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求助] 四年级数学题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2 18:48     标题: 四年级数学题

99x99+199巧算

我女儿做法:(100-1)X99+199=100X99-99+199=9900+(199-99)

后我看她订正为:99X99+99+100

以上方法哪个更好?

[ 本帖最后由 SHINE-ON 于 2012-1-4 13:55 编辑 ].
作者: windyma    时间: 2012-1-2 18:59

读四年级的女儿说:
最大:54999
最小:45000.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2-1-2 19:01

50000貌似也可以的。
44445四舍五入到万位是40000。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1-2 19:05 编辑 ].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2 19:03     标题: 回复 2楼windyma 的帖子

我女儿的最小数是45000,以前老师有教过的。.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2 19:05     标题: 回复 3楼ccpaging 的帖子

经windyma的提醒,我觉得更好的是:54444和44445

这要孩子想破脑袋啊!.
作者: windyma    时间: 2012-1-2 19:15     标题: 回复 5楼SHINE-ON 的帖子

44445四舍五入到万位不会是5万的,而且你的54444也没我的54999大,相信我没错的(汗,女儿的原话,她一定要让我这样打给你).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2 19:16

记得小时候学小数点四舍五入,从最后一位进起。

现在是不是只看第二位?.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2-1-2 19:17     标题: 回复 5楼SHINE-ON 的帖子

那么,54445符合条件吗?

万位的四舍五入只看千位。千位是5就入,千位是4就舍。.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2 19:18     标题: 回复 6楼windyma 的帖子

你女儿答案和老师教的一样。

这应该是现在的统一标准答案。

[ 本帖最后由 SHINE-ON 于 2012-1-2 19:25 编辑 ].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2 19:23     标题: 回复 8楼ccpaging 的帖子

如果只看千位,windyma的是标准答案。我是从个位进起,因为记得我小时候老师让我们从最末一位进起。曾做过不少这种陷阱题。.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2-1-2 19:23     标题: 回复 9楼SHINE-ON 的帖子

童鞋们,记住啊!
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凑整到整位数是五万,这五位数最大是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
正确的答案是:54999和45000。

答错的同学请将这道题目抄20遍。.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2-1-2 19:26     标题: 回复 11楼ccpaging 的帖子

动作快点。有同学要问下一个问题了。抄了20遍还搞不清楚了,回去跟家长好好做做。.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2 19:26     标题: 回复 11楼ccpaging 的帖子

哈哈,又学了一招!WW太好了!.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2-1-2 19:27     标题: 回复 13楼SHINE-ON 的帖子

晕。这老师也太好当了,这样就可以把你给忽悠回家了。.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2 19:29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1-2 18:48 发表
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凑整到整位数是五万,这五位数最大是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

我的答案是:49999和44445

对吗?
四年级老教材上册(今年五年级的那个版本的教材)P19,四舍五入的概念:如果被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是4或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都舍去(即四四);如果被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是5或或者比5大,去掉尾数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即五入)。
也就是凑整到整位数是万位,只看千位即可。
所以是54999,和45000
四年级老教材下册(今年五年级的那个版本的教材)P72小探究,小数凑整
如果一个一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凑整的结果是2,那么这个一位小数可能是多少?
书上用列表法,很直观。
简单来说,就是最大的就是2后加小数点,然后加4,就是2.4;最小就是2减去1,然后加小数点,然后加5,就是1.5.
如果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凑整的结果是3,那么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多少?
3.0+0.04=3.04
2.9+0.05=2.95

[ 本帖最后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2-1-3 16:10 编辑 ].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2 19:30     标题: 回复 14楼ccpaging 的帖子

家长一定要与时并进啊!.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2-1-2 19:32     标题: 回复 16楼SHINE-ON 的帖子

恭喜你,又在知识的海洋中喝下了一大口海水。.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2 19:36     标题: 回复 17楼ccpaging 的帖子

现在孩子不就是在知识海洋里苦喝海水吗,俺们家长还得配合老师把他们推下船,不可坐船,下船去喝水!.
作者: windyma    时间: 2012-1-2 19:37

现在那个绕啊,还有什么去尾法,进1法。。。好在学校的东西不用我管.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2 19:38     标题: 回复 15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我得去把小学书本先自学一遍。.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2 19:47     标题: 回复 19楼windyma 的帖子

