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8个人次参与评价】

[介绍] 心理学杂谈(更新:完美父母易教出自卑孩子)

心理学杂谈(更新:完美父母易教出自卑孩子)

经过一番尝试,我们这次打算分开两个贴,该帖算是资源帖。欢迎各位童鞋共享你们手中的资源。

目录:
1.陈默老师关于亲子关系的讲座(2-3楼)
2.对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大师们(5-11楼)
3.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12楼)
4.最优教养法实例解说(13-15楼)
5.孩子捣蛋有内情之控制欲强的父母(18楼)
6.不要让孩子成为家庭的替罪羊(22楼)
7.张梅玲访谈:如何为孩子安排假期(30楼)
8.失衡的家庭关系让孩子只想逃离(31楼)
9.完美父母易教出自卑孩子(32楼)

[ 本帖最后由 QQ6 于 2012-5-23 13:07 编辑 ].

TOP

陈默老师关于亲子关系的讲座(一)

转发一篇我收藏的陈默老师讲座稿,我自己当时读了收益非浅,和大家分享。申明一下,这个不是我自己的记录,而是在网上看到的,我收藏下来了,但我没有记下来原始链接。如果有违转载原则,请版主删掉。

一、现如今的孩子
    1、高孤独感的独子
    上海90后、00后的孩子,都是独套公寓的独子,隔离了与其他同龄孩子的交流,从而有了天生的孤独感。而本身父母出身在多兄弟姐妹的家庭,所以并不知道如何养育独子。这些孩子既生活在钢筋水泥里的独子,又是情感上的独子。一个人一旦孤独,就容易沉静在思考中,思考力很强。人一思考,就会涉及到终极关怀问题,而感到痛苦。有的孩子一个人在那里发呆,可能就在思考“活着干啥”“我不想活了”。
例:陈老师临床研究经常遇见孩子想“既然80岁也要成灰,那么我现在就变成灰好了。”孩子一旦孤独,就开始思考行而上的问题。而父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不知道该如何从这个问题上教导孩子。理论上说一个人真正成熟是看透了死亡的问题,而大部分实际上从这点来说是不成熟的。当成人在这个问题上不成熟时候,就会逃避这个问题。而孩子的这个问题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答案,反而父母回避这个问题。得不到答案的孩子会越加思考这个问题,便进入抑郁状态,孩子觉得生命没有意义。现在的孩子阅读量很大,从大量的阅读里去寻找答案,但是又找不到答案,所以孩子觉得越来越糊涂。
    天生的孤独感的副产品就是特别的脆弱。
    2、低物欲感的贵子
    现在的孩子有沉重的情感负担,生下来以后6个大人都对他很好,孩子受到了6个人的情感就会报恩。但是这6个人要求的报恩就是“好好学习”,所以孩子就受到了很大的沉重的情感负担,一定要好好读书,要超过别人。相反,整个学习环境竞争又很激烈,要学习地出人头地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而现在的孩子又面对了空前的学业压力,应试教育已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
空前的学业压力来自于:1)学校里考试成绩排名就是赤裸裸地白纸黑字地贴在那里的,而让孩子心里非常难受。2)来源于老师的压力,没有一个职业可以一年四次量化到小数点后一位。对老师的评价就是以班级考试的平均分来的。从而造成老师压力很大,很焦虑。老师焦虑的释放渠道就是在教室里,每天课堂上释放给学生。例:学生告诉心理师,老师会因为教室里课桌椅没有放好而发脾气。3)来源于家长。在学校里遇到焦虑的老师,回家要面对一个更加焦虑的妈妈。聪明的妈妈看见孩子回家会抱抱她(对幼儿),或者聊聊开心的事(对少儿)。
    3、第三只笼子里的鼠
    例:心理学实验。第一只笼子,鼠放在笼子里,设计成打开笼子就会送进来食物。由于食物有奖励鼠打开笼子开关的行为,那么鼠就会不停地打开笼子以寻求食物。第二只笼子,设计成打开笼子就会送电击,那么鼠就不敢去打开笼子了。第三只笼子设计成,打开笼子送来食物,再打开笼子送来电击,再次打开笼子可能是食物也可能是电击,那么这只老鼠会如何做呢?这只老鼠会发疯,因为它不知道接下来会得到什么?
现在的孩子就是这第三只笼子里的鼠,这边非常宠爱,就好像食物,另一边严厉要求,要好好读书,就好像电击。出于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分裂,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家长一定要更新观念,我们的孩子是生活在和我们不一样的环境下,处于不同的压力下的孩子,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下,才能知道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家长的观念需要更新:孩子的长大时需要等待的!特别有的男孩子,可能要到初二才会真正长大。
    孩子不是你的替代!你没实现的事,就不要期望在孩子身上实现。如果家长要孩子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事情,这样你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就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还是心理把孩子当作你的替代品。甚至有更加恶劣的家长,把孩子当作家长去战胜别人的工具,要让自己的孩子去战胜家长的朋友、同事、亲戚的孩子。

二、不同年龄段孩子发展的心理任务
    1、婴幼儿的心理任务(0-1岁,大概是最初的年龄)
    小婴儿要完成的心理任务很重,要信任别人、信任世界。所以婴儿刚出生下来,会大哭,表达了恐惧害怕的情绪。母乳喂养对孩子有好处,没有母乳喂养的孩子就没有享受过这种温暖的怀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觉得世界是不可靠的,别人也是不可靠的,对待别人也不是真诚的。反映出来的能力缺乏就是社会交往能力缺乏。
例:心理学实验,这还会影响成人将来面对困难的情况。用钢丝做一个假猴子,吊两个奶瓶,和一个刚出生的小猴子放在一起。小猴子爬上去喝了奶之后就恐惧地躲得远远的。在用毛绒布做一个假猴子,吊两个奶瓶。小猴子喝了奶之后会盘在那个毛茸茸的假猴子那里玩。接下来再放入一个钢丝做的假蜘蛛,两个猴子看见这个从来没看见过的假蜘蛛,吓坏了。前面的猴子是逃到笼子上面吊着,后面的猴子是逃到绒布做的假猴子那里,逃到妈妈那里去,把妈妈抱紧。过了一会儿,后面的猴子从妈妈身上下来,去惹、逗弄那只蜘蛛,发现蜘蛛是假的,就和蜘蛛一起玩了。前面的猴子即使被放到蜘蛛面前,还是只会恐惧地扑打。结论如果孩子早期不能得到母亲的温暖和安全感,将来面对困难会选择逃跑。
    2、儿童发展的心理任务
    2-3岁孩子会控制大小便后,就明白自己是能够掌控的,有自主意识。如果全程约束这时候的孩子,4个老人+保姆限制孩子的每个动作,剥夺孩子的自主感,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不能动的,觉得自己无能,内在有很强的羞怯感,长大后他不敢面对别人讲话。例:大学生到陈老师那里治疗,要把灯关了,他躺在地上才能讲话。老人带孩子只有宝贝孩子的本能,但是没有教育孩子的义务。所以老人只能完全地保护孩子,不能有一点儿差池,等于剥夺孩子的自主权。所以现在有很多孩子意志脆弱。
    4-5岁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大脑飞速发展,很聪明,特别是很想去探究不知道的事务,打破沙锅问到底。并且会去做破坏性的事情来探究,比如说把沙发弄坏,只是想知道弄坏以后会怎么样,而不是调皮捣蛋。但是这时候的家长常常会不耐烦地对待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还会比较其他的孩子,你怎么做不好,隔壁家的孩子怎么做得那么好。这样的话,这样的孩子就形成的内疚感,感觉自己是无价的,是别人不欣赏的,那么长大后也不会成为果断性、开创性的领军人物。     
    4-5岁孩子在心理上还会有恋父、恋母情结,就是希望父母当中那个同性的不存在,而另外一个异性的就完全被孩子占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孩子长大后还是有这种情结,就会对他的婚姻不利。
    小学阶段的孩子心理学角度来说是最太平的,人一生中幸福指数是最高的。这个年龄容易种下自卑的树。进入小学后,小孩子就会有社会评价,老师会给她社会评价。如果这个评价是负面的,孩子会把老师的评价内化为自我评价。例:妈妈带孩子来治疗恋母情结,陈老师觉得问题不大,这个年龄是会有恋母情结。后来发现妈妈很痛苦,找来爸爸聊聊,发现爸爸是事业非常成功的,妈妈是小老婆,是公开的。但是妈妈觉得自己见不得阳光,心理痛苦。陈老师和先生说,你太太很痛苦。这位先生说我们俩有感情,婚姻以感情为基础,那么我们俩在一起对不对呢?如果有感情,一张纸有那么重要吗?我现在为她提供的生活,全世界也没有几人能提供。物质上我能提供最好的,感情上也有感情,又何必拘泥于一张纸?陈老师认为这个先生很特别,他找两个太太,并且需要让全世界人都知道。陈老师认为根源应该是小时候种下的。他的身高不高,小时候总是被男伙伴欺负,所以他发誓要很出色,来让向别人证明。这就是小时候埋下自卑,将来不管有多成功,仍然会不自信。
小学阶段,妈妈要做一块橡皮,把老师的负面影响擦掉。老师说的负面评价,妈妈对孩子要说那是老师失控了,妈妈最了解你,妈妈认为你很好。学习是长跑,是马拉松,谁跑到最后还不知道。小学老师有个特点,你去问他小孩子好不好,他都说不好的。老师不来找家长就好了,有事老师会马上找家长的。老师看学生肯定看不顺眼,你想50岁的人看7-8岁的孩子肯定是看不顺眼的。如果老师找家长,那么家长一定要穿上铁马夹,把老师说的话全部都扛在自己身上,对小孩子说老师说你很好,就是有一些小瑕疵。现在有很多老师非常焦虑,妈妈不能做老师的帮凶。如果你一旦作了老师的帮凶,那么你的孩子会变得很焦虑,因为孩子都希望做一个妈妈眼里的好孩子,但是由于他年龄段的特点,他做不到,那么他就会焦虑。孩子的成长需要等待,只要你有好心态,你的孩子就会笑到最后。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特别的苛刻。比如说公交车上,孩子在座位上爬上爬下就会找来家长的一顿骂,其实这是孩子的天性。等孩子长大就不会这么做了,你有没有看见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在座位上爬上爬下呢?
如果孩子小学的时候受到很多鼓励,那么将来孩子会很努力勤奋,能成功。但是现在又有过度的情况,如果这个孩子非常乖,非常好,大人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这个孩子为了要继续做到大家眼中的好孩子,这个孩子就认为自己必须是最好的,自己把神经绷得很紧,这样到了青春期就容易崩溃。有很多小学年级组第一名的小孩子到了青春期不愿意读书,崩溃了,读书读不下去了。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很出色,那么不要让他受到老师过度的美誉。例:有个医生的孩子,小时候非常好,不用家长操心。到了高中读书读不下去了,崩溃了,他在学校里用拳头打墙,把手也打坏了。他说我现在什么都不要,只要把我的童年还给我。他长大后思考,用童年来换分数,换高评价有没有意义。
    3、青春前后期孩子的心理任务
    12-20岁青春期是心理学上非常麻烦的时候。人生有两大时期最麻烦,一个是青春期,一个是更年期,往往青春期遇到了更年期。12-16岁是脱毛期,找一张那时候的照片会发现很难看,身高长得很快,可能一年长20公分,甚至可能长得比爸爸高。如果儿子长得比爸爸高,儿子就不会认命被挨打,还是反击还手,这时候的爸爸一定要领得清,不能再靠打孩子来树立威信。孩子身体长大了,但是心里没长大,所以陷入疑惑,我到底是打人还是小孩。虽然心里没长大,但是像装作大人的样子,就是懒得和你说话,电报语,“做啥”“烦来”。这时候妈妈开始失落,疑神疑鬼,怀疑是不是又喜欢女孩子了。如果这时候妈妈反而粘着孩子,一定要孩子说话,反而引起孩子反感。妈妈的明智的做法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孩子叫妈妈,妈妈马上来帮忙,帮好忙就识相地走开。这个时候的孩子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将成为怎样的人,我是否要成为我爸妈希望我成为的人。就好像车子买来校正好,可以开始上路跑起来了。而且这个时候还要高考选择专业,更加容易使孩子混淆。这个时候很重要,家长要帮助孩子整合好,让他找到自己。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整合好,那么孩子长大以后就会缺失忠诚度,对工作,对家庭都会缺乏责任心。例:有对夫妻来找陈老师,说要离婚。女的控诉男的,年轻的时候读书,读了好多书。后来又搞发明创造,搞了很多也没搞出啥名堂。一直这么折腾来折腾去的。陈老师评价这个男的就是青春期没有整合好,不知道自己该做啥,不了解自己的强处弱处。
    16-20岁青春期步入成人期的一段时间,是寻找人生的伴侣,寻找亲密感,有爱的能力。如果前面几个心里成长期都做得很好,那么这个阶段就不会有啥问题。如果前面几个成长起长得不好,那么青春期纠正一下有效果。就像老人常说身体没长好,那么长法头里弄好有道理的。青春期里不但可以身体发育上纠正,而且心理上也可以纠正。如果这时候恰好遇见了一位更年期的妈妈就讨厌了,更年期的妈妈的特点就是希望别人关注她,所以表现得自己很可怜,一定要别人关注。这个妈妈没有搞清楚到底谁是更应该被关注的对象。如果青春期也没有纠正好,那么16-20岁这个时期就容易出问题
一个家庭要和谐,三个人是等边三角形,但是很难做到。大部分情况下,等边三角形会变成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锐角也有尖有钝。假设A是妈妈,B是儿子,C是爸爸。三人的关系是爸爸在远一点的地方,妈妈和儿子比较近。AB妈妈儿子是等腰三角形的那条底边,爸爸C是那个顶角。
那么这个爸爸在稍微远的地方,心里肯定不舒服,就会选择逃避,你们不要我,那我就跑开。爸爸去沉迷于工作、网络等。工作狂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就是逃避家庭责任或某种东西,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不用因此来赞美自己。
    因为爸爸比较远,所以老看儿子不顺眼,就一直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这样妈妈心里就难受了,儿子是妈妈管的,儿子不好就是妈妈不好。妈妈就开始管儿子越来越多,管得越多毛病就越多,毛病都是管出来的。不管没毛病,像我们小时候兄弟姐妹多,没人管,所以就没有毛病。例:我们小时候也有毛病,有嗜好,比如爱喝茶,但是大人没人管你的,就不出问题。
    这时候妈妈很恼火,有两种选择。一就是批评爸爸,不管孩子只管自己。二是恨孩子不争气。另外还有一种情况,爸爸一直在很远的地方,心里不舒服,如果爸爸是个没自信的人,内在缺乏安全感。而妈妈看着爸爸在那么远的地方,会猜疑,你的应酬那么多,狐朋狗友那么多,保不定还有女人插一脚。于是妈妈就会开始跟爸爸讲儿子不好。爸爸一开始是不在意的,习惯了不管事,反正儿子让妈妈管。但是妈妈越讲问题越严重,于是爸爸觉得不行,就开始步入教育儿子的事情,这时候爸爸的角色开始拉近了,爸爸心里觉得舒服了,爸爸一出场就是大举动,可能会调用社会关系给儿子换学校啥的。这时候妈妈会有种久违的感觉,两人共同携手来处理问题,很舒服。儿子是啥感觉呢?儿子出母体脐带被剪断了,但是第六感觉还在的。比个例子,儿子从外面进入房间,妈妈不用正面看,就能知道儿子心理是高兴还是不高兴,这就是母子亲密关系。小孩子很聪明的,儿子知道妈妈需要什么,需要儿子来拉近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儿子就会牺牲自己来拉近爸爸。陈老师说现在有太多牺牲自己来平衡夫妻关系的孩子,这种问题是非常隐蔽的,很难被发现,没有经验的心理医生根本都觉察不到。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在母亲身上,但是心理医生会花很大的精力来治疗孩子。心理医生发现孩子有很多问题,打人不好好读书等,但是问题的实质在妈妈身上,通过孩子母亲的某种心理需要被满足了。这样的孩子很可怜的。陈老师提醒妈妈们,孩子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母亲是孩子问题的真正根源。
怎样的母亲才能养育出好孩子,能平衡等边三角形关系。这样的母亲要能满足下面三个条件:母亲要大气的。大气一是指可以和孩子讨论绿豆、天下事、关怀民族问题的母亲,二是指母亲有真正大度的胸怀,能接纳亲属,有爱心的大度的母亲,和学历无关。母亲要自然的。凡是把事情做过头的就不是自然的母亲。现在很多孩子面对的就是不自然的母亲,妈妈讲的都是正面的东西,积极的东西,妈妈的成功,但是妈妈做的事情是不自然的,比如说妈妈是如何对待爸爸的亲属的。这个孩子的内心是分裂,不知道是看得起母亲还是看不起母亲。妈妈既要告诉孩子自己的成功,也要告诉孩子自己的失败。妈妈既要告诉孩子人生的不容易,也要告诉孩子社会的不如意。让孩子觉得这些都是自然的,而不是听到完美的,看见不完美的。母亲要轻松的。母亲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如果母亲本身有抑郁症,经常发脾气,无法情绪失控,那么没法养好孩子,因为孩子始终生活在忐忑不安中。现在除了要提倡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也要给孩子轻松的心理成长环境。如果有没结婚还在恋爱的小伙子,要把这个因素也考虑进去。.

