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1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一堂真实生动的诚信教育课:悬崖勒马,为时未晚---交大子弟迁散风波

应该把标题改成:
校长书记新上任,交大子弟贱卖光

      交大新近的校长和书记都不是交大出身的,他们一心想打造的是一个他们任内的新交大,老交大只是校庆时借机向校友讨赞助的招牌而已.闵行发展,负债累累,如果能卖,恨不得把徐汇都卖了.何况一个无利可图的小学呢?
      随着搬迁闵行,若大一个徐汇校区,交大,乃至全国交大的发源地,百年建筑随处可见,历史沉淀厚重的学校,现今变成无人过问,管理混乱,教室出租,做培训,平日和周末,车来车往,俨然一个交大停车场!!!
      接着是交大新村的拆迁,有门有路的都跑了,剩下的都是些为交大发展只做贡献,不问名利的老教授们.等真拆了,他们也差不多进土了.
      现在是子弟小学的拆卖.
      百年根基,连根拔起.
      散了吧,散了吧..

TOP

      哇,这些交大领导真不愧为一流大学的领导,说话水平真高.那个太极推手水平是炉火纯青啊.浆糊捣得又浓又厚,环保又自然!健康又美丽!
      这么个小小座谈会开下来,最大感触就是:就此看来,上海交大晋升世界一流浆糊大学是指日可待的啦! .

TOP

引用:
原帖由 lhy 于 2007-4-26 14:33 发表
校长是怎么说的,估计结果不好.
      校长说了很多,但没有实质性内容.翻来覆去说的主要有这么几点:
1.没有说要卖子弟小学,学校没收过一分钱,并给教育局还要倒贴几千万
2.列举了交大闵行的几所附小附中,都划归教育局了,也都平安过渡了,说明纳入国民教育是大势所趋
3.学校和教育局在谈,谈话内容是变动的,所以不能透露,具体如何他不清楚
4.谈判的主体只是交大和教育局,不是个人,更不是家长了
5.学校这么做是为家长好,让你们充分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肯定是不错的结果
6.会把你们的意见表达上去的,会尽快答复的,具体时间是不能说的,不能定的

没了..

TOP

开始
家长代表起身向校长问好.
校长答:"你是学生家长吗?"
"是,我们都是学生家长."
校长问:"你是我们交大在职职工吗?"
哗然.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吗?
一老先生起来指责,言语中提到自己在交大五十年了等等.
校长回指:"你不要来跟我吵,不要跟我倚老卖老!你要跟我吵架,我跟你说,我可以不接待你!"
再次哗然.
平静后,一家长代表提问,语气委婉:"我们家长今天来,是想请问校长,我们交大子弟小学到底出了什么事?"
校长反问:"出什么事了?我不知道出什么事了?你想问什么啊?是人事变动还是组织变迁?我不知道你想问我什么?"
又哗然.众怒.


好玩吧?开场有意思吧?
.

TOP

然后说的内容就是我上面提的那几点.
我们跟子弟小学是有感情的,你们很激动,我们很感动......
我们是为你们好,让你们享受国民教育,优质教育资源......
学校没有卖,还是挂牌的,不过老师的流动我们也没法控制的,他要跳槽我们也没办法......
我们很理解你们,但是谈判的主体是学校,是交大和教育局,只是交大去谈,不是个人.......

TOP

家长发言若干:

请问商业动迁,为什么要拆学校?动用教育用地?

子弟小学和南丹路小学合并,谈了几年都没成功,现在就两三个月了,就可以马上拍板定下来了?低年级去虹桥路小学,高年级去田林一小?

家长为什么都不知情?你说我们贴小字报,大字报,情况失真,那么请问"真"在哪里?哪些是失真了?真实到底是怎么回事?

给教育局没关系,为什么要拆学校?还分散开来,还集体打包,不准转学?

1200名学生,背后就是2400个家长,不是一个家庭的事,是三个家庭的事!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人的本是什么?本就是小孩子!为小孩子考虑了吗?