现在就是用一堆概念题把孩子弄傻掉。除了四舍五入,这么多法我以前都没学过,也没影响我工作啊!.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2 19:47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1-2 18:48 发表
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凑整到整位数是五万,这五位数最大是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

我的答案是:49999和44445

对吗?
看教材上四舍五入的概念,尾数的最高位。.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2 19:49     标题: 回复 22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嗯,明白了,我的知识老化了。.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2-1-2 19:53     标题: 回复 23楼SHINE-ON 的帖子

老化也不见得,海水喝多了,有可能。.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2-1-2 19:53     标题: 怎么求满足条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图片附件: 1.jpg (2012-1-2 19:53, 14.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3
http://www.321ww.org/attachment.php?aid=673965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2 20:15     标题: 回复 24楼ccpaging 的帖子

哈哈,我整天用数学给客户做预测,从来都不用记什么法,小学算数对我来说还真象海水那么苦.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2-1-2 20:18     标题: 回复 26楼SHINE-ON 的帖子

那,你肯定学过怎么求最大值和最小值了。.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2 21:02

再来一题,333x666 巧算,想破脑袋

我想了半天,333X3X222=999X222=(1000-1)X222=222000-222

对吗?.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2-1-2 21:09     标题: 回复 28楼SHINE-ON 的帖子

巧是蛮巧的,反正四年级没学过三位数乘法。但是你不讲道理,所以不知道对不对。
666可以分成3x222,这个明白,但为什么计算的时候可以算 333x3 呢?这个问题能讲清楚的话,我就认同你的巧算。.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2 21:18     标题: 回复 29楼ccpaging 的帖子

就是不能用三位数乘法才巧算,他们做过一些333,666,999之间的关系题,和1000-1的巧算题,但这题并一起我女儿怎么也想不出来。

[ 本帖最后由 SHINE-ON 于 2012-1-2 21:22 编辑 ].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2-1-2 21:30     标题: 回复 30楼SHINE-ON 的帖子

“他们做过一些333,666,999之间的关系题,和1000-1的巧算题,”这是以题代学的方式。不过,题太多,多到让童鞋惨不忍睹,让童鞋反感,停止了思考,这种学习方法也就无效了。

巧算是四五年级的重要内容,是从算术过渡到代数的阶梯。要做好巧算,首先是要学会独立思考。一般来说,对于那些能做出来而且做对的题目,要求巧算和不同于原来方法的验算,可以达到目的又不至于让同学反感。

巧算积累到一定程度,家的小五生专门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研究过,写了一篇小论文。.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2 21:44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2-1-2 21:30 发表
“他们做过一些333,666,999之间的关系题,和1000-1的巧算题,”这是以题代学的方式。不过,题太多,多到让童鞋惨不忍睹,让童鞋反感,停止了思考,这种学习方法也就无效了。

巧算是四五年级的重要内容,是从算术 ...
我们也在总结,类似333X460+999X180的题,提取公因式,她终于蛮老具了。.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2-1-2 21:47     标题: 回复 32楼SHINE-ON 的帖子

是的。提取出来方法,比做多少题重要。进了五年级,还要引导孩子注意提取方法的过程和步骤,进阶的话,还可以对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
作者: 岁月就像棒棒糖    时间: 2012-1-3 07:42     标题: 回复 15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我咋觉得是3.4和2.5?.
作者: yusky    时间: 2012-1-3 09:10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1-2 21:02 发表
再来一题,333x666 巧算,想破脑袋

我想了半天,333X3X222=999X222=(1000-1)X222=222000-222

对吗?
我是小学数学老师,正巧教四年级,你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虽然四年级没有教过三位数乘法,但是明确告诉你,这就是教材编写的问题,好像到了五年级也不会教了,只有老师自己补充这个内容了,不过掌握了两位数乘法,三位数也不难,孩子自己会感悟的。不过你们学校的题目貌似超纲了一点,没必要搞得那么难。

[ 本帖最后由 yusky 于 2012-1-3 09:12 编辑 ].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09:42     标题: 回复 35楼yusky 的帖子

谢谢,以后向你多请教.
作者: yusky    时间: 2012-1-3 09:45     标题: 回复 36楼SHINE-ON 的帖子

不客气!.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09:55     标题: 回复 37楼yusky 的帖子

