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0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网篩对哪些变量敏感?

冒个泡,但实现声明,不要砸我。理念都如此,在砸我的话,估计任何人都不来参与了。(指我的学校员工)
首先,对楼主的结果表示遗憾。
其次,楼主所说的关于透明和公示的要求。这点有难度,任何选拔工作都如此,即便第三方也会不多说话。作为学校,我们肯定会向来就读的家长负责,也会向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否则实验也不会存在下去。
实验参加初试的人数受限的因素很多,我给你举例说一下。
首先,大型集会会动用很多社会资源,给社会各个部门造成很大的负担,即便警察、消防、交通....都有空闲,但如果4000(学生和家长)多人的活动恐怕需要1年前申报,批否还是未知数。如果等最高审核单位批复,那实验很有可能10年有9年招不了生。
其次,学校的财力有限。每个学生的参试成本在40元左右,这是我们节衣缩食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过多,我们老师连基本工资都发不下来了。这个经费是从办公经费出的。
第三,人数多,校内的压力太大。只要孩子一入校内,我们就要负责,如果偶发疏漏,那学校负责不起。.

TOP

引用:
原帖由 sandyshang 于 2009-4-29 09:18 发表
实验可以向教委申请收取报名费吗?20-40元。我觉得家长都是可以接受的,往年很多学校也是收的。
国家财政是按常规成本项目支出拨款的,考试费是绝对不可能单列财政支出的,也不会给实验单独列。
收费需要报送物价局和教委批复,可以肯定地说不会有哪个学校能获得批准。如果私下收费,那是严重违纪的行为,我看这个校长和书记是昏头了,不想干了。大家可以打电话举报,肯定会处理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lili0076 于 2009-4-29 13:30 发表
我认真地看过几个小学的报名表,感觉其实学校要在见到学生之前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思路。另外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工作单位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息。我想信网筛出来的孩子家庭父母也是比较优秀的。虽然不能说家 ...
能不能详细地介绍一下,哪些家长是不适合招收的。这我很感兴趣。大家不要恶搞,我很虚心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youyouou 于 2009-4-29 22:36 发表
王老师,今年不出题目了吗?
可惜,小儿去年是最后一轮的遗珠,其实当时很想问你为什么会没有选上的。但是一直还是屏住没有问
今年我不出题了。
没有选上也没有什么,我自己的孩子也没有选上。.

TOP

引用:
原帖由 jennyoung 于 2009-4-30 21:07 发表
我现在很释然,因为我曾经把实验神圣化,作为追求的目标,完全信任它的公平与先进,但实验的网篩(至少是网篩)至此我认为是非常不合理的,辜负了家长信任。信任是什么?信任是最昂贵的东西。每个人对“自我评价”的 ...
谢谢你对实验的信任,也祝福你和你的孩子。
实验学校网络选择的标准大家都不会知道,你的表述也都是猜测的。
学校的网络选拔的标准是和教育实验目的、教育经验紧密相连的。无论它是什么,都希望大家能理解和支持。
我们国家不是印度,也不是欧洲,不能以家庭出身来标示孩子的在校行为。学校也绝对不像私立学校那样,去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和家长的社会势力。任何国家的公立学校都是保底的,很多是面向弱势群体的,我们国家好像没有明确的区分。
实验学校也不全考虑学生的家庭住址,面向全市招生。如果一个孩子很优秀,无论他家处在哪里我们都喜欢。如果2个孩子,一个是学校对面小区的,一个是市中心的,在各种指标上都一样,而且两个中必有一个不收,那肯定是考虑录取东明路的。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家近,附近没有什么合适的小学。而市中心的有更多的选择,而且离的略微远了点。也就是说,考虑家庭住址的人数不是很多,估计是总体水平处在58-62名之间的,也就4个左右的人。
有些是绝对考虑的,只要某个指标符合,那他无论什么样的都不会招收,主要是怕误人子弟。因为他们有更合适的学校,更好的发展,实验学校满足不了他们的发展需要。.

