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楼damaicha11
(......)
发表于 2009-7-21 15:48
显示全部帖子
抛砖引玉,小小的一篇帖子能引发那么多人的回帖,感慨!
平生最敬佩的一位记者是Amira Hass,,以色列《国土报》的专栏作家,以色列国民,但当今世界上没有几个比他对以色列更不客气。因为,她爱自己的国家。
我想,旺旺网上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回帖,是因为有着一批关注附中的人们,谢谢你们。
孩子小升初的时候,说实话,是有一些选择的,但当时,我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附中。因为,碰巧认识了几个附中毕业的孩子,我看到除了进了一所理想的大学外,他们有更多的自信和表达的欲望。身为家长,我们深知在社会上立足,除了优异的成绩,团队合作能力、自我表现能力也同样缺一不可。迄今为止,附中就读的这几年,孩子在这方面,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喜可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近,附中头上的光环也在渐渐退去,在看到进步的一面,我们也确实看到了他的不足。简单的说,就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心问题。但个人认为,错不在老师,而在校方的管理层。
试想,老师也是人,如果一位每天认真批改作业的老师和一个每天报习题答案的老师;一位每天中午在教室抓订正的老师和一个每天在办公室午睡的老师(这样的老师附中少吗?);一个所带学科不出成绩和一个学生频频获奖的老师(说实话,附中的学生资源真是不可小觑)校领导的考评方案是一样的话,教师何来积极性?
感谢H爸的总结
1、作业量的布置和批改
2、加强理科建设
3、加强学校与家长间的沟通
还想补充一条,4、对尖子生和后进生的培养。不可否认,任何学校(不管经过怎样的层层选拔),一定会有这样的学生。问题是,缩短他们的差距,还是任意为之,导致最终两头分化?
以附中的强项,英语为例。英语课是分两个班上的,和许多学校比起来,这真的是很好的资源。但问题是怎么分?据我所知,现在是按学号分。有没有更合理的方法?例如,根据学生的英语程度来分,每学期都可以有所调整,岂不更好?
理科同样如此。每周一下午的数学竞赛辅导班人员有过更动吗?老师有没有给这些孩子适当的要求?物理化学呢?
对后进生呢?附中的学生高手如林,一不小心就会掉队。如果老师能加以鼓励,指导学习方法,这些聪明的孩子会学不好?至少不会越来越没信心,破罐子破摔吧。说实话,听到这些孩子的表现,真是痛心疾首啊!
上述4条,都不是个别老师的所作所为能改变的,而在与校方的管理制度。
或许校方会担心(我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学生竞赛频频得奖,岂不是都要到四大名校去了?
碰巧自已多年前也是曾这样的市重点出来的。当时,很多同学选择了本校直升,原因是什么?
一、自己学校的高中部足够强,和别的学校差距不大何必舍近求远?
二、学校对这批学生有一个长远规划,在初三这一学年早已进行高中教育的渗透,以及整个的梯队建设。
三、当初我们的初中是三年制,但已对自己的母校留下了强烈的感情,舍不得
说实话,附中的四年,孩子怎么会对自己的母校没有感情?附中的高中部为什么就留不住自己的学生?套句俗话“买了鞭炮让别人放”?
也有家长说,本来就不想“超前学超前学,做难题做难题,然后去竞赛竞赛竞赛”我想说的是 ,竞赛不是目的,独木桥上能走过的少之又少。但加强一些理科的学习还是重要的。前两天碰到同事的孩子,中考时物理满分,现在高一,已放弃物理,决定选文科了。为什么?
附中的直升制度,个人认为发挥得当时是很有利的。既避免了初三的简单机械劳动,又可以不求竞赛难度,不可以在这个中间找个平衡点吗?
如象“一叶轻舟”所说的,“反思的其实不是附中, 而是小升初时大家盲目追星,还没想清楚今后要走的路就一味趋之若骛”
我只能说,附中真是这样吗?那么,我要痛心疾首的说“我错了”! “我错了”! “我错了”!建议以后在附中的招生简章上直接写明,本校只培养外语人才。想学好其他学科的,请进其他学校。
不可否认,不管今后附中改和不改,他一定会有优秀的学生,只是数量问题。就像中国的奥运集团军和那些欧洲国家比金牌数,毕竟,上外附中的学生就得纯粹单枪匹马地去上业余学校,孤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