是邻居孩子的题,来问我。我女儿学校做到333、666、999分拆,和1000-1巧算,但两个同时出现,她就不会了。我也觉得太难了。.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2-1-3 10:43     标题: 回复 35楼yusky 的帖子

非常同意,这道题超纲了。

3x6,33x66,照样能找到巧算的方法。而且能先求出答案,再找巧算的话,童鞋更有信心和兴趣。算不出来的话,这样巧算行不行,无法验证,也就只好不讲道理了。.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12:48

再来一题

被除数、除数和商相乘的积是10000,已知商是25,除数是________

我是开了根号。孩子怎么会呢?

[ 本帖最后由 SHINE-ON 于 2012-1-3 12:57 编辑 ].
作者: kxmyt    时间: 2012-1-3 12:48

333X666
        =333X(600+6o+6)
        =199800+19980+1998
         =221778.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12:59     标题: 回复 41楼kxmyt 的帖子

这个方法不错,适合孩子。.
作者: qianlanyouyou    时间: 2012-1-3 13:40     标题: 回复 1楼SHINE-ON 的帖子

A/B=25
A*B=400                  (A*B*25=10000)
这个猜也猜到A是100 ,B是4了。.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13:49     标题: 回复 43楼qianlanyouyou 的帖子

我是教孩子硬猜的,没道理可讲。但大人能猜出,小孩呢?.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14:00     标题: 回复 43楼qianlanyouyou 的帖子

如果孩子靠这样方法猜,考试时要花时间。我看她自己做,被除数X除数X被除数/除数=10000,她很快知道被除数X被除数=10000,但她不懂开方,我提醒她靠常识100X100

[ 本帖最后由 SHINE-ON 于 2012-1-3 14:10 编辑 ].
作者: qianlanyouyou    时间: 2012-1-3 14:09

以他们现有的水平,有的题目就是要试算,
我们的老师要求我要把25以内的平方数都记得比较熟,能脱口而出,好在有的题目上比较有感觉,
还有的题目,先要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在从比较靠谱的整数开始凑,
所以,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14:15     标题: 回复 46楼qianlanyouyou 的帖子

是的,她25之内平方能记住,10000是我提醒她的。25和400我让她自己试算,花的时间比前面的方法要多。.
作者: qianlanyouyou    时间: 2012-1-3 14:26     标题: 回复 47楼SHINE-ON 的帖子

计算做多了会对数字产生敏感的,那么猜的速度也会大大提高。
我家孩子玩数独速度总是要超过我,我计算能力也不如他,对数字的感觉也不如他。
这就是熟能生巧吧,我现在稍微复杂的+-*/总是用计算器,而他都是手算,自然不是他的对手。.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14:30     标题: 回复 48楼qianlanyouyou 的帖子

嗯,我女儿100以上不敏感,几乎没练过,这学期他们概念题花了较多时间,但还是会糊涂。.
作者: qianlanyouyou    时间: 2012-1-3 14:36     标题: 回复 49楼SHINE-ON 的帖子

我们老师早早的把课讲结束了,后面就是从头到尾的几轮反复,每遍都解决前面学得似是而非的东西,现在就剩计算仔细和看清题目两大问题了。.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14:41     标题: 回复 50楼qianlanyouyou 的帖子

我们最近在弄概念题。孩子很搞。.
作者: qianlanyouyou    时间: 2012-1-3 14:42     标题: 回复 51楼SHINE-ON 的帖子

是哪方面的概念?.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14:47     标题: 回复 52楼qianlanyouyou 的帖子

几何、时钟、单位,还有什么结合律分配律等好多概念。难倒是不难,就是内容多,孩子会搞混。

[ 本帖最后由 SHINE-ON 于 2012-1-3 15:01 编辑 ].
作者: qianlanyouyou    时间: 2012-1-3 15:29     标题: 回复 53楼SHINE-ON 的帖子

