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8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我理想中的孩子的生活

说了不做,不如不说继续纠结。人生总是有选择的,任由让孩子晚上做到11点,这就是一种选择。不也可以选择9:30停笔上床睡觉么?大不了家长去站办公室,挨老师一顿骂。跟孩子的身心健康相比,轻重就这么难以衡量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云片糕 于 2013-3-1 14:07 发表
站在办公室被老师骂那倒没啥,孩子怎么办?他能对老师的冷淡和漠视也轻描淡写吗?他能对同学的取消也一笑了之吗?我想每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都不会。关键是怎样处理其中的关系。让孩子轻松起来,最起码心里上是快乐的 ...
说得对。这里有先后顺序以及短期长远的问题。要说保证睡眠时间对身心健康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大家没有疑义吧?所以,先要控制作业的时间。
然后再想办法帮助孩子,使其能在这个时间限制里边完成作业。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跟孩子一起去面对和解决。
逐渐地从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有可能被老师鄙视(真心觉得这样的老师不能算老师,请原谅我可能在将来出现不尊重这种老师的某种行为),到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但是,努力以后,也确实存在另一种结果,孩子仍然不能完成作业,那也就没办法太多办法了,要不换个学校?
孩子是自己的,尽力了,还要怎么样?作为家长,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无价的,不忍心用它来交换任何东西,这总是可以被理解的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EG77 于 2013-2-28 10:20 发表
家长和孩子自己的选择而已
与体制关系不大
目前这种情况,跟体制的关系不是不大,几乎完全是由体制造成的。

体制设了一个“套”,甭听那些官老爷们唱的好听。教育拨款跟学校的考试成绩有关(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别),老师绩效跟学生成绩挂钩(这还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用学生的成绩肯定或者否定老师的教学工作),表彰学生也是主要看成绩,所以,考试和考试相关的这些东西都变成了孩子的枷锁。

家长唯一的选择是钻不钻这个圈套。但是有多少家长有能力独自承担孩子的教育,有多少家长敢于对这个体制说不。

所以,真正要有所改变,就不是独善其身,而是改变体制。若不能改变,家长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尽量让他们少受到伤害,决不能变本加厉。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3-3-7 11:5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ARK妈眯 于 2013-3-7 11:21 发表
理想之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之可能本来就是微乎其微的。但不能没有理想。
理想能给我们勇气。不能没有理想。.

TOP

吴非老师《2012感言》:前些天,有位老师来信诉说自己的苦恼,我给他回信,告诉他:在一个耻辱的年代,在一个耻辱的环境中,坚守理想的人不可能不被“边缘化”;如果你还沾沾自喜地卷在那样的“主流”中,证明你做得不够坚决,你没能洗净身上的污垢。.

TOP

引用:
原帖由 EG77 于 2013-3-7 12:28 发表
同意前半句话,不同意后半句。
并不是天天批判“主流”,满腹牢骚者就是证明了自己做得够坚决,就是洗净了身上的污垢
真的理想,必然值得你冲破枷锁,勇敢前行
岂是一二位老师布置的几个作业能束缚的!!!
吴非老师这话是给老师的说的。老师的立场跟家长不同。老师顺从这个扭曲体制的“主流”从而获得体制的肯定,实在是一种污秽。因为身为老师,教育应当如何做,应该是清楚明白的。如果老师们将体制的压力转移到大多数不懂教育的家长手里,家长是在难堪其负。甚至还反过身来再责怪家长把孩子教坏了的话,那就不是污秽而是卑鄙了。

所以,教育这事儿得一码归一码,原则上各守其责,家长负责孩子的身心健康,老师负责孩子的教育,这是天经地义的。老师把责任推掉了,让家长去承担,大多数家长教不好不说,身心健康谁来负责?

说到抱怨,还别听不得。先有抱怨有不满意,才会有改进。谁也没说要停止在抱怨上呀!坐言起行,这也是基本的道理。其实我们讨论更多的还是从哪里做起。个人的观点是家长要从能做当做的做起,先负起对孩子身心健康的责任。然后是抵制教育体制的扭曲。在一个扭曲的教育体制下,顺应它而又不让孩子受伤害,家长们真的有足够的技巧吗?我们有那么强大吗?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3-3-7 13:31 编辑 ].

TOP

我理想中的初中生活

中午可以在操场上跟同学一起玩。
下午放学后可以在操场上跟同学一起打球。

有人喜欢去阅读室看书,我也不反对。操场上容不下这么多人打球。.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