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你会给孩子选择国外大学而放弃国内学校,去读国际教育学校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悠闲海    时间: 2008-12-16 15:06     标题: 你会给孩子选择国外大学而放弃国内学校,去读国际教育学校吗?

现在出去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如果有可能,你会给你的孩子选择去国外上高中或者大学吗?

可能是我的问题没有明确,这么多家长回复并没有解决我的困惑.
我的困惑在于,如果要去读国外大学的话,是不是一定要放弃国内学校,(因为国内的正规学校都是为了高考)而选择国际教育学校,就是所学课程是英国的IGCSE或者是大学预科A-LEVEL的课程. 这样的话,至少高中的时候就要把小孩送到这样的学校去了,而且这就意味着与中国高考完全脱离了,也就是放弃了所有的中国大学.

[ 本帖最后由 悠闲海 于 2008-12-17 10:44 编辑 ].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2-16 15:12     标题: 回复 1#悠闲海 的帖子

国外名牌大学选上了,有奖学金,会放行的。.
作者: peteryang    时间: 2008-12-16 15:37

老H心中的理想,小H奋斗的目标!心想事成..
作者: greenjyz    时间: 2008-12-16 15:41     标题: 回复 1#悠闲海 的帖子

看孩子自己的能力吧!
如果选择,一定是好的大学名牌的专业。否则出来工作也找不到。.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2-16 15:55     标题: 回复 4#greenjyz 的帖子

其实还是性价比的问题。
国外四年大学,100W总要的吧?扔100W,回来做成海归倒也罢了,弄根海带回来,束在腰里当皮带——嫌长,放在汤里当佐料——无味。

偶对面办公桌上曾经有一位海带,交大大专毕业,到法国读本科、研究生,工业管理,毕业后当地难求职,回上海,上海的法资企业很少,又不肯去郊区工业区的外企,更不肯去长三角的外企,除了法文比国内大学生流利,求职上没多大优势,反而断了国内的人脉。.
作者: greenjyz    时间: 2008-12-16 16:05     标题: 回复 5#H爸 的帖子

“束在腰里当皮带——嫌长,放在汤里当佐料——无味。”,好玩好玩!
是啊。。。所以决定出去读书前是要好好掂量。
知道的一些成功案例都是国外毕业后先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再回国发展。直接回国的。。。似乎有点困窘。.
作者: 悠闲海    时间: 2008-12-16 16:13

看来愿意出去读书的还是很多,但是有一个问题呀
现在国内读书的学校都是为了以后高考的, 如果决定去国外读书的话,是不是要放弃国内的学校,而去读国外课程的学校吗?比如IGCSE或者A-LEVEL什么的?.
作者: JANNY的妈妈    时间: 2008-12-16 16:51     标题: 回复 5#H爸 的帖子

精辟.
作者: 家有考王    时间: 2008-12-16 18:01     标题: 回复 5#H爸 的帖子

这根海带现在去哪里了?.
作者: hance    时间: 2008-12-16 18:04

H爸总是能说出同志们的心声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8-12-16 15:55 发表
其实还是性价比的问题。
国外四年大学,100W总要的吧?扔100W,回来做成海归倒也罢了,弄根海带回来,束在腰里当皮带——嫌长,放在汤里当佐料——无味。
.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2-16 19:05     标题: 回复 9#家有考王 的帖子

在我这里过渡了半年,我尽量讲些业务和商务的案例给他听听,后来转到别的公司去了。知识面还是可以的,但没有工作经历——学业结束后马上回国找工作的硬伤。.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2-16 19:11

我这里举了一个不上不下的例子,成功者肯定不在少数。但自家孩子究竟能够成功——不确定因素很多。.
作者: ninocheng    时间: 2008-12-16 19:25

如果有能力,当然给孩子去,作为成长的一种经历也不错的。.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08-12-16 19:28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8-12-16 15:12 发表
国外名牌大学选上了,有奖学金,会放行的。
.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08-12-16 19:36