你可以帮她把等量关系都列出来
比如1000毫米=100厘米=10分米=1米 1000米=1千米   
    10000平方厘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  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
    解释一下为什么距离本来多一个零的,到了面积要多两个零
    然后让她自己复述一遍所有的等量关系
等扎实再做点相关的题目加以巩固
乘法的规律
a*b=b*a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a*b*c=a*(b*c)=b*(a*c)=c*(a*b) 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为什么这样?可以用具体的数字计算,以体会乘法的这些规律
几何的问题把角度的概念搞懂可以结合量角器,我觉得孩子还是对直观的东西比较好接受,时钟的问题也可以真的拿个钟过来,或画一个也行,当脑子里有概念有感觉就可以脱离实物了
这些都是熟能生巧的事
当似是而非的时候请她自己解释一下,在她解释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可能模糊的东西解释解释就自己搞懂了.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15:49     标题: 回复 54楼qianlanyouyou 的帖子

嗯,记得上学期就开始搞了,这学期把上学期的东西自然弄开窍了,如看钟,以前学时累啊,但过后她自己就会了。她好像就是慢半学期,现在学的会时常糊涂。不过发现她到时间自然会开窍,我就不纠结了,心智未到,大人累点。.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3 16:07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1-2 19:38 发表
我得去把小学书本先自学一遍。
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一遍远远不够。.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3 16:13

引用:
原帖由 岁月就像棒棒糖 于 2012-1-3 07:42 发表
我咋觉得是3.4和2.5?
抱歉最后两位小数可能是多少,打成了一位小数可能是多少。.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16:15     标题: 回复 56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说实话,我现在连一遍的时间都没有,从明天起,我又没时间教她了。我得做好我自己,才能教孩子,教孩子实在不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只是点拨一下。我想如果要靠我教,孩子才能学得好,这个书咱也不读了。.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3 16:20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2-1-2 21:09 发表
巧是蛮巧的,反正四年级没学过三位数乘法。但是你不讲道理,所以不知道对不对。
666可以分成3x222,这个明白,但为什么计算的时候可以算 333x3 呢?这个问题能讲清楚的话,我就认同你的巧算。
学过一位数乘三位数吧。
666可以分成3x222,这个明白,但为什么计算的时候可以算 333x3 呢?
用的是乘法的结合律
a*b*c=a*(b*c)
到初中,在有理数的范围内,就是加上或者去括号时,括号前面是乘号的时候,括号内各项不变号。(同级运算).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3 16:25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1-3 12:59 发表
这个方法不错,适合孩子。
这是学过的乘法的横式计算,在三年级的时候,应该做过此类题目吧。如果从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理解就更好了。.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16:33     标题: 回复 59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我根本不懂什么乘法结合律,就是根据女儿平时的题目,推断她们在学些什么,用什么方法做。.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3 16:38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1-3 14:00 发表
如果孩子靠这样方法猜,考试时要花时间。我看她自己做,被除数X除数X被除数/除数=10000,她很快知道被除数X被除数=10000,但她不懂开方,我提醒她靠常识100X100
乘方、开方的概念到初中才出现的。三年级的教材中学到乘十数、整百数的时候,学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的时候,用的是推算。
因为2*6=12,所以20*60=1200
因为12/2=6,所以120/20=60
因为100*100=10000,所以10000=100*100

两个相同的数a的和为2a,a+a=2a=2*a(四上教材中乘法的概念)
两个相同的数a的积为a的平方,学五上教材面积的时候,用字母表示面积公式的时候,说到平方了。.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3 16:40

引用:
原帖由 qianlanyouyou 于 2012-1-3 14:09 发表
以他们现有的水平,有的题目就是要试算,
我们的老师要求我要把25以内的平方数都记得比较熟,能脱口而出,好在有的题目上比较有感觉,
还有的题目,先要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在从比较靠谱的整数开始凑,
所以,白猫 ...
还有的题目,先要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在从比较靠谱的整数开始凑,
这是教材上一直强调的估算。.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3 16:46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1-3 16:33 发表
我根本不懂什么乘法结合律,就是根据女儿平时的题目,推断她们在学些什么,用什么方法做。
运算定律我们那个年代应该学过的,还有加或者去小括号的问题,当年我们都应该学过,只是不记得是小学或者初中了。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小学。

不过我不记得当时学过减法的运算性质、除法的运算性质以及商不变性质(当时也许不是这个说法),这
部分四下教材会讲的。

如果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不能理解性的掌握,那么通过题海战术,孩子会很痛苦的。通常巧算,也就是简单运算会有些困难的。.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3 16:49

