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我们喝着暖暖的原味豆浆,听大家讲那育儿的事情(旧文重拾:两段《家长寄语》)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感谢子玖妈妈连发数帖,增色不少。
子玖妈妈的理念没有错,小HELEN的成长道路是循序渐进的,H爸的培养方式也是因势利导,量身定做,“适度”超前的。
倒不是我在做和事佬,避免跟子玖妈妈的不同意见争辩。而是子玖妈妈讲的是一般原理,但应该允许有特例出现;而我的育儿方法是个别事例,放在HELEN身上合适,别人借鉴就不一定能够成功。
有些妈妈可能会有疑惑——怎么小H这么听话,愿意在课外去学这么多英语课程,中考英语满分才150分,犯得着初中去学口译吗?还有完没完?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她喜欢英语,以致到了酷爱的地步,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目标,并不限于在中考英语上拿到高分;在长期坚持学习的基础上,阶段性较为辛苦的集训也就不感到是一种负担了。
关于口译的话题,争议颇多,多半是没有完全了解口译课程的构成,以及与初中英语听说读写的关联,我就把口译话题放到昂立教育论坛上去发。.

TOP

回复 162#子玖妈妈 的帖子

有抬杠好啊,赚点击率哦。
尽管我的帖子写育儿过程已经够多、够详细了,但还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写进家长的全部心路历程的。
孩子12岁进预初,15岁升高中,期间四年的培养,到底以什么为座标?是中考的总分策略?还是培养一技之长的“特长策略”?还是全面素质培养和均衡学科培育?
有些问题,我可以再展开些讨论的,只要大家有兴趣听。.

TOP

回复 167#Jessie她妈 的帖子

对哪个话题有兴趣?侬点题,偶答题。.

TOP

回复 170#Jessie她妈 的帖子

希望孩子能够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工作时间沉浸事业,工余时间享受生活。.

TOP

回复 172#Jessie她妈 的帖子

外出公干,稍后继续。.

TOP

回复 172#Jessie她妈 的帖子

对于“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别人眼中会有评价,自己内心也有感受,都是客观评价和主观感受的结合。
我自己的体会:事业成功方面,客观衡量的比重占得大一些;家庭幸福方面,自家人主管感受的成分多一些。.

TOP

回复 179#安然 的帖子

家长只能是期望而已,关键在于孩子自身——小学时,还听爸妈摆弄;初中时,半听半不听的;高中时,估摸着爱理不理了哦;进了大学,天高皇帝远啦。.

TOP

呵呵,还少了重要的一样——喝着原味豆浆,牵挂着在浦外读书的宝宝,在WW上聊着那育儿的故事,母爱泛滥一回。.

TOP

回复 186#Angel老妈 的帖子

盛大校友! .

TOP

回复 190#迈克猪MUM 的帖子

低调一点,这是在浦外,高手木牢牢。.

TOP

回复 186#Angel老妈 的帖子

前两年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跟头跌在前面比跌在最后要好。
盛大是讲自豪的,自我表扬也是可以的,骄傲最好少一点。.

TOP

回复 193#安然 的帖子

“采访时是落落大方的明星名记”,到浦外再修炼一番——双语名记。.

TOP

回复 195#yyxcyf 的帖子

上海去年是团体总分第二名,今年争回第一名。 孩子们都很棒,带队老师们也很尽职。
这次世外派了两名初二学生代表上海初中组参加网络英文竞赛,都争得了一等奖,那位SG又夺得了特别大奖,好好向SG学习。.

TOP

回复 198#迈克猪MUM 的帖子

小H对SG的读音非常佩服。当小土鳖遇上小海龟——差距还是不少。
这次昂立开班测试,SG得了最高分,但他有自己的成长方式,没有上昂立班;听说对于外面的英语竞赛也不是很热心。
偶们免不了要“俗”一点。 H爸离开证书和竞赛就没得啥帖子好写了。.

TOP

回复 200#迈克猪MUM 的帖子

在世外,特立独行的老师大概只有孙大侠,而特立独行的学生,大概就是陆SG。
学不像,仰望一下;能够同行参赛、同场备考、同台演讲,小H也是不虚此行。
有本事的孩子,那叫“特立独行”;本事不够的,那叫“自说自话”。
别说什么偶像之类的,汗嗒嗒滴。 都是身边的同学,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TOP

回复 202#JACKY他爸 的帖子

(JACKY事迹上浦外网了,开心)
上浦外网,取取经。.

