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81个人次参与评价】

说古道今,图说老上海的风情与经典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啊呀,差点错过!你真是了不起,这么多上海的照片。.

TOP

回复 119#龙宝娘 的帖子

体育大厦里有个温水泳池,前几年,一楼还有台湾统一牛排,现在好像搬到九江路去了。.

TOP

回复 123#龙宝娘 的帖子

我们要为这个精华帖添砖加瓦,楼主辛苦了!你与我心中的上海一样可爱。.

TOP

回复 136#小美女妈 的帖子

长见识了!.

TOP

绿屋

有故事的远东第一豪宅.

附件

051212002s.jpg (112.48 KB)

2010-3-31 12:12

051212002s.jpg

3011450091_33a07a41b8.jpg (109.91 KB)

2010-3-31 12:12

3011450091_33a07a41b8.jpg

TOP

绿房子

“绿房子”是上海颜料大王吴同文的旧宅(铜仁路333号,与北京路转角处)。这座简洁干练的建筑,完全受到彼时国际主义,现代思潮的影响。光洁的墙面,条形的大玻璃窗,线条明确虚实得当。建筑形体向上逐渐收进,各层的宽大露台面向整片的花园绿地,惊人豪华的石梯直上二楼平台,空间开敞明朗而富有层次,室内外流通互融,在65年年前,这简直称得上是世界的前卫。又因它是上海第一座装上电梯,而且是全自动电梯的私宅,当年的《CHINA DAILY》报道说,“此幢建筑,是全远东区最豪华的住宅之一。”

    房屋一层的车道壁贴是大面的意大利进口大理石,表面做蚀毛处理,局部弧形的平屋面挑出薄薄的檐,因为主人的“绿色”情结,外墙也是不平凡的绿色的。这样的洋房,少见的酷。

    如同绿屋一般,上海的不少老洋房都曾有过一个叱咤风云的主人,自然,也都经历过风云际会的欢歌乐舞,是是非非的爱欲情仇。.

TOP

白公馆

白崇禧旧居,它坐落在上海西区颇具诗意的汾阳路上(汾阳路150号)。汾阳路树高枝繁,环境幽雅,路边的小洋楼也大都历史悠久,如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犹太人俱乐部、丁贵堂旧居、潘澄波旧居等。浓郁的悟桐树后的一座座幽静的花园里,一幢幢风格迥异、各呈奇姿的小洋楼正若隐若现。“白公馆”的外墙和户外气垫磅礴的大理石楼梯都是白色。现在,这幢花园豪宅成了“仙炙轩”极品烧肉餐厅。餐厅保留了楼内原有的建筑特色及装潢..

附件

200911093478978.jpg (51.77 KB)

2010-3-31 12:26

200911093478978.jpg

TOP

王伯群旧宅

王伯群住宅,现在的长宁区少年宫(愚园路1136弄31号)。变化多端的开窗形式,城堡式的雉堞,尖顶,层层叠叠的老虎窗,建筑构件华丽而拥挤。.

附件

200911093508793.jpg (46.83 KB)

2010-3-31 12:28

200911093508793.jpg

TOP

邬达克的盛名,在“煤炭大王”刘吉生的私宅(巨鹿路675号,现在是上海市作协的所在地)上得以再次印证。这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师,竟然能拿捏各种风格的建筑样式都恰到火候。这栋宅邸,是希腊风格的古典式建筑,整体宏伟稳重,细部精巧浪漫。贯通两层的爱奥尼克柱式的门廊和二楼开敞舒适的弧形阳台,简直可以上演公主等待马车去赴宴的童话剧。而在宅前不逊于任何西方豪宅的精美的四瓣蝴蝶形喷水池中,美梦般立着上海惟一一座普绪赫公主的洁白雕像。.

附件

200911093512395.JPG (65.42 KB)

2010-3-31 12:29

200911093512395.JPG

TOP

马勒别墅(陕西南路30号,现为酒店式公寓)

据说是主人马勒按照小女儿的梦境设计的,七年打磨成就这栋实在精美到无以复加的建筑。住宅的坡顶陡直高尖,尖顶和凸窗是其特色,而最与众不同的是,建筑的表面包括高大的围墙,都用了泰山面砖镶嵌,深浅不匀拼缝明显,又施以中国琉璃瓦的压顶,非常活泼有趣。.