引用:
原帖由 qianlanyouyou 于 2012-1-3 14:26 发表
计算做多了会对数字产生敏感的,那么猜的速度也会大大提高。
我家孩子玩数独速度总是要超过我,我计算能力也不如他,对数字的感觉也不如他。
这就是熟能生巧吧,我现在稍微复杂的+-*/总是用计算器,而他都是手算, ...
说到计算器,我真的不提倡用,当年我们不用计算器,现在的计算功底不要太好啊!现在的很多孩子在计算上出问题。.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3 16:56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1-3 14:47 发表
几何、时钟、单位,还有什么结合律分配律等好多概念。难倒是不难,就是内容多,孩子会搞混。
平时学的时候,应该要解决大部分,不然的话,会搞到一起的。四年级开始系统起来了,前几年学的感性知识现在慢慢开始上升到理论归纳的角度了。
你们是四年级吧?
我最近看到一套怎样学好小学数学,薄薄的一本,把要掌握的概念以及学到的程度及易错题型都很简明扼要的指出来了,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的。我只购买了五年级的上下册,还是觉得挺好的。
概念不清晰是因为没有好好的看课本。所以还是建议多让孩子看看教材。还有就是要按照老师和教材的教法教,否则不如不教,不然的话,会把孩子搞的七荤八素的。.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3 17:01

引用:
原帖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2-1-3 16:46 发表

运算定律我们那个年代应该学过的,还有加或者去小括号的问题,当年我们都应该学过,只是不记得是小学或者初中了。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小学。

不过我不记得当时学过减法的运算性质、除法的运算性质以及商不变性 ...
我当时学约分很好的,感觉就是用的现在商不变性质(除法运算中),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中)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中),用到初中学的公约数(一般用最大公约数)。因为最小公倍数学的也不错,所以很容易看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数感还好。.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17:02     标题: 回复 64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这种去加括号等运算法则,谁小时候没学过?也没冠之以什么律,都是在边做题时学的,我想我们这辈没考上大学的人都会,我们那时再差的老师都会教。

我不知什么律,没影响我大学学数学。我的专业是经济,就是整天和数学打交道。现在用个新名词,用花妙来搞小孩的脑子,她们被灌输了一大堆,又出了一堆概念题考她们,读得累S,还要家长跟着一起学。可笑!.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3 17:12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1-3 17:02 发表
这种去加括号等运算法则,谁小时候没学过?也没冠之以什么律,都是在边做题时学的,我想我们这辈没考上大学的人都会,我们那时再差的老师都会教。

我不知什么律,没影响我大学学数学。我的专业是经济,就是整天和 ...
我专门一个帖子说只学好教材能考上好大学吗?帖子回复的也挺多的。大多数妈妈都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提前学的问题。小学阶段还好,到初中,如果基本概念搞不清楚,那更搞了。许多孩子基本上不太看教材,结果基本概念不清楚,难题倒做的头头是道,但是基本的计算和基本概念的题目通常会扣分的。
数学是非常严谨的,一环扣一环的,基本的概念和计算能力没有,这个数学如何学得好呢?.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17:23     标题: 回复 69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这种概念,到孩子初中时,自然会教,孩子也能去主动领会,小学就是做题时领会,用概念他们只会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我们小时候谁开课教时钟,到小学谁不会?但现在孩子开课学,三四年级不会的大把。因为灌输教条概念,孩子不会动脑了。我公司和我同专业的80后,数学概念比我们多得多,但实际运用程度比我们这辈差多了,公司分析系统我们创立,他们强在电脑操作上。中国这么多年强势教育,出不了数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就是这种教条害了太多人。

[ 本帖最后由 SHINE-ON 于 2012-1-3 17:29 编辑 ].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17:48

当小学数学变成是概念学习,我就知道孩子的大脑被排过程序了。

我女儿以后很难走上我们这辈理工科的道路,因为她们没有经过把简单的事情反复做的过程,中文、英文、数学都是。而我们小学时代走过了。

她或许能走上设计道路,因为她还没有专业学过绘画,但她反复用自己的方式去描绘者她自己眼中的世界,从不厌倦。

[ 本帖最后由 SHINE-ON 于 2012-1-3 18:20 编辑 ].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2-1-3 17:51     标题: 回复 70楼SHINE-ON 的帖子