TOP

陈默老师讲座(二)

三、如何与不同年龄的孩子相处
    1、沟通方式
    2、教育理念
    3、实际问题处理
四大问题:
    寻求关注问题。例:小学生偷别人的铅笔,老师跟家长说孩子有品德问题。陈老师教育小学老师说小学生没有品德问题,品德问题是后来才有的。小学生寻求关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从来没有被关注过,例再婚家庭,母亲出国去了,母亲只管自己谈恋爱不管孩子。二是长年累月处于被群体关注之中,例市长的孩子,总有人拍马屁、说好话,到了学校孩子还需要一直得到这样的关注。遇到这种问题,家长一定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找出事情背后的原因。
    权力征战问题。一般来说孩子就出生在父母亲非常能干的家庭,啥都搞得定,孩子从来都是被安排好的,哪怕考不进好学校,父母也有办法弄进好学校。孩子从小被剥夺自主权利感觉,从小没有感觉过长大的感觉,等到青春期后孩子突然感觉害怕,原来我的这个家庭是不允许我长大的,甚至将来找老婆也没有自主权。这样孩子就要和父母打权利战争,表现为对着干。父母要孩子考重点中学,孩子就考职校,一直打到父母彻底退让为止。陈老师对家长劝告,家长要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权力给孩子,不然会退而求次的。例:孩子说不上学,家长说只要你上学啥都好说。孩子说我不吃饭了,家长就说只要你吃饭,不上学也可以。孩子说我跳楼了,家长说你只要不跳楼啥都可以。打到后来孩子说我要离家出走了。打到最后,家长说我不管你了。这样打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无意识报复问题。孩子从小长大从来没有开心过,心里一直压抑很多不满,到了青春期就开始报复,和权利征战差不多。你哪里痛,他就哪里来给你刺一下。你最怕他考不进好学校,他就考差学校。你最怕他谈恋爱,他就谈恋爱。例:从小到大,妈妈一直压抑孩子,逼着孩子读书,高中也考了很好的高中。孩子压抑很多年,感觉从来没有玩过。整个高中阶段,妈妈一直陪读,孩子学习的内容妈妈都要学一遍,连老师都说可以很宽松地考进交大。但是他考进两本的大学,气死老妈。进了两本之后,妈妈也安排了很多,读啥专业。妈妈连孩子读大学的书都有一套,自己学习划重点,周末回家就要考察孩子学会了没有。孩子继续报复妈妈,进入大学一直玩电脑,直到留级。
    假装无能问题。你别要来指望我,别要指望我考清华北大。这样的孩子往往老师公认很聪明,但是实际却是中下水平。原因是有背景压力,家长的学历高同时家长高期望,对孩子有很大的压力。孩子认为自己不如父母,就表现出来无能。例,陈老师有年夏天曾遇到四个孩子,都是假装无能,一个是市委领导家庭,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集团公司老总,一个是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这四个爸爸的四个儿子,两个名牌高中,两个名牌大学。四个孩子都很聪明,但是四个孩子现在读书都不及格。这四个孩子只要爸爸一出现,这四个孩子就会低着头,还怕爸爸。而四个爸爸是如何教育儿子的,就是通过讲自己是如何如何成功,这样反而给孩子更大的压力。老总是这么教育儿子的,老总说我的儿子应该是怎样怎样的,这样儿子心里就想做你的儿子真倒霉了。教授家庭学历都很高,连奶奶都是硕士学历,后来儿子承受不了这样的背景压力,儿子考了三流大学,天天打游戏,后来自杀了。有时候家长要做一个有通透里的人,当孩子有个行为出来,家长要静下心来想想行为的源头是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很有教育别人的资格的,非常坚持自己的理论,很难改变。当时陈老师就问他,你父亲小时候怎么管你的,他说有6个兄弟姐妹,父母啥也不管。陈老师就说因为你父亲从来不管,所以你能成为党委书记。而你的儿子成为不了你,因为他有一个和你的父亲不一样的父亲。



四、孩子问题的发展机制
    1、早期养育
    2、环境影响
    3、家庭结构
    孩子和家长的互动模式:
    家长百般讨好孩子,不仅物质上而且精神上。这样的家长养育出来的孩子会很轻视父母,出言不逊。
当家庭夫妻关系出问题后,很容易出现拉拢问题。比如母亲跟女儿说父亲的坏话,无非想女儿面前表达自己付出很多,而父亲啥也不做。拉拢子女并且诋毁对方。这样家长讲得越多,孩子越痛苦,因为家长讲的话。孩子都会理性地接受。但是孩子很痛苦,因为这个不好的人,是孩子的家长。例:母亲拉拢儿子,说父亲坏话。儿子就会打父亲,帮母亲。但是母亲反而会骂儿子打父亲的行为。这样下来儿子很痛苦。例:女儿抑郁很多年,已经工作了找到陈老师。他的父亲很不好,确实是坏人,已经在监狱里。母亲一直跟她说父亲很不好,而且母亲改嫁后继父也说她的亲身父亲不好。这个女儿一直抑郁,到后来甚至不能上班。陈老师对女儿说,你能不能做件事,去监狱看看爸爸,她从初中开始就没有再看见爸爸了。女儿说我不能去看他,她是坏人。陈老师说坏人是法律评价的,子女对父母的评价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你的爸爸。你不要对你的父亲有任何的附加条件,这所有的附加条件都能被一个条件所抵消,那就是父亲把你带到了这个世上,给了你生命。如果一个人能够认清这点,父母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这就足够了,这样的话很多对父母的怨恨就能消除。陈老师建议她去监狱看爸爸,并且如果可能的话,跟爸爸说,出狱后她来养他。看爸爸会怎么讲。因为陈老师发现她内心非常非常渴望父爱,因为她一直缺失父爱。他去看爸爸,父女俩抱头痛哭。父亲一直在忏悔,说他到这地步是她母亲如何如何挑剔造成的。女儿头一回也听到了母亲的不好的地方。离开监狱的时候,女儿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轻松多了。一个人的基础幸福感是建立在接受双亲的基础上。
    孩子的行为永远是父母嘴巴里挑剔的内容。这样的父母本身有焦虑问题,有强迫人格。这种挑剔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孩子会在外面,比如学校里去释放这个压力。
双重束缚是最不好的关系。我让你做成这样,但是我又让你做不到这样。例:青春期的孩子得了精神病,孩子治好了,医生打电话告诉妈妈来接孩子。孩子非常高兴地迎接妈妈,大叫妈妈,妈妈板着脸跟孩子说,人家孩子跟妈妈很亲热地,哪像你这么大嚷大叫。这样孩子又受不了,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这样的孩子没办法,只能最后分裂。精神分裂就是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正常的,一部分是病态的。人在正常情况下遇到痛苦,就会逃到病态系统里。在病态系统里有幻觉、幻听,能感到幸福。
    4、父母关系
    文化不是学历,每个家庭有自己的文化。孩子成长的真正的养分实际上就是爱。
    有很多成功的父母,能给孩子很多的东西,但是孩子感觉这并不是爱,而是父母自己的需要,需要孩子成为为父母想要的那种孩子。要让孩子感觉到充分的爱。爱就是无条件的接纳。陈老师常问家长,你有没有这样的心态,哪怕孩子是个脑瘫儿,你也会好好地养大他。如果你有这种心态,那么为何你会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好而不能忍受。这样就会给孩子一种感觉,你爱他是有条件交换的。你爱他,一定要他好好读书,成为好学生。小孩子的心理是这样的,他挑衅你,他就做坏学生,看你是不是还继续爱他。如果你不爱他,那么他就想你的真面目露出来了吧。所以家长很关键的就是你能不能接受你的孩子就是平庸的,但是他平平静静,没有灾难。如果你有这样的心态,那现在就不会过度焦虑。例:上海的教授到美国教授家里做客,美国教授的大儿子是很年轻的教授,小儿子是搞园林的,从小喜欢的。上海教授就一直在表扬大儿子,年纪轻轻就成为教授了。美国教授觉得很奇怪,为何你不表扬我的小儿子。我们觉得小儿子做得很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很好。另外,很多支离破碎的家庭,就会有爱的缺失。离婚的家庭,一定要给孩子比较充分的爱。而现在很多的情况是整个家族会把另一半批评地很坏,而孩子心底里潜意识里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为有亲情血缘的。
    夫妻关系不和的家庭。一直在闹不和,要闹离婚,就相当于给孩子头上悬一把剑,这把剑啥时候落下来不知道的。很多孩子都跟陈老师说,我爸爸妈妈肯定会离婚的,即使现在不离,将来也会离的。例:有个妈妈找陈老师说,老公怎么不好,我要离婚。陈老师就很坦白地跟她说,那么你就离吧。我来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为了孩子我不会离婚的。你根本就不会离婚,那么你就不要搞了,不要动不动就把离婚这个话放在嘴边,这样反而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要想孩子读书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定要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给孩子营造好的心态。现在很出名的那位韩国妈妈,养育5个孩子8个博士的妈妈,曾经说了一句话,夫妻和睦才能养育出好孩子。


