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8个人次参与评价】

今年九月升大班的看过来,想考名校的看过来,

我给ZHUJINHUA妈妈出个主意,让他10岁再去上小学,22岁以后再去读大学,这样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不然,小学前一定要达到这样那样的目标,中学前一定要完成这样那样的晋级和竞赛指标,对于孩子来说负担太重了。等他长大点,再去压他,感觉要人道一些。10岁的孩子,一定能胜任世外和实验学校的任何考试题目了吧。如果能这样,超前学习还有必要么?
可能因为我们家晴晴是小月生的,现在还没有正式上幼儿园,已经在早教中心和托班各呆了近一年了。所以我没有这样的紧迫感和焦虑感,一定要把孩子的每一分钟充分利用,把她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
日本人平井信义的《爸爸妈妈必读丛书》最适合焦虑型的东方妈妈,其中有一本,“我的妈妈是个糊涂蛋妈妈”。如果把妈妈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让他们从小就学习,学习,奋斗,奋斗,或许他能获得成功,但是他的内心会快乐吗?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是快乐是无限的。只要孩子快乐,他们总有一天会找到自己的方向。.

TOP

小学阶段,我不想让女儿念名校。不想让学校教育干扰家庭教育。本来在中国,学校教育就学太多知识了,用9年义务教育的时间,学别的国家12年义务教育的知识。如果再加入到稀缺的优质小学资源的竞争中,则让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灌输学知识和竞争的意愿。学这么知识有什么用?工作后这些知识能派什么用场呢?
我想把这些时间还给孩子,让她早日发现内心真正的兴趣所在。这大概就是胡豆妈妈说的乌龟理论吧。人生这么漫长,如果有了方向,慢慢走,总能成功的。
不过,考虑到每个父母的价值观不同,灌输给孩子的教育和价值观也会不一样。我倒是感觉犹太学校教育里,有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法:每个学校都会有“神童班”,智力超前的人群中5%的孩子,可以申请加入这个神童班。神童班的孩子,平时是在自己的普通班里上课,这是融入集体和社会的考虑。一周会有一定的课时,神童班的孩子才聚集在一起,由老师给他们上课,这样,爱迪生,爱因斯坦,毕加索,莫扎特,这样的天才们,就不会被普通的学校教育课程埋没……顺便说一句,即使是普通的学校教育课程,考量学生的重点,不是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而是看这个学生能不能提问题,以及提出问题的质量。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就要自己寻找课题进行研究,写研究报告作为学科成果。
以色列建国也就那么久,但他们的学校教育,一开始就非常接近于理想教育了,所以这个国家的人才严重过剩,只能往外输出。一个农场的厨师,都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能跟中国的访客进行中文对话。不过,在中国,我也不奢望学校教育能在一朝一夕扭转过来。我只希望,学校教育不要过分干扰我孩子的成长,不要把她的天才和个性全部抹杀了,把她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全部抹杀了,把她努力推搡到向老师庸俗的教育眼界和水准看齐。这些老师,因为她们的奖金和考核是跟分数挂钩,所以她们的眼里,只有分数和名次。
可是我们家长不同,我们不想让孩子象我们一样,再次做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不想让他们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对分数和名次的追逐上。我们关注的是孩子的本质,是适合孩子的成长道路。这条路,不必和别人相同,更不必让他们踉踉跄跄去和别人争抢。
幼儿园小班开学前第一次家长会了,我对院方的建议就是,当我的孩子没有跟上老师的讲课和动作要求时,别去干扰她,就让她自己玩自己的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有5分钟的注意力,如果非要让她有几十分钟的注意力,这样的孩子就不正常了,就没有自我了。整天顺从老师和家长的意志,去做事情,学东西,不是也没有自我了。在她努力达到我们给他们设定的目标时,他们的自我在哪里?和智力开发相比较,自我的开发更容易被忽视。即使我们家长什么也不让孩子学,即使他们不上幼儿园,他们的智力也在成长,一张白纸一样的孩子,即使什么都不教,只要是在我们人类社会的环境中,而不是极端地把他丢在狼群中,上小学后自然就能学会读、写、算,完全没有必要和别人去做比较,这个人,没上学就能认多少字,这个人没上学就会加减乘除法了,这个人都多少张考级证书,而我们没有。这样的比较,如果需要焦虑地去挤名校的独木桥,或许有意义,但如果是走一条适合孩子心灵成长的康庄大道,则完全没有必要。但在父母们带领着孩子不断追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他们的自我如何成长?他什么时候能够说清楚他到底需要什么呢?想成长为怎样的一个人呢?除了考高分,争第一,他还有没有别的人生目标吗?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7-4 11:5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ikishen 于 2008-7-4 16:14 发表 \"\"
问题是在中国你没有这样一个环境。
大环境是不太好,但是大环境也在试图改变啊。有一次,北京教师节前评模范教师,评出来的模范,并不是教学成绩斐然的特级教师,而是一个地理教师。这个地理教师教出来的孩子,并不见得成绩有多出色,但是这个老师能够成功地点燃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这个老师,就是在中国最先提出研究性学习的人。
其实眼光即使没有办法看向未来二三十年,就算看看现在,即使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有就业危机和职业发展的难题。学业表现,和社会表现的关联度越来越小。学校教育、职业教育,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就算周围真的没有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家长的任务,是带领孩子,穿越迷雾,看到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TOP