引用:
原帖由 悠闲海 于 2008-12-16 16:13 发表
看来愿意出去读书的还是很多,但是有一个问题呀
现在国内读书的学校都是为了以后高考的, 如果决定去国外读书的话,是不是要放弃国内的学校,而去读国外课程的学校吗?比如IGCSE或者A-LEVEL什么的?
我认为是的。.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08-12-16 19:41     标题: 回复 5#H爸 的帖子

去了就尽量不要回来做海归,除非是派回来或者国内有极好的机会。.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2-16 19:54     标题: 回复 16#不二周助 的帖子

这个不是完全由着自己想法来的,在海外“待”还是“归”,双向选择的结果。.
作者: 钊元妈妈    时间: 2008-12-16 20:30

去了就不要回来了, 人脉啥都没了不好混啊。 房子的价格都翻了好几倍, 回来亏死了。.
作者: lidongsj    时间: 2008-12-16 20:59

是金子,不管在国内外都会发光;不是金子,去哪里镀金,金子都会掉的。.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2-16 21:16

如果读书毕业后能够自立,当然是留待国外好;如果读书毕业后继续啃老,还是回来啃——开销得起。.
作者: sandyshang    时间: 2008-12-16 21:20

最好有全额奖学金。然后是看孩子是不是值得这样付出。.
作者: 米米    时间: 2008-12-16 21:33     标题: 回复 21#sandyshang 的帖子

国际学生,去读本科,全额奖学金,难。.
作者: sandyshang    时间: 2008-12-16 21:35     标题: 回复 22#米米 的帖子

那就参考后一条,有部分奖学金,考虑一下孩子是不是适合。.
作者: 子玖妈妈    时间: 2008-12-16 21:41     标题: 回复 22#米米 的帖子

同意。那不是外语好就够了,而是要真正在各方面出类拔萃。.
作者: 米米    时间: 2008-12-16 21:46

我这几天在问孩子, 为何你的同学们要出国, 他的圈子:
1. 小学时的好友, 给斯坦福录取了
2. 初中时的好友---给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了
3.初中时的好友--复旦附中念到高二, 美国读高三了
4.高中班上, 三四个同学给美国好大学录取了。。。

本科是否有奖, 因为一般本科所说的奖学金是finance aid , 属于家庭经济秘密, 不好问。。。
我不明白, 你们这些孩子去了, 还会回来吗?

[ 本帖最后由 米米 于 2008-12-16 21:53 编辑 ].
作者: 大鹏妈    时间: 2008-12-16 21:52

一直考虑这个问题,孩子有能力,一定支持..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08-12-17 09:16

回来不回来真的是看你出国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我一直的观念,出国是为了让孩子过更简单更自由的生活,留学是对西方教育的认同,而不是为了镀金或者赚更多的钱。光看效益,那些被名校录取的学生在中国也能同样出色,你兜一圈回来,很多位子早就座满了。所以,出了国还是别回来。但出国前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
作者: 会跳舞的黄叶儿    时间: 2008-12-17 09:18

我们肯定是支持的.如果孩子本人不愿意,那不强求..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08-12-17 09:28     标题: 回复 20#H爸 的帖子

不会的。受了西方教育,有点志气的小孩,想让他啃老他都不干。这就是教育思路的差别。.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2-17 09:33     标题: 回复 29#不二周助 的帖子

西方教育一定能够培养出志气?拭目以待吧。.
作者: 快乐ROSE    时间: 2008-12-17 09:34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8-12-17 09:16 发表
回来不回来真的是看你出国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我一直的观念,出国是为了让孩子过更简单更自由的生活,留学是对西方教育的认同,而不是为了镀金或者赚更多的钱。光看效益,那些被名校录取的学生在中国也能同样出色,你 ...
.
作者: 丁海洋    时间: 2008-12-17 09:36     标题: 回复 5#H爸 的帖子

