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79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中考难度下降带来反思<转载 新闻晨报7月28日 教育版>

中考难度下降带来反思<转载 新闻晨报7月28日 教育版>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 ... 0090728_718521.html

中考难度下降带来反思,部分高中校长指出
有创造天赋学生成中考“弱势群体”
杨 虹 □李 蔚 实习生 缪春晨 杜佳雯 许 芳
   2009.07.28      C03版:教育·特别策划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杨 虹 □李 蔚 实习生 缪春晨 杜佳雯 许 芳

    自2005年中考改革以来,“两考并一考”的考试方案让考试难度一再降低,最低录取分数线则随之一路“水涨船高”,也正是由于“双重任务”,使得中考考题的难易控制成为一个紧要问题。

    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认为,每一次的中考试题中都能反映出命题者的价值取向。如果中考题目偏难,最低录取分数线整体下降,高分段和低分段的区分度扩大,全市平均分的下降势必导致社会上的一系列反应。每到此时便会有舆论的声音站出来,质疑中考的目的,声称中考不应为难考生云云;反之,如果题目偏容易,一般情况下引起的社会反响自然就小了,但学生间的区分度降低,最低录取分数线会普遍上扬。例如,近年来中考一次比一次难度降低,零志愿最低录取分数线就已经从前年的540分左右上涨到了580分左右。各分数段之间的差异减小,中考作为“选拔人才”的功能就被弱化了。

    那么,中考“选拔”功能弱化对于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会不会造成影响呢?对此,大部分学校老师认为会有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

    应避免“一刀切”考试方式

    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剑认为,从升学的角度来看,是不存在问题的。但是,吴剑补充说,中考难度下降对于学校的教学工作还是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由于这类学校在招生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性,因此有近50%左右的生源是通过提前推荐自主录取等提前批次予以录取,这些学生在能力方面是受到学校充分肯定的;而剩下的生源则是通过中考的传统途径进入高中,中考的难度一旦降低,学生考到高分的随机性就增大了,这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距就会比较大,那么学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会遇到一些麻烦,如何全面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成为关键问题。理论上讲,学校对学生应当以统一的要求去教学,但这样就会出现少部分接受能力、学习习惯还不完善的同学上课听不懂的情况;如果降低教学的要求,就不符合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宗旨了。

    另一方面的看法是,中考难度降低,对一部分有创造性天赋、尤其是有理科天赋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有些学生天资聪颖,但不善于记忆性、基础性强的题目,机械性、重复性的题海战术不适合他们的个性,而他们又以男生居多。这类学生在越趋简单的中考中体现不出任何优势,成为大批中段考生中的一个。而恰恰是最适合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教育模式的他们,却不得不在中考这道门前止步。一个平庸的中考分数可能扼杀的是一个学生的潜力以及一个家庭的希望。

    吴剑副校长指出,高中阶段的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作为校方希望中考还是应当起到一些选拔人才的作用,因为对于学校来说,仍然有着为民族、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良好愿望。而现实是,如今的中考还带有“毕业考”的性质,任何一次难度的提升都会引发社会舆论的压力,对于基础较差、没有升学愿望的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因此吴剑建议,高中升学的方式应当尽量避免“一刀切”的考试方式,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的考核已经不符合当下的潮流,“一刀切做法”实际上是对有才华的学生的不负责任,某种程度而言是“暴殄天物”。

[ 本帖最后由 一叶轻舟 于 2009-7-28 12:34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