附件

200911093517227.jpg (273.01 KB)

2010-3-31 12:31

200911093517227.jpg

TOP

沙逊别墅

沙逊别墅(虹桥路2419号,龙柏饭店一号楼)是和平饭店原主人沙逊的“伊甸园”,沙逊还建了与它相似的一栋,现在哈密路上,旧称“罗别根花园”,两栋皆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都具有典型的英国乡村别墅的风格,红瓦白墙,朴实亲切。英商正广和洋行大班住宅(武康路99号),亦属英国乡村风格,低低的下窗檐正适合览看花园景致。虹桥路的沙逊别墅还是张国荣拍摄《红色恋人》的取景地之一,也是他非常钟爱的怀旧之处。.

附件

200911093524611.jpg (61.8 KB)

2010-3-31 12:33

200911093524611.jpg

TOP

丁香花园(华山路849号),传说是李鸿章为爱宠“丁香”所修的,故事口口相传不免香艳。后来有人考证说,丁香花园是李鸿章的儿子给他的妈妈修建的,这一考证使得建筑顿时失去了情色和政治的色彩和意义。花园里有数栋西洋小楼,木柱雕花和遮阳构件上又有中国传统的钱币图案,加之风亭曲桥,清水绿竹的江南园林风光,亦中亦西,清新明快.

附件

200911093536093.jpg (64.98 KB)

2010-3-31 12:37

200911093536093.jpg

TOP

汾阳路79号

,建成于1905年,应该是上海花园洋房中的元老了。这栋现在作为上海工艺研究所办公机构的建筑有1500平方米,“横三段”和“纵三段”的古典主义构图比例严谨得当。受法国文艺复兴盛期的风格影响,线条舒缓平直,娴雅自然,室内大理石和木装修显示出欧洲新艺术运动派建筑特征。和许多古典主义风格的花园洋房一样,通向二层的石阶略成弧曲,柔美精致,攀爬或拾阶而下的时候绕看建筑或花园,变化微妙,愉目悦心。。.

附件

200911093531249.jpg (83.79 KB)

2010-3-31 12:38

200911093531249.jpg

TOP

楼主,我忙好了,不要说我喧宾夺主啊。.

TOP

回复 173#小美女妈 的帖子

献花了!上海的弄堂---上海市井生活的真实写照。无论是“上只脚”弄堂的幽雅,恬静,还是“下只角”弄堂的嘈杂,喧哗,都承载了几代上海人与这座城市无法割舍的情怀。.

TOP

回复 176#小美女妈 的帖子

楼主不睬阿拉,阿拉继续忙.

TOP

马歇尔公馆

这所带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暑期建筑风格的建筑,原来属于一位品位高雅的太太——英国人荻百克夫人。整栋建筑构图简单,并无变化的花哨。,底层有三根雄伟的陶立克柱式的门柱,二层有宽敞的露台,长窗落地,两侧有升起的烟囱,完全对称,平稳和气。室内的大厅是大理石的地坪,悬挂着巨型的水晶雕吊灯,柚木护壁上镶嵌着巨幅的彩陶壁绘,餐厅里有一盏从英国特地定做的铜制吊灯,极尽精致考察之能事,入夜,更是令人目眩神迷。1945年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将军曾在此住了一年有余。如果别墅成为瑞金宾馆的分部。.

附件

20091109354810.jpg (35.76 KB)

2010-3-31 14:13

20091109354810.jpg

TOP

梓园

乔家路113号,隐匿在上海老城厢的迷巷里。沿街的门楼是一个法国古典主义风格倾向的建筑,“梓园”两字由吴昌硕所题。二层正中有深凹的拱券和两根奇特的“不着地”的壁柱,夹着一方石鼓文字体的题额:梓园。门洞上方的弧形线脚内贴着一个大大的五角星。混杂着横竖的牌匾,剥落的粉刷,加上正午小街上焦灼的气味,这种时间和空间杂糅的文化语言都显得非常遥远。走进门楼,迎面是一座英国古典式的洋房,揣摩它的造型,细部变化而人寻味。梓园当年的主人名士王一亭曾在1922年接待了访问中国的爱因斯坦夫妇。.

