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6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关于国际学校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1-9-16 18:28 发表
我认识的很好的小孩,由于偏科,在国际学校不能读下去
我很奇怪,小吞在国内是偏科的,但现在反而不明显,甚至历史AP考还能满分. 不知其他类似经历的孩子是怎样的?

如果偏科是因为记忆类内容造成的(比如语言学习等),就还是不大好.文学(语文)就明显转好..

TOP

回复 47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3个5分是什么意思?
德国大学也很难读嘛,很多中国人不是混得胡子都一大把了还没毕业. 欧洲跟北美很多想法不同. 似乎美国更倾向培养三脚猫, 通才.
苏联似乎受欧洲影响比较多,我们跟风,大学一进去就定专业.
这等于给我们更多选择的方向..

TOP

回复 49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恩 不过虽说这样 本地人在这门历史中得A的也不多 我是指横向比较 如果在体制内跟同学比较是偏科的 为啥换了种学校就不一样了 当然没读过A LEVEL IB什么的 不好说在这两种学科体系中表现怎样

进一步说 我觉得米国这个学科安排 貌似以扬长为主 你特别强项的科目 可以选AP级别 对不太喜欢或擅长的 可以选R级 这样既扬了长 又不伤自尊 蛮好的

A LEVEL和IB貌似木有不同级别的选择..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1-9-19 08:32 发表
AP和A level比是很简单的,A level的深度大于AP好多。A level分数好的人,超微突击一下AP拿3个5分很容易的。AP的特点是范围比较广。总之英国比美国难许多。
隔壁有个贴子“关于北大数院11级新生自缢的事情”里面10楼LOVEMA说得好:“要实现个人潜力知识只是一个维度,乐于和别人合作、善于表达自己、公平待人、诚实、开明对待不同的观点、容忍差异性、积极应对挑战、认同家庭和朋友的价值.、对各种事情尽量正面思考(always positive thinking)....如此很多才是孩子终生学习最需要的。不幸的是因为没有进入量化的考试评估中,所以自然会有人认为这些东西不重要;或者有人认为,这些外国人的价值观,不适合中国特色。我个人相信,除去所谓的特权阶层,我们这里多数的孩子将来要在更大的舞台上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竞争”

前面她讲到:美国人认为读书的目的 是为了最大可能发挥个人潜能而准备。

这个大概就是北美跟欧洲教学理念上的重大差异(之一)。 所以北美可能选择放弃适度的学术难度,追求其他东西了,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但是如果孩子确实是学术型的,那么欧洲就很适合。.

TOP

回复 55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是的,美国人大概是防止学术太难,太打击自信心。所以他们个个志高气昂的。。。
中国就太难啦。想要靠竞赛得奖博出位的,高一理科就学大学的东西了。.

TOP

回复 57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是呀说归说你还赖着你家闺女不让她飞呢。
我们这里读书读傻掉的太多了。中考自招时候我也去了很多学校,很多孩子明显一脸呆相,却是老师眼力很灵的聪明孩子 拿出来的竞赛证书像一本书。.

TOP

回复 59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陪么陪个几个月就可以了亚。.

TOP

回复 61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是啊我果断阿,把我同学存了几年的一块料作,擦擦几倒就剪坏特了(我跟她说我会裁剪 )。
我唯一做的准备就是让他小学已毕业就外面参加英语学习班。
我觉得最好初中都别上,为了个中考,太毁人了。.

TOP

回复 63楼桃之夭夭也 的帖子

是啊早来旺旺我也可以避免这个杯具了。.

TOP

回复 64楼悠优 的帖子

那要有心的家长,我这种还是算了。.

TOP

回复 68楼悠优 的帖子

自嘎哈纠结亚。男生早晚要听老婆的,按理应该尽量拉在身边。女生总归想着父母的,还怕她早出去了忘了娘?.

TOP

回复 70楼悠优 的帖子

安?68楼你不是同意不二的观点么?
我不明白为啥既然留不住所以可以早留学,不能是既然总归留得住(心)而早留学?.

TOP

回复 72楼悠优 的帖子

哦~~ 我以为弄舍不得离开伊 小棉袄亚 内衣的话大学住宿还是有这个问题的
不过小丰丰不也都解决了麻.

TOP

回复 75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但也矛盾的 你老不放手 她怎么有机会像你一样来三?.

TOP

回复 82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男女生差别了,我们小学之前多么调皮捣蛋的一个人,初中以后完全变了。小学里那些好玩的周记,到初中也写不来了。反正我觉得正向港学学方向转变。急人哦。赶紧送出去了事。.

TOP

回复 80楼喜胖妈 的帖子

是的,小吞也说写作文不用照白杨礼赞的路子挖空心思想些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话,感觉很舒服。他出去后我才发现他对成绩还是很上心的,只是国内他觉得一切尽在掌控,而且大考比较重要,所以只要重要考试花心思就够了。国外一直在考试的,每个阶段的成绩就是每次考试的累积,偷懒也没门了。.

TOP

回复 84楼胡豆妈 的帖子

那倒也很可能。.

TOP

回复 95楼jeccy 的帖子

刚听说,不是排名20前的,中国学生不值得去读,因为出来工作也找不到。当然这个人因为现在金融危机可能看到很多找不到工作的中国留学生,所以悲观了点。然后他还说,他认为适合去留学的,不到千万分之一。
按千万分子一算了下,全国16亿人,那就是一共1600个人

[ 本帖最后由 慢吞吞 于 2011-9-20 16:31 编辑 ].

TOP

回复 100楼gongwuji 的帖子

嗯,你的算法很科学.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