这么多学生,哪个学校能吃得下?能收的都是些招生招不满的差学校!说给我们一个不错的结果,问过家长了吗?什么叫不错?有量化标准吗?是谁觉得不错?

要求召开全校家长会,不能强 奸 民 意!

要给我们信息,不要给我们结果!马上是长假,过后六月一考试,一放假,校舍一拆,开学就塞给我们一张纸,去哪里读书就去哪里读书!

不要说给了教育局还要倒贴几千万,我们要求这几千万直接贴在子弟小学上,易地再建!

谈判的主体是交大和教育局,我们家长就没什么事了?

为什么家长致电教育局,回答是: "捺 有 的 书 读 么 就 蛮 好 了!!!" 请问学校是怎么跟教育局谈的?不要忘了,你们是为我们1200名交大子弟去谈的!
.

TOP

引用:
原帖由 aaaayuanye 于 2007-4-27 12:51 发表
实际上交大应该有不少地方可以借给小学过渡一下,然后易地重建再搬回多好.

成教院有五六十的多媒体教室白天空着,只是夜大用,徐汇校区里也有很多地方都搬空了.为什么不设身处地的为孩子考虑想个万全之计呢 ...
它现在不是管不管的问题啊,它是把你们都扔了啊.它如果想管你的话,说话就不会那么吞吞吐吐,暧暧昧昧了!看我转的新帖,地皮去年就卖了,你们小一六个班级那么多的孩子们,可以说都是进来的!它遮遮掩掩直到现在都不肯说实话!它就是把你给卖了,扔了啊!!!!你们都是一堆不值钱的垃圾啊!!!!



.

TOP

引用:
原帖由 Angelamother 于 2007-4-27 13:16 发表
那孩子们上那里上课啊?学校给安排吗?要是我是家长,要求到汇师去,不是汇师转公了么?理应就近安排啊!
再转个帖给你们看
据说1,2年级分到田林一小,3,4年级分到虹桥路小学,徐汇区教委命令别的学校一概不准接收。.

TOP

引用:
原帖由 麒麟 于 2007-4-27 17:30 发表
难道交大子弟小学和徐汇区教育局有什么恩怨吗?为什么要报复到无辜的孩子身上? 旁边有个南丹路小学为什么就不能就近合并?难道就不考虑孩子读书的远近?
      可以说,徐汇的繁荣,特别是徐家汇地区的繁荣跟交大有很大关系。徐汇区也因为有交大而得益匪浅。这应该很好理解吧?大家都能想见吧?一所大学在区内,而且是上海最好的大学之一,生源,师资,资源,科技力量等等。每年那么多学生毕业,最好的企业后备力量,随之而来的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等等,好理解吧?
      交大要发展,迁往闵行,那么徐汇就没有优势可言了,对吧?闵行肯定因此得益,理解吧?
       但是当初交大跟徐汇说的是,徐汇和闵行校区同时发展,不会因为闵行而冷落徐汇的。而现在交大已经战略大转移了,全部迁往闵行。学生去了,教师去了,行政办公也去了,现在连交大新村都将消失了,交大在徐汇连根拔起啊,就留个老校区空架子了。徐汇是个空城了。
       徐汇区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呼地一声就没了。
       那么留给徐汇区的是什么呢?交大在这边剩下的就是值钱的地了。交大新村,交大子弟小学的地。想想看,值多少?卖了,交大拿钱。拿小学来说,扔给徐汇区的是那么些学生,手里一塞,说,给你们了噢。教育局能怎么想?你们说呢?
       老早的事,现在才扔出来,匆匆忙忙的,你们说,你们要是教育局能怎么安排?那么多学生啊,往哪里放啊?只有招生不满的学校能勉强收了。所以分拆给虹桥和田林是必然的。交大别无选择了,说到底,是它不管了。

[ 本帖最后由 紫水晶 于 2007-4-27 23:1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宇妈妈 于 2007-4-28 12:57 发表
人群被驱散了,警察把家长们强行推上了车子。有位七十余岁的老人,在此过程中还摔到了,好在没有酿成大祸。接着,家长们到了交大浩然大厦。在家长、校方和教育局三方的互动后,最后基本达成协议:在51前开家长会 ...