TOP

回复 206#Angel老妈 的帖子

再不上轨道,要请JACKY老爸跟安然妈妈扳到轨道上了。.

TOP

回复 208#安然 的帖子

貌似安然在催交周末功课了。
再看了一遍第六堂课“自尊自爱的女孩才值得别人尊重------让孩子在尊重中学会自重”,非常同意课堂上所说的几条道理。对于后一段提到的几点,谈些做女孩家长的体会:
1、不要让孩子在追星中失去尊严
2、不要让孩子虚荣
3、要尊重女孩子的隐私
4、要珍惜女孩子的荣誉
5、要极力维护女孩子的自尊心
6、让孩子学会爱自己
一段帖子,谈六点似乎长了一些,谈起来看。.

TOP

回复 210#安然 的帖子

论坛上的东西,信手写来,不能太过认真的;比不得讲堂上,需要斟酌再三。.

TOP

回复 212#fanny妈 的帖子

侬比安然还结棍几倍,安然只催周末一段,侬催着后面五段,还让不让人过周末啦
J老大,偶上贼船啦。
这张帖子倒腾完了,偶以后只写一句话跟贴,灌灌水、逗逗乐了。.

TOP

06-第六堂课心得——女孩的自尊、自爱、自重、自卫

上面一帖写到的六点,我理了一下,大致是自尊、自爱、自重、自卫。
孩子们的“追星”行为,是家长现在最为关注和担心的。古人告诫避免“玩物丧志”,孩子们追星避免不了,堵不如疏、禁不如导。
小H把“追星”分为四个境界:初级、中级、高级和超级。偶帮她对四种粉丝做了描述:
——初级粉丝:买买碟片搜搜歌——在家
——中级粉丝:摇摇光棒尖尖叫——现场
——高级粉丝:通宵排队等露脸——酒店
——超级粉丝:坐上飞机到处追——全球
孩子对喜欢的歌手、明星保持着“初级粉丝”的程度,搜搜新歌倒进MP3、或者下载到电脑做背景音乐,做“鸡肋作业”时放放,只要不“丧志”,适宜的“玩物”也是一种情趣。大人不也有接近“丧志”的“玩物”行为吗?比如泡WW,所花的时间比孩子们看电视还少吗?美其名曰“借鉴育儿经验”——拉倒吧。.

TOP

追忆谢晋大师的育儿——其实我们做父亲的真的很幸福,付出这些努力真的算不了什么

我写了几张小帖,记录一些孩子成长的足迹和做父亲的心路历程,得到热心家长太多的鼓励和表扬,有时真的有些不安和惶恐的。
今天是中国电影大师谢晋的告别仪式,晚饭以后,我一直在看“谢幕”的专题节目。
我跟谢晋大师也算有些特别的小小缘份——作为谢晋电影观众之外的。
我家和谢家曾经同在普陀区武宁路一个工人新村内,我家是16号,谢家是25号,相隔不远;但小时候非常难得见到过谢导一两次,行色匆匆;见到谢夫人的机会多几次,是在附近的菜场和百货商店,听营业员指指点点,谢夫人在买菜购物。
我跟谢导的二儿子(阿三)、三儿子(阿四)都曾在武宁路小学读书,阿三比我高一届,阿四应该跟我是同届但不是一个班,小学同学们都很同情两个智障但心地善良的同学。
后来谢家搬出了新村,不久我家也搬了房子,真的很巧——就搬进谢家原来住的房子;有时候到邮局拿信、派出所办手续、房管所办事,都会有人看着地址在好奇地在问——是不是原来谢晋导演住的房子?
看着荧屏上的“谢幕”专题节目,我看到了谢晋作为父亲伟大的一面。追忆谢晋大师的育儿,我是很有感慨的——跟谢晋大师相比,其实我们做父亲的真的很幸福,跟谢晋大师几位经历坎坷人生的儿子相比,其实我们的孩子真的很幸福。WW上的爸爸妈妈,包括我自己,对于孩子教育和培养的付出,其实真的算不了什么。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8-10-26 22:57 编辑 ].

