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静安推优的指标

每年政策在变,所以只能大致说说以前是怎么操作的.
市西的名单要看一个学生4年的成绩(根据年级不同按一定比例计进总分),最后依此排序,体育不达标者去掉(是合格达标还是以良计算忘了),会考科目有不合格者去掉,然后还有一些其他指标达不到的也去掉(比如品德等第什么的),最后产生一个大名单,按局里给的额度拦出最后那个名单. 基本就是这么做的. MS没有获奖加分或特长加分的说法.
这个名单最后还要经过教育局备案和校内公示.
每年这个工作的政策都会有些许调整, 各学校的方案也会略有不同, 以上仅供参考. 实际还以学校官方解释为准.

PS: 要算进总分的成绩包括, (1) 6升7的大考成绩, (2) 7升8的大考成绩 (3) 8年级的区统考成绩, (4) 9年级的一些大考试的成绩. 越往后占的比例越大..

TOP

我的想法哦, 能在竞赛中获奖的或者已经是市区优秀奖项或校三好的这类孩子会不在最后的大名单里吗? 他们本身不靠这些"加分"就已经排在很前面了. 否则怎么可能成为"优秀"的.(至于近几年的政策是不是会考虑进这些加分因素还是以学校公布的方案为准).  各高中的自主招生要求是另外一回事情.
至于对女生和男生谁公平的问题. 一个孩子要四年都稳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吧,何况,无论以目前的中考还是高考来看,都对"稳健且出类拔萃"的女生更核算. 只要当过初中老师,看到过现在这辈男生的学习情况,就会知道什么叫"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男孩子们实在是要好好加油才行啊~~
至于数学班有多少名额, 大队委员有多少比例,这个没有统计数据.  据我知道没有专门针对这两群人的特别名额. 比如说,最后名额是50个的话,那根据大名单拉出来最后排在最前面的50人有谁就是谁. 理论上(只是理论上)一个数学班的都没有或者一个大队长都没有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我们数学班和大队长们的水平还是很不错的.

"是否还看其他条件"的问题, 请再看一遍我先前的回复,基本在第二段. 反正成绩是重要,其他同样看重..

TOP

连"大概"的统计都没有. 无法回答.抱歉.

恕我多问一句,为什么对这个"30个孩子"这么感兴趣呢? 这些孩子最终留在这个班级里是因为他们在奥数方面有一点小成绩,其中有人是样样都好,也有人就数学独树一帜,更有人只是坚持走到了底而已. 中学奥数不是小学奥数那种想读就能读的那种难度,那需要天赋和后天的勤奋.
假如有幸成为"30个"中的一员,但却对自己能否成为年级前100前50都没有信心的话,那真还不如把读奥数的大量时间分出来去好好补补其他功课,哪怕发展一下自己的兴趣特长了.

市西或许是指着奥数班这些孩子来打牌子,但市西能拉得出打的响的孩子多了,厉害角色不是只出在奥数班的..

TOP

1. 6升7,7升8的两个大考成绩占的比例是很小的, 大头会是初二统考(区统考成绩比较过硬)和进初三后的几次考试成绩(是几次,不是一次,因此"偶然"的可能就不大了). 初三段占的比例是最大的. 从一个孩子的发展来看,这个比例的安排基本也是合理的,否则教育局不会通过这个方案的(当然,方案每年在更新也多少会有些变化)

2. 能在初中阶段获得"优秀"荣誉的孩子本来就是年级里出类拔萃的. 试想给已经是全年级前20名的人再加分很大区别吗?

3. 用竞赛获奖来加分对于参加竞赛的人是合理的,因为毕竟付出了心血. 但对于那些不参加竞赛的,或者叫没机会参加竞赛的优秀孩子呢? 再有,什么类的竞赛是可以加分的,什么类的竞赛是不能加分的呢? 区别这个的依据又是什么? 艺术类的获奖是否可以和理科竞赛获奖同等对待呢? 学生干部能力很强的但没有拿到"优秀"的孩子(因为名额毕竟是有限的)这些孩子通过什么来加分来嘉奖他们平时的出色表现呢? 如果这么多奖项都可以加分,那么那些不看中孩子竞赛的家长又会觉得公平吗? 如果要继续问下去,那还会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想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反而顾此失彼.

4. 如果在外面获得了很多竞赛好成绩,一来孩子本身在这方面得到了锻炼,这个已经是收获了. 二来这些获奖记录在自主招生的时候都是会很有用的.

5. 焦虑妈妈说 "对于在外面的竞赛是否要花大力气去争取,还是把时间放在其他学科上,是我们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调整的。说实话,不容易呀".  的确是这样,养个孩子很不容易,要把孩子养好就更不容易,各位妈妈辛苦了. 不过,还是提醒一句, 无论你送他/她参加什么竞赛, 记得问一句自己----- 目的到底是什么?

好咯,批作业去咯,晚上再来看看~~~.

TOP

推优是面试进,推荐是考试进(在中考前)
推优是市重点. 推荐有市重点也有区重点,本区外区都有,有招生名额限定要填志愿.

[ 本帖最后由 淡淡茉莉 于 2008-6-13 10:52 编辑 ].

TOP

推荐名单的产生基本和推优是一样的,就象beautytina说的, 各学校人数不一, 基本是按人数比例给的.
够资格推荐的学生是通过参加推荐考试进高中, 一样要填志愿, 比如你可以填一个外区的再一个本区的市重点(最近是不是有改变不是太清楚), 再填几个区重点. 然后参加区里组织的统一"推荐考试", 考完了会产生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你够分了就能进, 分不够就得重新参加中考,中考时跟其他考生一样,不会因为你是推荐生就有优惠政策.  这个"推荐",目前只有静安有..

TOP

回复 35#米奇妈咪 的帖子

看你想进的那个学校有多少人报,如果招生数超过报考数,那报一个进一个,否则就可能有一定的淘汰了..

TOP

回复 34#jennywu 的帖子

基本是这样..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