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8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感慨一下,很想问问牛娃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引用:
原帖由 fcfld 于 2012-1-4 09:47 发表
这也在让我反思,初中,我是否要让孩子读民办重点,是否还是在公办重点班中把基础知识再打扎实些
9年制义务教育,基础知识还是占大部分比例
高中才是拓展知识的开始
课堂基础知识完全能解出拓展题。
这次期末数学考试,是他们学校理科班,奥数老师出的,最后一题是繁琐的拓展题,
有2个答案,答案1:是套用奥数课上教过的公式,答案2:课堂上的基础知识。
我女儿就用基础知识解出了这繁琐的拓展题。
小学里,我们就再三和女儿说,别太迷信奥数,玩玩可以,但千万不要依赖公式去解题,
特别是没有理解的基础上,迟早误事,必须将课堂基础知识学扎实。
我们外出比赛奥数,全部用课堂所学,所以从来没有得过一等,但二等可以囊获袋中,
所以坚信一点,课堂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heyinbao020226 于 2012-1-10 08:57 发表


送花!一直和佩服你的教子方法。

请教你家如何将课堂知识和拓展题结合的?有没有合适的媒介?还是由家长亲自出马,建立拓展方案?
家长只能起到引导作用。
自从有了所谓的“奥数”,这题目是越来越搞脑子,但仔细看看,都是超前出题,等孩子过几年,上了几个年级自然就成为了课堂知识。
其实拓展也好,奥数难题也好,像个乱了的线团,去找它的线头,理顺了自然就有答案,而线头其实就是曾经学过的基础。
所以基础一定要扎实,我们对女儿说:数学之所以能迷倒一部分粉丝,因为它肯定有答案,就看你如何去探索,别急功近利,去好好享受解题过程,看似复杂繁琐的题目,像剥笋一样,一层层地剥开,看到嫩白的笋心,要牢记这时的心情。
我女儿尝到过好多次这样的甜头,所以她很乐意去“剥笋”,找“笋心”的感觉。
读书,学习是兴趣,打压了兴趣,成任务了,谁都不愿意继续,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大人要是某些事情成任务了,是不是也有抵触情绪?.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