交大昨晚开领导会,结论是:先稳定一下群众情绪,先不要直承认卖地和拆校,等到段时间人们情绪缓和时再说,时间一长,人的情绪会自然衰减,到时再慢慢告知,逐步拆迁。当务之急,是防止事态扩大,最后弄些家长代表,这样就不易形成集会,顶多几十个人。几十个人怎么闹都不会有大事,房子照拆不误。这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良法。不能直接和家长对抗,用时间分化他们,瓦解他们。

今天开会,果然,他们就是这么对付我们家长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沸点 于 2007-4-28 14:56 发表

我是一直疑惑交大子弟小学怎么没网站,更没有班网,家长之间信息交流比较少,现在建这个圈子也有些晚了,而且不是子弟小学的家长就不一定进来了,现在就是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
百度上的子弟小学贴吧第N次被封了.手伸得很快..

TOP

引用:
原帖由 苦乐年华 于 2007-4-28 16:19 发表
交大是我的母校,但是我要不偏不倚地说:怎么大多数人都这么激愤、这么脱口就骂呢?

“交大子弟”里上学的难道全是交大子弟吗?有多少是权钱交易进去的?即使是交大子弟,凭什么一定要有特权,就不能纳入公共 ...
      其实您知道吗?我们并不是为了要纳入公共教育体系而愤怒啊!你可以不挂交大,纳入教育局,我们没意见。但是你不能因为要卖地拿钱就借口纳入国民教育而把一个学校那么多的学生就往外推啊。它不是因为要纳入国民教育而拆分学校啊,而且纳入国民教育为什么要把学校拆了呢?它现在是商业动迁,卖地拿钱,把学校拆了,把学生赶出去啊!不是说动迁完了,造好房子,再把小学弄回来啊!老早就卖了的地,不想办法安置学生,却照样招生,临了,往教育局手里一塞,说纳入你公共教育体系了啊!教育局没钱拿还帮你安排学生,你说呢?那么多学生往哪里放?不是安排,只能塞哪儿是哪儿啊!拆迁可以,你安排地方重新安置,买地重盖,借房安置都行,你不能说拆了学校,还整体打包拆分,还不让转学啊!
       校长今天自己也说,2002年时他们就对这块土地有规划,那么规划内容能告诉吗?不能!小学是那时就想拆的,那么为什么还继续招生到现在?答,是系统工程,情况复杂,不好说。
       然后这些情况作为学生家长一无所知,到目前为止,学校都没个正式答复,地卖了没卖,学校迁还是不迁,都不说。就是现在,还有蒙在鼓里一无所知的家长们!所有信息都是心急如焚的家长四处打探来的。你说,哪有这样的事?做家长的,能不着急上火啊?大家都寝食不安哪!想您也能体谅吧?而且今天当问起交大校长,能否告知我们九月开学,我们的孩子会在哪里上学?回答是:妥善安置!如何妥善?不知道!那能告诉我们你们讨论了哪些方案了?没谈好,不能说!那分到虹桥和田林是确有其事吗?那只是方案之一!那么方案之二之三呢?不能说!
      您知道吗?不要说按您说的,有关部门搞一个调查报告之类的。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了,我们要求开个全校家长会通个气,让大家都知道知道总可以吧?小学校长说不行,要回去讨论,她不能决定。交大校长说要回去讨论,怕他说个意见大家不满意!您没觉得这是件很奇怪的事吗?而且告诉您,去年到今年整一年,我们没开过家长会!您说呢?家长会是家长聚集的会议,不让开,您说呢?不奇怪吗?
      今天校长开会,整个就是太极推手,没有实质性内容,就是说你们这样不行,要派代表,我们才能沟通!我们会妥善安排的,和教育局在谈,谈好了会告诉大家的。现在谈的内容不能说。。。。。。
      唯一有一点实质性内容的就是:最后小学校长被逼说出一句:原则上同意在五一前开家长会!散会!
      另外最严重的是,我们家长自己搞的帖吧,互通有无的地方,几次遭到删帖,甚至全部删光!
      此外,今天起,交大校内的MSN已经受到监控!能看见头像,不能聊天通话!与校外的MSN可以用,但不稳定。您不要告诉我,这是巧合!
       事已到此,交大最关心的仍然是如何瓦解家长队伍,不让他们把事情搞大,而不是说如何想办法安置那么多小孩子,稳定教职员工的情绪,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各单位领导都开始找自己的职工谈心了,内容就是让家长不要闹,要乖!
      请您自己评判!









