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8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解读中招新政策,2009中招汇集(115楼零志愿分数线)

问:  人数  yaojun     2009-02-24

请问.2009年静安区初中毕业生人数有多少?2008年初中毕业生人数有多少?谢谢.





答:  Re:人数  静安区教育局     2009-02-27

2008年为2300左右,2009年为2200左右.

TOP

引用:
原帖由 shuaishuaimm 于 2009-2-20 09:42 发表
2009年的上海市中考政策 (推优,自招和名额分配),和原政策相比,差别有多大呢?请各路精英解读其内涵何在?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40%,其中推荐 ...
2009年中招政策新鲜“出炉”,本报第一时间作深度解读
如何选“推荐入学”与“考试入学”
www.jfdaily.com 2009-02-24 10:38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杨 虹 通讯员 洪 展实习生 李晓蓉[深度解读1]

“推荐生”和“自荐生”有何异同?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40%,其中推荐生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30%,自荐生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10%。

    深度解读:“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实则是往年“自主招生”和“推优生”两者的合并,今年它们又有了新的专有名称“推荐生”和“自荐生”。

    首先,“推荐生”名额的确定是由考生所在的初中学校,“自荐生”则可根据自身特长情况和招生学校的招生要求进行自荐。换言之,“推荐生”的第一轮选拔直接由学校来完成,而“自荐生”是自己直接与招生学校接触参与筛选。

    其次,被推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应达到“优良”。最后,考生只能在推荐和自荐之中选择其一。对此,专家指出各区学校的招收“提前推荐自主录取”的计划是考生所应该关心的。假如杨浦区的考生非常希望能进入虹口区的一所高中,尽管本人已具备被初中推荐的资格,如果该高中不在杨浦区招收“推荐生”,那么考生为了能够进入这所学校则只能通过“自荐生”渠道。

    特别提醒:当学生获得了提前推荐自主录取名额以后,一样要参加6月份中考,且成绩不得低于统一划定的“提前推荐自主录取”最低投档控分线。此外,今年“名额分配”和“零志愿”在填报、录取上的顺序如何,文件尚未给出明晰说法,这也是届时值得考生注意和关心的。

[深度解读2]要有应对两种入学办法的两手准备

    据了解,2008年由“推荐(包括自荐)”渠道入学的人数在12000名左右,在不足10万的中考生总数中所占比例相当高。由此,近年来有一种说法: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推优”用去30%,自主招生用去10%,名额分配法又用去12%,还要拿出近20%招择校生,余下用于统考录取的计划实际就很少了,考生考进示范性高中的难度就更大了。

    深度解读:这其实是一种消极理解。首先,无论是什么样的改革措施,其出发点都是为最大多数考生谋利益。其次,要看准、抓住每一个可能属于自己的机会,2009年方案中的推荐入学的名目有改变,也只是一种归并,更简便、更有可操作性。

    2008年,全市有近5600人由“自主招生”升入中职校,但是全市中职校的“推优”录取人数却不足150名。这说明很多考生的自我衡量与找准机会的能力不强。在这5600名考生中,许多人本来可以在5月中旬以“推优生”资格入学,由于在“推优”机会面前犹豫,想“搏”高中,结果很累地走了一段备考路,却落定在同一层次的升学目标上。要在“推荐入学”与“考试入学”中,寻求最优途径。例如就读学校给予你“区推优”时,应该权衡本人实力能否在统考时达到示范性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如果把握不大,就不必拒绝“区推优”。

    特别提醒:要有应对两种入学办法的两手准备,千万不可松懈课业学习等待推荐。以往,个别考生在“推优”录取时由于志愿“撞车”未被录取,而自己又在这一阶段放松学科复习,结果中考得分大失常态。正确的策略思想应该是“推荐入学”机会不放过,“考试入学”准备也不放松。



作者:杨虹.

TOP

引用:
原帖由 shuaishuaimm 于 2009-3-5 22:47 发表
,很有可读性,但其中某些解读和有些过来人的理解不大一样.搞不懂,偶要找高手去.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