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123
发新话题
打印【有18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2010年四年级数学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2010年四年级数学

看过教材,四年级是对前三年知识的总结和梳理,同时我个人认为在知识的深度层面上上了一个台阶,所以今年的学习比较关键。.

TOP

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

昨天老师讲了第一章复习与提高中的加法与减法,今天有个开学初的小练习。
为让女儿尽快进入入学状态,所以早晨比平时叫起来的早,问她是复习语数外中的那一门,女儿说,数学要进行练习的,复习数学吧。
刚好昨天给她准备了一些复习材料,有个上面写着临阵擦枪,一擦就亮,所以我就说临阵磨枪。女儿给我讲了个临时抱佛脚的故事。
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平复女儿紧张的情绪,还好慢慢的她对于数学的紧张情绪淡化了很多,不像以前听说进行练习、测试就紧张的不行。.

TOP

1、定义
加法:
减法:
(用画线段方法,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做应用题的时候,更是如此)
(昨天问女儿和她的同学,什么是加法,女儿同学回答说,在书上呢,呵呵)

2、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书上用框线图现出来的关系模式更容易理解)

3、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个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

4、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通过书上P2-3的学习,我想到了前面所学过的,姐妹算式,给出三个数,写出四个式子
例如:5+7=12    7+5=12     12-5=7    12-7=5
还想到了
(  )+5=12        12-( )=7     12-( )=5
还想到了验算

看到一道题:
1、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和是80,差是13,求减数是多少?
利用减数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首先根据题意写出式子
被减数+减数+差=80
被减数=差+减数
所以2(差+减数)=80
差=13
所以减数=40-13=27
在前面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的每日精练上面,这是作为思维题目出现的。
我归纳为知道被减数、减数、差三者之和,和知道差或者减数,能够算出另外两个数。
1、知道被减数、减数、差三者之和
⑴知道差,那么减数=和÷2-差,
被减数=和÷2

⑵知道减数,差=和÷2-减数
被减数=和÷2
(因为减数和差对应的是加数)


现在我要求女儿能够流利的说出来加减法定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努力中。.

TOP

开学的小练习结果一般。
现在每天让她做一些题目,最主要的是想让她克服对数学的畏难情绪。.

TOP

昨天放学我女儿说,课堂上做的每课一练,做错的部分,她想了想就订正好了..

TOP

数学竞赛报名信息.

TOP

四上第二章
1、大数的认识
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表格很重要)
大数的读法(关键是零的读法问题)
大数的写法

数拓展到三个数级。
2、四舍五入法
估算
凑整法
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和5的关系(数位的问题)

3、面积单位
平方公里(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结合长度单位
复习周长和面积
要结合实际,让孩子对基本的长度和面积有概念。

4、重量单位
克、千克和吨

5、容积单位
毫升、升

这一章的难点在于:要结合实际,具体体会数量单位的多少和换算
单位要统一.

TOP

最近的进步在于,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高了很多。.

TOP

单位换算的关键
1、熟记进率
2、从大单位到小单位乘进率;
从小单位到大单位除进率。.

TOP

最近事情有些多,所以没有太紧跟.时不时让做些题目.做的时候,觉得她还是做的不错的.不过一小测验,还是很不理想.
不看要求做题目是个大问题..

TOP

我这两天重新看了二三年级和四上的数学教材,今天在看四下和五年级的数学教材,在回想女儿以往问题的症结。

以往比较含糊的地方也许学了后面的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会好些。.

TOP

单位换算部分的小数部分在三上学习的,目前这部分有些问题。我打算以元角分为切入点。.

TOP

周长和面积
其实最主要的是确定长和宽(正方形是边长)
1、长方形
面积=长*宽
周长=2*(长+宽)

已经知道面积和长(或宽),求周长或者另一边
长=面积:宽
(宽=面积/长)
周长=2(长+面积/长)
    =2(宽+面积/宽)
已经知道周和长(或宽),求面积或者另一边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面积=长*(周长/2-长)
    =宽*(周长/2-宽)

2、正方形
面积=边长的平方
周长=4*边长

边长=面积开方(现在出现的平方数一般小,可用乘法口诀表算出)
边长=周长/4



n*n=(n+m)*(n-m)+m*m.

TOP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要化成规则图形的组合,关键也是确定组合中各图形的长和宽或者边长


面积可以通过割、补、移的方法
周长可以通过移的方法


关键是概念要清晰,易混淆。.

TOP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KM=1000M
               1M=10DM =100CM  
                        1DM=10CM
                         1CM=10MM

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000000平方毫米


小数部分在四年级下比较详细。
三上部分换算关键在于明白进率,明白单位小数部分的数位代表的是什么。.