我没有体味到竞争的威力?家乡在边城,在我的中学,前一年参加高考的100个人,只有一个能考上大学本科。我读初中那会,能考上中专的都是非常优秀的。我们这一届,考上了10个大本,一举把母校从市重点推向了省重点。可是我们下一届,我弟弟这一届,全国扩招,40%的人都有大学读了。从小读书成绩很差的弟弟,考了和我一样的分数。他几乎在两年内,就从中游冲到了上游。
今日的上海,80%的人有大学读(含专科)。二十年后的上海,就是美国的现在,只要想读书,就随时有书读。
今日的中国,就是三十年前的美国,当时美国为了与苏联进行高科技竞争,推行的是精英教育,每门功课让孩子们学得很多,很深,出现了“999人陪一个人读书”的局面。但是这三十年内,美国已经过了两次重大的教育革命,一次是从精英教育,回归到平民教育。第二次改革意义更大,是从平民教育,跨越到新教育,以2061年的美国社会为目标,为未来培养人才。这个改革,有两个重要内容,第一项,是学科整合,中学理、化、生、地不再分科,整合成一个学科,科学。第二项,是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
80年代初,美国刚进行教育改革时,日本和英国在第二年就迅速跟进了,即使是受应试教育传统影响至深,1999年前仍禁止家长给孩子上校外兴趣班(只允许在学校上课)的韩国,也从90年代末迅速进行教育变革。
不知道为什么,中国教育改革的步伐如此之慢,在人家开始为未来培养人才时,我们刚颁布义务教育法。以色列一步就到位了,美国都已经改了两轮了,我们的课程标准,教师培训,特别是,评价制度(如何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换句话说,如何用新的评价体系来代替分数),还在开会讨论中。
经济发展,教育现行。我当然知道,中国在这场教育竞争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也深深感到女儿面临的是怎样的竞争。我现在都开始学习美国的课堂教学经验了。我想探索,如何在小学教育中,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至于中学,等到我家孩子上中学的时候,我相信中国的教育改革总归会到位了。这十年就是个剧烈的转型期,所有的人都需要调整,最需要调整的就是父母,因为家庭教育是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

TOP

高燕定为什么给女儿的设计能成功,因为美国学校教育给了她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大量自由学习的时间,同时美国基础教育又给了她非常好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两个大前提下,进行中国式的语文和数学的加码训练,中西合璧,不想成功也难。
我也想学啊,先要找个那么自由的学校啊,然后还得有一帮高素质的老师啊,老师的教学工作如果本身就没有创造性,照本宣科的讲解方式,怎么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孩子呢?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还得找出女儿的长处来,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定向培养。我们工作的难度,比高先生高多了。.

TOP

在中国当家长真不容易,研究完中外教育史,还得研究中外教育改革史。
最先进行改革的是浙江,1988年在香港考查回来后,就开始在浙江全省进行教改试验。当时反对最大的,就是家长。家长们的反对,甚至进了人大提案,每年都会给教改施加阻力,要求回归从前的教育制度。还好,浙江教委,顶住了重重压力,一路孤军奋战,终于进入到实质性的阶段,即中考的评价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当然,要彻底改变高考评价制度,还要等其他省市的教改跟上来,等全国一盘棋才能落子。
值得深思的是,这样的教育改革,为什么不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文化重地先开始?大概相比之下,北京、上海的应试教育根基太强了,家长们的反对势力会更大吧,考虑到国际影响,上海和北京还是谨慎观望,等别人在痛苦的转型中总结出血泪斑斑的经验教训时,再跟进比较好一点?