[ 本帖最后由 紫水晶 于 2007-4-29 00:2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考拉 于 2007-4-29 23:51 发表
真的嘛?
不是拖延嘛?
一个家长会,三条口头传达,最后胜利的是交大领导班子。
家长没法去请愿了,因为没了理由。
家长阵线也瓦解了。原来想的推选家长代表,联络员的事没办成,彼此的联系也没留下。一盘散沙。
这件事仍然是暂缓。因为地皮早卖了,周边迟早要拆的。如何安置小学仍然不知道。
这么一折腾,怀疑今年的小一招生情况。
保留到明年暑假,今年的这些问题仍然会出现。今后的去向仍然不明朗。现在只是暂时安抚了家长而已,尤其是小四的家长。而明年小四变小五,毕业后,在校的孩子人数就会少,同样家长人数也会少。不成气候。
到现在,仍然没有见到书面成文的东西,比如说交大对小学的规划到底是怎么样的?交大子弟小学何去何从?国家有五年计划,学校也应该有规划,到底拿小学怎么办?是去是留?是拆是迁是并?今后一拆迁,现在的问题还是一样存在啊。我们经受不了折腾啊!不是说写下来的就一定能保证,但总比口头好。所以没见到交大正式发布的规划书也好,情况说明书也好,心里仍然没有一丝踏实啊。
所谓的稳定,是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稳定。缺一不可。试想经过现在的折腾,家长心里没底,老师也一样啊。领导也说过,他们不能保证老师的跳槽,那么学校的教育质量仍然是无保障的。即使说保证现在这批孩子在子弟小学到毕业,没有师资,仍然是空话。
前途堪忧啊!
心里真是无奈!
一个孩子背后是两位父母,三个家庭,四位老人。和谐社会,稳定第一。我们希望有真正的稳定局面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苦乐年华 于 2007-4-29 17:33 发表
看不出我说话尽量客观吗?对于事实我从不讳言,并且我支持事实的披露。

针对异己就大肆攻击,文革的遗毒味道太浓了!

对于“特权”,城外的人有不屑的、有羡慕的,但待到自己有了那么点”特权“,就大多呆 ...
      我不知道您为什么觉得进了交大子弟小学就是有特权的?交大子弟小学的教学质量,排名等等其实并不占优势,唯一算得上好的,就是它的生源不错。这也是交大的传统优势了,其实交大也不怎么样,它的生源优于它的师资。这是交大人自己认可的。
      所以这一点大概就是吸引非交大子弟生源的原因吧。我没有看不起其它小学的意思,实事求是地讲,交大子弟毕竟有很多是教师的孩子,相对而言,家教要严格一点,人也平和一点,教育也更重视一点。这也是很好理解的,不是吗?这一点平心而论,是比周围一般的公立生源要突出一些。这不是我们自我感觉好,这也是老师,学校,居民的多年体会啊。我不知道您为什么对此有点耿耿于怀?
      另外要说明的是,不是我们要办交大子弟小学,这是历史问题了。交大当初是南洋公学时就开始办南洋小学了,后来才变成了子弟小学,交大有111年历史,小学就有105年历史了。交大在徐汇也算一个大单位了,有教工,有宿舍,有新村,自然就有小学,这在当初也是普遍情况了,大单位有自己的子弟学校。当时周围也的确没有什么象样的小学。所以子弟小学一直存续着。交大自己出钱,办学校,教工子弟可以进去读书,学费低廉,以解教工后顾之忧,这好象应该跟特权没关系吧?家长也是普通的交大教工而已。当然当初交大子弟小学质量没下降时,里面也有校长和书记的孩子。不过他们也和食堂的卖菜师傅的子弟一个班级。
      后来慢慢开始往闵行迁移了,但是拖了将近20年,也就是这一两年,才开始大批转向闵行,随着教工迁移,子弟小学生源因此下降,开始招收外来生源,具体怎么收费的,我不清楚。想入读的多半也是看中了子弟小学的生源环境罢了,要说它师资,教学硬件环境真是提不上的。拿教学楼来说,又老又旧,交大一直不舍得投钱,实在是无话可说。
      周边小学一个是汇师,一个是南丹,远一点是虹桥,如果汇师进不去的,那么考虑生源情况的话,还是有家长选中交大子弟的,想办法进来也是为孩子有个读书的好气氛而已。这也能理解的。是吗?
       所以我实在不明白您说的特权是指什么,我真没看出什么特权来。只是普通的学生家长而已。
      我没觉得交大子弟小学是名小,甚至也没觉得交大如何如何。他们的子弟有将来进伯克利的,也有进中专职校出来当个营业员什么的,只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拿钱做人生活就行。我从没觉得交大子弟小学和伯克利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我也相信您的孩子没进子弟也肯定能进伯克利。在此,对您的孩子预祝一声成功!