Q&A
    问:陈老师刚才说了很多要给孩子轻松的环境,那么如何做才不会过头反而变成溺爱?
    答:问得太好了。孩子的教育有几种模式:严厉性的父母,这样的孩子守规则,但是没有创造力。放任性的父母,特别是父母做生意的,孩子物质能满足,但是精神不能满足,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与父母不亲密,也发展不好。溺爱的父母,生怕孩子有一点点不高兴,特别是年纪大的父母。这样的孩子变成洞里老虎,且极度依赖。长大后很善良,不会害人,但是没出息,太依赖。心理学有个要求,对于低龄的孩子,要有延迟性。比如孩子要买文具,你不要马上买回来。你说等妈妈哪天路过文具店去给你买。孩子要吃苹果,你不马上给她拿,你说妈妈先去洗衣机把衣服洗了再帮你拿。例:心理学实验,给小孩子一人一粒巧克力,说老师待会回来,如果巧克力不吃的,老师会给你再加巧克力。老师走后,大部分孩子就吃了,少部分孩子能够自己克制住,等待老师回来。跟踪调查下去,这些等待的孩子将来都成为精英。另外,还有一个民主性教育,比如你和孩子商量,是否需要去请家庭教师。这种民主性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很有出息。

   
    问:与老人同住的孩子教育方面的矛盾如何解决?比如孩子喜欢玩米,老人不赞同。孩子晚上要出去买东西,老人骗孩子说外面的店已经关门了。
    答:父母首先要自己想清楚,孩子的问题是否有边界,如果是没有边界的,那么就让老人学习,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如果有边界的,那么私底下和老人说好,生活听老人的,教育听父母的。那么遇到这种问题就要和老人说好,然后让老人照做。


    问:我学过很多育儿书,但是发现行为没有效果。比方晚上很晚,我好好跟她讲,她不肯睡觉。但是阿姨跟她说外面有大灰狼要把你吃掉,孩子马上就睡了。所以我比较困惑,这些理论怎么和实战经验相结合?
    答:你根本把自己的实战机会让给阿姨了。一个孩子晚上妈妈陪着睡觉很重要的,特别是3岁以内,这个权利不能给别人。你既把这个权力给了别人,又想得到运用这个权力下的东西,这是不可能的。晚上是人最恐惧的时候,特别是小生命,她最需要母亲,然后你把这个权力又让给保姆了,怎么行。做妈妈再累也要晚上陪孩子,辛苦三冬三夏。


    问:孩子10岁,常问我更爱爸爸还是更爱我,如何回答?
    答:恋母情结。画等边三角形给她看,这样的关系最牢固。


    问:孩子家里很活泼很好动,幼儿园老师反映很安静,拘谨,不活泼。
    答:洞里老虎,家长特别是老人注意不要保护过度。


    问:大班的孩子老师反映控制不住自己,一个孩子调皮,他也跟着调皮。
    答:这个很正常,是这个年龄的正常反应。不要听老师,幼儿园老师最好孩子都是木头人一样。


    问:后青春期16岁以后该如何注意教育问题?
    答:16岁很搞的,关键是孩子能不能找到自己长大的证据。他是一棵树,上面的天花板,那么他穿透不了,一直压抑,穿透不了,不能往上长,就会长歪了。父母不能做天花板,要做一张纸头,要平等对待,让他穿透,去长成大树。


    问:幼儿园孩子在幼儿园吃饭拿第一名,回家吃饭很慢,最后还要妈妈喂。妈妈问他,他就说因为幼儿园为了拿第一,所以太累了,回家要妈妈喂。老师反映孩子自尊心很强,样样要拿第一,挫折教育不够。

    答:吃饭两面派很正常,外面有压力,回家来释放。其实你的孩子样样要第一,一定是家长平时的言行举止已经让孩子感觉到了。其实这也好的,让孩子努力向上,但是不能过度。万一将来做不到,就要出问题了。解决办法是家长要改变观念,多关心孩子是否健康,别人学得会的东西,我孩子是否能学会。孩子是否有探索精神,孩子喜欢啥。多看看科技馆,多探索。少说哪个同学做啥啥了,少去关心别的孩子做啥。也和幼儿园老师打个招呼,不要太鼓励了。


    问:陈老师一直说母亲的作用很大,那么父亲的作用是啥?
    答:父亲的作用是父亲要有单独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其实父亲单独和孩子一起的机会是有的,只是经常会被母亲干扰。青春期的时候每周父亲至少1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交谈、玩。母亲不要干涉,这样的孩子就会父爱、母爱充足。女孩子有充足的父爱,以后谈恋爱就会很顺利。所以母亲还是很关键的,不要去挑剔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而要鼓励。.

TOP

 《世上没有懒孩子》是美国顶级儿童心理学家梅尔·莱文的教养力作。美国顶级儿童心理学家梅尔·莱文在《世上没有懒孩子》中展示了7个真实案例,剖析孩子不爱运动、记性不好、分心多动、拖拖拉拉等7种所谓的“懒”问题,不但能帮助家长和老师找到孩子存在的问题,还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方法和指导,让孩子爱学习、会学习,变得自信、快乐、高效。《世上没有懒孩子》不但能为家长、学校提出实用的建议,更能示范如何强化孩子的优势,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作者介绍:梅尔·莱文,美国顶级儿童心理学家。美国最权威的《学术指导》杂志(Scholastic Instructor)读者投票排行第一的教育学大师。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院儿科学教授,学习与发展研究临床中心主任。他还是非营利学会“All Kinds of Minds”的联合创始人,该学会以帮助更多有学习障碍的孩子为目的。.

TOP

对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大师们

市面上看得到的各学前,学龄培训,如果和心理学挂钩的,可能最初的理论基础都是来自这几位的创建性的理论和实践活动.

这个贴,就是摘点大师们的生平和主要理论, 大家也可以据此了解当前的应用,是否真的传承了他们的观点. 对市场上的东西有个自己的基本判断.

估计大家都听过这些名字.

蒙台梭利
皮亚杰
华生
斯金纳
弗洛伊德
荣格

当然有更多,先贴这些.

所有信息都来自公开的出版物和我当年看过的许多书中,只摘要点..

TOP

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玛丽亚·蒙特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1952 年 5 月 6 日逝世于阿姆斯特丹,享年82 岁。


儿童发展观  

蒙台梭利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看法,是她全部教育学说的基础。过去许多人批评她在这个问题上纯属遗传决定论,其实并不尽然。纵观蒙台梭利的全部学说,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对环境的经验而实现的”(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1949年英文版,第97页)。蒙台梭利肯定,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及早进行教育,丰富儿童的经验,可以消除和防止智力落后的现象。

  具体地说,蒙台梭利首先强调的是人和遗传素质和内在的生命力。她说: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他的生命就是根据遗传确定的生物学规律发展起来的”。对儿童来讲,生命力表现为自发冲动,因此她把对儿童的自发冲动是压制还是引发作为区分好坏教育的分水岭,对旧学校压抑学生自发冲动的做法予以猛烈抨击。她说:“在这样的学校里,儿童像被钉子固定的蝴蝶标本,每人被束缚在一个地方——桌子边”,这对儿童的发展是不利的。在身体方面,导致骨骼畸形;在心理方面,教师为了把零碎干瘪的知识塞进儿童的头脑,用奖励和惩罚诱逼儿童集中注意和缄默不动。蒙台梭利否定奖励、惩罚等强化的作用,强调儿童的内在力量、主观能动性;要求环境(刺激)要适合儿童的内在需要和兴趣,认为儿童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变化和发展。

  蒙台梭利又认为,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是活动的,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为了使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通过活动得到表现、满足和发展,就必须创造适宜的环境。蒙台梭利为“儿童之家”设置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一个较大的花园,学生可自由进出;轻巧的桌椅,4岁儿童便能随意搬动;教室里放有长排矮柜,儿童可任意取用放在里面的各种教具。这样的环境设置明显地是服务于儿童的自由活动的。

  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来看,蒙台梭利强调通过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发展呈现一种节律(阶段):童年是个性形成最重要的时期,“没有比这个时期更需要智力方面的帮助”了(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第27页)。而在童年期,儿童的各种心理机能也存在不同的发展关键期,例如,2~6岁是对良好的行为规范的敏感期,2~4岁是对色、声、触摸等感觉的敏感期。某种感觉能力在相应时期内出现、消失,当它们出现时,能最有效地学习;忽视了敏感期的训练,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正是很多低能儿童之所以低能的主要原因。因此,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又是举足轻重的。蒙台梭利说,环境问题在她的教育方法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蒙台梭利还认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要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吻合,就必须用不同的教育来适应不同的成熟节律,因此她十分强调个别教学,让儿童各按自己的需要自由活动,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初级教学法


适用范围  蒙特梭利的初级教学法适用于3~6岁的儿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体育(筋肉练习)  为了促使幼儿生理的正常发展,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动作熟练化,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的肌肉练习,她除了顺其自然,让幼儿通过坐、起、走、穿衣、脱衣、取物、照料动植物等行为得到良好的体育练习外,还发明了种种器具,如螺旋梯、摇椅等等,帮助幼儿进行训练,还编制了体操乃至于呼吸、唇、舌、牙等方面的特别练习。

感官教育  这是蒙台梭利方法中的中心环节,蒙台梭利认为,感官训练既为儿童将来的实际生活作准备,又是儿童接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础。

知识教育  结合感官训练,提早让儿童接受读、写、算、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同时,通过谈话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实际生活练习  如穿衣、个人卫生、室内整理等,使儿童不需别人帮助而能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上的事项,培养其独立性。不难看出,蒙台梭利上述做法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有许多可取之处。  

[ 本帖最后由 海底的鱼 于 2012-2-28 15:53 编辑 ].

TOP

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巨匠——皮亚杰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皮亚杰于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此外,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干事之职。皮亚杰还是多国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
  为了致力于研究发生认识论,皮亚杰于1955年在日内瓦创建了“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集合各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和控制论学者研究发生认识论,对于儿童各类概念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


建构主义
  皮亚杰的基本观点是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他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为此,皮亚杰认为知识发展受三个基本的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他认为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能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新建立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平衡。


  对于学习的看法,皮亚杰提出学习从属于发展、知觉受制于心理运演、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需的、否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五个观点,其中在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中,他提出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皮亚杰认为儿童在解决问题时如果能将知识同化到他已有的认知图式中,知识就不会很快被遗忘,但这种同化只有在儿童积极参与建构时才有可能发生,认知方面的积极参与,并不意味着儿童仅仅是摆弄某种材料,而必须在心理上积极参与才行。所以,学习所关注的,应该是儿童主动的心理建构活动。

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1.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0-2岁)

  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作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皮亚杰,1981年)。用皮亚杰的话来说,儿童在这个时期还没有达到运演的水平,他们所具有的只是一种图型的知识(figurative knowledge),即仅仅是对刺激的认识。婴儿看到一个刺激,如一个奶瓶,就开始作出吮吸的反应。图型的知识依赖于对刺激形状的再认,而不是通过推理产生的。

 
    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两岁时,发生了一种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说,他们的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了。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如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正是由于这种消除自身中心的过程和具备象征功能,才使得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但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他们的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例如,唯有当两根等长的小木棍两端放齐时才认为它们同样长;若把其中一根朝前移一些,就会认为它长一些。所以,在这个时期,儿童还没有运演的可逆性,因而也没有守恒性。


  3.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2岁)

  

  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7-8岁这个年龄一般是儿童概念性工具的发展的一个决定性转折点。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真正的运演性质。换言之,他们已具有运算的知识(operative knowledge),这种知识涉及在一定程度上作出推论。例如我们把一只足球放在一些篮球中间,然后当着儿童的面把足球放在一些排球中间。但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推理,这是同一只足球,物体不会因为改变地点而变化大小,因此这只足球不会比在篮球中时更大些。就一般而言,运演的知识是考虑事物如何从它们原来的样子改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而图型的知识只考虑某一时刻某一地点中物体的静止状态。在具体运演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运演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2岁至成人)

  
 儿童在12 岁左右,开始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演,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演。皮亚杰认为最高级的思维形式便是形式运算。形式运算的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处理假设,而不只是单纯地处理客体。而且,儿童在这时已有能力将形式与内容分开,用运演符号来替代其它东西。.

TOP

华生(1878~1958)Watson,John Broadus。
   美国心理学家 华生


  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建人,他的行为主义又被称作S-R心理学,即刺激-反应心理学。在华生看来,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而且必须成为一门纯生物学或纯生理学的自然科学。

  
主要观点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研究行为而不研究意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观察而不是自我内省,心理学的任务在于预测和控制行为。



华生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而任意地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他曾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可见,华生特别强调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根据这一理论,犯罪心理和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是人在不良的环境中不断学习、训练的结果。行为主义强调环境的影响,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这一理论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它的不足之处。这一理论后来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良与补充。
  
华生的观点在美国20年代心理学界居最优势地位。他的环境决定论对美国社会发生了广泛影响。

  .

