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一)

目前国内有美式教育的学校吗?

作为普通中国学生,目前还无力反抗应试教育。.

TOP

上海宋庆龄学校美式教育

宋庆龄学校的教学大楼有小白宫的称号。

  中新网6月25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子女在大陆就学问题困扰许多台商,中国福利会出资兴办的“宋庆龄学校”虽属贵族学校,但首届招生就招收了十名台商子弟就读,且学费等同陆生。   位在上海青浦区、校地广达百亩的宋庆龄学校,去年才开始正式招生。为配合义务教育,目前仅招收小学与初中。最特别的是,美式风格教学理念,学校相当强调灵活的教学方式。此外,学费一视同仁,不管台港澳或本地生,每学期费用都是两万人民币,不像一般上海本土学校,年年还收高额的赞助费。   宋庆龄学校指导校长洪雨露表示,为了要让学生拥有强健体魄,校内体育设施相当完善,每天上课前都要求学生跑步,游泳更是列为必修课程。   洪雨露指出,宋庆龄学校的创办,就是要培养一种“轻负担、高质量”的学习环境,扭转以往大陆学童只会念书的形象。上海已有不少台商反映希望子弟到这学校就读,洪雨露表示,学校对台商子弟也一视同仁,学费和大陆学生一致。  
  采双语教学的这所示范学校,仅建校就花费一点二亿元人民币。洪雨露认为,宋庆龄学校的小孩不必死读书,小班制教学,每班学生不超过二十五人,并强调快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由于教学方式灵活,学生除了本地生外,还有台港澳、欧美各地都有。洪雨露强调,由于在宋庆龄基金会支持下,学校是朝上海最好的义务教育学校目标兴办,因此所聘师资都经过精挑细选。   除了具有示范性质的宋庆龄学校外,中国福利会在青浦还设立堪称上海最好的养老院。中国福利会秘书长艾柏英指出,上海高龄化速度非常快,中国福利会老年福利发展中心的成立,就是希望解决机构养老的问题。目前,上海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共三百多万人。   宋庆龄一九三八年在香港创办中国福利会,主要是为支持中国人民抗战,一九四五年迁往上海。重点工作在妇幼保健卫生、少年儿童文化教育福利方面,进行实验性、示范性工作。.

TOP

美式教育下的中国式困惑

北大附中“出国班”,美式教育下的中国式困惑来源:法制晚报 2010-09-13 15:04:25

[标签:北大附中]奥数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北大附中“出国班”首次开始招生了。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首批“出国班”学生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40个孩子报考了为期一周的新生选拔夏令营,目的只有一个——三年后拿到美国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最后留下的却只剩15人。

  上周记者花了5天时间,对这个夏令营进行了跟踪采访,发现面对这种美式教育,这些中国尖子生显得相当不适应,英语和体育尤其吃力。

  尴尬英语课

  第一堂课 就有学生知难而“退”

  北大附中夏令营B班第一天上英语课,外教泰姆被“惊”着了。他用英语问:“你们说今天为什么天气这么闷热?”全班一片静悄悄,学生们很木然,竟然没人可以准确回答这句简单的话。

  夏令营选拔班跟“出国班”一样,采用美国式小班授课方式。10人围坐在外教周围,每人都要回答老师的提问。泰姆称,有的学生不是完全不明白,而是听懂了说不出来。

  其中,北京女孩小李更是出乎泰姆的意料之外。刚上第一堂英语课,她就决定退出了。

  其实,小李一门心思想去大洋彼岸上大学,不想三年后去挤高考的独木桥,于是报名参加了北大附中的夏令营。没想到,就连很简单的问题,她都反应不过来。有时候外教仅用单词询问,她都不明白。“感觉真是挺茫然的。”她说。第一天课程结束后,小李就召开了家庭会议,最终决定退出。小李的母亲并不希望女儿这么快就离开,但也只好到学校办理退学,这条看似捷径的美国之路就此关闭。“我们想过会有学生退出,但没想到会这么快。”负责测评的老师陈诺斯说。

  问去干吗 回答Yes外教噎住

  “有一次我在食堂外面看到一个学生,我问他你去干吗。”泰姆停顿了一下说,“你知道他怎么回答的吗?他说‘Yes’……”

  这个瞬间对泰姆刺激不小,他下决心要让学生们讲真正的英语。“我的学生只懂得书本上的单词,却不会结合语境来说英语。如果不跟生活结合在一起,学生以后去了美国,那怎么会交流呢?”他无奈地耸耸肩。

  据了解,这批学生基本上都是中考500分以上的优等生,英语成绩优异的更不在少数,但口语和听力之差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式英语,可以说是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不明白。

