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小孩又开始流清水鼻涕了!

前2天看过中医一些咳嗽哮喘方面的内容。觉得侬讲的情况,可以试试家里按摩,比较安全,如果有效果,记得上来说说。

3/如果开始咳嗽,重要的是不要吃止咳药。可以用山楂、陈皮、甘草少量煮水,流清鼻涕的放姜丝。也可以用山楂甘草白萝卜水。多喝热水。

5/咳嗽不会很快好,3-15天都可能,只要能控制住,精神好,不要急于去医院,防止因咳嗽去医院又交叉感染。

7/咳嗽病程后,会因为久病脾虚,食欲不旺,甚至发展为积食咳嗽,这时的咳嗽已经转化成热咳,通常是表现为夜里咳嗽厉害。需要消积止咳。喝山楂水(山楂、白萝卜在整个治疗中都非常重要),严重的夜里总咳嗽,要吃消积止咳口服液。病了看中医,最好去医院面诊,才能全面了解情况,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咳嗽难治,预防最重要。

咳嗽真是小儿病里最难治的,难在可能引起咳嗽的原因太多,咳嗽种类多,就难找根,不根治,就难好,不快好,就影响更大,情况更复杂,还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治疗咳嗽,最重要的是找原因,找到原因,辩证施治。注意这里是"证"不是“症”所以不能仅根据咳嗽的现象就用止咳药,用抗生素,这都是极为错误的,使用不当,这些甚至是毒药,如止咳药不但有麻痹作用,吃多了会依赖,如毒品,还会导致痰不能咳出,导致更严重后果。

咳嗽会损伤气管甚至肺,因此用药后也要拖延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停止,少则3天,多则1个月。咳嗽与内脏的关系:肺:气管和肺是一个系统,是身体直接和外界空气接触的前沿,所以容易受到外界侵扰,冷、热、燥、湿、毒、邪都可能直接侵犯,所以咳嗽有可能是外邪侵扰肺和气管造成;同时肺又是身体散发热气和水分的器官,从体内来的邪气,如湿、火、燥、邪也会侵扰。辨别内外、种类就可以治疗。

《引用》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主治节,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主宣发,以清肃下降为顺。肺为娇脏,畏寒热而恶痰浊。阴液不足,卫阳亦虚。卫气不固,则易感外邪。风热郁于肌表,腠理开合失司,则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风热上受,窍道不利,则头痛,鼻塞。喉系肺属,热邪熏灼,则咽喉干燥。肺失清润,则声音嘶哑。肃降失职,则咳嗽。阴虚火旺,灼伤肺络,则痰中带血。阴虚火旺,内热薰灼,则见午后潮热,盗汗,颧红,口干等。内有阴虚外有风热袭表,则见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浮细数或细数。

咳嗽症状在肺,但原因是外还是内?是内又是什么内脏造成,必须分辨清楚,然后治疗。影响肺的其他内脏——脾:脾是先天之本,脾是饮食的基础,是小儿身体里最累的器官,因为它直接接收各种食物,对的错的都要它承担。小儿脾胃稚嫩,往往是第一个出问题的,比如腹泻、便秘、上火、湿热。脾胃运化不足,食物积聚,犹如垃圾内部生热,产生湿热,湿热是非常危险的邪气,可能引发很多问题,如腹泻、湿疹、鹅口疮等。湿热上升反映到肺就是痰积在肺,导致咳嗽,这种咳嗽,就需要先消积后止咳。

肾——肾是水源,水为生命之源,身体缺水,能够提供给肺运化的净水就少,肺受水少就会干燥而咳,这种情况主要是病后恢复不当,伤津或体虚所致干咳。另外,肾虚有阴虚阳虚,总之造成肾气不足,供水不足都会导致咳嗽。此时要先生津,后止咳。

心——心是火炉,是身体的供暖来源,如果火过大,就会燥热伤肺,咳嗽,所以要清心火后止咳。如果火太小,身体运化不足,肺阴寒而咳嗽,要温补后止咳。


肝——肝是木材,为心这个火炉输送原料,如果肝送得太多,就会造成肝火犯肺,多是因为郁怒所致,或邪热蕴结肝经,上升而伤肺。此时要先疏通肝火,而后止咳。

大肠——这在西医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大肠从任何角度上讲都和肺扯不上关系,但中医认为大肠和肺互为脏腑,相互影响,不可分开看。长期的便秘和腹泻,大肠功能紊乱的时候,同样会造成咳嗽。有些小儿腹泻或发烧好后,又开始咳嗽,实际上是人体排泄病邪的位置由于某种原因(多数是药物压制引起)转移。

哮喘:中医理论认为哮喘最初多是由感冒引起,外邪犯肺,必先于表,如不用宣肺的辛温、辛凉解表医治,往往不能彻底治疗,使外邪不断传里未能透达,损伤肺气(破坏了气管内壁纤毛上皮),气机失调,以致肺气不能下行归肾,肾不能摄纳来自上部的肺气,所以由最初感冒症状的恶寒、流鼻涕、头痛、咳嗽发烧等“肺卫表证”的正常反应、抗病反应,而转入以喘为主“肺脾肾里症”状态的过敏反应、变态反应,即功能亢进的抗病反应。因此形成哮喘。


