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3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高中-预科]之三:国际教育的专业选择——到英国和澳洲去读口译和翻译专业如何?

20多年前,我的丈夫和他的一个大学好朋友一起英语研究生毕业后,去了联合国做同声翻译。当时他们那批学生接受的是最严格的训练,同声翻译其实最讲究的就是瞬间记忆,因为要知道一般这样的翻译不是一句一句的翻译,而是一段话一段话的翻译,必须对中西方文化都有很好了解,可以说这个工作的压力是很大,所以很多都是年龄相对较轻的人去做,一般35岁后就比较少了,用他们的话说吃得是青春饭,将近35岁的他们2个人分别离开了翻译专业,我的丈夫去读了金融专业,那个好朋友就去读了法律专业。他们的这个选择是幸运的,由于有着很好的语言功底,因此在外求学,语言和文化已经不成为他们的障碍了,所以后来他们都在自己相关的事业上比较有成就。但是唯一感叹就是如果当初早离开翻译专业5年就好了,所以我想说的是,去读这个专业可以说为你从事其他专业打下了很好基础,例如我丈夫后来做的投资银行和他朋友做了一名美国很有名的律师,这些比较国际化用嘴去说的行业,他们尝到了甜头。但是不一定把翻译专业作为你终身的专业,它更可以使你去成为一个其他行业里专业人士的一个跳板。.

TOP

回复 9#H爸 的帖子

谈不上请教,其实他的经历只是机缘巧合。30年前,上外附中毕业后,由于父母不想他考大学离得太远(当时我先生的哥哥是北外毕业后留在了北京),所以他就选择了留在上海,进入上外英语系。应当说,当时的他已经有了很好的外语功底,因为中学那几年,他们除了要学习主课外,英语是很强化地进行训练的。有外教,那时候有外教是很不容易的。按他的话说,最差的大学就是进入上外,大部分的人志愿都是北大和北外。那由于我先生的哥哥已经去了北京,他是父母身边唯一的儿子,所以只能留在上海,进入上外,他们那个班都是上外附中上来的。进入英语系后,他们要在4年的时间里通读欧美历史,国际关系,当时他们的这些课都是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亚洲关系学的外教来教授的。还要学习第二门外语——法语,这些都是为了让英语学得更好,讲得更好。大学毕业后,家中有海外关系的同学都相继去了美国,像他这种没有关系就只能留在上海,由于分配不是很好,就继续考研究生,读了3年研究生后,那时候联合国有同声翻译招考,就去报考了。就这样去做了翻译。

做翻译后,在国外长了见识,那时候相对于中国来说,他觉得美国就是天堂,哈哈。但是翻译的工作是很艰苦,强度大,压力大。所以他是看了他的同学离开翻译行业考进美国的大学攻读法律后,给了他启发,也离开了翻译行业,那时候做这样的事情,都是需要赔钱的。不过用他们的话来说,这个钱赔得也值得的,当然他们很庆幸自己当时有了很好的语言功底,文化背景,中西文化思维,这比很多当时在海外非英语专业出生的留学生更容易融入。英语好真的不是会说,会看,会写,流利只是基本,难能的就是最基本的你能做到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你能用非母语去思考,并且这个非母语能做到和你的母语一样好。那么你的外语已经到了另外一个境界了,这些是你学好外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那作为翻译人员,特别是口译,那要求就是更高了,就像你转帖中那些教授介绍的一样。

我的孩子虽然还小,但是我和我先生一开始就给孩子选择读IB的学校。记得我们当初带孩子去面试的时候,学校的校董会成员和我们说,非母语为英语的孩子要把英语说得和他自己的母语一样好,这是个长期的过程,一般至少要7年(非英语国家成长),所以要做一个口译专业人士,期间付出的代价是更大,口译的训练可以说是魔鬼训练,但是现在的训练手段,见识比起20多年前我先生那会肯定是先进不少。所以如果你确认给你的孩子从事这个专业,那就加油。.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