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医] 我怎么怀疑我好像得了癌症,可怕可怕,呜呜

去检查一下,不要自己吓自己了。
别的想法都想的太早了,并且也是多余的。
早去看,早排除为好,万一不好,早发现也是好事情,当然希望你没有事情。.

TOP

关于癌症的数据
每百个上海人中有1人患癌症2010-02-05 09:50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朱国荣 陈抒怡 实习生朱丹丹
  今年抗癌日的主题是“肿瘤同样可以预防”,不少城市举行义诊等相关主题活动。



  经常吃油炸类食品很容易诱发癌症

  昨天是第十个“世界抗癌日”,今年的抗癌日主题是“肿瘤同样可以预防”。昨日,记者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根据最新发布的癌情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本市累计约18万存活着的癌症患者,每100个上海人中就有超过1人是癌症患者。每1000个上海人中就有超过2人因癌症死亡。上海的癌症发病、死亡和现患均居我国较高水平,并呈继续上升态势。

  不良饮食习惯直接诱发癌症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很多癌症的直接诱因。据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许玲介绍,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尤其是在发霉的花生和玉米中含量更多。黄曲霉素是引发肝癌的罪魁祸首。此外,腌菜、泡菜等腌制类食品背后也“暗藏杀机”。许玲解释说,腌制类食品都含有较多的食盐,在制作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被证实是一大致癌物质。

  经常吃火锅等过热的食物有可能导致食道癌。市第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许青表示,快速进食过烫食物也是不恰当的生活习惯,食道、胃粘膜会被烫伤,存在癌变的风险。猪、牛、羊等肉类的脂肪含量较高,吃多了容易引发结肠癌。此外,很多人喜欢将冰箱里塞满食物,但是这种习惯有可能怂恿癌症“步步逼近”。据了解,长期放在冷藏箱内的蔬菜,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增加,专家建议新鲜的食物、蔬菜,一定要尽快吃掉,不要储存较长时间。

  一些不当的生活习惯也能致癌。有不少爱干净的市民喜欢在厕所里摆放一些能散发香味的除味品,以遮盖异味。殊不知,这些看似香喷喷的用品是化学合成物,并非天然产品,长期吸入很可能诱发肺癌等。此外,有些劣质卫生纸中加了荧光增白剂或滑石粉,长期与皮肤接触容易引发白血病;还有的卫生纸用废纸经漂白加工而成,很可能含大肠杆菌、肝炎病毒等。

  超过40%的癌症可通过运动等方式预防

  上海市胸科医院院长冯运昨天告诉记者,超过40%的癌症是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坚持运动和拒绝烟草的使用来预防的,其他则能够被早期发现和治愈。晚期肿瘤患者可以通过姑息治疗缓解痛苦。

  临床已证实,有20%的癌症可归因于慢性感染,主要是乙肝病毒HBV(可致肝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可致宫颈癌)、幽门螺旋杆菌(可致胃癌)、血吸虫(可致膀胱癌)、肝吸虫(可致胆道癌)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可致卡波西肉瘤和淋巴瘤)。还有一些常见的物理致癌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远离感染和致癌物,同样可以预防癌症。

  早晚治疗费用相差近10倍

  癌症是有高危人群的,如吸烟人群患肺癌的概率比不吸烟者高数十倍,患肝硬化者容易引发肝癌,慢性胃病久治不愈会导致胃癌,长期从事夜班工作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比例很高。但大多数人对这一简单道理不以为然,不肯在疾病的萌芽期支出一部分医药费用,非要等到疾病被确诊,才大把大把地用钱来挽回生命。

  黄浦区中心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包家林以乳腺肿瘤为例算过一笔账:如果早发现与治疗,手术只要做局部切除,不需要再放、化疗,总费用在3000-4000元;如果到了晚期,切除面积增大,之后还要进行放、化疗,并服用抗菌素,费用高达20000-30000元,相差近10倍。

  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昨天透露这样一组调查数据:在癌症病人的人均医药费用支出中,40%是用于生命最后一年,而其中40%用于生命最后一个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认为,如果能了解一些肿瘤防治知识,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重视治疗后的康复期,他们的生命是可以挽救的,更可避免患上恶性肿瘤。