这是2004年武汉首次试验科学课程时的一份报道,下文是对当时外地经验的总结:
2001年秋季,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等综合课程首次进行试验,全国大约有20个地区进行综合课程试验。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综合课程有成功的范例,但在一些试验区也遇到重重阻力,个别地方甚至放弃了试验,回到原来的分科教学。

浙江省是我国最早进行此项改革的省份,1988年开始着手准备,1993年在全省展开试验,虽然困难重重,但是目前,科学综合课在该省正稳步推进。据该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方红峰介绍,1993年到1997年,是科学课推进最艰难的时期,他曾经一天接了8个人大议案,全部是反对意见。

而武汉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王辉华则预言,浙江省在推进科学综合课面临的困难,武汉市肯定会遇到。在进行改革前,武汉市教育局已经看到了难度大、困难多。目前,该局积极准备,并借鉴浙江、深圳等地区的经验,积极推进此项改革。

事实上,在浙江省,仍有一些专家反对科学综合课,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在原来的分科教学模式下,浙江省出了很多科学家,但是现在初中没有了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还能再出科学家这样的专业人才吗?

在谈到经验时,方红峰介绍,为了使教师适应,该省对在职教师要求:学校要建立自然科学教研组,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的教师共同备课,互相交流;35岁以下教师要独立承担科学课的教学任务,而年纪大的教师可以反复教一个年级等。

在评价制度改革上,浙江从1993年起,中考进行理、化、生、地理的综合考试。并在试验区采用成绩和特长相结合的方式,列举了30多项特长测试,每项10分,计入中考成绩。到现在,该省开始采用“两道走,过中间”的中考模式,以减少参考人数,淡化中考,即成绩好的学生免考,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职高,中间的学生参加中考。

最后,方红峰以自己深切的体会作了总结:变革未必带来进步,但是,进步终究需要变革。

——————.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7-6 23:13 发表 \"\"
“(以色列)一个农场的厨师,都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能跟中国的访客进行中文对话。”

中国也有啊,西安一个卖肉的,都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哈哈。
呵呵,中国这个,成了新闻,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折射出的,是精英教育不如卖肉实惠的现实。
以色列那个,中国人看着稀奇,人家不稀奇,随便找群犹太人聊,个个表现得象时事问题、经济问题和科学领域的专家。反映出的是,平民教育中的科学和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带动了他们进入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状态。.

TOP

就准备让晴晴上家门口的公立小学啊,走路3分钟,下午早早就能放学。仔细算下来,孩子在学校里的时间没有我陪她的时间多,处处留心皆学问啊,生活中处处是学堂,也不用开私塾啊。再进私塾就是倒退了。一个国家改革非常艰巨,但是一个家庭的教育改革,船小好掉头,全凭母亲一念之间。
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搞了一次调查,收回来的问卷显示,没有搞科学综合课的,在亚洲,只有中国和越南。倒怕是真的和一党制有关吧。或许也和社会主义有关。不过,不是我对教育改革乐观,虽然是一党制的国家,我相信中国有这个能力,把生死攸关的教育改革搞好。
但是不管什么时候突然变天,我都有这个底气坚持让孩子走自己的路。这条路没有这么恐怖,难道不和大家一样,就是死路?如果真的一声令下,就象中国历史上前三次教育变革风暴一样,走在应试教育最前沿的,岂不是要成了新教育下落在最后面的?在这样敏感和微妙的转型期,我倒是觉得如果不能审时度势,就是在冒风险。我也不敢让孩子冒自己不能承受的风险,所以我要开启心智,不断学习啊。
大家都有印象,以前是国有企业吃香,小姑娘嫁人都要嫁个国家工人。我父母吃了一辈子国有企业的铁饭碗,到现在仍在希望我先生能够从外企跳回一个稳稳当当的国有企业去,总觉得在外企打工不安全。其实,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而不是一张文凭,或者一个国有企业的保障,才叫安全可靠呢。
教育孩子也是这样,眼睛向前看,走名牌幼儿园-名牌小学-名牌中学-名牌大学的路线,也是一种安全感不足,希望进保险箱的心态。如果孩子有真才实学,愿意学习,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到哪里也能适应的。
我也没有要求老师配合我啊,只要不把晴晴逼成第一名就成。大不了白天老师给她灌,傍晚和周末,我陪她玩。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7-8 07:57 编辑 ].