TOP

回复 218#simon妈妈 的帖子

大儿子最有才,在小区路上只见到过一次;二女儿没有见到过,似乎也是不大顺;阿三沉默寡言一些,阿四比较活络一些。
您讲的排行是对的,我改一下,更确切一点。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8-10-26 22:58 编辑 ].

TOP

刚刚看完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一档非常难得的好节目《林间道》——谢晋、贾樟柯两位名导谈电影,感触很深,中国电影已经离我们、离我们的孩子渐行渐远,这种文化上的缺失,能用美国大片和韩日动漫来弥补吗?.

TOP

第七堂课心得:培养女儿独立自主——“心动”之后要有“行动”

这堂课,完全接受文章的理念,另外真诚地向浦外BBMM请教如何“为女儿将来的独立生活早做准备------培养女儿独立自主的习惯》
因为小H小学和初中都是走读,对于父母在生活上依赖较多,学习上升了初一以后倒是日渐独立;对于未来各种生存技能锻炼甚少,对未来的规划能力只有朦胧想法而没有可行计划;要说独立自主——多半会有心无力,难以顶起自己的天空,我是不大乐观的。这里,H爸要做些检讨。对照四条措施,汗嗒嗒滴:
1、让孩子学会做家务活:偶们家长总是找些理由,免掉孩子很多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铺床叠被、洗洗手绢袜子、饭后收拾桌子洗洗碗等,汗,改,先从周末改起。
2、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孩子小小零用钱倒是自己理财的;偶曾经盘算过,在认购的基金中划一份算在她的名下,让她每周关心一下净值,做个曲线图;这一年好像只有下降直线没有盘升曲线,只能作罢。
3、帮孩子学会规划未来:这点上,孩子对于未来倒是有些想法的,但孩子的想法也会经常变化的,先让孩子“心想”,切实可行的话帮助孩子“事成”。
4、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目前对于学校安排的实践活动,还是积极支持的。课外有意识地寻找社会活动机会,倒是还不够。09-10年上海世博会,正值小H初升高,一旦高中搞定,想在暑假里让她去当世博会志愿者——不知初中毕业生是否够年龄。
记得小升初那年暑假,小H去天津参加全国小学生英语夏令营,偶们还陪着来回;前不久去武汉参加英语竞赛,就让她自己跟着带队老师前去。明年学校的游学交流,多让她自己规划安排,看看能有多少长进。.

TOP

回复 224#安然 的帖子

“谢导他们这一代是奉献+不求索取的一代,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是奉献+合理索取的一代,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要成为只索取不奉献的一代。。。”您的比喻真好。
相信我们的孩子,也是会有索取,会有奉献的。我估计,孩子们将来对于社会的奉献会多些,对于父母和家庭的奉献会少些。.

TOP

回复 225#樱桃小桔子 的帖子

想起小时候看过的日本电影《狐狸的故事》。.

TOP

回复 232#安然 的帖子

呵呵,“放手观点”不是我的观点,我是在自己检讨“放手”做得很不够。
向浦外BBMM学习,尤其是安然妈妈。.

TOP

回复 234#fanny妈 的帖子

汗啊, 偶这点牙膏都挤完了,再下去,要剪下外壳刮剩余物质哦。
你们都低调,把偶顶上杠头高调写贴?.

TOP

回复 237#蜡笔小鼠妈妈 的帖子

言多必失,慢慢收手。.

