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吃饭绝招

很赞同湛蓝的体会.我家儿子母乳喂养时,也是按需供给,而不是按时供给.等到六个月时,喂养开始,只要吐奶嘴或勺子,即断定他吃饱了,不再多喂半口.

其实,解决孩子吃饭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先要解决孩子的饥饿感的问题.小的时候,如果追着喂饭,或者大人在喂饭时不是注重孩子的反映,而是抱着惟恐吃不饱的思想,基本上都会破坏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建立饥饿感.

让孩子听从自身的需要.而不是大人以自己的感觉,代替孩子的感觉,大人决定孩子的食量和喜好.这一点要做到,靠的就是大人的细心观察和总结了.

我个人建议,首先让孩子有饥饿感,然后在规范吃饭的时间,比较好!

还有一个问题,可能也要考虑,那就是吃饭的气氛.湛蓝家吃饭的时候一桌是七八个人,幼儿园里也是一大群孩子一起吃,孩子往往在幼儿园吃的好,与有吃饭气氛也有关系.所以在家吃饭时,给孩子适当的吃饭气氛,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孤独的就餐,或者全家人都盯着孩子吃,这样孩子也很有压力.

从健康的角度讲,零食其实是可有可无的.我们当初断零食时,采取的是坚壁清野的方针,同时上超市的机会大大减少,即使去,也告诉他只能买一样零食.现在零食在他的生活中和大人一样,休闲罢了,并不是必要.

tammy这次来讲到一个培养孩子对金钱的态度,她说要让孩子明白,某些东西,零食,玩具等,并不是爸爸妈妈买不起,而是不值得.我想这个观念,在我们给孩子买零食时,也可以想一想..

TOP

在园里,我们现在对两个吃饭不太好的孩子采取放任政策,吃与不吃,吃多吃少,由孩子定,绝不追究。因为我们一天十点多一次点心,12点多一次午饭,下午三点多还有一次点心,而且点心多是自己做的包子馒头汤圆等,跟吃饭也差不多,所以即使饿一顿,也不会挨饿,目的是,希望通过让孩子掌握自己的胃,享受吃饭的乐趣,真正的吸收食物的营养。

还有,我们在一餐两点前都会唱祈祷歌“握手吧,朋友们握手吧,如果你想握手吧,就请握手吧。大地给我们美味食物,太阳使它成熟可口,亲爱的大地,亲爱的太阳,我们感谢你辛勤劳动,原我们拥有美味的食物!感谢美味的食物。”我们现在在后面还加念‘悯农“全世界华德福学校都在餐前唱这首歌,只不过美国,澳大利亚用英文,德国用德文,我们跟成都学了中文。其含义大体有三:就餐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要有隆重的仪式;二要心怀感激,三对食物要敬畏。华德福认为,只有热爱,尊重食物,食物才能健康我们的身体。

所以想想,如果强迫孩子吃饭,吃下去的东西,除了维持生命,还能对孩子有何意义?

另外,看过《倾听孩子》的家长,往往非常强调抚平孩子的情绪。如果强迫孩子吃饭,孩子的情绪会怎样?记得小时候,奶奶总是告戒父母,不要在饭桌上说我们;到了父母做爷爷奶奶,他们又不停的叮咛我们,很在理的!.

TOP

不怕你来拍砖

维持生命当然重要.但活着和生活应该是不同的生存状态.我们应该让孩子享受食物,而不单纯是吃进了东西.复杂点说,我不仅要他活着,我们还要他积极生活.

在孩子调整自己饮食习惯的时候,大人要注意的就是要成分相信孩子有这个能力,饿了,他自然会来吃;另一个就是耐心,给孩子充分的时间,人的生命极限是多少天来着?还有,就是仔细的观察,孩子不吃饭的原因,是因为身体有病,比如积食,还是因为被喂养或强迫惯了,对吃厌倦了,还是习惯了别人操心,自己变懒了.对症下药.

我觉得我们这个帖子现在应该讨论怎样观察孩子的饮食?

我们在园里解决孩子午睡的问题,是用观察记录,记录孩子入睡的时间,入睡前的活动,调整睡前故事,调整老师对午睡的态度.记录老师的做法,记录孩子醒来的时间,效果还可以.目前我们只讲一个故事,然后唱催眠曲,给每个孩子做简单的按摩,大多数孩子都能在一点左右睡着.所以一点半也就渐渐成为一个标准,如果孩子在这个时间点还睡不着,那今天可能他确实不需要睡,就让孩子出来自己安静的玩.所以,我建议,对吃饭有困扰的孩子,家长是不是记一到两周的记录,从一个完全客观的角度观察孩子,检醒自己?

欢迎继续拍砖!.

TOP

我上一个回复的主要想法是:找到孩子为什么吃饭难的原因,对症下药!.

TOP

华德福教育很注重时间。它认为不管什么事情,孩子年龄阶段不同,即使是同样的问题,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

在家庭育儿中,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同意见可以,但不能在孩子面前暴露大人的不同,否则孩子肯定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孩子的感觉原始,敏锐异常,什么他洞悉不了?

如果奶奶或外婆与妈妈在饭桌上争执不休,或在孩子面前就孩子吃饭的问题争执不休,想让孩子达到一个自觉自愿的境界,恐怕有些难。

我想如果是三四前的孩子,让奶奶喂一下何妨?这是老人对晚辈施爱的方式。父母要做的也许就是私下和爷爷奶奶交流度和方式的问题。

我们在给园里一个孩子做吃饭观察笔记,主要是每天的菜他喜欢吃那个,排斥哪个,每餐的量,看到食物时的心情,从开始吃到吃结束的用时,饭后清理残羹状况,还有他个人的一些习惯,比如饭菜要分开,还是混在一起吃等。因为刚开始,所以要等十天左右的时间在告诉心得。记这个观察记录的前提就是给孩子自由,由他决定吃不吃,吃什么,不吃什么,吃多少等。.

TOP

再说两句。不是有个说法,人越老,越象孩子。把老人的逆反心理也调起来,我们要面对的是两股反对势力,解决问题的难度自然加大。

如果真是出现两股敌对势力,能愿谁?

从讲道理的角度讲,7岁之前的孩子,思辩能力是越小越差,给他们讲道理跟对牛弹琴异曲同工。而且不管是蒙特梭利,还是华德福都反对给7岁之前的孩子讲道理。言传身教,身教在这两种理论中都是绝对比言传重要。

想想看,我们的首先的统一对象还是自己的老爸老妈。


分享《教父》台词一句:我们是来讲道理的,不是来打架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