以前在外面玩,都是看电线杆的影子来判断时间的。找到根铁丝做弹枪,可以从最后一排打到第一排的后脑勺上。锈迹斑斑的轴承,削根木棍穿进去,没事就磨啊磨,把锈磨掉了,装在自制滑板车上。数学、物理都门清儿,学的一点不吃力。

体验少了,光靠听老师讲,不行的。.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18:02     标题: 回复 72楼ccpaging 的帖子

是啊,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一直名牌读上去,一点都不累,小学时老师教得少有关吧,一块吸铁石就是最好的玩具。加减乘除学了那么多年,描红簿描到三四年级,英语Follow Me What's your name读上一星期。到高中时老师评语时求知欲强。

我现在老说够了够了,睡觉了,我LG说你怎么当妈的,现在他也这样了,现在女儿在看电视。

[ 本帖最后由 SHINE-ON 于 2012-1-3 18:17 编辑 ].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3 19:17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2-1-3 17:51 发表
以前在外面玩,都是看电线杆的影子来判断时间的。找到根铁丝做弹枪,可以从最后一排打到第一排的后脑勺上。锈迹斑斑的轴承,削根木棍穿进去,没事就磨啊磨,把锈磨掉了,装在自制滑板车上。数学、物理都门清儿,学的 ...
其实那时的我们才是幸福的人!
不记得小时候学过钱的换算,也不记得学过时间,因为老早就开始用了。昨天我还给认识的朋友说,不是现在的孩子不聪明,而是没有给她们用钱的机会,也没有给她们使用时间的机会,呵呵。.
作者: windyma    时间: 2012-1-3 19:17

不过我觉得你们这个有点问题的,到学期结束了还在搞这些概念,平时都在干什么呢?老师不教的吗?.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3 19:23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1-3 18:02 发表
是啊,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一直名牌读上去,一点都不累,小学时老师教得少有关吧,一块吸铁石就是最好的玩具。加减乘除学了那么多年,描红簿描到三四年级,英语Follow Me What's your name读上一星期。到高中时老师评语 ...
我们初中才学的英语。现在把以前的初中知识提前到小学,把以前高中的知识提前到了初中。因为本人学文科,大学不学数学,现在觉得很是遗憾,也许学过后,会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待一些问题。


到四年级教一些概念也还是可以的。在旺网上一个帖子中看到一年级的老师已经把做一些东西直接给了孩子,让孩子记忆,然后做题目。孩子当然会很晕了。.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19:29     标题: 回复 75楼windyma 的帖子

这学期很长一段时间是实习生教,回家就做卷子,不会大人教咯,但我们哪有那么多时间,也不可能从头教起,看一题教一题。我不知她们这学期怎么上课的,英语数学一会实习老师,一会代课老师,一会自习,反正我和她爸谁有空谁教,其他同学外面有补。.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3 19:30

引用:
原帖由 windyma 于 2012-1-3 19:17 发表
不过我觉得你们这个有点问题的,到学期结束了还在搞这些概念,平时都在干什么呢?老师不教的吗?
我能理解。主要是老师当时是强化训练,也就是说反复做,学到哪 就反复做哪类的题目,用刚学过的东西反复练。等学下一章的时候,慢慢把上一章的忘记了。等最后综合的时候,就全搅在一起了,不知道用什么了。知其然已经不容易了,很难谈得上知其所以然。.
作者: 58458022    时间: 2012-1-3 19:36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1-3 12:48 发表
再来一题

,已知商是25,除数是________

我是开了根号。孩子怎么会呢?
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那么被除数、除数和商相乘的积是10000可以理解为被除数乘被除数等于10000,由此可知,被除数是100.因为被除数是100商是25,所以除数是4..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3 19:41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1-3 19:29 发表
这学期很长一段时间是实习生教,回家就做卷子,不会大人教咯,但我们哪有那么多时间,也不可能从头教起,看一题教一题。我不知她们这学期怎么上课的,英语数学一会实习老师,一会代课老师,一会自习,反正我和她爸谁 ...
无限同情中.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19:46     标题: 回复 79楼58458022 的帖子

我女儿思路和你一样,但10000拆成100X100她还要嗝住。.
作者: windyma    时间: 2012-1-3 20:00     标题: 回复 77楼SHINE-ON 的帖子