TOP

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斯金纳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斯金纳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卓著。他发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他设计的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他在哈佛大学的鸽子实验室名垂青史。他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为表彰斯金纳在心理科学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卓越科学贡献奖”,1968年他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美国最高级别的科学奖励。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8天后,即8月18日斯金纳去世。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与这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与应答性行为相应的是应答性反射,称为S(刺激)型S型名称来自英文Simulation。;与操作性行为相应的是操作性反射,称为R(反应)型R型名称来自英文Reaction。。S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R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斯金纳很重视R型条件反射,因为这种反射可以塑造新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在于:(1)在斯金纳箱中的被试动物可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架子上;(2)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为(压杠杆或啄键)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3)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4)实验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而是为了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把动物的学习行为推而广之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上,他认为虽然人类学习行为的性质比动物复杂得多,但也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强化刺激既不与反应同时发生,也不先于反应,而是随着反应发生。有机体必须先作出所希望的反应,然后得到“报酬”,即强化刺激,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学习的本质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应的改变。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在教学方面教师充当学生行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把学习目标分解成很多小任务并且一个一个地予以强化,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二)强化理论
  斯金纳在对学习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理论,十分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强化就是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而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斯金纳把强化分成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种。积极强化是获得强化物以加强某个反应,如鸽子啄键可得到食物。消极强化是去掉可厌的刺激物,是由于刺激的退出而加强了那个行为。如鸽子用啄键来去除电击伤害。教学中的积极强化是教师的赞许等,消极强化是教师的皱眉等。这两种强化都增加了反应再发生的可能性。斯金纳认为不能把消极强化与惩罚混为一谈。他通过系统的实验观察得出了一条重要结论:惩罚就是企图呈现消极强化物或排除积极强化物去刺激某个反应,仅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它对被惩罚者和惩罚者都是不利的。他的实验证明,惩罚只能暂时降低反应率,而不能减少消退过程中反应的总次数。在他的实验中,当白鼠已牢固建立按杠杆得到食物的条件反射后,在它再按杠杆时给予电刺激,这时反应率会迅速下降。如果以后杠杆不带电了,按压率又会直线上升。斯金纳对惩罚的科学研究,对改变当时美国和欧洲盛行的体罚教育起了一定作用。

  斯金纳用强化列联这一术语表示反应与强化之间的关系。强化列联由三个变量组成:辨别刺激──行为或反应──强化刺激。刺激辨别发生在被强化的反应之前,它使某种行为得到建立并在当时得到强化,学到的行为得到强化就是刺激辨别的过程。在一个列联中,在一个操作—反应过程发生后就出现一个强化刺激,这个操作再发生的强度就会增加。斯金纳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就是精确地分析强化效果并设计特定的强化列联。

 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

  斯金纳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当主体学习时反应速率就增强,不学习时反应速率则下降。因此他把学习定义为反应概率的变化。在他看来,学习是一门科学,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教则是一门艺术,是把学生与教学大纲结合起来的艺术,是安排可能强化的事件来促进学习,教师起着监督者或中间人的作用。斯金纳激烈抨击传统的班级教学,指责它效率低下,质量不高。他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对教学进行改革,设计了一套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方案。

  教学机器是一种外形像小盒子的装置,盒内装有精密的电子和机械仪器。它的构造包括输入、输出、贮存和控制四个部分。教学材料分解成由按循序渐进原则有机地相互联系的几百甚至几千个问题框面组成的程序。每一个步子就是一个框面,学生正确回答了一个框面的问题,就能开始下一个框面的学习。如果答错了,用正确答案纠正后再过渡到下一个框面。框面的左侧标出前一框面的答案,成为对该框面问题的提示。一个程序学完了,再学下一个程序。斯金纳认为课堂上采用教学机器,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相比较有许多优点。第一,教学机器能即时强化正确答案,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能加强学习动力。而在班级教学中行为与强化之间间隔时间很长,因而强化效果大大削弱。第二,传统的教学主要借助厌恶的刺激来控制学生的行为,学生学习是为了不得低分,不被教师、同学、家长羞辱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机器使学生得到积极强化,力求获得正确答案的愿望成了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第三,采用教学机器,一个教师能同时监督全班学生尽可能多地完成作业。第四,教学机器允许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循序渐进地学习(即使一度离校的学生也能在返校后以他辍学时的水平为起点继续学习),这能使教材掌握得更牢固,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心。第五,采用教学机器,教师就可以按一个极复杂的整体把教学内容安排成一个连续的顺序,设计一系列强化列联。第六,教学机器可记录错误数量,从而为教师修改磁带提供依据,结果是提高了教学效果。第七,学习时手脑并用,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采用机器教学必须把教学内容编成程序输入机器,因此,机器教学就是程序教学,但程序教学不一定要用机器。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的主要原则有五条。

  第一,积极反应。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充当消极的听众角色,没有机会普遍地、经常地作出积极反应。传统的教科书也不给学生提供对每一单元的信息作出积极反应的可能性。程序教学以问题形式向学生呈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写、说、运算、选择、比较等作出积极反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小的步子。斯金纳把程序教学的教材分成若干小的、有逻辑顺序的单元,编成程序,后一步的难度略高于前一步。分小步按顺序学习是程序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显示问题(第一小步)──学生解答──对回答给予确认──进展到第二小步……如此循序前进直至完成一个程序。由于知识是逐步呈现的,学生容易理解,因此在整个学习进程中他能自始至终充满信心。

  第三,即时反馈。斯金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每个反应立即作出反馈,对行为的即时强化是控制行为的最好方法,能使该行为牢固建立。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的反馈越快,强化效果就越大。最常用的强化方式是即时知道结果和从一个框面进入下一个框面的活动。这种强化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

  第四,自定步调。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程度上通常都有上、中、下之别。传统教学总是按统一进度进行,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程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按最适宜于自己的速度学习并通过不断强化获得稳步前进的诱因。

  第五,最低的错误率。教学机器有记录错误的装置。程序编制者可根据记录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并修改程序,使之更适合学生程度;又由于教材是按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编制的,学生每次都可能作出正确反应,从而把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斯金纳认为不应让学生在发生错误后再去避免错误,无错误的学习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记忆,提高效率.

TOP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ud Sigmund)



  作为一个治疗精神疾病的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一个涉及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他的观点不仅在精神病学,也在艺术创造、教育及政治活动等方面得到广泛地运用。弗洛伊德学说的主要论点已被后人所修正、发展。人们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不仅是由性欲所支配,社会-经济因素对人格的形成、教养对本性也都起着作用。虽然弗洛伊德学说一再受到抨击,这丝毫无损于他的形象。他卓绝的学说、治疗技术以及对人类心理隐藏的那一部分的深刻理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由他所创立的学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人类本性的看法



理论贡献
基本观点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之为人,首先其是一个生物体,既然人首先是生物体,那么,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必然是生物性的本能冲动,而本能冲动中最核心的冲动为生殖本能(即性本能或性欲本能)的冲动,而在社会法律、道德、文明、舆论的压制下,人被迫将性本能压抑进潜意识中,使之无法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上,而以社会允许的形式下发泄出来,如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上,后期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与“生殖本能”对应的“死亡本能”学说,认为人除了维护自身生命生长发展的能量(即求生本能,其中核心本能为性欲本能)之外,还有着将自身生物肌体带入到无机状态,即死亡状态下的能量,即死亡本能,死亡本能在战争、仇视、杀害、自残中得以非常明显地表现。

精神层次理论  弗洛伊德的名著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意识(conscious)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前意识(preconscious)又称下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机制。前意识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因此,它既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体现在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它起着“检查”作用,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被它控制,不可能变成前意识,更不可能进入意识。


  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见容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抑在意识阈下,但并未被消灭。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正是这些东西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


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著作

  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id),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潜意识。它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


  中间一层是自我(ego),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是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


  最上面一层是超我(superego),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社会尤其是父母给他的赏罚活动中形成的,换言之,是父母作为爱的角色和纪律的角色的赏罚权威的内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常人们所说的良心,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惩罚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是理想自我,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

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以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为标准,将人格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其人格发展理论又称性心理期发展论。

 
  口唇期(oral stage):从出生到 1 岁半左右。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的需要。

  肛门期(anal stage):1-3 岁左右。此期儿童性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

  性器期(phallia stage):3-7 岁左右。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他们不仅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此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x,俄底普斯情结),对于女孩,则经历“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厄勒克特拉情结)。

  潜伏期(latency stage):7 岁至青春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参加学校和团体的活动,与同伴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满足来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识满足,娱乐和运动等。

  生殖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后即开始,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


心理治疗法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挖掘出潜意识中的症结。自由联想就是让病人自由诉说心中想到的任何东西,鼓励病人尽量回忆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伤。

  释梦(dream interpretation)。弗洛伊德将梦境分为两层次:当事人所记忆者称为显性境(manifest dream-content),显性梦境并非梦的真正内容。另一为当事人所不能记忆者为隐性梦境(latent dream-thought),隐性梦境中隐含更重要的意义。心理治疗的目的,即在根据患者显性梦去解析其隐性梦的涵义,从而找出当事人潜意识中的问题。

  移情(transference)。即患者对心理医生的情感反应。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患者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患者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

TOP

荣格(Carl G. Jung ,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

性格的类型  

在心理学的类型理论中,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内倾型和外倾型性格最为著名。1913年,荣格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提出了内倾型和外倾型的性格,后来,他又在1921年发表的《心理类型学》一书中充分阐明了这两种性格类型的特点。他在该书中论述了性格的一般态度类型机能类型。 


  1、一般态度类型。荣格根据心理能量的指向划分性格类型。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型的人;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型的人。外倾型的人,重视外界,爱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进取、兴趣广、易适应环境;内倾型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自我欣赏和陶醉,孤僻、缺乏自信、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外倾型和内倾型是性格的两大态度类型,也就是个体对特有情境的反应的两种态度或方式。


  2、机能类型。荣格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感觉、思维、情感直觉四种基本机能。感觉告诉你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情感告诉你它是否令人满意;直觉则告诉你它来自何处和向何处去。一般说,直觉在荣格看来是允许人们在缺乏事实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推断。按照两种态度类型与四种机能的组合,荣格描述了八种性格类型。(1)外倾思维型。该类型的人,既外倾,但又偏向于思维。其思想特点是一定要以客观资料为依据,以外界信息激发自己的思想过程。情感压抑,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表现为冷淡和傲慢等人格特点。(2)内倾思维型。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思维功能。其除了思考外界信息外,还思考自身的精神世界。情感压抑,冷漠,沉溺于幻想,固执,刚愎和骄傲等人格特点(3)外倾情感型。该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情感功能。其情感符合于客观情境和一般价值。思维压抑,情感外露,好交际,寻求与外界和谐。(4)内倾情感型。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情感功能。其感情由内在的主观因素所激发。思维压抑,情感深藏,沉默,力图保持隐蔽状态,易忧郁。(5)外倾感觉型。该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感觉功能。其头脑清醒,积累外部世界的经验,对事物并不过分地追根究底。寻求享乐,追求刺激,情感浅薄,直觉压抑。(6)内倾感觉型。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感觉功能。他们远离外界,常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感觉世界中。其知觉深受心理状态的影响。艺术性强,直觉压抑。(7)外倾直觉型。该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直觉功能。他们力图从外界中发现各种可能性,并不断寻求新的可能性。这种人可以成为新事业的发起人,但不能坚持到底。(8)内倾直觉型。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直觉功能。他们力图从精神现象中发现各种可能性。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善幻想,观点新颖,但有点稀奇古怪。



  荣格并非截然地把人格简单划分为八种类型,他的心理类型学只是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用来说明性格的差异,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兼有外倾型和内倾型的中间型。纯粹的内倾型的或外倾型的人是没有的,只有在特定场合下由于情境的影响而一种态度占优势。每个人也能同时运用四种心理机能,只不过各人的侧重点不同。此外,外倾型和内倾型也并不影响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就。荣格的类型理论已广泛地应用到教育、管理、医学和职业选择等领域,因这种划分带来了使用上的方便。现在已有许多研究证实内外倾是人格的主要特质,心理学家还编制了测量内外倾的量表。



心灵四层次  荣格用了许多特定的词汇来描述心灵的各个部分,包括意识(conscious)和潜意识(unconscious)在内。这些概念源自于他大量的临床观察经验,包括他早期词语联想(word association)的实验研究,而词语联想则是日后多种波动描记器(polygraph testing,现今的测谎器)的前身,也是心理情结(psychological complex)这个概念的基础。

  

荣格概念中的心理图谱可划分成两个基本的区块: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又可以进一步地区分为个人潜意识和客体心灵。荣格之前用“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这个词来指称客体心灵,而集体潜意识这个词至今依然是讨论荣格心理学时使用最广泛的词汇。荣格提出客体心灵这个词,是为了避免与人类的各种群体有所混淆,因为他想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人类心灵的深度一如外在、“真实的”、集体意识的世界一样的客观真实。