因此要治愈哮喘,必须恢复人体抗病能力,恢复支气管功能。恢复的办法,不能经常用扩张支气管的方法暂时止喘,因为长期扩张,支气管弹力消失,则支气管的正常“清除”和“防卫”功能则更会减弱,痰越不能排出,此时支气管本来欲达到“清除”功能不行,而变为“痉挛”、喘越加深。因之要彻底治愈哮喘,必须恢复人体与自然界各种微生物各种病毒细菌进行抗争固有的防卫能力、抗病能力,恢复人体的抗病反应、正常反应,中医学术用语叫做恢复“肺卫表证”,把已经陷入肺、脾、肾的病机,用中医“宣肺祛邪”结合“摄纳肾气”等治法再宣透出来,经过一段治疗以后,患者一旦再患感冒又会出现恶冷、发烧、头痛、流鼻涕等“肺卫表证”,仅服少量解表宣肺中药即可治愈,而再不会出现功能低下以喘为主的“肺、脾、肾里症”。

咳嗽有很多种,以上只是咳嗽初起时的明显特征,初期立刻治疗就会收到好效果,但拖延时间久,各种症状也会混合和转化,不能一概而论。一般儿童咳嗽主要根在脾胃,脾胃健康,运化得当,就不会产生湿热和虚弱,抵抗力强就不容易受风寒侵袭,脾胃不和,造成肺部升腾不利而产生各种咳嗽。



咳嗽处理方法:
1/拍痰:如果咳嗽有痰,要经常拍痰,以便将肺和气管里的痰排出,方法如下:小儿趴着,可以趴在大人腿上或被子上,注意底下不要太硬也不要太软。手掌扣成中空状,在宝宝后背两侧肺的位置拍,左右轮拍,自肺下端向上移动,以便让肺中痰液散开向喉咙走。左右共50到100次。拍的时候要稍用力,不要太轻,稍重不会影响宝宝。痰到嗓子,很容易在咳嗽时进入嘴里,宝宝不会吐痰,但咽到肚子里就没事了。

2/紧急止咳处理方法:一次咳嗽猛烈或时间长了,可能造成呕吐,或其他难受情况,此时不要拍后背,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压在后背两侧肩胛骨中间脊椎的位置,顺时针按摩,可以缓和咳嗽,防止呕吐。要注意按住后也不要让宝宝弯腰窝着,可以另外一只手托住宝宝前胸不动。

3/按摩肺经,在宝宝无名指,从指纹圆中心向指尖方向搓按,每次100下。咳嗽难治,预防最重要:
1/健脾仿积食
2/健肺仿外邪
3/运动提高抵抗力
4/湿度合适防燥、湿
5/衣被要少防内热还是那句: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咳嗽治疗原则:
1/辨别寒热,在中医,咳嗽只是一个症状,并不是一种病,问题不仅仅在咳嗽的位置。因此辨别咳嗽原因非常重要。一般儿童主要可能是寒、热、积食。寒有白色的特征,嘴唇白、舌头白、面颊白、尿白、痰白、鼻涕清。热有火的颜色,嘴唇红、面颊红、尿黄、舌苔黄、尿黄、痰黄、鼻涕浓黄。积食有厚的表现,兼有火色,舌苔白、厚、痰白浓、面颊黄、嘴唇红。通常突发的热咳很少,之前必有其他原因,容易避免。而寒咳、积食咳,也很容易发展到热咳,所以治疗过程中要随时根据情况改变治疗方法,所以不要用长药。

2/避免错误的治疗,咳嗽是人体排除废物的反应,咳嗽开始最重要的是不能止咳,辨别情况,先去病根,否则废物积存,后果非常严重。止咳药有麻痹神经和上瘾的可能,切忌随便使用。

3/及时排除痰液,可以用拍痰的方法,小儿不会吐出,咽到肚子里就可以。必要时使用西药化痰。

4/注意环境空气清新,不要穿多捂多,保证正常散热。


你儿子的咳嗽是气逆造成的,他本来有点肝热(小便黄,频数),肝热会胃热,肝气主升,将胃里的痰带动往上爬,所以痰是黄色的.后来你让孩子用了大量抗生素,使孩子的身体体质下降,,但气仍往上,所以咳嗽照旧,但痰是白色的了,你再折腾下去,你的孩子就会有哮鸣音了.当孩子平卧时你用手指稍用力压在他的脚背大脚指与次指间,指甲稍稍掐掐它,过二三分钟,问孩子喉咙是否比较舒服,不再痒痒的想咳嗽,如是,你就煮一点青陈皮的水给他喝三五天,(每次五克即够),孩子睡觉时,大人就将手指压在他太冲穴上,每天做半小时,坚持做一周.孩子也会生气的,当孩子的肝偏热,又生气时,就会咳嗽,治疗不当就演变成哮喘.除了上述要求外,你还可以压一下孩子的肝经,就选大腿部分,压时你会发现他的左腿比较痛.要轻轻地压,可以在他熟睡时压.

[ 本帖最后由 zjz妈妈 于 2009-1-18 09:42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