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饮食] [咖啡香]咖啡萃取控制图 [打印本页]

作者: grant    时间: 2010-8-13 15:14     标题: [咖啡香]咖啡萃取控制图

首先声明,这个帖子的内容可能比较学究气。是我最近在看的资料,发上来和大家分享,欢迎讨论。

咖啡的口感评价,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那么,是否在冲煮的过程中,就完全的没有数字可循呢?
SCAA (美国精品咖啡协会)做了大量的研究后,认为,咖啡的杯中表现,和冲煮过程中的两大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1. 咖啡的浓度,就是说,咖啡中萃出的成份,占咖啡总溶液的比率。叫concentration,或是Strength。这个浓度不好测,SCAA提出可以测TDS (总可溶物)来表示。
2. 咖啡的生产率,就是说,咖啡中萃出的成份,占所加的咖啡粉的比率。叫extraction rate。
以咖啡的生产率为横轴,咖啡的浓度为纵轴,在确定了水的总量以后,不同的咖啡粉的重量,会对应一条曲线。
先上图。

这个是我做的英文版。


这个是我做的中文版。


说是我做的,是因为这个不是原图。是我自己想的一个公式,经过调整,算出来的。
原图在这里... 我的那个图,和这个原图,有一点误差。
.

图片附件: ln_chart1_1_en.jpg (2010-8-13 15:14, 145.1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
http://www.321ww.org/attachment.php?aid=544752



图片附件: ln_chart1_1_en.jpg (2010-8-13 15:14, 145.1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7
http://www.321ww.org/attachment.php?aid=544753



图片附件: P9_Diag1.jpg (2010-8-13 15:14, 583.1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w.321ww.org/attachment.php?aid=544754


作者: grant    时间: 2010-8-13 15:18

对上图的简要说明:

横轴:萃取率(Extraction Rate),指的是咖啡萃取出来的部分,与总咖啡粉的比率。
低于18% ==> Under Develop Taste (味道发展不完全)
高于22% ==> Over Extraction Taste (过萃取的味道)
18%-22%==> Most Flavor Taste (最佳风味)

纵轴:强度(Strength),或是说溶液浓度,指的是咖啡萃取出来的部分,占总溶液的百分比。
低于1.15% ==> Weak (强度太弱)
高于1.35% ==> Strong (强度过强)
1.15%-1.35%==>Most Enjoyable Strength (最适宜强度)

每根蓝色的线,代表一种不同的粉量。用6oz (约合170ml)的水,萃取出的咖啡液。从7.5g咖啡粉,到12g咖啡粉,每相隔0.5g有一根线。
SCAA的研究结果,图中中央深灰色底色部分,风味最佳。.
作者: clovedan    时间: 2010-8-13 15:20

老大,好复杂啊~
看了头晕~.
作者: grant    时间: 2010-8-13 15:21

我觉得这张图还是很有意思的,可以对日常的冲煮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尤其在学习,或是在调整冲煮参数的时候。
比如,我们可以用6oz的水,10g的粉,然后调整各种冲煮要素(磨粉的粗细、水温、冲煮的时间等),以得到不同的浓度。
通过测出TDS的值,可以知道Extraction Rate。
通过比较各种参数下,不同的口味,就可以对冲煮的参数的调整,起到指导的作用。.
作者: grant    时间: 2010-8-13 15:21     标题: 回复 3#clovedan 的帖子

呵呵~ 我发之前就在想,这张图可能有点点复杂...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头晕。
.
作者: grant    时间: 2010-8-13 15:24

这张图,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对应不同的计量单位。
上面发的是“克/6盎司”的这个是“克/升”的,同样发上英文版和中文版:



这个版本我也找了个SCAA的原图,供大家参考。


[ 本帖最后由 grant 于 2010-8-13 15:27 编辑 ].

图片附件: ln_chart1_2_en.jpg (2010-8-13 15:24, 131.5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www.321ww.org/attachment.php?aid=544758



图片附件: ln_chart1_2_cn.jpg (2010-8-13 15:24, 128.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2
http://www.321ww.org/attachment.php?aid=544759



图片附件: scaa_1.jpg (2010-8-13 15:26, 183.5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
http://www.321ww.org/attachment.php?aid=544762


作者: grant    时间: 2010-8-13 15:25

这个是“克/半加仑”的。.

图片附件: ln_chart1_3_en.jpg (2010-8-13 15:25, 141.4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9
http://www.321ww.org/attachment.php?aid=544760



图片附件: ln_chart1_3_cn.jpg (2010-8-13 15:25, 138.7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www.321ww.org/attachment.php?aid=544761


作者: grant    时间: 2010-8-13 15:25

还有一个是“加仑/磅”的,是固定粉量,然后水量不同的。
反着来的,貌似不合平时的冲煮习惯,那张图我就没做了。.
作者: grant    时间: 2010-8-13 15:29

点击看大图。
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的朋友,可以找我拿这些图的PDF文件。.
作者: tianlunmama    时间: 2010-8-13 18:15

老大!算你很,我对你无话可说,你这样貌似要把我们都整到咖啡大学级别了。.
作者: vivianda    时间: 2010-8-13 22:30

帮主,我刚到家,比较累,就先不看了。这张图我相信一定是很好的,这样吧,本周我手冲之前争取看懂。.
作者: grant    时间: 2010-8-14 09:54

引用:
原帖由 tianlunmama 于 2010-8-13 18:15 发表
老大!算你很,我对你无话可说,你这样貌似要把我们都整到咖啡大学级别了。
哈哈,这张图挺好玩的。不是有人说我现在太沉迷了嘛,我就发出来分享一下我现在沉迷的东西。
还有另外几个方向,比如烘焙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啊什么的,等我们开了烘焙课再说。 .
作者: grant    时间: 2010-8-14 09:54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10-8-13 22:30 发表
帮主,我刚到家,比较累,就先不看了。这张图我相信一定是很好的,这样吧,本周我手冲之前争取看懂。
其实这张图定下心来看一下的话,并不复杂。.
作者: tianlunmama    时间: 2010-8-15 23:59

老大你对我们拔苗助长式的提拔我们的咖啡认知高度,尽管我对你的东西大部份是看大不懂的,但是我坚持一知半解的看,使劲琢磨着看,看法看法总会有万分之一,千分之一。。。的看进去,积累久了笨蛋也会进步的,老大翻译资料幸苦了,谢谢你给我们不厌其烦的传授咖啡知识,大热天的,我给你献花了。.
作者: shgood10    时间: 2010-8-16 08:25

引用:
原帖由 tianlunmama 于 2010-8-15 23:59 发表
老大你对我们拔苗助长式的提拔我们的咖啡认知高度,尽管我对你的东西大部份是看大不懂的,但是我坚持一知半解的看,使劲琢磨着看,看法看法总会有万分之一,千分之一。。。的看进去,积累久了笨蛋也会进步的,老大翻 ...
1、不求甚解
2、尽信书,不如无书
.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w.321ww.org/)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