附件

200911093553690.jpg (214.63 KB)

2010-3-31 14:16

200911093553690.jpg

TOP

孔祥熙公馆

多伦路250号,不晓得什么原因,孔祥熙官邸竟然是一栋阿拉伯风格的建筑,也许在他之前还有别的主人,偏爱这种伊斯兰精致华丽的情调。玲珑细密的白色石雕花格好像一层薄纱一样罩在坚硬光挺的建筑上,马蹄形的拱券还带着小朵小朵柔嫩的曲线,内中窗户的小小隔扇更显得纤细可爱。厅堂中的铺地也是一等的拼花,真是彼时上海质量的证明。.

附件

200911093574249.jpg (81.55 KB)

2010-3-31 14:17

200911093574249.jpg

TOP

回复 180#小美女妈 的帖子

我又结束了。你继续吧!.

TOP

LZ你偷懒了吧?我们忙完了。.

TOP

我喜欢看老教堂,慢慢等着欣赏。.

TOP

回复 195#麻辣大龙虾 的帖子

哈哈,侬牢有想法额,说不定你的愿望还真有实现的那一天呢。.

TOP

回复 210#变形金刚 的帖子

谢谢侬,只要你喜欢我就高兴。.

TOP

张学良公馆

九•一八事变前后,张学良是个风云人物,但却扮演了悲剧的角色。1933年以后他曾三次来上海,有三处寓所。第一次是1933年3月,他通电全国下野并准备出洋考察,随后从北平来沪,宋子文为他安排住在福煦路(今延安中路)181号。就是在这里,他戒去了毒瘾。一个月后,他去了欧洲。
第二次是1934年回国,到沪后先暂住在莫利爱路(今香山路)2号洋房里,他的侍卫副官长谭海物色了高乃依路(今皋兰路)一号的花园洋房,租了下来。赵一荻(赵四小姐)也从北平南下住此相伴。不久,张学良出任武昌行营主任,离开上海,而赵四小姐却常来此小住,因此这一处被人称为“张学良公馆”。.

附件

200912985525734.jpg (43.33 KB)

2010-3-31 18:35

200912985525734.jpg

TOP

爱庐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前,在上海的住所大多是临时的,到了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才在上海真正安置了一个家。 
不过这所住宅也不是蒋介石掏钱买的,而是他大舅子——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买来作为宋美龄的陪嫁。这幢法式花园洋房位于法租界贾尔业爱路9号(现东平路),由一座主楼与两座副楼组成。 现在这幢建筑及花园已经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学校的一部分。东侧副楼是学校的行政办公楼,主楼东侧二楼原是蒋介石、宋美龄的卧室及卫生间,且有一秘密暗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从暗道直达楼外。现在卧室与卫生间已打通,成了学生们练琴的教室,只有暗道仍然保留着。主楼中间单元底层,现由学校出租给高华纺织品有限公司作办公室。主楼南面原有一占地30多庙的大花园,现已大大缩小,只有三四亩大。顺着花园往前走几十步有一汪池水,池水旁有一前一后、一大一小两座假山,在一块突兀的假山石上,镌刻着蒋介石亲笔题写的“爱庐”两个大字,今天依然清晰。蒋介石把庐山牯岭别墅称为“美庐”,把杭州西湖的别墅称做“澄庐”,把上海这所住宅称做“爱庐”,可见他对这幢洋房的喜爱。 

[ 本帖最后由 fendihuang76 于 2010-3-31 23:08 编辑 ].