[ 本帖最后由 紫水晶 于 2007-4-30 01:2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苦乐年华 于 2007-4-30 11:27 发表
非常感谢“紫水晶”的和婉和摆事实、讲道理,如沐春风!

不过:如果一个学校,有打破脑袋也要塞几万元赞助费进去的现象,而且它是公立学校的话,那么别人觉得有点“特殊”不也是正常的吗?起码未尽公平吧?如 ...
应该不会向教工子弟收赞助费。



      交大子弟小学其实是交大人事处下面的一个部门,类似于交大的食堂,校医院这样的为教工服务而设置的部门。所有的投资都是交大自己的钱。这有点象单位的食堂,你到别的单位去,可能看见他们的职工在单位食堂吃饭,使用饭卡或者饭菜票,而非单位职工进去吃饭,就得用现金,或者根本不能在里面用餐。

       子弟小学严格说起来只能招收交大本校教工的孩子入学。教工的子女入读是不用交赞助费的。不过因为周围有交大新村,很多退休的教工也住在里面,那么他们的第三代孩子,比如孙子外孙之类的也可以入读。但是要交一点赞助费的,具体多少我不清楚。在满足本校教工子女入读需求后,有空额,就会再招收一点外来生源,这就要交多一点的赞助费了。具体数额我不清楚。也有家长冲着交大子弟的生源单纯进来的。近几年因为教工转移到闵行校区多了,本校生源下降,而交大对子弟小学的投入一直很少,而很多的改革措施又偏向于大家自谋生路,比如说交大也要求它的图书馆拉课题上交经费,甚至水电费也即将自己交等等,可能子弟小学收外来生源就比较积极一点了。毕竟生存第一。


那么高校老师如果一定要自己的孩子进子弟学校才觉得高校对自己有交待的话,



这个倒不敢。其实我上面也说过,进子弟小学是教工的选择之一,因为毕竟它离交大很近,接送时间又是和校车发送时间配合的,也没有户口要求,即使家不在附近的教工,早上上班前送过去,晚上下班接,放在单位一会,跟自己一起回家,图个方便。周围又有新村,也方便祖辈接送。也有不送进子弟小学,在外校读书的教工子弟。





那么:
1)他们没有足够公正、仁义、家天下的胸怀,教育出来的高校学生学业上即使有成,人文底蕴仍显不足;



      这个我们承认。我们的确在努力干好工作,写教案备课,给学生上课辅导,搞课题研究,搞项目进展的同时,还有不少私心,会想着自己的孩子是否也象自己的学生一样能安心在教室在学校里上课,直到学成毕业?我们没能做到心无杂念,一心只想着报效交大。这个的确是我们不好。就因为自己家庭后院起火就影响了自己效忠学校,真的很不应该。这方面我们应该深刻反省。


2)高校教职工也是一种职业选择,没有什么委屈而必须要有补偿。而且职责是尽己所能:爱国荣校。自己做到了吗?