心灵有四个层次: 

  一、个人意识(personal consciousness),或称日常的觉察; 也称自我,是人有意识的心智,是心灵中关于认知、感觉、思考以及记忆的那部分。

  二、个人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其之于个别心灵而言是独特的,但无法被察觉;由心灵中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遗忘,或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象构成。它类似于弗洛伊德的前意识。

  三、客体心灵(objective psyche),或称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人格中最深、最不易碰触到得层次。在荣格看来,如同我们每个人在个人潜意识里积累并存放所有个人记忆档案那样,同样人类集体作为一个种族,也在集体潜意识里存放着人类和前人类物种的经验。

  四、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ousness),其显然是人类心灵普遍存在的结构;集体意识中的世界,有共同价值与形式的文化世界。



集体无意识  荣格在个体的潜意识之外发现了一种社会或集体的无意识,并以此来解释个体以及集体的行为。按照荣格的解释,“集体无意识是心灵的一部分,它有别于个体潜意识,就是由于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来自个人的经验,因此不是个人习得的东西。个人无意识主要是这样一些内容,它们曾经一度是意识的,但因被遗忘或压抑,从意识中消逝了。至于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从来没有在意识里出现过,因而不是由个体习得的,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存在的。个体潜意识的内容大部分是情结,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原型是人心理经验的先在的决定因素。它促使个体按照他的本族祖先所遗传的方式去行动。人们的集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这无意识的原型所决定的。由于集体无意识可用来说明社会的行为,所以荣格的这一概念对于社会心理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荣格认为原型有许多表现形式,但以其中四种最为突出,即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和阴影。人格面具是一个人个性的最外层,它掩饰着真正的自我,与社会学上“角色扮演”这一概念有些类似,意指一个人的行为在于投合别人对他的期望。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意思是灵气,分别代表男人和女人身上的双性特征,阿尼玛指男人身上的女性气质,阿尼姆斯则指女人身上的男性气质。阴影接近于弗洛伊德的伊底,指一种低级的、动物性的种族遗传,具有许多不道德的欲望和冲动。除这四种原型之外,荣格的“自性”概念也是一种重要的原型,它包括了潜意识的所有方面,具有将整个人格结构加以整合并使之稳定的作用。与集体无意识和原型有关的另外一个概念是曼达拉,意指在不同文化中反复出现的一种象征,表现为人类力求一种整体的统一。



一般性结构  在心理图谱上的这些基本区块里头,存在一般性和特殊性结构。一般性结构有两类:原型形象(archetypal image)和情结。心灵中属于个人部分(包括意识和潜意识在内)的特殊结构有四种:自我(self; rather than ego)、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adow)、以及阿尼姆斯(animus)∕阿尼玛(anima)之融合体(syzygy)(二联对应)。客体心灵里充满原型和原型形象,我们很难精确指出其数目多寡,不过当中有个原型值得一提,即是本我(Self),原型的最高核心。

  情结是因某个寻常的情绪而凝聚在一起的一组相关形象。荣格进行词语联想的实验时,注意到受试者联想时遗漏或延宕的反应透露出一些规律,因而发现带有情绪色彩的情结存在。他发现,在每个受试者身上,这些联想都绕着特定的主题,例如,绕着母亲而来的联想──即是“母亲情结”。自此,情结一词一路松散地沿用下来,成为今日一般的文化用语。情结是个人潜意识的基本内容。

  原型形象则是客体心灵的基本内容。原型本身无法被直接观察到,不过,它就像磁场一般,可以从它影响所及的脑中有形内容辨识出来,也就是从原型形象,或者说拟人化的、形象化的情结来辨识。原型是我们以特殊的方式去建构经验的一种倾向,原型并非形象本身。荣格谈到原型的概念时,喜欢把它比拟成饱和溶解液里的结晶凝析的过程:某个结晶体的排列结构总是依循一定的规则(原型),而真正凝析出来的结晶形态(原型形象)是没法事先预知的。人天生有形成某些形象的倾向,但是这些形象本身不是与生俱来的。例如,人类普遍有形成母亲形象的倾向,不过,基于这个普遍存在于人类心灵的原型,每个人所形成的母亲形象都是独一无二的。



  原型形象是原型对个人心灵逐渐累积的经验起作用而形成的深层基础形象。原型形象与情结形象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拥有更为普遍而概括性的意涵,往往带有令人敬畏的(numinous)情感特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累积、对一大群人具有意义的原型形象,深埋在集体意识的文化里。以文化形式出现的例子包括:国王和皇后、圣母玛丽亚、还有耶稣佛陀等宗教性的人物形象。很多集体性角色和情境都带有原型形象,只是人们并没察觉到自身的这种投射。例如,总统或国王、电影明星、宗教领袖等公众人物的过世或遇刺身亡,所引发的强烈情绪反应便反映出这个特殊人物身上带着众人原型的投射。

  只要是重复性的人类经验,例如出生、死亡、男女交合、婚姻、对峙势力的冲突等等,都有其原型基础。虽说原型也会演化,但演化这个变数实在太过缓慢,不管它实际目标为何,把它放入历史时间来看,都可视为是固定不变的。



本我三意义  在荣格的理论里,本我才是整体心灵的调节中心,而自我不过是个人意识的中心而已。本我是真正能协调心灵领域、发号施令的中心,而且,它也是个人自我认同的原型模板。本我一词可以进一步用来指涉心灵作为一个整体的意思。因此,本我有三种的意义: 



一、心灵作为整体单位来运作;

二、从自我的观点来看,原型的最高核心;



三、自我的原型根基 由于本我是比自我更为全面的实体,因而自我对本我的认知往往会以更高等的象征来呈现:神的形象、太阳系中心的太阳、原子团中心的原子核等等。体验到本我时往往摄人心魂,觉得与神有所感应,或激发出敬畏之感。正在体验本我的自我会感觉自身拥有强大的威力。当自我不稳定时,本我会以最高的重整象征出现,常常以曼陀罗的形式呈现,那是有清楚的外围与中心的图样,例如,镶在方框内的圆,或者圆圈内嵌有正方形,尽管这种形式有无穷的可能性。在东方的宗教传统里,曼陀罗的图样往往涵盖神的形象,常被用来进行冥想。虽然本我是荣格思想体系里最不属于经验范畴内的概念──因它属于临床上可说明范围的边垂地带──它正好可以拿来描述心理学上无法描述的现象。就现象上而言,本我其实和传统上所谓的神根本无法区分。



心灵的关系
  自我情结是我们心灵的参照点,这个结构就是每当我们使用第一人称单数的“我”时所指涉的。然而,个人层次的心灵是以客体心灵或集体潜意识里的原型为基础的。个人的领域,不管是属于意识或潜意识的层次,都是从客体心灵这个母质发展出来的,并且持续以深刻而动态的方式与心灵这些更深层的领域发生关联,虽然以此发展出来的自我不免天真地以为自身才是心灵的中心。这就好比太阳是绕着地球转,或者地球是绕着太阳转这两者思维的差别。


  心灵深层的活动可以在作梦时清楚地感受到。梦是人类普遍有的经验,在严重的精神病患身上,梦会以非常极端的形式呈现心灵深层的骚动。接受密集的荣格式分析时,被分析者会体验到客体心灵推动个体化历程的一些关键性运作。一些被分析者会学习到荣格式积极想像(active imagination)的技巧,透过这个技巧,人可以在清醒的时刻随意地去探触心灵深层。



  就结构的观点来谈,在个人领域(意识或潜意识皆然)里的每个情结,都是以客体心灵里的原型母质为基础发展出来的。每个情结的核心都是某个原型。自我就是以本我为原型核心而发展出来的;在个人的母亲情结底层,是大母神(Great Mother)原型父亲母亲形象的背后,就是神圣父母的原型形象;阴影以及许多人格面具的角色底下,都有其深层的原型根源。原型形式可能是由各别的形式所组合而成的,比方说,神圣婚姻或所谓圣婚(hieros gamos)就是以对立物之统合为形象。原型层次的心灵能形成象征,把个人层次里互不相容的内容真正地结合起来。客体心灵形成协调的象征的能力,称为超越功能(transcendent function),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它能超越意识层次的紧张对立。在这过程里,冲突未必消失,但它们超越了对立状态,彼此相对化了。


  由于个人心灵里的情结都是以客体心灵里的原型为基础,所以只要深入地了解任何一个情结,都能发现关于它的原型的联想。荣格式分析的艺术大半仰赖把形象的意义加以扩展,以具疗效的方式让自我感受到其与原型世界的关联,但又不致于使自我淹没在零散的原型之海。比方说,倘若自我感受到其与本我的关联,那么自我-本我这个轴心便应运而生,自我因此更能感受到自身与心灵的这个核心彼此相系。但是,如果是虚弱、未成熟的自我体验到这种关联的话,它可能会被本我同化,表现出心灵膨胀,并且在意识上丧失了清楚的立足点,或者更糟的,引发暂时性精神病。服用会产生幻觉的药物,例如迷幻药(LSD)和毒蕈菇(psilicybin)后,往往会有“自以为是神”的感觉,就是自我在药物作用下体验到本我这个原型核心,但是,与此同时,这种体验在现实里却扎根不深,没法长出稳定的自我-本我轴心(ego-Self axis)。



情结与原型

  每个情结都是以某个意义为核心而形成的一组相关形象,而这个意义核心本质上和原型有关。打从有意识开始,原型的各种可能性皆充斥着个人经验,因而成人的自我会觉得,意识里的主观内容纯粹是自身过去经验的总和。往往唯有在分析状态里、在梦里,或处在非常感动的情绪中,成熟的自我才能体验到形成情结的真正原型基础。进行分析时,有很多想像的技巧可用来增进这种觉察:引导性想像、完形技巧、画画、捏陶、舞蹈、在沙盘上建造投射出来的形体、催眠分析,或者最单纯的积极想像。要让个体化继续向前迈进,最直接的莫过于,自我有心去理解透过这种活动所发现的客体心灵的内容──不能像魔术师的助手,只它们召唤出来便了事。

  由于情结在原型母质里保有个人经验的形象,因而总有个危险存在,就是个人的联想会被误认为是情结的核心,而沦为仅仅是还原分析(reductive analysis),亦即纯粹以童年早期经验的观点来解释当前的冲突。反过来说,把形象往原型意义上过度扩展,也许可以对原型有多一些了解,但却很可能忽略了个人心灵和客体心灵之间疗愈性的联结。


为了更了解荣格概念里每个心理架构之间的动力关系,可以把这些架构分成两大类:认同结构(identity structure)以及关系结构(relational structure)。自我和阴影是认同结构,而人格面具和阿尼玛、阿尼姆斯则属于关系结构。个体化的自然进程里,首要就是形成一个稳固而强壮的自我,因而个体能于世上确立一种自我感。随之而来的,便是与他者以及其所置身其中的集体文化发生关联。通常,要等到生命进入比较后期的时候,自我才会渴望去探索存在于集体文化和个人心灵背后的原型力量──所谓的中年危机往往是这种渴望的表现。



认同的结构
  基本的自我认同很早就成形了,起初嵌在母亲-婴儿的一对一关系里,稍后在家庭内扩大,之后则是不断延展以纳入益加宽阔的文化环境。在自我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天生的某些活动和倾向会被母亲或家庭所接纳,但也有某些活动与冲动会被认为是不好的而遭到拒绝。大小便训练便是诸多此类更为细腻的互动之一,在训练过程中,成长中孩子的自我认同,是由他所依赖的人的喜恶塑造出来的。这些被家庭所排斥的倾向和冲动不会就这么消失,它们会聚集在一起变成“第二自我”(alter-ego)形象,就在个人潜意识的浅层之处。这个第二自我就是荣格所说的阴影,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当对立两方的其中一方摊在意识的“光束”下时,被排斥的另一方便掉入潜意识里成为“阴影”。


  由于阴影的内容或本质是发展中的自我的一部分,它依然保有个人认同感,只不过是被拒绝而不被接受的那一部分,而且往往伴随着罪恶感。由于阴影是在早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从主要的自我认同当中分离出去的,所以它重返意识的可能性引发了焦虑。心理治疗与分析大半的例行工作,即是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好再次检视阴影的内容为何,并且尽量把出先前被自我形成的早期“分裂”所丢弃的内容统整起来。童年时分离出去的许多心灵自然属性,对健康成人的心理运作而言,其实是不可或缺的。譬如,攻击和性的冲动往往会遭到割除,因为它们于童年时期表现出来实在不妥,文化上无法接受,且令父母十分头疼,不过,它们却是正常成人性格的重要特质。成人可以用一些方式去调节、整合它们,这是儿童不成熟的自我结构所办不到的。其他的特质,就连天生智力的随意表现,也都可能遭到同样的对待,被丢弃到阴影里。

  把阴影的内容统合到意识层面有双重效果:不仅能扩大自我活动的范围,而且也省下了之前死命去隔?并压抑那些阴影特质时所花费的力气。个体往往因而觉得生命更上一层楼。

  由于阴影本质上还是自我的一部分,所以它和自我有同样的性别认同,男人要有男子气概,女人就要有女人味。除了作梦及幻想的内容会把这些气质拟人化之外,阴影也常常被投射到同性别的人身上,那些拥有投射者主要自我形象所欠缺的特质的人,往往令投射者又嫉又恨。