TOP

引用:
原帖由 lili0076 于 2009-5-1 08:09 发表
如果2个孩子,一个是学校对面小区的,一个是市中心的,在各种指标上都一样,而且两个中必有一个不收,那肯定是考虑录取东明路的。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家近,附近没有什么合适的小学。而市中心的有更多的选择,而且离的 ...
看好说明,没有人敢歧视市中心的,历史上只有市中心的人歧视别人的权力。我是有2个学生中选其中一个,这个学生可能就处于60名附近的。
也不是考虑什么弱势群体,但我个人愿意帮助弱势群体,因为我这个弱势群体生存得过于艰难。.

TOP

平和一点,实验学校很重视五湖四海的,绝对不会搞地域歧视。新旧都一样看待。我们学校以前是外地的老师多于上海的,只不过这几年才迫于客观条件,才增加了上海本地教师的比例。现在一个外地的学生,想来上海就业比等火星都困难,因为他们分数不够,拿不到入沪指标。比如清华大学的非沪籍博士打的分数,绝对不会比在上海本地的**学院的非沪籍毕业生分数高。
比如,我们单位很看中一个外地的毕业生,个人能力很强(比我强不是一点点点),技术也高(和上海的**师大的毕业生不能同日而语),但由于她是非上海户籍和非上海高校的,我们学校已经动用了能用的资源,但还不确定,或者感觉很渺茫。
我还记得一个老校长的话:你有什么资格厌弃学生?你不就是上海*大的毕业生吗?即便他们这样差也不会堕落到毕业考上海*大。看来,这个校长很重视出身和学校教学水平的。这个校长本身也是这个大学毕业的,但是属于精英分子。ta说,想当年TA考大学的时候,大学生还没有几个呢。
关于大家说的规则,我还真不清楚。但肯定地说,学校不会在招生上考虑这些东西。根本没有必要,学生就是学生,他们不代表什么价值也不代表什么阶层。至于其他的,比如路人皆知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讨论和声讨,就这个世道,谁也不会活在真空里。
前几天一个中学的校长在两会上说:谁给我们200万,我就降低20分录取他的孩子,100万我捐给希望工程,100万自己改善老师的生活。大家说,这个校长是否很真实,是否也很实惠?估计我们校长就不敢这样。
大家都别狭隘了,都是中国人,机会均等。
今天我们加班的时候,一个老师说:老王,你以后不要这样折磨孩子了。答曰:被实验折腾也是一种幸福,有多少人连被折腾的机会都没有。这不是说大家是否被筛选了,只是说有很多人连这个信息或者这个勇气都没有。我曾经遇到很多家长,他们也知道实验是全市招生的,但由于没有能力供孩子这么远读书,只能望校而叹。和他们相比,我们真的没有理由在胡思乱想。.

TOP

引用:
原帖由 lili0076 于 2009-5-3 21:14 发表


为什么您认为只有市中心的人歧视别人的权力?
实验这么难进,住到周围有好的小学多的地方也是一种合理的考虑。这有什么好歧视别人的。有的家长买房的时候就比较关注学校的信息,而有的没有想很多,买在了周围没 ...
你的这个风格我每年都遇到,这样不好。
首先,我个人没有得罪任何家长。我不认识任何人,没有任何情感倾向。网选的老师也是很中性的,即便他们有主观性,但他们的七大姑八大姨加起来也不会超过10人,都是80后的,早都计划生育了。
其次,实验向全体市民开放,但是是有条件的,必须通过选拔。就像公务员向全市人民开放,但也需要条件甄别和测试选拔。当不上也别骂市委组织部。
第三,既然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那肯定有更好的前途和学校就读,实验绝对不是较合适的。如果一个家长说:我的孩子是聪明的,高中毕业的时候,最低是交大...那我想,上海的任何顶级学校都会抢这个生源,甚至根本就不存在地域限制、年龄限制或者其他的什么限制。为什么说实验不是最合适的呢?因为这里的教学资源、教学质量、教学方式和教学方向都不能满足高考进名校的条件,而上海由部分学校这方面的优势特别强。我们学校也有绝顶聪明的孩子,只考上一般学校的例子。
第四,买学区房市一种选择,但这和就读实验没有任何联系。实验不向周围的房地产商服务服务,也不向汽车生产商或者飞机制造商提供支持。原因很简单,这个学校不是按学区招生的,政府也不会给特意建高速和停机坪。
第五,学校有学校的思路和选拔标准,这需要独立执行,希望各位家长在心理上给学校留一点权力空间。如果连这点权利都没有,那我们什么都不能做,脑袋和手都掌握在非学校的身上,那后果很严重。.