附件

200911093552587.JPG (59.09 KB)

2010-3-31 23:08

200911093552587.JPG

200911093552587.JPG (59.09 KB)

2010-3-31 23:02

200911093552587.JPG

20070807_b4becdf3f1931aa3cc10knujOprEokZ0.jpg (412.38 KB)

2010-3-31 23:02

20070807_b4becdf3f1931aa3cc10knujOprEokZ0.jpg

TOP

威海别墅

威海别墅。作为难得一见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风格民居,几十年来,这十幢独立的楼房始终低调地藏在弄堂里,一如它们的建筑外形般静谧与冷峻。 威海别墅的弄堂是单向的,只由十幢独立的楼房组成,楼房的结构是联排或双拼,居住人家自然有限,所以显得低调、私密。大部分楼房是居住,只有偶尔几幢房子被用做画廊或者公司,走在弄堂里,无论什么时候都觉得静谧,还散发着几分矜持。
1920年代,这里曾是上海大中华橡胶厂厂长的私宅。如今,每层楼面的木地板还保留原样,楼梯和扶手同样,那敦实的木质扶手表面因为时间被磨得发亮,因而触感也更自然光滑,楼梯的每个转弯都是个美丽的弧线,转弯处的铸铁窗子是仿原样新装的,据说当年的把手和销子都是沉甸甸的铜质。威海别墅不符合海派情结里第一眼看上就喜欢的要素,但它的含蓄和谦虚更耐人寻味。.

附件

200911995541439.jpg (32.69 KB)

2010-3-31 18:48

200911995541439.jpg

TOP

蔡元培故居:彰显高尚人文气息

 1937年10月,蔡元培先生由上海市愚园路寓所迁至海格路(今上海市华山路303弄16号)居住。同年11月2日,他带头与交通、同济、暨南、浙江等大学校长,有黎照寰、翁之龙、何炳松、竺可桢等联名致电九国公约会议,呼吁采取有效措施,遏止日本对华之侵略,并严惩日本违反国际公法,肆意摧毁我国文教机关之暴行……
  
  日军侵占上海后,蔡先生果断移居香港。整幢房屋占地2.22亩,建筑面积526平方米。如今,该故居房屋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时空交汇仿佛冥冥中将蔡元培老先生高尚人文的气息赋予了华山路,并将他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附件

20099321911734.jpg (27.22 KB)

2010-3-31 18:52

20099321911734.jpg

TOP

郭棣活宅邸

在豪华的丁香花园与汇益花园间,坐落着一幢用玻璃砖贴面的洋楼。那就是近代巨商郭氏家族第二代传人、曾任永安纺织公司总经理的郭棣活豪宅。该“玻璃洋房”的门牌号是华山路893号,今为上海市级优秀近代保护建筑。1948年夏,郭宅竣工,举行了盛大的迎宾仪式,蒋介石、孔祥熙、宋子文、陈果夫、陈立夫等纷纷前来志贺,盛赞住宅的豪华气派。棣活赴粤履新后,曾将这幢玻璃洋房让与上海市工商联办公,今已成某实业集团的所在地了。
  这是幢颇具现代派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楼高2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在建筑形体处理上刻意追求现代建筑的几何造型,平面为不对称布局。据时任郭家园艺师的张顺发介绍,室内、过道、庭前铺设的地毯都是从美国进口的,光此一项,就需200根黄金大条。地毯尚且如此价昂,整幢洋楼的造价便可想而知了。
  .

附件

20099321912621.jpg (26.08 KB)

2010-3-31 18:55

20099321912621.jpg

TOP

孙科住宅:西班牙式风格建筑

作为国父孙中山的独子,孙科的住宅多年以来一直广受关注。该住宅位于延安西路1262号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大院内,是一幢风格独特、景色宜人的花园洋房,属于西班牙式建筑。
   孙科住宅占地约8000平方米,现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系西班牙式建筑,兼有巴洛克建筑风格,其斜坡屋顶采用红色筒瓦铺设,檐口细部装饰讲究,门套、窗框形式多变,运用各式拱券,壁炉顶上的烟囱似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做法,外墙立面简洁明快,又具有西方现代派建筑的风格和气派。.

附件

2009932192414.jpg (31.65 KB)

2010-3-31 18:57

2009932192414.jpg

TOP

回复 223#小蹦妈妈 的帖子

谢谢!我来者不拒了。我们是替龙宝娘的班的。.