关系的结构

  将部分阴影同化之后所形成更强大的自我认同,将更清楚地感受到与他者建立关系的需要,不只要和其他人建立关系,而且要和集体意识世界中超乎个人的文化,以及客体心灵中超乎个人的原型内容发生联系。能达成此关系任务的两个结构体,就是阿尼玛或阿尼姆斯以及人格面具。阿尼玛,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气质;阿尼姆斯,女性人格中的男性气质。人格面具是个人在面对公众时,用以表现自己的面貌,但与真实面貌不太相同的外表。


  自我的性别认同里一些文化所不认可的特质,甚至会被进一步地摒除在阴影这个第二自我之外,进而凝聚成性别相异(contrasexual)的形象:女性心灵内形成充满男性气概的形象(阿尼姆斯),以及男性心灵内形成充满女性魅力的形象(阿尼玛)。荣格从他病人的梦和幻想里观察到这些形象,发觉这些形象非常重要,人一旦和这些形象有所隔?,便会感受到原始文化称之为“失去灵魂”的感觉。



  更严重的,是自我与人格面具融为一体,一旦卸下人格面具,则自我感薄弱,因而社会角色感受到的任何威胁,感觉上都是对自我整体的威胁。所谓的“空巢期症候群”(empty nest syndrome)──孩子长大离开家之后父母觉得无聊空虚──就是对父母角色这个面具过度认同,这在男人或女人的身上都可能发生。那些只会埋头工作,不然便会感到人生空虚而无所依归的人,则是滥用了职业与专业的人格面具,无法培养出更宽阔的认同感和广泛的才能。解决这种严重的人格面具认同问题时,常常需要 个体化历程




  个体化(individuation)是荣格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人在真实生活中努力去认识和发展他∕她心灵与生俱来的潜能。由于原型的可能性非常多,任一个个体化历程难免无法达到所有天生的可能性。所以,重要的不在于达成的量有多少,而是人格是否忠于自身深层的潜能,不要只是被自我中心的自恋倾向牵着鼻子走,或只认同于集体文化的角色。


  自我可能认同于个人潜意识里与更宽广的个体化历程格格不入的结构。这种情况常常导致精神官能症──感觉被撕裂,无法动弹、麻木。困在童年时被指派的家庭角色里,会造成这种精神官能性分裂,就像停滞在早期阶段而不愿向前迈步的人,也会有同样的后果。

  自我也可能认同集体范畴里所设定的角色而和个体化历程脱节──不管认同的是集体潜意识所设定的原型角色,而使自我变得膨胀;还是认同集体意识所设定的社会角色──无论角色多么重要,都会逐渐和个体命运相违背。认同于某个社会角色(认同人格面具),即便这个角色再怎么受到社会中一大群人所认可或赞扬,都不是个体化。荣格认为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就是认同集体潜意识所塑造的人物,而导致他们两人以及两个国家的悲剧的例子。

  极端认同客体心灵(集体潜意识)里的原型角色,会导致精神病式地认同一个更大(更不具人性)的自我。某些原型认同,就是自我和某个文化英雄或救赎者角色──耶稣、拿破仑、世界之母等等──混淆在一起。就连负面的认同也会深入原型的部分(负面膨胀),好比患有忧郁症的人感到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恶”,自我暗示连神都没有权力原谅他。


  要描述成功或典型的个体化历程很困难,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可以说这历程有其“常态”,譬如把个体化的一般历程比拟成太阳的轨迹──从太阳升起至轮廓清晰的前半段,缓缓落下终致西沉的后半段2──不过,从近距离来看,就像在分析过程所看到的,这样的归纳时常出现例外。



梦的理论
  荣格认为,反映着个人体验的个人无意识以及继承而来的集体无意识都能反映在人们的梦中,尽管集体无意识的活动是非常稀少的,然而正是这种集体无意识负责那位奇怪的、生动的、富有想像的梦,那些使我们醒来后惊叹不已的梦。

  荣格认为,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出人们没有意识到或注意到的思想,他指出,梦虽有象征作用,但梦的象征作用主要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只有经过“放大”后才能真正了解它们的含义和原型。在他看来,“象征”是人格原型寻求和谐平衡的一种尝试,就是说,梦提供了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恢复平衡的信息。因此,荣格提出了梦的功能主要是一种补偿性的,它们总是强调另一方面以维持心理平衡,”“梦的一般功能是企图恢复心理的平衡,它通过制造梦的内容来重建整个精神的平衡和均势。”[4]譬如,一个人工作了很长时间,?整个大脑里充塞着工作,他就会在睡眠中梦到参加某种体育运动或他所熟悉的某种消闲活动,可见,在荣格看来,梦是试图告诉梦者一些重要事情——他必须处理以改进生活质量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梦所告诉我们的内容呢?

  荣格认为,在梦的解释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尽可能多地了解梦者,应该了解其性格、近来所参加的活动及其心情,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真实的生活信息提供了临床描述的一个方面。为了获得另一方面的信息,即来于梦者的无意识资料,荣格仿效弗洛伊德对梦的各个部分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他的联想技术比弗洛伊德所规定的更加严格,他希望联想直接地与梦的意象相连,而不是一条无限的思想链,这样,所收集到的梦的不同部分的联想就可以加以比较,并与梦者所意识到的情境相对照。

  将梦者的梦的联想与其清醒状态时的生活相结合,以揭示梦以一种补偿方式所指明的东西,这种能力与分析者的技能和知识有极大的关系。荣格认为,这是一种如医生诊断或外科手术一样的技艺,并且没有成功的保证。有些梦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可做的只能是妄猜一下了。荣格对此指出,这是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秘诀,对特殊梦的解释,还没有出现一个切实可靠的方法或绝对令人满意的理论。

  荣格对梦的精神分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除了对梦进行个别分析外,非常重视梦的系列分析。他认为,梦的个别分析意义不大,而梦者在一段时期内的梦的系列,则可以提供一个连贯的人格画面,可以通过对某些反复出现的主题的揭示,使梦者心灵的主要倾向得以显露[1]。.

TOP

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来源:《家人》  
所谓时间管理的乐趣,就是合理分配并有效利用时间,使学习有效率,生活有规律,闲暇时光有意义。

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文/子 子  专家支持/李不言

来源:《家人》杂志2011年第8期

每对父母都深知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比如分配好工作和管孩子的时间就绝不会手忙脚乱。但有再棒的时间规划也毕竟精力有限,因而关注孩子自律的这一环节、让他们不论在假期还是平日都学会时间管理告别拖拉和磨蹭,不仅父母们能省心很多,孩子也能掌握更多的独立技能。



互不相让的角力

日常生活中,总是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们一再催促孩子干这干那,但孩子却不磨蹭到最后一秒根本完不成任务。父母和子女各有立场周旋其中,仿佛一场互不相让的角力,双方最后都疲惫不堪。

于是父母们开始质疑,明明对孩子三申五令要珍惜时间,怎么还会如此磨蹭懒散?或者以身作则地向孩子举证不少实例,怎么也都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其作用对于孩子竟形同吹完则已的耳旁风。

在本次话题讨论中,来自上海的肖素一率先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女儿从小做事就比较磨蹭,曾经一度我们将她定义为慢性子,但遇到她喜欢的事,做起来似乎又比谁都积极。最令人头痛的还是寒暑假,除了跟同学出去玩,在家几乎看电视到深夜,白天干脆一觉睡到中午,剩下一堆假期作业临开学几天才来赶。本来我和老公考虑到女儿马上升入初二,应该更加尊重她的个人空间和意愿,但发现女儿自律性越来越差后,我也经常从旁提醒,不过说多了,女儿对我显然很反感。”

肖素一说完,讨论组里的父母们都表示感同身受,孩子无法做好假期规划、同时对父母的建议一概置之不理的情况,都令他们头痛不已。

北京的谢雅萍也提到:“我儿子念小学四年级,连平时也都惯先玩儿再做作业。早上起床光穿衣服也要十几分钟,也示范过很多次更节约时间的穿衣顺序,但他还是老样子。”

时间观念模糊的孩子,不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条理性都十分欠缺,在一些团体活动中,做事效率也明显落于人后,因而“反应迟钝”、“做事拖拉”就成了他们的标签。但父母们的教导似乎又总让孩子心生抵触,那么,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问题在这里

父母们不妨更客观地来看待这个问题,时间管理事实上是自律的一部分,而孩子在幼儿时期的行为规范中,无疑是他律占领主导。也就是更多地被父母设立行为边界,但当他们对世界有了认知,则会形成自己的想法。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主意愿会越来越强。一方面他们渴望打破对长辈们设立的界限的依赖寻找自我价值,另一方面由于价值观并不成熟、不被打搅地安逸玩乐才最接近他们的天性,所以他们经常会表现得写作业拖拉、起床睡觉去学校都相当磨蹭,团体互动中总是慢半拍,帮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甚至仅仅只是收拾自己的房间也懒散得干脆拒绝。

但大多对此束手无策的父母,往往在孩子年幼时期设立行为边界时,只为其规避了可排的危险,却并没重视培养他们独立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也就更谈不上教会他们时间管理。或者自身就缺乏时间管理概念,无法以身作则,以及让孩子发展了并不喜欢的兴趣等。

类似讨论组里表现得很民主的肖素一,最后也不得不承认,在女儿5岁前,都没想过引导女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而时间管理一说,她也曾认为就和水到渠成一样,孩子大了自然就会懂。但现实却给了她一个教训——青春期的孩子更为叛逆难管,却不能逃避问题甚至干脆放弃。

孩子缺乏时间管理的意识,是因为他们没有从中感觉到效率来带的乐趣,而培养孩子时间管理,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家庭亲子教育中,很多教育专家都提出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分别针对性培养的观念。比如0岁~3岁的婴儿期、3岁~6岁幼儿期、7岁~12岁童年期和12岁以上青春期,根据孩子每个时期对外界的认知来分配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有意识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让他们在做这些时体验到时间管理的效率性和乐趣。



时间管理并非限制

所谓时间管理的乐趣,就是合理分配并有效利用时间,使学习有效率,生活有规律,闲暇时光有意义。父母在帮助孩子树立时间管理意识的同时,还要教给孩子管理的方法。不妨来看讨论组内来自杭州的苏尚想的心得分享:

“首先,我自己就是一个很有时间观念的人,很注重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拖沓和懒散。其实从儿子上小学起,我就有意识培养他的从自己的事情中分清轻重缓急的时间观念,并让他明白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上初中以后,学习任务加重,我又在每学期开学前,和儿子共同制定时间安排计划表。”

“我们会先计算出他所拥有的时间,然后把它分为两部分:学习时间和闲暇时间,让他对时间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再列出学习时间要完成的任务和要达成的目标,然后把学习任务进行时间分配。计划表完成后,双方签字认可。儿子基本上能够在学习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而闲暇时间只要不违背原则,我都鼓励他自己安排喜欢的活动。我会培养他阅读,绘画,听音乐等兴趣爱好,但并不要求他一定要有很高的造诣,只是作为他的个人才艺修养,让他的人生体验更丰富。如果他想要看电视和上网我也不反对,只是耗在上面的时间如果太长,我就会建议他多余同学、朋友出游,亲近大自然。”

由此可见,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明确时间概念、做好规划管理并非限制孩子的个性和喜好,重点还是让孩子体会时间管理的好处。而父母教给孩子方法时,自己也得有意识地参与其中加以引导,直到孩子学会自觉进行自我管理再彻底放手。



向拖拉说再见

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要经过父母帮助管理到自我管理、由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这中间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而且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弱,有时往往不能抵御外部事物的诱惑,从而放松对自我的管理和要求。因此,要使自我管理成为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习惯,需要父母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从不同年龄阶段发掘、锻炼孩子自我管理的约束力和意志力:

0岁~3岁婴儿期 此时的孩子尚在他律阶段,且气质个性不同,可分为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混合型。容易型最容易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学会时间管理;困难型则需要父母特别有耐心地引导,迟缓型则要不断鼓励其按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学会自我管理;

3岁~6岁幼儿期 孩子逐步形成世界观,是培养时间管理能力的黄金时期。此时可重点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独立性,如按时吃饭、作息、去幼儿园等,学会自己穿衣服、整理玩具等。父母尽管有监督和检查责任,但不能粗暴干涉、压制孩子的自主欲,也别溺爱地认为他们做得不好就包揽一切;

7岁~12岁童年期 步入小学后,主要任务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常规训练,送块表给你的孩子并教会他们凡事看时间,形成一套劳逸结合的作息方案,让孩子由此产生强烈的时间观念;

11岁~16岁青春期 这是孩子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重要转折期,从父母管理为主开始转向以孩子自我管理为主或者父母和孩子共同管理为主。要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给他们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以友相待,保持良好的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需求,并在需要时,协助他们完成时间管理。

对于尚未养成良好时间管理习惯的孩子,不管是在哪个成长阶段,家长都大可不必如临大敌。可以根据发掘他们的兴趣点,从他们感兴趣的事上设立奖惩机制制定时间管理规则。请记住,没有“拖拉”的孩子,只有不适合他的教育方式。


【备注】

1.             时间表必须和孩子共同制定、执行,告诉孩子轻重缓急原则,有分歧协商解决。尊重孩子的自主意愿,才是培养其独立性的关键;

2.             不同时期的时间分配也有所不同。注意开学前及开学后、期中考、期末考、寒暑假内不同的劳逸结合时间分配,要杜绝“一表到底”的死搬硬套;

3.              尽管父母承担监督职责,但更多的却是引导,对于自律性较差的孩子,还可以设立合理的奖惩机制。但记住,这只是约束的最低手段,重点还是言传身教。.