真的,德国,法国,要留下来,特难!有2个朋友的孩子分别留德,留法读研,还是有奖学金的那种,朋友告诉我们:其实当地人很排外的.尤其是中国人!在悉尼读大学的亲戚说:外国人租房子的话,先看这个地方有没有中国人,如果没有中国人,他们会很高兴地租下来,但是,后面会有一个,二个,慢慢地,中国人多起来的话,那些外国人会拎起皮箱,悄悄地走人..........
还有大学里当教授的朋友说:他们的圈子里有很多同学都很早美国去了,朋友说比下来还是象他们这样在国内日子过得很有滋味,该有的车,房,职称等都有了.最关健的是呆在国外那么多年的人,怎么也溶入不了当地的主流社会.

[ 本帖最后由 丁海洋 于 2008-12-17 09:43 编辑 ].
作者: toboyMM    时间: 2008-12-17 09:44

高考太苦了,也太无聊了。多年不工作了,不太了解为什么出去3-4年读大学,回国位子都座满了,23,24岁会有什么人脉吗?
如果不谈去美国长春藤的精英们,只说去英国NO10,澳洲加拿大NO5左右的学理工科,竞争力会弱于交大毕业生吗?至于留在哪里,考虑因素太多,但底线是少受点国内教育的折磨,能力上起码略好于通过高考得到的教育。.
作者: bearmummy    时间: 2008-12-17 09:55

高中就不考虑了,国内的基础教育还是很不错的。如果能进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那一定是支持的。国内大学最大的问题是经过扩招后质量普遍下降,学生混的居多,许多研究生还远不如我们当初本科毕业的。.
作者: clarin    时间: 2008-12-17 10:06

不会.连外地也不会考虑.
我舍不得孩子离开. .
作者: lillianliu    时间: 2008-12-17 10:07

[quote]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8-12-17 09:16 发表
"我一直的观念,出国是为了让孩子过更简单更自由的生活" .
作者: 快乐小猪妈妈    时间: 2008-12-17 10:13

引用:
原帖由 bearmummy 于 2008-12-17 09:55 发表
高中就不考虑了,国内的基础教育还是很不错的。如果能进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那一定是支持的。国内大学最大的问题是经过扩招后质量普遍下降,学生混的居多,许多研究生还远不如我们当初本科毕业的。
.
作者: xuyun    时间: 2008-12-17 10:27

有条件还是想让儿子出去读书了 尤其是美国 凡是世界排名的学校大多在美国.
作者: Jennifer妈妈    时间: 2008-12-17 10:41

亲戚的孩子在牛津大学读硕士(国内在清华大学读), 小姑娘很优秀的但现在找工作也比较难. 英国明年不发放外国人就业证至少我们伦敦公司是这样的. 要想取得国外的工作经验看来有难度. 她要是想回国内找比较高端的工作, 和国内的大学生相比有相当的竞争优势. 今年我们在伦敦作campus recruiting 好多一流学校的学生在writen test就被turn down 了, 不是他们不优秀是bar提高了, 可怜啊, 他们生不逢时not right timing. 个人认为有好机会一定会让孩子出去的, 前提是孩子本人上进好学, 烂学校就免谈了. 不是出了国就一定好过国内学生. 修行靠自己!.
作者: hance    时间: 2008-12-17 10:50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8-12-17 09:16 发表
我一直的观念,出国是为了让孩子过更简单更自由的生活,留学是对西方教育的认同,而不是为了镀金或者赚更多的钱。
.
作者: 壮壮妈08    时间: 2008-12-17 12:00

不会,我会让他在国内读好大学在出去,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增长见识,以后工作还在国内。.
作者: CCMM1996    时间: 2008-12-17 12:04

有了解上师大剑桥国际中心,那儿就是象楼主所述的国际学校,是否值得去?有了解的吼一声。看他们网上的报道,被好的学校录取也不少。.
作者: 悠闲海    时间: 2008-12-17 13:07