TOP

第八堂课心得:修炼高贵品格——从小事做起,量变引起质变,积累必有效果

第八堂课听下来,感到压力真大,要修炼女孩品格高贵,这个不是十年、八年能够完成的,应该要贯穿女孩子的一生的功课。我想,还是对着课上的几个方面,谈谈女孩应该从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培养自己的好的品格。
1、有强烈的责任感:初中女生,会有机会当选班干部或大队干部,经常要花些业余时间在班级工作上;我看当选上了,首先是多承担一份责任,需要多付出一些心血,不管再小的事,也认真尽力做好。看到小H忙活着班上的活动,有时会耽搁一点功课要补到很晚,她不计较,我也支持,答应的事再晚也要做好。
2、宽容豁达的性格:宽容豁达不应该只是男孩子的“专利”,如果家长注意从小培养和多加引导,女孩子宽容豁达的性格也能培养出来的;我想起,世外的英语写稿任务蛮多的,口语对话、活动讲稿、升旗仪式稿等,有时看到小H捣鼓这些“功课”弄到很晚,她说同学们信任她做得好,她就宁愿多辛苦一些,我也只是关照一声尽量早些完成后睡觉。
3、慷慨、大方:想起一件小事——每学期开学做课程表。第一学期小H做好的课程表,受到周围同学的好评——红色的双线边框、单线内框,黑色字体,非常醒目,她就多打了十几份送给同学,以后每次新学期开学,她总会自觉多印十几张乃至几十张送给同学,举手之劳本不难,难能可贵在坚持。
有一句流行的管理口号“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否真能决定成败,且不去说,从细节培养优良品格,倒是实实在在的行为。
从小事做起,量变引起质变,积累必有效果。.

TOP

回复 245#樱桃小桔子 的帖子

有劳慰问,谢谢。
这八堂课,听听轻松,拿起笔来写心得,越写越觉得培养女孩不容易,回去要加倍努力,写到要做到,做了要做好。
还有两堂课的心得,总算天快亮了。.

TOP

回复 247#fanny妈 的帖子

弄完小神七入睡,浦外圈内夜猫子们,又到网上溜达来啦?.

TOP

回复 252#niuniush97 的帖子

当时的感受是真切的。
品读这十堂课中提到的优秀品质,我的体会——不可能全部达到,因为太“完美”了;也不可能很快就达到,否则这个优秀也不能称为“优秀”了。
唯有朝着这个方向,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珍惜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捕捉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鼓励、放大、延伸。.

TOP

回复 251#fanny妈 的帖子

还是爸妈搭配,孩子的成长更为均衡一些。
由于社会角色和职业范围的关系,爸爸的关注面和着眼点,跟妈妈会有不同,老爸的适度参与育儿,的确会带来一些“匪夷所思”的东西。
比如,我写过小H学英语的十次跨越,如果作为妈妈的思路,也许就不会去折腾一次一次的跳级和换班。
至于爸爸带出来的孩子是否“更有出息”,这个很难说得太绝对——WW上母系成分偏多,不想找砸,闪一闪哦。.

TOP

第九堂课心得:女孩的交际能力——能听是非常重要,善说要恰到好处

第九堂课讲到“人际智慧对女孩很重要——细心培养女孩的交际能力”,从字面理解,“交际”用于大学和成人阶段较为合适,初中阶段,用“交往”更为合适一些。
1、对于偏内向的女孩,我很同意讲课里谈到的“鼓励女孩多结交好朋友,帮助她克服羞怯心理,孩子之间的事让她自己处理,教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自我保护。”我想,对于偏内向的女孩,爸爸更要起到引导、鼓励、带教的作用,让孩子多见世面,多在公开场合发言和讨论,参加英语演讲竞赛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妈妈也要在早期就及时发现女孩偏内向的情况,有意识稍微“纠偏”。
2、对于偏外向的女孩,我觉得倒是需要适度“对冲”,培养女孩子“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理想状况,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扭捏,不该说话别出声——学会倾听。这样,既不会失去机会,也不会讨人厌烦。女孩的“喋喋不休”和“人来疯”,蛮“触气”的,学生时代不纠偏,成家之后就会有点“八”的哦。.