TOP

两数之和一定的时候,相差最小或者相等的时候,积最大。
也就是说,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长方形长和宽相差越小,面积越大)


两数积一定时,相差最大的时候,和最大
也就是说,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最大(长方形长和宽相差越大,周长越大).

TOP

24点
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训练的好方法.

TOP

今天总算逮住了女儿,学会数学。把将要学的第三章分数二教了一遍,并且做了两份试卷,看完小学阶段的全部数学教材,觉的还是要适当提前学些。.

TOP

昨天女儿放学回来说,觉得老师讲分数讲得慢,平时觉得讲得快。她说因为我提前让她学了,所以上课她听的也不好。昨天本想让她学学第四章的24点以及三年级的鸡兔同笼问题,未遂我愿。
上海科技报了下来了,上面有希望杯的报名表,女儿说,报名时间过了,我是特意不告诉你的,我说还没有过,我给你报名吧,女儿说谁报谁去考。.

TOP

提前教与交的困惑,看完所有的教材以及一些部分难易程度不一的资料后,我觉得提前一些教还是有必要的,女儿不太喜欢这门功课,对提前教有抵触的。不过我打算提前教一些了。.

TOP

现在开始学习二十四点。三步计算式题,两步计算式题是三年级的时候学过的。其实这些都是把分步做化为了综合算式而已。
我有本书上把3000多种组合写了出来。(1-9)
我现在给女儿做二年级下学期的新标准口算,因为接下来就要学习整数的四则运算定律,我想那个时候的巧算到现在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会让女儿容易理解些了吧。.

TOP

190-5-97
=190-(5+97)
=190-102
=88
我女儿是这样做的
190-5-97
=185-97
=98
忘记退位了。.

TOP

其实数学是挺有意思的,也许我女儿的语文程度比较好,其实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关键仍旧在于对这门功课不太感兴趣而已。我爱人的理论是家长自己教不了自己的孩子,我似乎不太认同这种说法。.

TOP

2,3,6,9算24点
基本思路3*8,4*6,12+12,15+9或者16+8等等
25-1,27-3,72/3,96/4。。。。
我做出来七种
1。2*6+3+9
2。(9-2-3)*6(或者[9-(2+3)]*6)
3。3*9-6/2
4。(9-3)*(6-2)
5。(2+6)*9/3
6。2*(9+6-3)
7。6*9/2-3

3、3、8、8
8*(3-8/3)

[ 本帖最后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0-10-27 16:51 编辑 ].

TOP

月考成绩出来了,仍旧不理想。我女儿当时说自己觉得做的不错。我现在在看卷子。
想着女儿很难过,我便劝慰了一下。
问题最大之处仍旧在巧算方面,今天会开始给她做一些典型题目。另外就是学习时候不出错的估算问题和四舍五入问题,这次也是问题之一。应用题部分倒是做的不错的。
数感的问题,比如
390*7/130(巧算)
39和13的关系
还有就是多位数除两位数的竖式仍旧还是有些问题。

[ 本帖最后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0-10-28 14:07 编辑 ].

TOP

看孩子做题的过程会发现一些问题的。
数感很重要的,技巧也是要讲究的,尤其是在做数学口算的时候。
20以内的加减
退位:
11-2=12-3=13-4=14-5=16-7=17-8=18-9=19-10
(个位上相差1,差为9)10-1=9
依次为个位上相差2,差为8
                3,    7
                            4,    6
                            5,    5


在学习四上第一章的时候
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如果加法算式中,三个量的和已知,并且知道其中一个加数,那么有下面的结论成立
和=三个量的和的一半
另一个加数=三个量的和的一半-一个加数

同样在减法算式中,三个量的和已知,并且知道被减数或者减数中的一个,那么有下面的结论成立
被减数=三个量的和的一半
差=三个量和的一半--减数
减数=三个量和的一半--差

未完待续.

TOP

24点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
现在正在研究九宫格,挺有意思的。.