  ■新闻背景

  根据近日卫生部肿瘤防治办公室提供的我国肿瘤发病率和十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序显示,中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例为220万人,因癌症死亡人数为160万人。近20年来,中国每4-5个死亡者中就有1个死于癌症,居死亡原因之首。肺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恶性肿瘤发病首位,男女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的均为肺癌。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有550万新发癌症病例,其中死亡人数将达400万。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癌情监测数据表明,去年上海全市新发癌症病例4.6万例,其中男性占54%,女性占46%;癌症是居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第二位死因,上海每年有约3万人因癌症而死亡,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每1000个上海人中就有超过2人因癌症而死亡;目前本市累计约18万存活着的癌症患者,每100个上海人中就有超过1人是癌症患者。上海的癌症发病、死亡和现患水平均居我国较高水平,并呈继续上升的态势。

  8种生活方式致癌多发

  国际抗癌联盟常务理事、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癌细胞是人体内非常活跃的捣蛋分子,可以说无孔不入。除了指甲和头发,它可以在人体任何部位生根发芽、四处蔓延。研究发现,人体内有些部位的确格外受其‘青睐’,但男女会有明显不同。”据他介绍,在我国,癌细胞最频繁“光顾”的人体组织,位居男性发病率前十位的分别是,肺、胃、肝、食管、大肠、膀胱、胰腺、脑、淋巴、肾;女性为肺、乳腺、大肠、胃、肝、食管、卵巢、宫颈、胰腺、脑。这十种肿瘤占据了所有肿瘤类型的80%以上。如果把这些癌症高发的器官在人体图表中标出来,就是一张典型的“人体癌症地图”。

  据肿瘤专家介绍,以下八种生活方式是导致癌症多发的主要原因——

  ●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癌几率要高7—11倍。肺癌、喉癌、食管癌等超过三成以上的癌症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

  ●每天锻炼少于30分钟。久坐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癌症的危险。

  ●饮酒。随着摄入量增加,患口腔癌、咽癌和喉癌的危险显著升高。

  ●常饮含糖饮料。含糖饮料提供了能量,却极易让人肥胖。33%的癌症发生于肥胖人群,肥胖将患癌的风险提高了六倍。

  ●蔬果摄入过少。水果和蔬菜可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几率。

  ●红肉摄入过多。红肉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红色的肉,具体来说猪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等所有哺乳动物的肉都是红肉。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发。

  ●盐摄入超量。食盐和盐腌食物将增加胃癌的发生率。

  ●缺乏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能降低妈妈绝经前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

  ■晨报提醒

  肺癌:所占比例最高

  上海市肺科医院院长高文教授说,现在上海的癌症患者中,肺癌所占比例约三成,肺癌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是因为临床上近八成病人到了晚期才能确诊。其实,肺癌是最可预防的癌症之一,远离烟草、在家常通风、出门戴口罩、少开车、少接触厨房油烟、使用环保的装修材料,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把肺癌拒之门外。

  白血病:儿童最容易得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教授指出,过量吸入二手烟、装修污染是让孩子患上“白血病”的主要诱因。此外,“小胖墩”、父母抽烟、常坐车,也更容易陷入白血病的泥沼。不过,黄国英指出,白血病等儿童肿瘤绝对可防可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长期生存率可达超80%。

  子宫癌:最能避免

  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肥胖,就可能会避免70%的子宫癌(包括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华克勤教授昨天明确指出,癌症之所以可怕,主要是因为不知道其诱因。但宫颈癌在这方面已取得突破。自从2006年第一种宫颈癌疫苗上市后,就让人们看到了攻克癌症的第一缕曙光。

  肝癌:乙肝病人高居不下

  二军大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姜小清教授认为,中国的乙肝病人位居世界第一,这直接造成上海肝癌病人高居不下。肝癌有四大致病因素: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喝受污染的水以及酗酒吸烟。对此,卫生部门制定了肝癌的一级预防方针:第一、改水,不吃沟塘水、吃深井水、吃自来水;第二、防霉,不吃霉变玉米;第三、接种疫苗。

  乳腺癌:最危害女性健康

  市精神卫生中心最新调查显示,本市女性的癌症发病率比20年前上升近一倍,远高于我国其他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城市越发达环境污染就可能越严重,人们生活就越不规律,压力随之也越大,就难免癌症发病率日渐攀高。

  本市乳腺癌患者伴有抑郁症比率约为20%,而有不同程度抑郁焦虑情绪的更是超过五成。负责该项调查的市精神卫生中心陈维珺医师表示,对150多名乳腺癌患者的调查发现,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问题较为普遍,这些负面情绪容易削弱病人的免疫机能,增加感染可能,并影响肿瘤治疗的效果。

  市精神卫生中心仇剑崟医师表示,一方面,病人要学习调节心理,多和家人、医生沟通,获取有益治疗的信息;另一方面,家属要给患者尽量多的社会支持,隐瞒病情反而容易引起敏感患者的更多担心。.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