TOP

引用:
原帖由 鱼苗妈妈 于 2009-5-4 10:16 发表
请问一下王老师,实验招收外地户口但持上海市引进人才居住证的孩子吗?
有居住证的孩子和持上海正式户口的孩子同等待遇。.

TOP

引用:
原帖由 天天向上 于 2009-5-4 11:10 发表
这比较象原来的你啦!
还是你了解我,是不是我给大家的印象特不像合格老师的那种?
再次检讨和声明一下,我这个人比较另类,实验的其他老师都是合格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tonymummy 于 2009-5-4 11:04 发表
请问王老师,今年有引进人才居住证的通过了第一关网筛的吗?要是没有,就别提什么同等待遇了。
你这样的说话方式不好,别像骂大街的一样,免得让人感觉一个群体都掉链子。.

TOP

都是招生惹得祸。
我综合一下:
1、不要网选,用直选。
前面我说过了,学校经费紧张+社会管理困难。有的家长说,不就是十几万元钱嘛,我个人出。这里我说声谢谢,但学校不敢收这个友情支持。纪委会查,处分人不说,还罚没,到后来我们自己还要倒贴给财政。那样的话,学校可能连电费都交不起了。实验是一个可怜的学校,这点需要大家理解。整个中国都不差钱,唯独实验很贫穷。这个学校只拿市财政的钱,区财政的不管。也就是说,我们只拿和其他学校一样的市财政钱,而第二份钱是没有。
社会管理难度很大,大家已经看到了,各个职能部门在5:00多一点的时候就都上岗以各种形式维持实验的招生。有的家长说,这是实验组织的好。错!不是实验学校组织的,是他们自己组织的,实验可没有那么大的能力。由于世博地区的警力、交通等等都很吃力,他们已经尽力了。如果规模大,可能就没有办法实现。
2、居住证、证书和网选
严格按市政府的要求做,这是一个基本的操作原则。
另外,我们的网选是按条件挑选的。是初步的挑家庭和孩子,但不细致,所以才有后面的测试活动。不是说大人非上海的原籍就别筛掉。无论是上海原籍的还是新上海人,学校的选择都一个标准,没有必要偏向于谁。这个标准是什么,肯定不会给大家讲,否则我们以后就没有办法筛选了。有人说了,我高知或者我普知,为什么我自己落选了,而其他人没有落选?那是大家把条件给定义错了,没有人挑剔你家长的读书水平,种菜的和刻芯片的都是劳动者,在这里他们的孩子都是平等的。同理,也有人说,我孩子会什么东西,有多少证书...为什么也给筛了?因为实验不是什么艺校和技校,也不是什么外边辅导班的延伸,是普通的学校,这点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内容来进行。
3、公认最好的孩子被筛选掉了
我们也不希望这个事情发生,我们学校需要公认最好的孩子。以前我们是要幼儿园推荐的,实施下来的结果是推荐的还不如那些不被推荐的。中国这个样子,造假的太多了,把人都整怕了。幼儿园为了自己学校张贴个红纸,就工业化生产这个推荐表。
公认的无非是两个来源,一个是社会流行,一个是幼儿园。
幼儿园的好孩子标准和普教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怕把那些智力好,但比较内向、安静、沉稳的孩子给排除了。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即便自己什么都会。而且这个气质是遗传的,他们的父母也都是老蔫,永远不会显山露水,是被流行教育遗忘的孩子和家庭。那些外向的,八面玲珑的家庭和孩子,不要和这些人争了。你们自己已经和强势了,就给那些人留点呼吸的空气吧。
说到这里,不是说实验不喜欢外向的孩子。只是说明实验不会按这个标准来选择孩子。各种个性的孩子实验都喜欢,前提是可以适应实验压缩学制和高难度教学。这点各位家长应该清楚,偏离这个,无论你的宝贝多么优秀都是没有用的。
4、公平选择
实验已经尽力了,如果说这个学校不公平,那大家可以找找,这个星球上是否还有比这个学校招生更公正的学校。找到后告诉我一下。.