TOP

“九宫格”游戏
  九宫格起源于河图洛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的图案正好对应着从1到9九个数字,并且无论是纵向、横向、斜向、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就是现代数学中的三阶幻方,他们把这个神秘的数字排列称为九宫图。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河图洛书是数学里的三阶幻方,中国古代叫“纵横图”。九宫格游戏正是在纵横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纵横图最初用古代数学家们的日常教学。后来发展为人人喜欢的数学文字游戏。在九宫格之后又衍生出便于携带的滑板类游戏——重排九宫。
游戏简介
  「重排九宫」,就是「重新排列九宫图」的意思。这是根据当时盛行研究的数学游戏—「纵横图」(也叫「幻方」或「魔方阵」)发展来的,九宫游戏的起源,更可追溯到我国远古神话历史时代的「河图、洛书」。洛书就是最基本的3×3阶魔方阵,是数学里的三阶幻方。唐宋时代的数学书中记载有许多纵横图的排法,在此基础上,就产生了重排九宫游戏。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最早形式还是出现于文字记载。   中国唐宋时代风行重排九宫游戏,在3×3方格盘上,放有1-8八个数,剩下一格为空,每一空格其周围的数字可移至空格。先设定初始排列数字,然后开始思考如何以最少的移动次数来达。
游戏玩法
  「重排九宫」有两种玩法:   第一种是在在3×3方格盘上,是把1至8八个小木块随意摆放,每一空格其周围的数字可移至空格。玩者要将小木块按12345678的顺序重新排好,以最少的移动次数拼出结果者为胜。   第二种玩法如九宫格算术游戏玩法,推动木格中8个数字排列,横竖都有3个格,使每行、每列两个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都等于15。在计算的同时,还必须思考怎么把数字方块推动到相对应的位置上,这个游戏不仅仅考验人的数字推理能力,也同时考验了人的思维逻辑能力。
游戏规则
  九宫格游戏规则,1至9九个数字,横竖都有3个格,思考怎么使每行、每列两个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都等于15。这个游戏不仅仅考验人的数字推理能力,也同时考验了人的思维逻辑能力。
游戏意义
  九宫格游戏对人们的思维锻炼有着极大的作用,从古时起人们便意识到九宫的教育意义。千百年来影响巨大,在文学、影视中都曾出现过。九宫格最早叫“洛书”,现在也叫“幻方” 。   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蓉曾破解九宫格,口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有肩,八六为足,五居中央。   还有口诀:“一居上行正中央,依次斜填切莫忘;上出框时向下放,右出框时向左放;排重便在下格填,右上排重一个样。” 这口诀不仅适用于九宫,也适用于推广的奇数九宫,如五五图,七七图等等.   九宫格:   
4 9 2
3 5 7
8 1 6.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11-3 17:39 发表 \"\"


这部分公式不能背,最好也不要教,而是通过具体的事例,配合试算(也就是猜)、分析、作图等逐一研究,通过体验、讨论、顿悟等多种方式,予以解决,如此可兼顾兴趣与数学素质的提高。
赞同,其实数学背是没有用的,灵活变动最为重要的。这只是我自己在瞎琢磨。并不会教给孩子的。这些类型的题目从二年级就开始出了,当时孩子经过强化还是能做对的(我相信当时只是记忆住罢了),过了一段时间,就不会做了,其实并没有理解而已。

今天会考试数学,我女儿问我说:“妈妈,你认为我会考多少分?”,可以看得出她的忧虑。我说你只要把你的能力发挥出来就可以了,我相信你肯定没有问题的,不要考虑分数,你以前考的再少,妈妈也没有因此而打过你吧?

巧算这个关卡没有过,如果题目中出现能巧算的要巧算,这就麻烦了。比如
25+75*9
=25+675
=700
从卷子上可以看到女儿更改的痕迹,把正确的又改正了错误的,说明她自己并不自信。
25*4/25*4
=(25/25)*(4*4)
=1*16
=16
125*8/125*8
=125/125*8*8
=1*64
=64
近期这两题出错了,她自己订正的时候,也没有订正对,看来并不知道自己问题出在何处。
还有就是
我告诉她,要和符号一起搬家,还有其实这题的实质是一个式子同时除以乘以相同的一个数(不为0),不改变运算结果。同时我告诉她,验证的方法是和按照正常顺序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因为担心她的负担较重,所以昨天到今天,我没有给她复习。数学这门课程也并非临阵磨枪能够一下子弄好的。
13200/25/4
=13200/(25*4)
=13200/100
=132
连除两个数等于连除两个数之积,我女儿加小括号的时候,不会正确改变括号里面运算符号。
这次考试的时候,还没有讲到四则运算定律,快讲了,所以我准备了一些题目给她,也还没有拿给她做。


青少年科技报近期的五年级巧算出说习尽量用乘法分配律来做,我觉得上面介绍的内容,非常的牵强附会,为了巧算而巧算,没有实际的意义。.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11-4 13:04 发表 \"\"
这只是我自己在瞎琢磨。并不会教给孩子的。
====================
不教是对的。如果你能跟女儿一起“瞎琢磨”,那就可能妙不可言了。强烈建议你找个合适的时间,试试这种一起“瞎琢磨”的方式 ...
是啊,我女儿近期对扑克感兴趣,比如接竹竿,所以我有可能会和她一起这样玩.

TOP

文字计算题P59
2个50相加的和      2个10相乘的积    除    100     除以     商是多少?

