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2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上海市竹园中学2009届初三升学考试成绩(更正版)

引用:
原帖由 青蛙爸 于 2009-10-11 17:03 发表
“每周有考试,学生不努力根本跟不上,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
有一个魔鬼式教育的学校诞生了。
“有一个”?应该是“又一个”,呵呵!
每周的所谓“考试”只是练习而已,并不记录在成绩手册上。上中及上中东校等初中教育基地都是一个模式。
上中的数学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况亦军对此有很好的解释:
“有的同学来问`月考'几分,我要声明,我一直不知道月考是什么东西,我们这些每周做的试卷顶多是课堂小练习而已,考试嘛,我看期中、期末考一考就可以了。那么我们同学看到成绩不好看,这没关系,分数不过是一个符号,没什么意义,只能表示一下你这次的练习有没有达到我的要求。你回到家就这么说。如果你父母实在喜欢追究,那你可以把三次成绩加起来除以2(注意啊,是2),那么分数就好看点了。有的同学可能还是不好看,那也没关系,你把这个两位数换一换。”
“那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练习?有的家长说我们学生上课跟得上啊,考出来分数怎么那么低?其实啊,考试和平时作业时不一样的,考试有时间限制,所以我们要组织测试。你给我一道难题,跟我说,你去做。我会说你不要逼我,我慢慢做总归做得出的,但你说20分钟内要做完,那我只好把题目还给你,对不起我做不出。所以啊,你在课堂上听懂是一回事,碰到题目会做是另一回事,做对又是另一回事,在规定时间里做对又是另一回事。”
我的儿子现在读高二,上学期去新东方读托福。儿子拿了自己得了58分的学校的试卷给新东方的老师看,老师说,该试卷的难度达到大学英语六级的水平。所以,新东方的入学测试试卷,我儿子轻松地得了98分(看来可以把58分看成85分 了,呵呵)。而读托福的时候,他的成绩比一些在校的大学生还要好。我们家长对孩子平时的绝对成绩是不在乎的,只是关心儿子在班级中的排名(年级排名不公布),要求他高于班级平均水平就可以了。
有的人总是认为上中及华育等初中教育基地的学校都是MG式教育。实际上,我儿子在学校中是如鱼得水。特别是上中有良好的体育设施、文艺活动设施和很多相当于交大二年级的实验室。体育设施包括体育馆、乒羽馆、游泳馆、网球场等,以及有水平较高的体育教师。2008年,上中校长唐盛昌向全校3600名学生(包括国际部)提出“每个人学会打网球”的号召。学校还有很多社会活动。我儿子的篮球、羽毛球和网球打得不错,游泳的水平也不错。即使在期末考试前的前两天,他还约了同学去打了两个小时的羽毛球,出了一身臭汗,他才舒服。

[ 本帖最后由 chen70211 于 2010-2-22 20:3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yangzhe 于 2010-2-22 20:56 发表
如果难题不用学,单词和语法不用练就可以应用,
把中学教育拓展到到大学水准,还不叫提前教育和魔鬼训练?
上中直接叫上海大学好吗?
不好。“上海大学”?上中的学生是不考的。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就是应当有所“拔高”。我看新竹园中学的某些家长也在让孩子读什么奥数之类的东西。我的儿子可没学过“奥数”这种劳什子。
再引用一段“况亦军语录”:
“今年××附中高考考得不太好,的确不太好,他们自己就总结原因,我们这些外面的人也瞎凑热闹也帮他们总结原因。他们自己总结出来,××附中自主招生进去的学生比较多,对他们的要求不够高。我认为这有道理,但是我们上中也有很多自主招生进来的学生,我们成绩一样很好。因为我们基本功扎实。所以我就跟××附中的老师说,你们这个不算理由,真正基本功扎实的根本不用怕的,他怎么都是做对的。我们学校乒羽班的同学,还有教练,都是国家级的水平。我们挑了一个最高的高手去跟他们比一比,结果乒羽班的只用左手就把我们打败了。为什么,人家天天训练,基础特别扎实,跟我们不是一个档次的啊!”
我的儿子羽毛球打得不错,在班级里可以排第一。可是,有一次,有机会和乒羽班的一位羽毛球教练打球,结果得了一个0:15。为什么?因为教练是专业人士,打羽毛球就是他的工作。

[ 本帖最后由 chen70211 于 2010-2-22 21:14 编辑 ].

TOP

回复 69#yangzhe 的帖子

上中东校虽然在2009年9月刚招收第一届预初学生,并且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原南汇区第一名的成绩,但是在家长会上,有一位家长提出:英文教得太浅,口语教得太少,……。真是众口难调!

再引用一段“况亦军语录”:
“不教就考在我们上中也是不奇怪的。我们为什么比别的学校好?这是一个原因。我们让同学想尽办法去解决没有学过的问题。我认为研究数学,其实研究一切事情,不能都等着老师来教,要有自己探索的精神。”
当然,对于初中的学生,对于其他一般高中的学生,不能用这样的水平去要求他们。.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