TOP

最优教养法实例解说(转载)

一、与孩子交往的新准则是以尊重和技巧为基础。
这需要:1、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同父母自己需要自尊心一样
2、在对孩子提出劝告或教导之前,应对他们有所了解。
当孩子处在一种强烈的情绪中时,他不可能听任何人的话,他不可能接受劝告、安慰或者建设性的批评。他需要父母了解他, 了解它特殊时刻的内心活动。 而且,他需要父母了解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的内心活动。这是一种游戏,在这里他只泄露一点点他的感觉,其余的需要父母去猜测。
当孩子告诉父母老师打了我一巴掌,父母不必问他更多的细节,他不需要说“你为什么挨打?假使你老师打你,那么你一定干了什么坏事。你干什么了?”父母甚至不必说“阿,我感到很遗憾!”父母需要对他表示了解它的痛苦和烦恼,以及他想要报复的情绪。
父母怎么知道孩子的感觉呢?留心孩子的言行,听他讲些什么,以及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父母要知道当孩子在同辈人面前受到公开羞辱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父母只要说很短的话,孩子就知道父母是了解他的。以下任何一种说法将是有帮助的。
“你一定是很苦恼的。”
“这一定是你很生气。”
“这一定伤害了你的感情”
“这一天你真倒霉了”
如果父母这样告诉孩子“这种感情是不好的。”或者试图说服孩子,他“没有理由有这种感情”。孩子强烈的情绪是不会消失的,不是驱赶就能消除的!只有父母对孩子表示同情和了解,他们这种强烈的情绪才会减弱、消失。(
二、谈话的一些原则
1、从事情本身到围绕事情的情感。
当孩子带着一连串对朋友、老师活着她自己的生活的埋怨回到家里时候,最好对他表露感情的语调做出反应,而不是试图去确定事实真相或者证实那些事件。
10岁的小德放学回家以后,胡言乱语的埋怨着。
——多倒霉呀,老师说我撒谎,就因为我告诉她我忘记做作业了。他嚷着,天哪,她拼命的嚷着,说要给你写纸条!
——你今天很难受!
——是的
——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你撒谎,是很窘的事情。
——这是肯定的
——敢打赌,当时你内心感到缺少了些什么似的。
——哦,使得,但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有人伤害了我的感情时,我经常是这样的。
——这减轻了我的痛苦。
2、从一般的回答到具体的回答。
孩子讲他自己的事情时,常常希望我们回答的,不是笼统的同意或者不同意。二是希望给他以详细的、对他很了解的回答。
比如孩子说“我不擅长数学”父母回答他“是的,你对数字的概念很糟糕。”这对他是没有帮助的。向他提出意见进行争论,或者提供廉价的忠告,也是没有用处的。如“你要是用功一些,就会学得好一些。”这种草率的帮助只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立刻就交心,也只能减弱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可以采取以下任何一种热忱的、同情的说法:
——数学本来不是一门容易掌握的学科
——有些难题确实是不容易算出来的
——老师比较急躁的批评了你
——他是你感到你笨
——我敢打赌你巴不得快下课
——你一定感到考试特别困难
——你对考试不及格感到很着急
——着急我们会怎么看你
——我知道有些科目是不大容易学的
一个12岁的孩子说,当他带回不及格的成绩单以后,他父亲用很了解他的口吻和他谈话,使他几乎晕倒,他内心的反应是“我必须不辜负父亲对我的信任。”
请听儿子和父亲的对话:
——我很笨
——你不笨,记得你在野营的时候多能干,那位想到认为你最聪明。
——你怎么知道他是这么想的
——他告诉我的
——哦,他怎么老是说我笨呢?
——他只是开开玩笑
——我笨,看看我在学校的分数,我知道。
——你只是需要用功一些。
——我已经用了功了,这不管用,我脑子不好。
——你聪明能干
——我笨我知道
——你不笨(父亲大声)
——我就是笨
——你不笨,笨蛋!
当孩子说自己笨、丑或者坏的时候,我们不能用说点什么,就像立即改变他的自我想象。试图直接去改变别人根深蒂固的思想是不容易的,如一个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我知道你的好意,但是我不会笨的相信你说我聪明”
当孩子对他自己有消极的看法时候,我们否认和抗议是没有帮助的,他只会更强烈的宣布:身洗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我们能够给孩子提供做好的帮助,使表示我们不但了解他的一般情绪,而且了解其内在的含义。
儿子:我这笨
父亲:(严肃的)你这那么想吗?你不觉得你自己聪明?
不!
那么你内心很痛苦罗?
是的
在学校,你一定时常感到害怕,害怕你失败,害怕你分数低,当老师教你的时候,你很慌张,甚至你知道的答案也说错了,你害怕你的话听起来可笑,老师要批评你,所以很多时候你宁肯什么也不说。我想你记得,有几次你说某件事的时候,他们嘲笑过你,这是你觉得自己笨,这是即使你伤心,也使你生气。你瞧,儿子,在我眼里你是一个好孩子,然而你对自己却有不同的看法。

这一席谈话,可能不会当时当地就立刻改变孩子的自我形象,但是可能在他心里买下一棵对自身可能不会产生怀疑的种子。他可能想想“爸爸了解我,认为我是一个好人,我不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一席谈话所形成的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能引导儿子试图努力不辜负父亲对他的信任。
孩子在同一时间里,既我们有恨我们,他们对父母老师和一切在他们心中有权威的人都有两种不同的感情。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都很难接受这种矛盾的心理,他们既不喜欢自己有这种心情,也不能容忍孩子这样。他们想,对人,特别是对家庭成员有两种感情从来就是错误的。
我们是能够学会接受我们自己和孩子矛盾的感情这个客观存在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孩子需要知道这种感情是正常和自然的。我们能够通过使孩子认识和表达他矛盾的感情,来减少他很多的内疚和不安:“你好象对你的老师有两种感情,你既喜欢他们,又不喜欢他们。”
“你好象对你的各个有两种感情,你敬佩他,但有怨恨他。”
“你在一种事情上有两种思想,你想去野营,但是你又想呆在家里。”
对孩子的矛盾心理,父母平静的,非批评性的话语对他们是有帮助的,以为,这将使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绪混乱不堪也可以理解。相反,这样的说法没有帮助:
“孩子,你心里很混乱嘛,你对你的朋友一会儿喜欢,一会儿有恨,到底是爱还是恨?”
我们怎样帮助孩子知道他的情绪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给他的情绪提供一面镜子,孩子是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形象之后知道自身的形象的。从我们的反应中,孩子便可以知道自己情绪的形象。
镜子的作用是反映形象的本来面目,我们不想要镜子告诉我们:“你们看起来可怕,眼睛充血了,脸肿起来了,总之一团糟,你最好还是去为了你自己做点什么吧。”
镜子暴露了这些形象之后,我们将会逃避他,从警自励我们要的是形象,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一面情绪镜子的作用是反映情绪的本来面目,没有歪曲。
“看起来似乎你很生气”
“听起来似乎你非常恨他”
“好像他整个姿态你都讨厌”
对一个有这种感情的孩子,这些话语是最有帮助的,这些话,清楚地告诉孩子,他的感情是什么。清晰的形象,不论是在镜子里或情绪镜子里,都能给孩子提供主动的修士和改变自己形象的机会。

表扬成就还是表扬个性?
大多数人们相信表扬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并且使他感到安全。其实,表扬有时也会使孩子感到紧张和犯错误。当父母对孩子说“你是多么好的孩子”他可能接受不了,因为他对他自己的看法完全不同。
表扬向青霉素一样,只能偶尔用一次,掌握和管理这些幼小的药物需要注意用的剂量和时间。表扬只能涉及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而不要涉及到他的特征和个性。对孩子的表扬应该是真实地反映他的成就,而不是对他的各项形象加以渲染。
实例:
8岁的小剑作了意见打扫庭院的好事,他把书页扫成一堆,然后运走了垃圾,最后把工具放整齐。他的暮气对他的努力和成绩作了评价:
--(母亲)院子原来太脏了,我没想到有打扫得这么干净的一天!
--是我打扫的
--这里堆满了树叶、垃圾和乱七八糟的一些东西
--我都清理了
--多么大的工作量
--是的,是真的
--院子干净了,看上去很愉快
--这样很美
--儿子谢谢你
--(满面笑容)没什么
母亲的话使小剑为他的努力感到高兴,为他赢得的成绩感到自豪

[ 本帖最后由 QQ6 于 2012-5-1 18:04 编辑 ].

TOP

相反,一下这些表扬的话语,说到孩子的个性是没有好处的。
--你是一个好极了的孩子
--你这是妈妈的小帮手
--妈妈没有你该怎么办?
这种评语可能会使孩子吓了一条,引起他的不安,他可能觉得他距离好极了还远得很。他还不能达到这个标准。
我们的话和孩子的推论
我们的评语应该是简短的,从这里孩子得到关于他的个性的正面的推论。
10岁的小尼,帮助父亲修补地下室,他搬了很重的家具。
父亲:家具很重,搬起来很费劲
小尼:(带着自豪)但是我搬了
父亲: 这需要很大的力气
小尼:我很结实
在这个例子里,父亲评论工作的艰苦,孩子自己推论出他个人的努力。
假使他父亲说,儿子,你很结实,小尼就可能会回答,不,我不结实,我们班里好些孩子比我结实。那么可能就会接着出现一个假若不是很剧烈的,也是没有什么结果的争论!
什么时候批评是建设性的,什么时候是非建设性的?
建设性的批评是限制在指出如何去完成他必须作的事情,完全去掉关于孩子的个性的反面的议论。
10岁的小李吃早饭是不小心把一杯牛奶洒在饭桌上了,母亲:“你这么大了,应该知道怎么拿杯子了!我告诉你多少次了,要小心! ”
父亲:“我真没办法,他总是那么笨。以后他还会这样的。”
小利洒了价值5分钱的牛奶,但是随之而来的对他的苛刻的要求,将使她失去信心,损失会更大。当孩子事情做错了,最好只是就事论事,而不要涉及到人。
当8岁的小丁不小心洒了牛奶,他的母亲很平静得说:“我知道牛奶洒了,这里还有一杯,这里还有一块海绵!”
母亲起身地给他牛奶和海面,小丁勇不大相信而又感到欣慰的眼光看着他,她低声说“谢谢妈妈!”母亲帮助他把桌子擦干净,没有尖锐地批评他,也没有加上一些无用的劝告。母亲讲“我曾想说,下次小心点,但是当我看到他对我慈祥的沉默是如何感激的时候,我什么也没有说,如果是在过去,洒了牛奶之后的苦恼,将毁坏孩子整天的情绪。”

控制我们的愤怒
父母的愤怒,在儿童教育中还有他的一席之地,实际上,在某些时刻不对孩子生气,带个孩子的仅仅是冷漠,而不是闪亮。人无论如何注意,总不能完全避免生气。这意思不是说孩子能忍受像洪水一般的愤怒和粗暴,这仅仅是说他们能忍受和了解愤怒。这就是说,他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我们必须认识以下真理:
1/我们要接受孩子会使我们生气地事实。
2/我们有权利对我们的生气不感到内疚或羞愧。
倘若我们不伤害孩子的个性或特征的话,我们有权利对他们表示我们愤怒的感情。
处理好愤怒的具体步骤:
1、大声叫出它的名字来,给他一个警告,使他有所警惕或改正过来。
“我感到很烦人”
“我感到恼火”
如果我们简短的话语和拉长了的脸没能奏效,我们就采取第二步。我们可以增加表使我们生气的强度:
“我感到生气”“我感到很生气”“我感到生气极了”“我感到要气疯了”
有时候仅仅是这些话就能制止孩子的调皮。有时候则要采取第三步,讲解我们生气的理由,讲我们内心地反映和我们所希望的行为。
“当我看到你的鞋子、袜子、衬衫、和毛线衣摊满一地,就生气极了。我想打开窗子把所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扔到大街上去!”
“你打了你的弟弟是我很生气。我内心气急了,以至我激动,我冒火。我不许你伤害你的弟弟!”
“我看到你们急急忙忙的离开饭做,跑去看电视,把一堆脏的、油腻的锅碗瓢盆都留给我,我觉得要了命!我内心直冒火。我真想把盘子都忘电视机上摔!”
这种方法是父母的愤怒有一个出路,而不致引起什么损害,正相反,这甚至可能说明一个重要的教训:
如何安全的表示愤怒。孩子可能知道自己的愤怒不是什么灾难性的,可以发放一通,而不伤害任何人,这一教训比仅仅是父母愤怒更需要。
父母对孩子讲话的某些形式差不多总是自拆台阶的,他们不仅不能达到我们长远的目标,而且还不时地在家里引起破坏。自拆台阶的形式包括威吓、贿赂、许诺、讽刺,对撒谎和偷窃的说教,以及粗野的教给礼貌。