一、2个50相加是被除数
1。2个50相加的和除以2个10相乘的积  
(50+50)/(10*10)
2。2个10相乘的积除2个50相加的和
(50+50)/(10*10)
3.2个50相加的和被2个10相乘的积除
(50+50)/(10*10)

4。2个50相加的和除以100
(50+50)/100
5。100除2个50相加的和
(50+50)/100
6。2个50相加的和被100除
(50+50)/100

二、2个10相乘的积是被除数
1。(10*10)/(50+50)

2。(10*10)/(50+50)
3。(10*10)/100
4。(10*10)/100
三100是被除数
1。100/(10*10)
2。100/(10*10)
3。100/(50+50)
4。100/(50+50)


在除法中,被除数除以除数;除数除被除数;被除数被除数除

[ 本帖最后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0-11-9 11:07 编辑 ].

TOP

分析这次期中考试试卷,发现仍旧是计算出现大的问题,现在我女儿基本上想用口算来做,不用竖式,对于大数来说,加减的话,容易忘记进退位。这次的单位换算出现问题较多。用归一法解决问题的应用题部分,有题目经过讲解后明白了。.

TOP

熟练掌握文字应用题,这样学习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时候,就能容易理解些。
a+b=b+a
(a+b)+c=a+(b+c)  a-b-c=a-(b+c)
(axb)xc=ax(bxc)   a÷b÷c=a÷(bxc)
ax(b+c)=axb+axc     ax(b-c)=axb-axc.

TOP

加法两运算定律、乘法三运算定律
减法一运算性质、除法两运算性质
其中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这些定律和性质之间的联系.

TOP

今天在做计算题目的时候,突然想到了12*14这道题目。可以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来想,很适合。
现在所学的只是数目大了而已,其原理还是一样的。.

TOP

昨天女儿因为数学哭的很厉害,其实她自己会的。所以今天早晨我给她说,要知难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上行。.

TOP

引用:
原帖由 yangyangmother 于 2010-11-18 15:33 发表 \"\"
这位妈妈对孩子的学习内容管得很细啊~~个人觉得学校里的数学应该以孩子为主,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掌握,学校里老师会教的。需要家长这么投入吗?
有特殊原因,从目前来看,老师只能顾得上中间的大部分孩子的,学生比较多,四十多个,同时现在的情况,只靠孩子自己似乎她自己也力不从心,有关数学。
就是当初开始的时候,孩子对数学产生了难以克服的心理。.

TOP

48*125
=6*8*125
=6*(8*125)
=8*1000
=8000.

TOP

逆推中,空圈中是减数或者除数的时候,列式子的时候,运算符号是不变的。.

TOP

很多时候。最后一步的计算出现问题。可能给我最近要求口算比较多有关吧。也或者是心思并没有在这上面。我说,这样失分实在太可惜了。.

TOP

最近女儿的每日二题做的还是不错的。.

TOP

今天要进行第三四单元的练习。女儿昨天和今天自己主动要求给她复习。我给她派了定心丸。如果她的巧算做的比较顺的话,应该不会太有问题。
四则运算定律需要加强。.

TOP

2010年11月17日青少年科技报上第五版上刚好有考试没发挥好怎么办?我女儿看了,说她每种情况都有点。我也觉得讲得很有道理。
1。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还不够扎实。对于教学内容的运用、扩展还不够熟练。
改造方案:预习、上课听讲、复习;适当的题目
2。粗心大意,没有读懂试卷上题目的内容和要求。
改造方案:多读题和复查的习惯。
3。考试时心理压力较大,导致紧张、慌乱。
改造方案:自我减压、轻松上阵。.

TOP

女儿昨天回来说,如果在学校完成了练习册,老师会加一颗大星的,我说,要保证正确率的快才行的,所以不能牺牲正确率一味的加快速度。.

TOP

成绩的提高需要临门一脚,女儿到了关键时刻。.

TOP

几何实践部分已经学完了,角的内容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并且要算角的度数。.

TOP

四年级上的几何实践部分,我个人认为,女儿应该会觉得很容易的。不过现实情况却有些不同。.

TOP

四上第六部分整理与提高的
三角板拼角度,我个人认为最小的角度应该是15度

15 75  105  120   135   150   180拼出来
直接的角30、45、60、90
与数学老师沟通后,最小的拼成的角是75度

[ 本帖最后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1-1-5 16:24 编辑 ].

TOP

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仍旧是问题的最大症结。.

TOP

引用:
原帖由 jsayshxszx 于 2011-1-13 16:25 发表 \"\"
不知楼主知道浦东新区四年级数学统考的题目吗?孩子有一道巧算题少做了一步,被扣了好几分,他还说这道题蛮难的,但具体什么题又说不出。
我还不知道,今天上午考的。昨天下午老师发短信说抽测到数学,而数学恰恰是我女儿不擅长的,希望她能考好。.

TOP

 132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