TOP

今日的上海市少年宫即为嘉道理住宅 

延安西路64号,上海人都晓得是上海市少年宫所在,但它曾为嘉道理住宅的历史就鲜为人知了。 
它的原主人艾里•嘉道理,英籍犹太人,想想就是天生做生意的料儿。以500港币起家,日后成为沪港两地都鼎鼎有名的实业大老板。 
嘉道理住宅,源于一个悲伤的故事。1919年,嘉道理原来的住宅失火,他的妻子急着让保姆逃走,自己却不幸丧生。悲痛不已的嘉道理带着孩子回伦敦散心,委托他的好友布朗在上海另起新居。而布朗酗酒成性,浪荡颓废,干脆又把此事扔给了洋行承包。承包商当然刻意豪华,足足花了四年时间才造好。当嘉道理接到100万两银子的造价时,他大吃一惊,不过,新居的确美仑美奂,成为嘉道理的最爱。 
嘉道理住宅气势恢宏,占地14000米,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更显示出它的卓然不群。宽广的草地让人顿觉视野的开阔;中间就是对称、端庄的住宅,光建筑面积就有3300平方米,1929年甚至还加盖了一层。你一见到它,会感受到宛如皇家宫殿的华贵惊艳,你很难看到如美钻一样的建筑,但它的确就是。匀称整齐的柱石,撑起了宫殿的巍巍骨架;端正狭长的阳台,尤其是二楼的阳台,正好充当了天然走廊,上面应该弥散着仕女裙裾翩翩的幽幽气息。 .

附件

20070807_b517fd47dd1e08e06312tLFzZKkyTZ25.jpg (125.75 KB)

2010-3-31 22:56

20070807_b517fd47dd1e08e06312tLFzZKkyTZ25.jpg

TOP

回复 254#小美女妈 的帖子

帮你贴两张弹格路.

附件

175_200811171310104LGIG.jpg (143.01 KB)

2010-3-31 23:12

175_200811171310104LGIG.jpg

175_2008111713104011d2F.jpg (117.91 KB)

2010-3-31 23:12

175_2008111713104011d2F.jpg

TOP

回复 287#麻辣大龙虾 的帖子

房子是犹太人的。那个少年宫是宋庆龄发起创办的,她四处奔走把当时这座房子用作少年宫。后来那位犹太人的后裔还回来看过这座房子,当看到已成少年宫时,很开心,就把它捐出了。.

TOP

嘉道理住宅简介(现中福会少年宫)

延安西路64号,上海人都晓得是上海市少年宫所在,但它曾为嘉道理住宅的历史就鲜为人知了。    它的原主人艾里·嘉道理,英籍犹太人,以500港币起家,日后成为沪港两地都鼎鼎有名的实业大老板。
   嘉道理住宅的兴建,源于一次意外。1919年,嘉道理原来的住宅失火,他的妻子为了救女家庭教师自己不幸丧生。悲痛不已的嘉道理带着孩子回伦敦散心,委托他的好友布朗在上海另起新居。谁知布朗酗酒成性,浪荡颓废,干脆交给了洋行承包。四年后当嘉道理回到上海接到100万两银子的帐单时大吃一惊,不过,新居的确美仑美奂,成为嘉道理的最爱。
   嘉道理住宅是法国路易十六时代的宫廷式建筑,气势恢宏,占地14000平方米。住宅南面是宽广的大草坪。住宅建筑面积有3300平方米,1929年甚至还加盖了一层。你见到它,会感受到宛如皇家宫殿的华贵。 这幢房子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楼大厅是舞厅与餐厅,整个一楼都是招待客人共同享受娱乐的场所。楼上有多间卧室,各个房间的装修、色调都别具特色。光浴室、卫生间就有六处。内外墙面、地坪几乎全部采用意大利大理石,入门处有爱奥尼克式的大理石柱廊;大厅顶部特意以大理石砌出穹窿,地面四周也铺设了大理石,中间则以柚木拼成花纹,是跳舞最理想的地板。连楼梯的石级、扶手与栏杆都是大理石的,所以人们称它为“大理石房子”。嘉道理慷慨大方,交游广阔,所以这个偌大的宫殿经常宾客满座。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嘉道理一家被赶出这座豪华别墅,押往香港,被关在集中营;后来又被押回上海闸北集中营,饥饿、寒冷、病痛,还受到百般折磨,过着非人的生活。而那座豪华的“大理石宫”此时则成了日军一个军事机构,成了一处见不得人的魔窟。
  抗战胜利后,美军登陆上海滩,这里成了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军人的活动中心。解放后,嘉道理家族结束了上海的业务,转至香港经营。经宋庆龄先生提议,1953年5月31日,上海市有关领导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联欢晚会上宣布: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正式开幕了!地址就选在正在举行晚会的“大理石大厦”。随后又在院内先后修建了科技楼、游艺楼、小剧场和天象馆。这里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老嘉道理的儿子劳伦斯·嘉道理夫妇于1979年再次来到上海时,心情非常激动。他说:“我父亲特别喜爱的大理石大厦,已成为几千名儿童获得知识的地方。”1989年嘉道理别墅被列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