还有一个上海耀华国际教育学校, 哪一个更好一点呢?
他们自己网上宣传的总归自己好的.
作者: 霖档妈妈    时间: 2008-12-17 13:08

引用:
原帖由 Jennifer妈妈 于 2008-12-17 10:41 发表
  前提是孩子本人上进好学, 烂学校就免谈了. 不是出了国就一定好过国内学生. 修行靠自己!  ...
赞,好一句修行靠自己!
能上世界名牌的大学,那是很好的机会。但在选择高中时,又怎么能知道孩子将来能上得了世界名牌大学呢?.
作者: ealiy    时间: 2008-12-17 13:09

本科在国内读,然后出去读研究生比较好!.
作者: 霖档妈妈    时间: 2008-12-17 13:27

考虑在国外读研究生,一是可以国内读完本科后选择去国外读研究生,二是读完国外的本科后再继续读研究生,大家觉得哪种方式能被世界一流大学录取的概率高一些呢?.
作者: 飘妈    时间: 2008-12-17 13:51     标题: 回复 27#不二周助 的帖子

"出国是为了让孩子过更简单更自由的生活" 说得好~
我以前有个同事留英硕士回来后做CASHIER.很优秀,也很埋没.若干年前,她曾跟我说过,许多英国家庭支持优秀的孩子在名校毕业后去非洲工作,管理当地的基金项目,认为这样的工作才更具挑战.而许多中国家庭支持孩子毕业后去华尔街打拼,赚更多的薪水.
"更简单更自由的生活"是不同的价值观导致的不同结果!!!.
作者: annie215    时间: 2008-12-17 14:33     标题: 回复 21#sandyshang 的帖子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蚕宝宝妈妈    时间: 2008-12-17 15:38     标题: 回复 33#toboyMM 的帖子

.
作者: 牧童    时间: 2008-12-17 15:45

如果人生的目标仅仅是简单自由的生活,我们自己早就出去了,何必等到我们的孩子?希望孩子能站在国外先进教育的大山上看得更高,迈得更远才是我们的本意,不过孩子不见得认同.
作者: JANNY的妈妈    时间: 2008-12-17 15:52

让孩子出国见识一下,有益。只要孩子能考进国外好的学校,一定支持。.
作者: jennymm    时间: 2008-12-17 15:59     标题: 回复 50#牧童 的帖子

agree.
作者: sandyshang    时间: 2008-12-17 16:04     标题: 回复 48#annie215 的帖子

那就不去呗。很简单。北大清华复旦交大也不差呀。何必让外国人白白转中国人的钱。.
作者: greenjyz    时间: 2008-12-17 16:19     标题: 回复 32#丁海洋 的帖子

于是又回到不二周助的问题:“回来不回来真的是看你出国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1、如果出国读书是为了在当地留下来,那么当初选择时就不应该选德、法等国,在那儿留下来的难度之高早已遐迩共知;
2、如果以为读完书在当地能留下来就会发展的很好,未必,昔日同学有去国外多年的,回来同学聚首时他们都有些郁郁。至于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本身就是mission impossible,连土生土长的华裔都还谈不上融入主流社会;
3、如果出国读书是为了回来找好工作,现在就甭想了,本地毕业的还找不到工作呢。
于是,这就成了一个dilemma。。。.
作者: greenjyz    时间: 2008-12-17 16:26     标题: 回复 50#牧童 的帖子

如果你已经有能力出去而没有出去(即使你并不在乎“简单自由的生活”),以后后悔是来不及的。.
作者: greenjyz    时间: 2008-12-17 16:31     标题: 回复 39#Jennifer妈妈 的帖子

所以,如果让孩子自己出去打拼在现在来看是不合适的。时代不同了:
1、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出去读完书回来多数能找到好工作;
2、以前拼出去留学读书,如能留下来的话,再不济总比当时的国内强。.
作者: 小玉    时间: 2008-12-17 16:33     标题: 回复 56#greenjyz 的帖子