      是是是,您批评指正得很对。我们爱国是肯定爱国的,不过荣校是没做好。我们有些人本身就是交大毕业的,有些父辈就是交大教工,交大的校训就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因为想继承交大的光荣传统,所以有交大情结,也把自己孩子送进了子弟小学,想让他们也能做个小交大人。可是我们光想着饮水了,享受着交大给我们的优惠,没想着思源,要回报交大的恩情,比如学校既然要卖,我们就该服从学校的安排,自觉自愿地把孩子送到交大指派的地方去读书,而不应该去跟交大争什么师资教育质量,路途远近之类的小事。

       的确,我们进了交大,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上课,搞课题,做项目的同时还会因为自己的工资待遇,住房问题,紧张的课题经费问题,繁重的教学任务,越来越多的论文要求,越来越高的引进经费任务等等而抱怨,发牢骚等等。这的确是我们修养不够,道德水平低下,任劳任怨的态度还不够。再次反省。


3)高校教职工对高校不满意,尽可以通过合适的途径反映或者选择离开,用脚投票。



      是是是,这一点您也批评得很正确。发生了这事,我们应该自行请假,坐校车或者自己打车去闵行校区,找有关部门预约领导的接见,然后申述情况,聆听领导教诲,然后回去安心等待领导的回复。当然也要允许领导百忙之中对此事的遗忘,因此在等待一段的工作日后,如果无所回复,那就再次请假坐车去闵行校区,再次申请预约上一级领导接待,申述,聆听,等待回复,允许遗忘和无回复,等待,无果就再次走一遍这样的流程,直到孩子小学毕业升入中学,事情自然圆满地自行解决了。

        是,您所说甚是,我们也可以选择离开交大,带着我们在子弟小学读到一半书的孩子,留下我们做了一半的工作,上了一半的课程,搞了一半的项目,进行了一半的课题研究。。。。。。

高校附属子弟学校是一种历史产物: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一路直送,大包大揽:



是呀是呀,我们当初进子弟小学就是没有高瞻远瞩地清醒地认识形势,对国家的教育发展政策不熟悉,不明白,结果落得此下场。我们当初就该跟这种历史产物,这种违背历史发展的产物做坚决的斗争,坚决不把孩子送进去读书就好了。


1)“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未必最佳,高校被牵制了精力,对高校的主导发展有消极影响。到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外哪些一流大学是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一路有自己的子弟学校的?



      是是是,因为子弟小学的存在,影响了交大的财政支出和教育精力,否则交大可以把更多的钱和精力投放在别的地方,比如说可以建更高更漂亮的行政办公楼,可以让更多的领导干部外出考察,享受更好的食宿条件等等。没有了小学的牵绊,比如说交大校庆时花1500万修的那个汉白玉校门就可以修得更漂亮一些,以流芳百世,万世敬仰等等。办好一个小学的确和办好大学是很大的矛盾,带来很多的消极影响。我们觉得有类似子弟小学的大学都应该停办他们的子弟小学,比如说北大啦,人大啦,华师大啦等等,应该也劝阻他们继续做这样的逆历史发展潮流的事,何况小学是义务教育,又不能为大学带来任何收入的。

        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外就没这种大学的子弟小学,而且我们相信即使有,当和大学发展不符,阻碍大学卖地得钱的时候,他们肯定也会跟交大的做法是一样的!!!坚决卖地迁校扔学生!


2)时至今日,子弟学校很容易沦为鸡肋,从交大子弟小学的现在的硬件落后可见一斑;



是,这上面已经说过了,小学是义务教育,唯一值钱的就是它的地皮了,所以交大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之前投资改造它的职工子弟们的校舍,在这之后还想尽办法保留这块鸡肋!


3)固然有”生源优势“,但这样一路下来,相对封闭的圈子,也难免不出现”近亲繁殖而退化“的现象。高校教职工子弟也是社会人,享有社会公共教育和选择私立学校的权利。

子弟学校逐步散失是一个趋势,不独交大子弟小学。



      是是是,大势所趋,是我们家长没认清形势,螳臂当车,阻挡了历史发展,咎由自取,活该倒霉!