  外教画魔鬼 学生“过堂”讲故事

  另一位外教大卫和泰姆遭遇的困境是一样的。这位美国著名高中的专职英语老师,有时会被中国学生所答非所问的风格搞晕,甚至有点怀疑自己的教学方式。

  经过几次磨合,大卫找来一块写字板,画上了一个会放闪电的魔鬼,其身后是两片云,云上面站着两个正在打仗的人。他把学生们叫过来逐个“过堂”,让每个人根据画面讲故事,还要加上天马行空的想象。

  刚开始,有学生脸都憋红了也说不出什么。他就不断诱导,结果基本上都能说出点好玩儿的事儿了。看到孩子们表现出色,大卫迅速找来一部相机,让工作人员给大家拍照留念。

  魔鬼体育课

  十分钟爬楼上健身房 学生腿抽筋

  每天刚上完“恐怖”的英语口语课,学生们就要赶着去学校旁边的新中关大厦五楼的健身中心上体育课。

  而从英语课下课到赶到健身中心,间歇却只有十分钟。早9点,健身中心的电梯还没有开启,学生们只能呼哧带喘地爬上五楼。

  在美国式教育中,体育教育体系堪称全球最完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不热爱体育的学生,在学校很难找到认同感。但在初三毕业生小万看来,这近乎一种折磨。

  体育课上,美国教练布瑞恩第一次与大家见面,戴着黑边眼镜,看上去很斯文,人也长得白净。他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就迅速带领大家进行折返跑训练,学生们几组下来就感觉不行了,一个个叉着腰、步伐迟缓。

  布瑞恩仿佛没看见一样,继续带着大家进行搏击操训练,每次挥拳和踢腿都要达到幅度才能罢休。

  在这些孩子里,小万不是小胖墩,干瘦的他看上去应该是运动场上的精兵悍将,但事实上还有挺大差距。在经历了被喻为魔鬼的体育课后,傍晚回到寝室的他,腿突然开始抽筋。“当时感觉特难受”,小万不好意思地笑了。

  记者做了个小调查发现,这批学生中,经常锻炼的凤毛麟角,小万已经算是经常运动的了。他告诉记者,他有一副羽毛球拍子,常去打球,但中考前到现在好久不运动了,“突然一折腾还真受不了”。

  为了能应付体育课,每天学生们上课都要带两身衣服,这样不至于湿漉漉地去上下一堂课。

  负责测评的潘芳迪老师称:“国内体育的发展面还是太窄了,在美国体育好的学生也可以申请奖学金。亚洲人的体质本身就比欧美人差,如果这批学生按目前的状况出国,就会缺乏竞争力。”

  过关斩将

  一周后

  40个学生淘汰了25个

  上周课程结束后,北大附中专门召开了家长见面会,公布了留下来的学生名单。40个学生最后只确定留下15人,还有两人要重新考查。

  北大附中校长王铮介绍说,该校的国际班教授的课程跟为高考而设置的普通班不一样,无论是课程还是教育模式,对以往来说都是一次突破。

  测评老师表示,选拔出国班的学生,除了考查英语、抄写、体育、数学、生物五门课程外,应是性格开放、懂得如何去积极主动学习并态度认真的学生。

  “出国班”学生档案

  多是 1995年生人,属猪,中考500分以上的尖子生。其中英语成绩优异的也不在少数,但口语和听力就不敢恭维了。

  相关说法

  “出国班”成新课改“实验室”

  对于国际部,北大附中国际部负责人江学勤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新课改的“实验室”,通过这个班来推动新课改,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对北大附中来说,办国际班是第一次,就意味着试验性质很强,三年后这些学生是否都能拿到美国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是未知数。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第一批学生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家长忧虑:孩子去不成美国也不能高考了

  一位家长表示,他非常支持中美合作课程,但他也有隐忧不能释怀,这些学生将来能不能真正申请到美国大学,这是不可预知的。

  现阶段,国际部课程同高考从本质上冲突,如果孩子不能去美国读书,意味着也不能参加高考,在国内读大学的可能性为零。

  对此,北大附中校长王铮表示,来国际班就要做好放弃高考的准备。但这显然不能让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打消顾虑。 文/记者王旭

  新闻背景

  市教委日前批准了北大附中、人大附中、师大实验中学、十一学校的国际部项目。这些首次面对国内学生设置的中外合作项目,将为想出国留学的学生设置课程,毕业生将申请并就读国外知名高校。

  其中,北大附中国际部项目将和美国排名前10名以内的Hotchkiss高中合作,引进美国课程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学费一年8万,三年24万。.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