TOP

回复 319#文的妈妈 的帖子

你贴的也是精华呀,给你献花!.

TOP

回复 347#小美女妈 的帖子

小美女妈好有才啊,你不解释我也有些搞不懂的。.

TOP

宝妈,我来看你了。.

TOP

送夜点心了

上海的传统早餐  油条是大饼的最佳拍档。但油条也可单吃,或者斩成段蘸酱麻油佐泡饭,相当实惠。
    过去的油条是很正直的,多粗,多长,分量多少都是有标准的。入油锅后,眼看油条们翻滚着长大,心里别提有多欢喜呢。那时候还有老油条。老油条一词,在上海方言中,特指那些屡教不改的坏小子。但老油条确实很好吃,它是这样做的:前一天没卖掉的油条再入一次温油锅炸透就行。老油条空口吃,不比麻花差。
后来大饼摊拆光了,做油条的历史使命落在了外来妹肩上。她们也没人管,为了使油条好看,就在面里和进了洗衣粉,油里一炸,胖小子一个。看着赏心悦目,吃口却差多了,涩嘴。洗衣粉里含磷,是污染河水的罪魁祸首,常年吃这种油条,肠子也要烂掉。
粢饭。糯米与粳米按一定比例配好,浸泡一夜后隔水蒸,一定要放在木桶里蒸,木桶的底是一层木格子。木桶坐于铁锅上,让蒸汽升上来,格子上垫草编垫子,新垫子刚用的时候会蒸出一股清香。师傅包粢饭时动作非常快,因为烫手啊。蒸得好的粢饭应该是软硬适中,清香味浓,可塑性强——我家弄堂对面点心店里有个师傅可以用一两粢饭包一根油条,而且不露馅。

[ 本帖最后由 fendihuang76 于 2010-4-4 11:10 编辑 ].

附件

500c589bg61aaa8ba184a.jpg (41.08 KB)

2010-4-3 21:53

500c589bg61aaa8ba184a.jpg

500c589bg65fbe63451eb.jpg (71.79 KB)

2010-4-3 21:53

500c589bg65fbe63451eb.jpg

500c589bg65fbeb542e02.jpg (54.52 KB)

2010-4-3 21:53

500c589bg65fbeb542e02.jpg

TOP

传统巧克力

上海儿童食品厂的蛋形巧克力,想起来了吗.

附件

3890921793_d3ccb5bfcb.jpg (176.29 KB)

2010-4-3 21:56

3890921793_d3ccb5bfcb.jpg

TOP

这两天蛇虫百脚,牛鬼蛇神比较多,少出门。.

TOP

看啥片子,透露一下。.

TOP

沪上知名百年老店“德大西餐社”

德大西餐厅曾经是上海人吃西餐的启蒙老师,现在的餐单仍旧保持了以往的特色,东西不多,但是做得很“德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商务套餐。对于一个人、或者是只想来体验下老上海餐厅环境的人来讲很实惠,30元一份的套餐,有例汤、炒饭和一道西式主食,做得也地道,口味嘛可以讲很对得起这个价格了。.

附件

1246527441097.jpg (46.25 KB)

2010-4-3 22:04

1246527441097.jpg

1246527441778.jpg (34.79 KB)

2010-4-3 22:04

1246527441778.jpg

1246527442038.jpg (31.29 KB)

2010-4-3 22:04

1246527442038.jpg

TOP

建国西路500—506弄建国西路500—506弄:西班牙风格新式里弄“懿园”

1941年由中国农民银行投资建造,六十 一幢居民住宅。

建筑风格:为新式里弄,总占地1.53公顷。弄内共有57个单元,都是砖木、混合结构三层楼房。总弄宽6米,支弄宽4.5米,便于汽车通行。建筑外观主要为西班牙式风格。外墙均采用水泥拉毛粉刷,屋顶采用红色西班牙式筒瓦,窗间采用具有浓郁西班牙特点的螺旋形柱。总弄两边围墙每隔一定距离有绿化小品装饰,是懿园一大景观特色。.