TOP

恭喜朱妈妈,这本用思维导图画出来的书非常适合你,叫什么名字?书的内容虽然浅,但是简明扼要。《发现母亲》里提到的化育、习育和教育之说,其实涵盖了这本书的内容。只是不见得每个人都能理解得那么深入和透彻。
我预言十年内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风暴会降临,也许你提供的PYP认证就是一些证据吧。呵呵,我见识还是不够,PYP什么东西,没有听说过。不过,我知道一点,如果中国的教育改革能够成功,将中西方教育文化融为一体,集重视能力和基础知识扎实为一身,以中国的人口基数来看,在世界上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其实,我们这些不断学习的家长,也可以为这场改革投入力量,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甚至是加入恶性竞争中助纣为虐。就算不能开个“私塾”济世救人,起码努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教育的本质,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有独立思考能力,有个性和有创造能力的人。这一点,不用加入哪个国际组织,甚至是不用去上学校(美国有110万在家上学的孩子),也能做到。.

TOP

引用:
原帖由 veronicali 于 2008-7-7 18:44 发表 \"\"
记得曾有人说过,两种人的孩子最容易成材,一种是懂教育方法并有责任心的家长的孩子最容易成材;另一种是不懂教育方法并且没有责任心的家长的孩子比较容易成材;不懂教育方法但有责任心的孩子最不容易成材。
实际上 ...
刚看到你在大杂烩上那个血汗工厂贴里对于社会经济的分析,感觉你对教育、人才结构和经济发展的见解非常深刻。.

TOP

呵,孩子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自我,他们是那么爱我们,就象向日葵一样面朝我们微笑,欢喜着我们的欢喜,追逐着我们的追逐……
或者,当你意识到该让他们自己做主的时候,他已经自觉自愿把你的要求当成他的奋斗目标,把争第一当成一种习惯了。只是,如果要在留在你身边,和去名校之中做一个选择,孩子肯定还是会选择你。他内心深处最依恋的,不是那个如雷贯耳的名校,不是那些未曾谋面、对他也一无所知的老师,他最离不开的,还是父母。.

TOP

引用:
原帖由 veronicali 于 2008-7-21 06:25 发表 \"\"
一粒种子,只要有条件,它会努力向上生长。
但是每粒种子特性不同,需要的条件既有相同,如阳光,如土壤;也有不同,如播种时机,对水分的要求等。
如果拿种稻子的程序来套种麦子,肯定不会得到好结果

孩子也如 ...
你的这段话和你孩子的情况,和韩国第一妈妈张炳惠在《好孩子的成功来自妈妈1%的改变》里描述的真是接近哦。
她的三个孩子都上了哈佛和耶鲁,你的孩子也是前程无量啊。.

TOP

回复 401#zhujinhua 的帖子

这样的人格,是父母长期培养出来的。是从他们出生的第一天开始,父母就要给他们这样的环境熏陶。

华德福的环境里弱化竞争,强调合作。但是我们传统的幼儿园里,会强化竞争,鼓励小朋友吃第一名,穿第一名,学第一名,孩子的好胜心、竞争心就引导出来和强化出来了。尤其在小学里,更是合作少,竞争多。越是名校,竞争越惨烈。

父母和老师对待第一名的态度,会让孩子们努力向上,以赢得崇拜的偶像——父母和老师的更多表扬。这是竞争的正面意义。但是凡事有度,如果过度了,孩子就容易失去自我,活在别人的眼光和判断里,失去了求知的真义和快乐。

我们应该鼓励的,是他们的求知欲,是他们战胜自我,克服困难不断向前的勇气和毅力,应该避免的是,让他们陷入为了拿第一而学习,为了拿证书而学习的功利性学习方式。

学习,不是为了拿第一,不是为了让父母和老师满意,而是自己喜欢,自己享受这个进步的过程。.

TOP

引用:
原帖由 阿丰妈 于 2008-8-27 22:02 发表 \"\"
在WW一直潜水吸取妈妈们的经验, 也看到朱妈妈的很多帖子,每次朱妈妈的大篇幅回帖都让我看的头晕。
我觉得朱妈妈对宝宝的成长教育过分的焦虑,而且经常在摇摆不定中,觉得很痛苦的样子,让我看了好揪心。
是啊,把学什么都当成吃苦,用吃苦来换取一个个目标的实现,孩子要长到多大才可以得到快乐?妈妈如果太过焦虑,孩子如何能够放松?朱妈妈给我们树立的是,用心良苦的焦虑型妈妈形象。我们可以既感且佩,但绝不能模仿。.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