       我们本来就不该把自己孩子送到这个历史产物里来。而且在最终得知这块地块早几年就卖了,如今动迁组都进来了,通告也说到今年六月底就完成拆迁任务地情况下,还错误地认为交大还会保留小学继续办下去或者以后回迁继续办校。在看了地块发展图纸上的小学保留地块还以为子弟小学是会回迁再建的,后来才知道因为未来的高档小区会嫌小学吵而取消了建设计划。

      我们以为是个逐步的过程,没想到是个既定的结果,而且直到四月底还没有任何官方通告,要去靠听传言才知道一二。

      总的说来,是我们家长咎由自取,这就回去面壁反省,学习相关教育政策去。祝您节日快乐!心情愉快!请尽情冷眼旁观我们的心急如焚和无可奈何了!


[ 本帖最后由 紫水晶 于 2007-5-2 02:06 编辑 ].

TOP

转个帖----从交大校方事先获知家长合理诉求后的表现看校方权术的运用

其实交大校长办公室和人事处对广大交大子弟小学家长的在4月28日前的想法一清二楚,很多子女在子弟小学的家长与校办同志和人事处同志问讯时,相应同志非常了解大家的关切和意思,并且非常了解家长的行动和下一步的措施。但由于与徐汇区谈判破裂,故意采取拖延的办法,想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这件事。换几话说,交大子弟小学的家长要去康平路市委反映面临的问题的做法非常清楚,校长办公室、人事处的领导事先获知了全部的信息,子弟小学领导也直接向上级单位作了详细的汇报,但是奇怪的是交大校方获知该情况(时间为4月27日下午,当时书记在交大附中作报告)后考虑到徐汇区教育局在此事操作过程中不予积极配合,对交大非常被动表示了强力的不满,也想通过交大子弟家长向市委汇报来对徐汇区政府施加些压力,只派了子弟小学校长到现场了解情况,并作简单疏导工作。不巧的是正好当天是康办召开全市各委办局会议,等于将此事对全市各主要单位进行了现场直播。交大本来不想对家长进行对话和说服,结果事情扩大,市委相关领导直接与交大联系要求妥善处理此事,不得于,Y副校长出面接待家长。反映了某些领导不是想把事情办好,而是希望事情闹大,才能解决此事,同时这些领导缺乏政治敏感,对当前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关注民生问题,在处理群众、群体事件时要保障人民合理合法权益置若罔闻,想最好你们去闹,跟我交大无关,而且闹得越大越好。唯恐天下不乱,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现在,交大宣布了几点后,以为大事万结了,恰恰相反,如果此事不妥善处理,将会造成更大的群体事件,也许交大领导还想这么一搏,不知道将对国家和上海市产生如何的影响,交大的校长你们想到了吗?
.

TOP

转帖,大家可以当个娱乐看看:


建议交大将徐家汇校区和闵行校区全部出售,交大解散,土地全部改成大卖场、美容院、酒吧、游戏厅或其它娱乐场所。交大学生一部分并入上海大学,另一部分并入上海水产学院。交大原学生只许退学,不许自已找其它学校转学,老师则自寻出路。


后果一:留在子弟小学。人心的不稳,师资的散失,质量的下滑。学校名存实亡。。。。。。
后果二:并入其它薄弱学校,师资不保证,一切都是空的。即使孩子去上学,也是浪费时间。。。。。。
后果三:想尽一切办法转学。陌生的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变,教学进度的不同,教育质量的差异。孩子如果不能适应,跟不上,遭另眼相看,甚至排挤。。。。。。
后果四:退出义务教育体系,回家自己教。学习上没问题,眼界可以更开阔,身体可以得到更多锻炼,但是最重要的同龄环境没有了,只能跟着大人。对孩子来说,童年是个缺失,无法弥补。终身遗憾。。。。。。

这就是交大扔给每个家长的郁闷包袱。后院起火,断了我们的后路。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