“2、以前拼出去留学读书,如能留下来的话,再不济总比当时的国内强。”

嘿嘿,不见得!.
作者: greenjyz    时间: 2008-12-17 16:45     标题: 回复 57#小玉 的帖子

这样子,说得再保守一点,三十年前吧?如果上世纪70-80年代能出去读书并留下来,总比当时国内的状况强吧?当然留到现在来看,又不见得了。。。所以俺的同学现在回来都有些想不通。。。想不通也没办法,人生之路不能再走一遍的。.
作者: 牧童    时间: 2008-12-17 16:51

引用:
原帖由 greenjyz 于 2008-12-17 16:26 发表
如果你已经有能力出去而没有出去(即使你并不在乎“简单自由的生活”),以后后悔是来不及的。
相当武断.
作者: JACKY他爸    时间: 2008-12-17 16:53     标题: 回复 32#丁海洋 的帖子

最关健的是呆在国外那么多年的人,怎么也溶入不了当地的主流社会..
作者: greenjyz    时间: 2008-12-17 17:09     标题: 回复 59#牧童 的帖子

OK, let's cross finger and wait&see......再过几年,比如在2015年后,如果你还能想起这个帖子的话,就知道俺所言非虚了。。。当然,前提还是“如果你已经有能力出去”的话。否则硬撑着出去扫大街或端盘子自然是没必要的。.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2-17 17:11     标题: 回复 60#JACKY他爸 的帖子

不要说融入另一个国家的主流社会,就是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城市,外来移民融入另一个城市的生活和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作者: greenjyz    时间: 2008-12-17 17:13     标题: 回复 60#JACKY他爸 的帖子

这个确实是做不到的,既有当地社会的排外因素,也有华人文化自身的弱点。所以,就有个玻璃天花板。
但:为什么非要融入当地社会呢?Is it a must ?.
作者: greenjyz    时间: 2008-12-17 17:14     标题: 回复 62#H爸 的帖子

对啊!想想看,即使是一个老外到中国来打工,他(她)能“融入中国主流社会”吗?.
作者: toboyMM    时间: 2008-12-17 17:17

溶入当地主流,是可遇不可求,没法事先计划好的,主要是个体差异而非道路的差异。
只是我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上面的几个MM都认为“如果出国读书是为了回来找好工作,现在就甭想了,本地毕业的还找不到工作呢。”
再者关于简单自由生活论,我觉得是否可以这样理解,17,8岁去读本科在文化和价值观上是会受很大影响的(比如聚会中偶吸口大麻??玩笑),但如果读硕士,博士没工作过就回国,很多根本看不出是在国外呆过的,连语言都不过关。
耀华是对外籍的,剑桥课程是对国内的。.
作者: H爸    时间: 2008-12-17 17:19     标题: 回复 64#greenjyz 的帖子

打工还好一些,几年的合同期,先适应,后介入。
关于孩子出国的讨论,永远是多解和无解的,一切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要素的恰当结合。.
作者: greenjyz    时间: 2008-12-17 17:22     标题: 回复 66#H爸 的帖子

同意。.
作者: 家有考王    时间: 2008-12-17 17:25

引用:
原帖由 greenjyz 于 2008-12-17 17:22 发表
同意。
.
作者: 丽贝卡妈妈    时间: 2008-12-17 17:33     标题: 回复 1#悠闲海 的帖子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3D1%26cycleid%3D17.
作者: greenjyz    时间: 2008-12-17 17:41     标题: 回复 65#toboyMM 的帖子

“如果出国读书是为了回来找好工作,现在就甭想了,本地毕业的还找不到工作呢。”

很简单,这是现实中的进行时:几年来面试了不少,出国读书但没工作经验的的并不占优势。当然,你也可以说很优秀的并没有来面试,但通常真正优秀的都能在当地留下来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回来的话身价暴涨。.
作者: 家有考王    时间: 2008-12-17 17:44