TOP

第十堂课心得:“授鱼”和“授渔”——培养孩子自我学习能力

第十堂课讲了“让孩子学会自我学习”,这个对于女孩和男孩都是一样的,相对而言,女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更需要加强。
这里涉及到一对概念“授鱼”(教会孩子知识)和“授渔”(教会孩子自我学习能力)。我的体会,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并行不悖,难以偏废。
1、小学阶段,似乎老师和家长“授鱼”的比例更为大些,课上满堂灌+课外教辅书,似乎学生将现成的知识学到手就是好学生了。
2、高中阶段,似乎老师的指导性教学会多一些,很多要靠学生自己学习和自我实践,我看到华师大二附中开出200多门选修课,上中在临近期中考试之际还派出20多名学生参加上海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的有关活动。
3、初中阶段,我看下来是出于过渡时期,在讲授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孩子自我学习能力,就以世外《文言文启蒙读本》的学习过程为例,第一年主要是老师讲解,第二年是学生自学并上课时试着串讲,老师点评指点,第三年增加了更多的课外文言文,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方法去解读陌生文言文段落;世外英语老师家长会上说,牛津英语的课文不要预习,课上让孩子对着一篇陌生的文章,看看学生能不能用老师用过的方法来读懂课文。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需要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
有时候,自学能力是逼出来的,教学条件越好,有时候反而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障碍。
我自己在十来所大学读过各类课程,但没有正规的大学毕业文凭——大专、本科、学士学位、研究生课程、硕士学位和EMBA课程都是通过自学考试或业余进修获得的。长期的自学,没有退路地要自我培养+家长培养+老师培养(授课老师和书本老师)自己的自学能力。现在自己对于小H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做了一些,但很不够,需要再努力一把。
最后一段,我完全同意,只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好——“和孩子一起阅读,帮助她增强记忆力,别让分数成为孩子的枷锁,永远不要扼杀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是孩子飞翔的翅膀.。”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8-11-4 20:56 编辑 ].

TOP

回复 262#fanny妈 的帖子

貌似还要偶接着往下写?十段就十段,不再续了。
再接一段尾声,摘录我在前年和去年,给小H成长手册上写的两段《家长寄语》,看看家长的育儿思路是否一脉相承。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8-11-3 15:06 编辑 ].

TOP

旧文重拾——2006-2007学年下学期《家长寄语》

进入了心仪已久的特色学校,如鱼得水;感受着“参与”和“实践”的教学氛围,沉浸其中。
家长希望孩子:
身体健康——小苗渐长、小树见高,根深干直、枝繁叶茂;
心灵健康——心胸宽、志向远、多感恩、少抱怨,童心依旧、童趣仍在;
融入集体——百花园中,携手成长,不争春、来报春、共烂漫、丛中笑;
锻造成才——突出特长、平衡学科,勤思存疑、敏学探究,自主自立、自强自信。.

TOP

旧文重拾——2007-2008学年下学期《家长寄语》

本学期欢度了最后一个“儿童节”,明年将要迎接第一个“青年节”;从儿童成长为少年,不光长个头,还要长脑子。
希望继续保持一份纯真的童心,懂得关爱他人,懂得感恩谢恩,世界上本没有自已“理所应当”得到的一切,现在的得到会多一些,未来的付出也要多一些。
希望慢慢培养一份自主的定力。不随潮流,有着自己的判断和主见;不赶时尚,有着自己的喜好和追求。
世界缤纷多彩,诱惑无所不在,只要该得到的和能得到的,才是属于自己应该拥有的。.

TOP

回复 266#JACKY他爸 的帖子

小H看了不喜欢,说我老是讲大道理,空洞!.

TOP

回复 269#fanny妈 的帖子

代沟。初中四年毕业时,估摸着会理解一些。
侬看看可以,啥时候也弄两段浦外的《家长寄语》上来交流交流?.

TOP

回复 271#JANNY的妈妈 的帖子

“优秀”还算不上,但一直在努力。.

TOP

回复 273#fanny妈 的帖子

预初下学期就要写的。
我看不必“斟酌再斟酌,筛选又筛选”的,把老H的《读后感》当成“反面教材”,讲些实在的、孩子们喜欢听的,就行了。.

TOP

回复 275#fanny妈 的帖子

随手写来,露馅了。
育儿体会要真情实感的,跟学历无关。
豆浆倒是好东西,绿色健康,尽管关帖不写了,豆浆还是要讨的。.

TOP

回复 280#安然 的帖子

写得手抽筋,刚贴好膏药,安然妈妈貌似——.

TOP

回复 283#安然 的帖子

又要挑偶上山?这次偶不会冒冒失失顶上杠头了。.

TOP

回复 285#安然 的帖子

静安联大,圈内自己弄,我没啥关系。.

TOP

回复 287#Jessie她妈 的帖子

是孩子们在成长,家长跟着受受教育。只要一直努力,家长就不会掉队。WW是催人奋进的地方,敢不努力?帖子都发不出去的说。.

TOP

 99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