TOP

小学和中学阶段是实验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高中阶段拼高考。更详细的,最好是你自己来体验一下,或者就问一下实验的在校学生或者毕业生,他们的说法是客观而真实的,老师说的免不了王婆卖瓜。实验的高考成绩还可以,这点你肯定看到了,但和名校还有差距,名次也不太稳定。这个不稳定的原因很多,实验也再逐步解决。有些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比如学生家庭的变化、师资的变化等等。
10后的高考估计也会和现在差不多,毕竟现在的高考形式是最公平的。关于高考你不用担心,上海市独立招生的,难度不重要。最近高考的变化,比如高校自主招生什么的,弄的学生和老师都把握不了,这应该是短命的举措。也就是说,高校的自主招生的内容和形式与孩子的常规经验和努力没有任何关系的话,那的确是有严重问题的。毕竟高考中的大部分学校是不需要加试或者特殊能力选拔的,像上音什么的是可以自主招生的。而像交大中的理工科也弄一些貌似脑筋急转弯的形式来自主招生,那是什么呀,纯属胡闹。自主了,还谈什么公平?.

TOP

引用:
原帖由 chentang 于 2009-5-5 11:38 发表

感谢王老师的知无不言!这样理解请问对否?上实的特殊性是否就集中在前七年,后三年的高中教材和教学方向和别的高级中学一样。那么请恕我提个不礼貌的假设,如果小孩七年后准备升到高中阶段,也可以选择别的高级中学 ...
我是说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拼高考,否则那不就是误人子弟了嘛。你自己教自己的,而人家高考是考全市经验基础上的,这样的话,实验就没有办法向家长和学生交待。纯学科经验的东西还是要学的,毕竟这是一个人人都要过的关。
即便是高中的内容,也会有所区别。这方面也不是全市都一样的,一般好的学校都开发出自己的校本课程,实验也有。.

TOP

引用:
原帖由 jennyoung 于 2009-5-5 15:59 发表
王老师,我的孩子很内向、沉稳、安静、专心、观察力强,还加上你没提到的老实,在班里是最不出挑的之一,但动不动就会傻笑,很开心,老师说他的特点就是“有的小朋友只听到老师对他说的话,你们家的听的是老师对大家 ...
你的孩子真的很优秀,这是我个人的标准。你可以看看我历史上的帖子,我个人特别喜欢这样的孩子,但问题是只是我个人喜欢而已。我能表达的就是初试中的试题,其他的一概不问,不看,也不听。学校内每个部门各自负责自己的,不能交叉和干扰。我感觉最困难的是测试学生一般能力以外的东西,因为孩子没有机会来表达,而让家长来提供是很恐怖的。有时候,我要追求保底的安全和保底的选拔需要,这真的很束缚手脚。在选拔方式和内容上,我可以说服一个校长,但我不能说服另外的其他什么人。
实验学校每年都会遗漏很多优秀的孩子,这点我也总在琢磨,我能改进的地方,我会去做的。学校也希望把优秀的孩子招进来,这样对各方都有益处。
我是一个底层的普通老师,没有能力帮助你。学校校长你也别去打扰了,这些天她不熟悉的电话是不接的。
如果失去入读的机会,你也别太内疚。毕竟小学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重要,重要的是中学,尤其是高中。我自己认为我们的高中和上海好的高中还有很大的距离。也正如上面的家长说的,“实验”是有不确定性的,可以成功,也可以失败。如果是失败了,那损失的承担者是学生。有个家长还说了机会成本,就是说一个人的一生就读一次书,选择一次,如果错了,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教育不是科学,甚至连学科都称不上,你很难避免它的失败。
我希望以后能听到你孩子的成功信息,即便是若干年以后。.

TOP

引用:
原帖由 nonno 于 2009-5-7 10:29 发表

HOHO,神秘的王老师又出现了,新一轮撕杀即将开始,同学们,刺刀上镗了
这不大家都往乐观的氛围上靠拢嘛,你还煽阴风点邪火呀。是不是看我们掐架你感觉比看大片都有意思?
今年我不掐了,后天开始我要断网络。.

TOP

回复 196#nonno 的帖子

不能踩你,真的不能踩你,免得有一天你嘲笑我。
说个笑话,我今天在网络上等一个网友,他怎么还不来呀?我午饭还没有吃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