.
作者: 晴沛    时间: 2008-12-17 17:54

关于进入主流社会的话题,
一直在中国人圈子里混得,或者刚出去的,这个时候, 是别人不接受你,以及你根本没能力进入的问题

如果你已经在公司里干了多年了,房子也有了,孩子也在幼儿园或学校了,这时候,可以说,你不知不觉地已融入这个社会了,但此时大部分人会感到何必一定要融入这个社会,因为毕竟自己是个外国人

在国外出生或长大的孩子将来不存在这个问题

主流社会不同于上流社会,上流社会外国人自己都没看到.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08-12-17 18:09

引用:
原帖由 晴沛 于 2008-12-17 17:54 发表
关于进入主流社会的话题,
一直在中国人圈子里混得,或者刚出去的,这个时候, 是别人不接受你,以及你根本没能力进入的问题

如果你已经在公司里干了多年了,房子也有了,孩子也在幼儿园或学校了,这时候,可以说 ...
同意。你把我想说的话都说了。.
作者: 不二周助    时间: 2008-12-17 18:16

在国外就觉得工作仅仅是工作,没有什么很大的欲望去辛苦加班,做老板。到了上海看看人人都那么憋着一股子劲要多赚钱,现实是房价那么贵,看病那么贵,不得不也削尖了脑袋去赚钞票,以至于忘了风险,股票统统套牢。.
作者: 晴沛    时间: 2008-12-17 18:41     标题: 回复 74#不二周助 的帖子

的确是这样的, 即便是在国外呆过,但没有融入主流社会的人是没有真正体会的。国外的朋友很多事也不会跟人说的,都把光鲜的一面示人

也没办法,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和中国的千年文化,中国的现实国情分不开的
我们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真这样,拿破仑不知作何感想),而人家让孩子认清自己,选择合适自己的工作,这方面德国就是一个例子。当然他们分流太早了。人家为什么敢这样做,人家贫富差异不大,又福利保障啊

好像跑题了
关于L问题,个人感觉,要么出国上高中,要么在国内高中打好扎实基础,那种不伦不类的学校,不去.
作者: 牧童    时间: 2008-12-17 18:46

引用:
原帖由 greenjyz 于 2008-12-17 17:09 发表
OK, let's cross finger and wait&see......再过几年,比如在2015年后,如果你还能想起这个帖子的话,就知道俺所言非虚了。。。当然,前提还是“如果你已经有能力出去”的话。否则硬撑着出去扫大街或端盘子自然是没必 ...
想出去的时候在国外买个房子不就得了?.
作者: lxplanner    时间: 2008-12-17 19:29     标题: 回复 75#晴沛 的帖子

"要么出国上高中,要么在国内高中打好扎实基础,那种不伦不类的学校,不去"
上面的帖子都让我收益菲浅。坚定信念,尽一切所能送孩子到国外名校,至于后面的工作那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决定,去打拼。.
作者: greenjyz    时间: 2008-12-17 20:48     标题: 回复 76#牧童 的帖子

这还得看不同的身份吧? 毕竟国外不像以前在上海,买个房可以给蓝印户口.......
作者: 牧童    时间: 2008-12-17 20:54     标题: 回复 78#greenjyz 的帖子

现在签证也容易多了, 一年多次往返, 买张机票随时都可以走。我只是好奇:为什么LS那么肯定从前不出国,2015年以就后会后悔死?是经济危机吗?在资产上做一些合理的配置就可以有效避免个人的损失的.
作者: jennymm    时间: 2008-12-17 21:33

引用:
原帖由 greenjyz 于 2008-12-17 17:09 发表
OK, let's cross finger and wait&see......再过几年,比如在2015年后,如果你还能想起这个帖子的话,就知道俺所言非虚了。。。当然,前提还是“如果你已经有能力出去”的话。否则硬撑着出去扫大街或端盘子自然是没必 ...
有些武断,至少我和一些回来的朋友目前看都没后悔.至于当初选择回来的,以后还是相信有能力可以回去的..
作者: hulala    时间: 2008-12-17 21:47     标题: 国内上名牌大学的出来也不是个个都有好工作的

