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有没有家长会更关注孩子情商教育和性格培养

LZ的问题其实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也是一直在纠结的,考虑了很久,我们制订了一套和儿子的交流方案:
首先,父母要有妥协的度量,忍受孩子当前的行为;
(因父母不会预测未来的每件事,有时突然发生的事情,是我们以前没想到的,我们也当然从来没告诉过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其次,父母要有长远的智慧,制订适合孩子年龄段的规矩,学龄前的孩子需要一张看得懂的作息时间表,贴在醒目的地方;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每天花五分钟看一下。)
然后,父母要有百折不挠的决心,每天以各种形之有效的方式,象传教士般虔诚的宣扬所制订的规矩,一次或十次是绝对不够的,一百次也绝不多;
(宣讲的形式要多样,讲故事,唱儿歌,总之,关键是让孩子不觉得反感等等。)
接着,父母要坚决的迎接孩子的反抗和不服从,不说教、不怒吼、不唠叨,不解释,只要态度温和的重复曾讲过的规矩,“吃饭以前不吃零食”、“每天只看半小时电视”......;
(这时父母要记住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很重要,我有很多次都会控制不住的发火,最好,找件自己想做的事,尽量冷处理。)
最后,再一直重复以上的动作。
(所谓教育其实就是坚持不懈的重复那些正确的动作)
我们一定无法百分之一百做到以上步骤,但只要做到百分之五十,你就不必每天和孩子打仗了。

[ 本帖最后由 happylily 于 2009-9-26 16:07 编辑 ].

TOP

回复 28#sunny_rigo 的帖子

我自己的实践证明: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奖惩表是不适用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父母帮助他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行为准则”,而不是一个来检查他“是非观和行为准则”实施或执行情况的警察。这张奖惩表会成为一系列战火的导火线,会让你精疲力尽,最后半途而废。
我自己觉得:父母任何时候都不要站在检查或CHECK的角色来面对孩子,那会让你有权威感,有紧迫感,有要求,这是让一切使问题变得糟糕的源头,使你把自己变成了教导主任或主管的角色,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
父母要时刻记住做个传教士,内心非常虔诚的相信自己所宣扬的理念,一遍遍有感情的布道。
如果孩子表现得非常过分,我就会直接告诉他:“你的行为让妈妈很生气”,然后,再说一遍你和他都熟悉的那句规矩。
事实上,30%的时间里,我是做不到传教士的,愤怒和疲劳使我就想冲他吼一通,或者狠拍两巴掌屁股。但我争取在70%的时间里不让自己的情绪主导我的行为。.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