这个你们学校有问题的,教孩子怎么变成家长唱主角了呢,唉。。。.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20:05     标题: 回复 82楼windyma 的帖子

一路来家长和补习老师唱主角的,人称"愉快教育",班级里数不出几个不在外面补的。我们实在是异类,不过我女儿是接受不了补习的,只好我们大人能帮则帮。.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20:10

引用:
原帖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2-1-3 19:23 发表

我们初中才学的英语。现在把以前的初中知识提前到小学,把以前高中的知识提前到了初中。因为本人学文科,大学不学数学,现在觉得很是遗憾,也许学过后,会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待一些问题。


到四年级教一些概念也 ...
我工作后爱上文科,我女儿在我辅导下语文英语都进步很快,她不怕作文。但数学进步不大,实在和我当年不对路。自己当年特长是数学,竟然自己女儿不会教。惭愧!

[ 本帖最后由 SHINE-ON 于 2012-1-3 20:31 编辑 ].
作者: windyma    时间: 2012-1-3 20:12     标题: 回复 83楼SHINE-ON 的帖子

我觉得吧,学校吃不饱,外面或者家长再加点是正常的,如果学校的内容,特别是基础的概念的东西都要靠外面学,家长教,这个。。。这个。。。太愉快了,不是学生愉快,也不是家长愉快,是老师愉快了。。。.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20:16     标题: 回复 85楼windyma 的帖子

这是我们公开秘密,你竟然说出来.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2-1-3 20:37

引用:
原帖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2-1-3 19:30 发表

我能理解。主要是老师当时是强化训练,也就是说反复做,学到哪 就反复做哪类的题目,用刚学过的东西反复练。等学下一章的时候,慢慢把上一章的忘记了。等最后综合的时候,就全搅在一起了,不知道用什么了。知其然已 ...
换句话说,这种以题代学,以题代教,根本就学不会,学不扎实,看起来快,其实无用功特别多。基本概念,一是体验,二是讨论,三是反思,四是系统化结构化,老老实实把每一步做足了,一辈子都忘不了。如 SHINE-ON 所说,以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用起来根本不用想,如同骑自行车一般自由。.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21:07     标题: 回复 87楼ccpaging 的帖子

美国人对小学生的教育是当傻子教,当天才管;中国人反过来,当天才教,当傻子管,到了美国,人家给你好教育,家长还不甘心,把孩子当傻子一样管着,送去补习。.
作者: 阳光妞妞    时间: 2012-1-3 21:22

感觉是不是国内的数学教得太复杂了,反倒孩子不会做题目了。

我家小朋友在国外上学,相当于国内四年级。都说国外的数学太简单,可是我把这贴子里的三道题目问他,他迅速就做出来了,问他怎么会做的?他说学校老师教过方法的,运用过来就可以做出来了。

突然间觉得,国内的数学靠训练,就象公文数学,九九口决,背出来的速度。国外讲究方法,告诉孩子解题的原理,教会孩子思考。儿子告诉我老师说,人脑计算得再快也没有计算机快,所以老师不讲究做题的速度,但是要求掌握解题的方法。

[ 本帖最后由 阳光妞妞 于 2012-1-3 21:30 编辑 ].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21:37     标题: 回复 89楼阳光妞妞 的帖子

就是这么回事!教思维方法最重要,看似简单,实际是深入浅出,所以他们能成就数学人才。中国造就的是计算器。

小小脑子里面塞了一大堆公式概念,还能动什么脑子?我女儿被那些概念题搅混了。

[ 本帖最后由 SHINE-ON 于 2012-1-3 22:03 编辑 ].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22:35

记得我中学数学老师、校长,上课只讲解一至二道题,全部概念全融汇在里面,我们听后茅塞顿开,他手下培养出多个市数学竞赛尖子,从来不用题海战术。现在不知还有这种老师吗。.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2-1-3 22:42     标题: 回复 91楼SHINE-ON 的帖子

基本木有了。这种教法,对老师的要求很高。教师的待遇一直都不算高,后继无人了。.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3 22:54     标题: 回复 92楼ccpaging 的帖子

这老师现在是牧师,我们还跟着他。现在老师和他们那代最大区别,现在是"我把一堆东西讲过了,你不会,你上课听了吗?"孰知讲的这些,孩子们能听进去吗?