只能说如果有能力提供孩子去外面见识一下还是可以的,当然把自己很多积蓄拿给孩子去国外是浪费,有的孩子在外面混了满好不回来也有的!.
作者: entirhub    时间: 2008-12-17 21:55

也不一定非要放弃国内的学习吧,可以兼顾的..
作者: CCMM1996    时间: 2008-12-17 22:27

你们都误解楼主讨论的主题,是决定出去,但是现在或许孩子还小,但想沿着出国这条路走下去,读国际学校,不读国内课程。当然优秀的孩子两边兼顾,读个好本科,再出去也不迟。但如果一般的孩子,如果初中考得重点类但不是最好的四类高中,以后进一流大学有难度,那么,是不是应该初中毕业就去读这类学校,但费用7万一年,比出去读高中便宜一半至少,但是不是值得?这类学校向全国招生,是否真像他们说得那样?楼主您说的是不是这意思,各位都跑远了。.
作者: greenjyz    时间: 2008-12-18 08:53     标题: 回复 79#牧童 的帖子

回复见短。.
作者: 云雀    时间: 2008-12-18 09:21

有一点比较疑惑的,就是拿讲学金的问题,据说要拿全额的奖学金出国,签证比较难,因为人家国家也不希望全部让他出钱培养学生的,如果拿到国际类的大奖,那肯定很快就签的。
我也是听说的,有孩子都申请半奖,情愿自己再出钱,这个比较容易得签。.
作者: graceyhq    时间: 2008-12-18 09:56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8-12-17 09:16 发表
回来不回来真的是看你出国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我一直的观念,出国是为了让孩子过更简单更自由的生活,留学是对西方教育的认同,而不是为了镀金或者赚更多的钱。光看效益,那些被名校录取的学生在中国也能同样出色,你 ...
严重同意.
作者: 派大星    时间: 2008-12-18 10:23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8-12-16 19:41 发表
去了就尽量不要回来做海归,除非是派回来或者国内有极好的机会。
赞同..
作者: 派大星    时间: 2008-12-18 10:25

引用:
原帖由 greenjyz 于 2008-12-17 16:31 发表
所以,如果让孩子自己出去打拼在现在来看是不合适的。时代不同了:
1、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出去读完书回来多数能找到好工作;
2、以前拼出去留学读书,如能留下来的话,再不济总比当时的国内强。
现在国内很强么?.
作者: 派大星    时间: 2008-12-18 10:27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8-12-17 18:16 发表
在国外就觉得工作仅仅是工作,没有什么很大的欲望去辛苦加班,做老板。到了上海看看人人都那么憋着一股子劲要多赚钱,现实是房价那么贵,看病那么贵,不得不也削尖了脑袋去赚钞票,以至于忘了风险,股票统统套牢。
很赞同..
作者: Wenwen妈    时间: 2008-12-18 10:31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toboyMM    时间: 2008-12-18 10:43

严重同意83#楼的归纳,每次进这类帖子就是关心类似的问题,结果问题没讨论到,跟着研究"主义"的跑了..
作者: greenjyz    时间: 2008-12-18 10:47     标题: 回复 88#派大星 的帖子

当然具体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 悠闲海    时间: 2008-12-18 10:51

