜”、“叶”都单独学过,课文中也没出现过“秋夜”或者“秋叶”,不知道老师上课时是否另外教过“秋叶”这个词,反正我找不到这两个词的出处。.

TOP

回复 8#tangnilin 的帖子

那么想象力、创造力从何谈起呢?我不能说儿子错了,也不能说老师错了,只能说标准答案不止一个,算你错,扣了分,老子非但不怪你,还要表扬你。.

TOP

回复 11#龙宝娘 的帖子

请教,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对孩子说呢,我实在不想说他错了,因为确实没错。记得一次数学测验,儿子答对了,老师却给了一个叉,我就在题目的旁边写上“请上课前问一下老师,此题错在哪里?”还好,数学老师看到了我的留言,在旁边写上“对不起,是我弄错了。”也许老师根本没有想到还有别的答案,只根据自己的标准答案批卷了。所以,这次我又在“秋夜”旁边写上“请老师告知此题为何错了?”不知结果如何。这种方法可行吗?.

TOP

回复 22#水冰月 的帖子

是的,现在的数学搞得有些复杂了,好像与我们小时候的算法不太一样,比如“14+5”,好像以前我们学的是个位数相加,超过10进一位,现在学的,先是把14拆成“5+9”,先“5+5”凑成“10”,再与9相加,等于19,搞得头有点大。.

TOP

回复 26#LALALI 的帖子

拔苗助长不可取
何必强求小学生
标准答案太刻板
只要父母心态平
.

TOP

回复 33#perfeiti 的帖子

不好意思,我不会标,第一个字是平声,第二字是去声。这种看拼音写汉字很容易错的,因为老师有标准答案,是唯一的。.

TOP

回复 41#Dannel妈妈 的帖子

好像这种题一定要按照书上的顺序、标点,自作主张是不行的。一次测验,在连词、连句成话上,儿子也是自作主张,并且看上去也没错(语法、标点),但老师全部算错,因为和书上不一样,虽然儿子写得更合理、更生动,因为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老师认为的),不知如何向儿子解释,眼看着儿子在走向一条死板、僵化的路,真想退学自己教,可又是不可能的(时间、精力)。.

TOP

回复 86#perfeiti 的帖子

知识产权意识很强啊,到底是应该赞赏你呢,还是应该鄙视你呢,开玩笑的,别当真。.

TOP

回复 103#家有考王 的帖子

谢谢。我对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无话可说,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点,所以纠结)。教材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老师的考评变成各种各样的测试、考卷,最终是分数的“政绩工程”,而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是那些刚刚迈入小学三个月的六、七岁小孩。我已不再有更多的要求,什么教辅,什么名次,见鬼去吧,我只要儿子健康快乐,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同伴,有好奇心,有上进心,有慈悲心,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梦想!.

TOP

美国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cefc101017f1y.html?tj=1

首先,对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做保证。中国孩子整天忙着应付作业和考试,有多少空余的时间可以做富于想象的创造呢?在中国,分数挂帅,成绩说明一切,谁会在乎什么想象不想象的?在美国学校,尤其是在美国小学,学生课余时间多,课后作业又非常少。只有在如此宽松的条件下,美国的小学生才有可能任意想象,并让稚嫩的思想展翅飞翔。

我还发现,在中美小学的语文教学上,也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不同之处。我记得我上小学时,老师经常让我们用田字格本,把什么什么字抄写多少多少遍。在美国,我从来没见到过类似的作业。美国老师当然会提醒学生字迹要工整,但美国孩子们不会用大量的时间机械地抄写生字。我听说一些国内的家长为了给孩子节省时间,主动用左手承担孩子抄写生字的任务。如此看来,大量抄写生字,不妨适可而止。用省下的时间,让孩子做一些有创造性的手工作业,不是更好吗。

我一直认为,美国家长对孩子的鼓励态度,很值得我们中国家长学习。中国家长望子成龙者多,期望值过高的家长,难免不对孩子苛求。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常常要求孩子要服从家长,要听话,要懂事。太服从的孩子,容易亦步亦趋,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会有什么创造力。在这方面,美国家长比我们相对要通融得多,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