[ 本帖最后由 SHINE-ON 于 2012-1-4 07:11 编辑 ].
作者: kxmyt    时间: 2012-1-3 23:54     标题: 回复 42楼SHINE-ON 的帖子

不过,我是用女儿二年级的相关方法。.
作者: yusky    时间: 2012-1-4 08:38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1-3 12:48 发表
再来一题

被除数、除数和商相乘的积是10000,已知商是25,除数是________

我是开了根号。孩子怎么会呢?
这样想:除数*商=被除数,所以可以看作被除数*被除数=10000,所以先求出被除数是100,然后求除数,用被除数100除以商25,除数是4.没必要把孩子搞晕,我从来不出这种题目,因为实在没有意思。.
作者: yusky    时间: 2012-1-4 08:41

小学阶段先把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思路搞搞清楚,让孩子把基本的数学知识理清楚,搞得太复杂孩子反而连基本的东西都要混起来,这样做反而适得其反,实在没有这个必要。对老师来说也真是吃力不讨好。.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4 08:57     标题: 回复 95楼yusky 的帖子

我昨天看了她们的复习卷,一堆这类题,老师好像很热衷出这种题。内容涵盖概念、几何、时间、单位、巧算、结合分配率等等,再加应用题,如果单靠学校上课,孩子根本吸收不了,而且她们课堂教的,我都无话可说,所以她们同学周末都在补。

[ 本帖最后由 SHINE-ON 于 2012-1-4 09:06 编辑 ].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4 09:08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1-3 21:37 发表
就是这么回事!教思维方法最重要,看似简单,实际是深入浅出,所以他们能成就数学人才。中国造就的是计算器。

小小脑子里面塞了一大堆公式概念,还能动什么脑子?我女儿被那些概念题搅混了。
关键是没有能够让孩子理解,概念是抽象的,要化为具体,也就是先感性认识,再理性认识。
家长要淡定,我家女儿当年就被这些巧算弄的是彻底晕了。到四年级了反而好了。我家女儿非要自己理解了才能会的。所以我自己以前也非常困惑,平时作业也会做,但是到单元末,到了下一单元,前面学的就全搅在了一起,学的时候根本就不会错的东西也会错了。
我一直让女儿做作业不多,现在也是以教材为主,让她能够好好理解教材上的例题和概念。现在数学还是需要我这个妈妈助一把力的。其实她本身数学是没有大问题的,就是恶性循环了,不相信自己,在数学方面没有得到分数上面的鼓励。
针对你女儿的情况,我也建议看教材理解,否则做再多的题,效果未必大。抽丝剥茧,看概念是怎么一步步来的。
其实不学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照样能做出来的。只要遵照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就行了。慢慢的孩子自己会看出来门道的。
题外话:现在初中的孩子小数、分数混合运算也搞的一塌糊涂,全部是分数的时候也要化为小数,其实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然后用最小公倍法通分,再运算,一般情况下,就简单多了。如果有小数、分数都化为最简分数,然后通分,然后再运算就简单多了。.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4 09:17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1-4 08:57 发表
我昨天看了她们的复习卷,一堆这类题,老师好像很热衷出这种题。内容涵盖概念、几何、时间、单位、巧算、结合分配率等等,再加应用题,如果单靠学校上课,孩子根本吸收不了,而且她们课堂教的,我都无话可说,所以她 ...
目前是这个潮流。其实家长和老师都是比较浮躁和功利的,把我们的孩子变成难题目会做,简单题目不会做,思路不清晰。外面补课,包括奥数大多数也是硬塞一些现成的题型和技巧。这样的补课效果现在大家也都看到了。
我们家长要做到的是在方法上点拨一些,学习的权力和机会,还是要还给孩子。只有学习是别人代替不了,也无法代替的。.
作者: SHINE-ON    时间: 2012-1-4 09:26     标题: 回复 98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我女儿巧算还可以,就是被一堆名词概念出在题目里绕弯子,搞的七荤八素。我们除了学校的题,外面一题都不做的,就这样,她还混。

我看出来,她们是教的容易做的难,也可能是容易的索性一带而过了,直接做题,一学期50张卷子。

[ 本帖最后由 SHINE-ON 于 2012-1-4 09:37 编辑 ].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w.321ww.org/)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