引用:
原帖由 CCMM1996 于 2008-12-17 22:27 发表
你们都误解楼主讨论的主题,是决定出去,但是现在或许孩子还小,但想沿着出国这条路走下去,读国际学校,不读国内课程。当然优秀的孩子两边兼顾,读个好本科,再出去也不迟。但如果一般的孩子,如果初中考得重点类但 ...
感动中,终于有人理解偶的问题了
前面的各位讨论得有些海阔天空了,呵呵,大家都是发散性思维
还有大家讨论的融入问题值得思考。就是因为融入较难,所以才想早点进入全英语环境学习逐渐适应。耀华和上师大剑桥都是针对中籍学生的。只是进入这样的学校学习,就意味着彻底放弃国内大学了,到底值得吗?.
作者: 子玖妈妈    时间: 2008-12-18 10:56     标题: 回复 93#悠闲海 的帖子

我有几个朋友的孩子在耀华的,我感觉家长自己要了解清楚这一教育体系。否则会很困惑。

[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08-12-18 11:00 编辑 ].
作者: 子玖妈妈    时间: 2008-12-18 11:05

我朋友有个孩子曾在上宝中学读书,成绩还不错。但她妈妈觉得她很不快乐,所以把她转到了耀华。二年下来孩子明显开朗、快乐多了,近期正在准备申请大学的事,不知会如何。据说,他们也有学生拿到牛津大学面试的机会的。
不过,这样的学校学生水准参差不齐,要论刻苦,肯定比不上国内学校。因为刚开办,学校规模不大。我觉得可以多去了解,然后根据孩子性格,再做决定。

[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08-12-18 11:10 编辑 ].
作者: toboyMM    时间: 2008-12-18 11:20

上师大剑桥,实验剑桥,上外贤达都是A-LEVEL,还有不少IB的,上中国际部,平和,世外.
上师大剑桥相对好一些,但不比深圳的"国际交流",因为在上海这还是旁门别路,生源跟四大差的不少.但在深圳似乎相当比例的孩子在走这条路,从能上清华的到考不上大学的.
保守一点的可以高一读完了再切换,我也想让孩子读A-LEVEL(偏科),但IB适应性更好,尤其对申请美国的学校.
但我考虑的比较简单,首先并不想融入那个社会,其次不想上国内大学,看着那些教授门觉得误人子弟.

[ 本帖最后由 toboyMM 于 2008-12-18 11:33 编辑 ].
作者: relyace    时间: 2008-12-18 11:47     标题: 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带和同样没有工作经验的国内大学生比,总还是前者好找工作一些。

当然,也要同样条件的去看,国外三流大学和国内一流大学比也是不公平的。
但是都是一流大学的话,国外留学的优势还是相当的明显的。
国内基础教育不错,大学教育,就在没扩招的过去也没见得好,别说现在了。至少出国后国内的绝大部分文凭都是不被认可的。
关于楼主说的问题,我的看法是要看你是否坚持让孩子留学了。坚持的话,最好高中就上国际学校,不坚持而只是多个选择的话,就未必了。
真正出色的孩子,在公立的高中一样有精力准备SAT的考试等等。
对于不怎么出色的孩子,父母又有很好的背景,其实,怎样都是可以的。反正在哪里也不过就是镀金罢了。
对于家贫又出色的孩子,不上大学又如何啊?上大学也不是唯一最好的出路。.
作者: Wenwen妈    时间: 2008-12-18 12:24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greenjyz    时间: 2008-12-18 12:33     标题: 回复 93#悠闲海 的帖子

不值得。
如果有能力而且已决定出去的话,为什么不办了移民让孩子直接到外面读书呢?.
作者: CCMM1996    时间: 2008-12-18 12:41

我认为:
优点:象他们宣传得那样,学习体制、学习课程已采用英式的了,出去后能早日适应;有大牌学校面世机会;年纪小,还从未离开过父母、没有判断是非能力,是非观还把握不住,那在上海读国际课程,至少每周一次还可以引导、沟通。
缺点:生源是否参差不齐,对学校来说质量是否有监控机制,是否又变相为应试教育。学生之间都说国语,语言还是没过关。另外不知他们统计每年入取排名前100学校学生占总学生比例是多少。
以上等等都是想了解的,大家有知道的多提供信息吧。.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w.321ww.org/)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