附件

20070807_0165b6bf42adda85cee15gbpkuDY7VVF.jpg (8.79 KB)

2010-4-3 22:10

20070807_0165b6bf42adda85cee15gbpkuDY7VVF.jpg

20070807_312776620bbded8ae77c6wK1HDd2Cplj.jpg (11.38 KB)

2010-4-3 22:10

20070807_312776620bbded8ae77c6wK1HDd2Cplj.jpg

TOP

敌伪时期汉奸潘三省宅邸

建筑高二层,墙面底层为清水红砖,二层黑色水泥拉毛。西立面局部有红砖砌筑山墙高出屋面,山墙顶部呈阶梯状层层跌落,墙面转角有转角隅石。入口门廊为古典式。南立面二层有竖向绿色半露木架,底层有敞廊,由两根支柱支撑。一根有锥形罗纹状柱础,另一根没有。整石雕出仿爱奥尼式浅浮雕的支柱柱头粗拙质朴,形象十分有趣。门廊内的圆拱券门的拱券、楣窗和门框均为木制板壁上画出的图案。花园内的雄师、少女等石雕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入口与花园连接部位将中国石照壁与石雕涡卷相结合,园内还有中国园林小品,景致优美。室内木楼梯扶手转角柱也有精美雕刻。
    此宅曾为敌伪时期汉奸潘三省宅邸。抗战胜利后,作为敌逆财产没收,遂成为上海市长吴国桢的宅邸。三四十年代,吴国桢是蒋介石身边炙手可热的人物。他早年留学美国,宦海浮沉20载,足智多谋、八面玲珑。1946年5月,吴国祯53岁,走马上任上海特别市市长,为国民党历任上海市长中最年轻的一个。吴国桢入住后,大规模改造了这幢房屋,现状即为此次改造的结果。.

附件

20070808_a8c5918a171427eccfd2l5DGdR1cbtkR.jpg (32.51 KB)

2010-4-3 22:14

20070808_a8c5918a171427eccfd2l5DGdR1cbtkR.jpg

TOP

一代艺术大师刘海粟的故居

一代艺术大师刘海粟的故居座落在上海复兴中路与重庆南路的交会处,这是一幢法国早期独立式四层楼花园住宅,沿街筑有高高的围墙。进入大门,有一露天楼梯直通楼内。建筑的底层外墙面采用卵石子装饰,二楼外墙面则是红砖清水墙,外墙上开有矩形和拱形等各式窗户,屋面是红瓦四坡顶,富有立体感。庭院内置有一些小盆景,四周墙上爬着攀悬植物,一到春天,满目苍翠。室内是柳安木地板配以柚木护壁,天花板上的石膏花饰十分精致,另外,室内还设有考究的壁炉。
  这幢房子是由旧上海的实业家朱葆山所造,30年代,刘海粟向人租下,从此便一直住在这里,直到他去世.

附件

20070809_8c6c9d659574c0ef07c6pfKJ6oboKVok.jpg (51.16 KB)

2010-4-3 22:18

20070809_8c6c9d659574c0ef07c6pfKJ6oboKVok.jpg

TOP

打乱了,应该把美食放在一起的,对不起了!.

TOP

回复 384#小美女妈 的帖子

侬看了心里痒伐,残吐丝册来了伐?.

TOP

再来馋馋你们

这是什么东东,答出有奖!(赤豆棒冰没找到).

附件

2009520101619.jpg (18.58 KB)

2010-4-3 22:40

2009520101619.jpg

2009520101736.jpg (18.74 KB)

2010-4-3 22:40

2009520101736.jpg

200952010202.jpg (37.36 KB)

2010-4-3 22:40

200952010202.jpg

TOP

回复 394#加油! 的帖子

只要你喜欢就好!.

TOP

 65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