威吓
对孩子威胁往往引起孩子重复被禁止的行为。当你告诉孩子“你假使再来一次”他听不见假使,仅仅听见“再来一次”有时他解释为“妈妈希望我再来一次,否则它会失望的 ”
这种警告,(对成人来说好像是很好)比不说还坏。孩子是肯定要重复那些讨厌的行为的。敬告是对孩子自主性的挑战。如果他有一点自尊心的话,它必然要在反以此,以便对别人和他自己表示他不是一个胆怯的孩子。

5岁的效力,虽然警告过他几次,她仍然把球王窗子上仍。最后母亲说“假使你再犯一次,我就要打你了。”一分钟后,玻璃被打破的声音告诉母亲她的警告起了作用:最后一次球打中了玻璃。随着这一连串的威胁,不规矩的行为所发生的情景是容易想象出来的。相反,夏明的例子是说明怎样有效地掌握孩子不规矩的行为。而不是依靠威胁。
7岁的小德,用气枪射他的小弟弟,母亲说“不要设小弟弟,去射靶子”小的没听,由射了一下,母亲把枪拿走,对小德说:“枪不是射人的 ”
母亲做了为保护小弟弟所必须作的事情,同时建立了可接受的行为准则。小德知道了他的行为的结果,而没有感到对自我有任何伤害,这种两者挑一的,暗示的方法是很清楚的。射击一定的目标,还是失去玩枪的权利。
母亲避免了经常使用的威胁手段“小德,不要设了,你不知道有比舍你弟弟更好的玩法吗?你没有更好的靶子吗?驾驶你再来一次,你就别想再见到你的枪了。”除非着孩子是非常温顺的,她对这种高洁的反应,将是重复被禁止的行为。接着来的情景不需要描述--------

贿赂
“假使——那么”的错误是和自拆台阶相类似的一种方法,她直率的告诉孩子假使他做某件事(或不做某件事)他将得到奖赏:
假使你把诗歌学会了,那么我就带你去坐船---
对经常贿赂孩子也有些有教训的反面行为。
一个男孩这么认为“我要维持妈妈认为我做不好的这种想法,那么我就可以得到我所需要的东西。当然我必须经常怀倒是她不打算给我任何东西。”
这种想法,可以很快引到讨价还价,讹诈和经常要求增加奖品和小恩惠来交换好的行为。一些父母被他们的孩子约束住了,他们不敢再逛玩商店回到家的时候没有礼物送给孩子。孩子们欢迎他们,不是向他们问好,而是“你带回了什么东西给我?”
如果奖赏不是事先许诺的,是出乎意料的,是代表着鼓励和赞扬时候,是最有帮助,最令人愉快的。

讽刺
父母对孩子的讽刺是对他们心理健康的严重危害。父母讲讽刺话,给他与孩子之间有效的来往造成障碍。
“我给你讲过多少次了?你聋了?那么,你为什么不听呢?”
“你究竟是怎么回事?你是疯子?还是傻子?我知道你会死在那的!”
“你这么粗野,你是从树丛里捡来的?”
这样的父母可能甚至于没意识到他这样说是对孩子的攻击。这种攻击又引起孩子的反攻,使他们一心想着报复,以至阻碍他们之间的交往。
不管是有意无意,我们不应该贬低孩子在他自己眼中和他的同辈人中的形象。

诱发的谎言
父母不易提出一些诱发孩子防范性撒谎的问题。孩子被父母问的生气,特别是孩子才向父母对问题的答案已经知道了。他们愤恨作为圈套的问题,愤恨笔者他们在硬着头皮承认或者编出笨拙的谎言之间做出选择。

7岁的小昆,把父母送他的新枪弄坏了。他很害怕,将碎片藏到地下室里。父亲发现发火了。他问了小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使事情爆发了起来。
父亲“你的枪在哪里?”
“在那里”
“我没有看见你玩它”
“我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找出来我看看”
“可能有人把枪偷走了”
“该死的家伙,你把枪弄坏了,你能就这样把它扔了么?我最恨撒谎的人!”
父亲给了小昆一巴掌,它使小昆长久记住。
这是一场不必要的争吵。父亲与其秘密的扮演侦探和起诉人的角色,还不如这么对他儿子说有帮助:
“我见到你的枪坏了。”
“你没玩多久就坏了。”
“枪很贵,很可惜。”
孩子可以从这里学到一些宝贵的教训:爸爸了解我,我能把我的困难告诉他,我应该更爱惜他的礼物。
当学校通知我们,孩子的算术考试没有及格时候,我们不要这样问他:“你的考试及格了吗?肯定及格了?现在撒谎没有用了!你的老师和我们谈过了,我们知道你考得很糟。”
我们不如直截了当的告诉孩子“算术老师告诉我们,你考试没有及格。我们很着急,想怎样来帮助你。”
当孩子撒谎时候,我们不要作出歇斯底里的反应,也不要以为说教,而是面对事实,现实些,我们要使孩子知道没有必要向我们撒谎。

盗窃
小孩子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回家的情况比较普遍的,当我们发现之后,重要的是避免喋喋不休的训斥和戏剧性的谈话,我们是能够用严肃的态度把孩子引上正轨的。我们可以平静而坚定的告诉他:
“卡车是属于别人的,送回去。”
“枪不是你的,送回去”
当你肯定你的孩子从你的钱包里偷了钱时,最好不要问他,而是告诉他:“你从我钱包拿了一元钱,放回去。”当前聪慧其后,要严肃地说“当你需要钱的时候,来问我,我们可以商量。”假若孩子否认拿了钱,我们不要争论,或者祈求他承认,我们告诉他“你拿了钱,送回去”如果他已经把钱活了,讨论的焦点就要放在补偿的方式上,作家务实,或者减少他的补助费。
避免教孩子“贼、撒谎的人”或者避免预言他将没有好下场,这是最重要的。
沈文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没有用的,它自己并不一定明确他的动机,比他说的结果只是促使他又撒谎!比较有帮助的是给他指出,你希望他和你商量他哪些方面需要钱:
“我感到失望,你没有告诉我你需要一元钱”
“当你需要用钱的时候,老告诉我,我们可以商量。”
假若孩子偷吃了糖,你不要问他“谁从罐子里拿了糖饼?”这些问题通常是逼着孩子制造谎言,原则上是当我们知道答案就不要再次问他,最好是明讲“孩子,你递了糖,我曾经告诉过你不要拿,我很生气,很失望。”
最后的话就是孩子受到了足够的处罚。它使孩子感到不安,觉得对自己不规矩的行为是负有责任的。

礼貌既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社交的技巧,它是通过识别和模仿讲礼貌的父母而获得的,礼貌必须用文雅的方式给予,但父母经常是粗鲁的教孩子讲礼貌。
六岁的小罗刚刚收到一分包好的礼物,他充满着好奇地把盒子敲开,想看看里面是什么。
母亲“小锣,住手!你把礼物弄坏了,收到礼物你应该说什么?”
小罗生气的“谢谢你!”
“这才是好孩子。”
母亲可以不那么粗鲁的,更有效的教给孩子懂礼貌。她可以说,
“小李阿姨,谢谢你送来这么可爱的礼物,”我们相信,这样小罗就会跟着母亲说谢谢的。假使他没有这么做,母亲可以在以后和他在一起采用社交理解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母亲可以说“小俩一很周到地想到了你,还给你带来了礼物,让我们给他写一封感谢信吧,我们记得他,他会很高兴的。”
这种方法比直接谴责更有效。
当孩子打断大人的谈话时候,大人常常生气,“不要这么粗野,打断别人的谈话时不礼貌的!”可是,被打断话的人也是不礼貌的。这样讲也许会好些,
“我想把我的话讲完,然后就轮到你了。”

孩子知道我们不愿意在别人家里谴责他们,于是就调皮捣蛋起来。让主人在自己家里制定规矩,强制孩子执行的方法,能够使他们的行为有所收敛。
一个孩子在马阿姨家的沙发上跳,就让马阿姨说沙发是用来坐的,让她限制孩子。当外面的人要求他约束自己时,孩子比较能服从。母亲减轻了对纪律的责任,可以私下重复说明“这些是规矩”来帮助孩子。

父母们在到处寻找教给孩子具有责任心的方法,很多家庭希望孩子做些家务事来解决这个问题,家务事对理家来说是重要的,但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能并没有什么积极的效果。强制孩子去做家务事,对他性格的形成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责任心不能强加于孩子
让我们表示我们了解,让我们不用无意识的批评或定罪的话语来表示我们了解。

[ 本帖最后由 QQ6 于 2012-5-1 18:10 编辑 ].

TOP

内心的座右铭

让我们表示我们了解,让我们不用无意识的批评或定罪的话语来表示我们了解。

当孩子从学校回到家里的时候,沉默不语,行动迟缓,拖着脚步走路。我们从他的脚步声中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按照我们的座右铭,我们不要用批评性的评语开始我们的谈话。如:

“这坏脾气的人怎么了”

“那是一种什么表情呀?”

“你干什么了,得罪好朋友了?”

“你今天闯了什么祸?”

既然我们对孩子内心的反应是感兴趣的,我们就要避免使用引起孩子内心愤慨和怨恨的评语。这种评语会造成他希望整个世界毁灭的想法。

父母可以用一下任何语言来表示了解:

“发生了使你不高兴的事情了?”

“对你来说,今天不是个好日子。”

“有人为难你吧。”

这些话语比这样一些问题要好些。如:

“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问话带来的是惊讶,陈述带来的是同情。
孩子要学会生活,这是逃脱不了的事实。假使他生活杂批评中,他就不会有责任心。他学会的是给自己定罪,找别人的叉子,怀疑自己的判断,轻视自己的能力和不相信别人。他学会的只是生活在不断期待着即将来临的灭亡中。

发言权与选择

食物

甚至一个2岁的孩子,我们可以问他,要半杯牛奶还是要一满杯。

我们应该是孩子审慎的面对许多他必须加以选择的情况。父母挑选一些情况,孩子做出选择。

我们不要去问一个年龄很小的孩子:

“你早餐想吃什么?”

可以问他:

“你想吃炒鸡蛋,还是想吃煎鸡蛋?你的面包要不要烤?你的麦片要热地还是凉的?”

这带给孩子的是他对自己的事情有一定的责任感,他不是接受吩咐的机器,而是一个塑造自己生活的参与者。从父母的态度中,孩子应该得到一个清晰的启示:

父母提供茶、牛奶、甜饼——选择是我的责任。

孩子吃东西的问题,常常是母亲太迁就孩子最初的口味所造成的。他们唠叨孩子不吃特别的蔬菜,并告诉他们(相当不科学的)蔬菜对身体各个器官都是最有益处的。母亲对食物没有强烈的感情,对孩子是最有益处的。他共给孩子有一定的质量,可口的食物,并新人孩子会根据自己食欲的要求吃多或吃少,除非它与服药相冲突,很清楚,吃是孩子责任范围以内的事情。

衣着
关于为孩子买衣服,决定需要怎样打扮和决定花多少钱,这是我们的责任,在店里,我们选择几种样式——价格和样式上都是我们能接受的,孩子从中选择他比较喜欢的。甚至一个6岁的孩子,在给他买短袜和衬衣时,可以由他从我们为他选择的那些中间选择。而在许多家庭里,在为孩子买衣服时候,孩子没有得到这方面的经验和发展这方面的技能。事实上,连有些成年人没有妻子或母亲陪同选择,也不能为自己买上一套衣服。


热别是年龄大的孩子,我们应该允许他有和他的朋友们的水平差不多的衣服,一个男孩子在班里穿着一双皮鞋,而那一年却时兴运动鞋,那么就会爆发一场攻击和嘲笑,父母应该知道什么在孩子中被认为是“古板的”“冷门”。

关于衣着方面的责任范围可以这样说:

我们给孩子个选择的范围,他们自己具体的加以选择。

家庭作业

从一年级起,父母对孩子的家庭作业的态度应该严格的认为是孩子和他老实的责任。对孩子的家庭作业,父母不应该老到,也不应该监督孩子做作业,或者替他核对,除非孩子要求你这样做。父母因该这样说:

“家庭作业是你的责任,家庭作业是你的事,工作是我的事。”

家庭作业的价值在最初几年里,不应该估计过高,有许多好写小病不留作也给年龄小的孩子,而这些小学生和那些为家庭作业努力奋斗的6、7岁的孩子比,似乎是同样的聪明。

家庭作业的主要价值是给孩子以独立工作的经验。

父母直接对孩子进行帮助,可能只会使孩子感到他自己无能。间接的帮助却有好处!

例如,我们可以保证孩子有一个比较安静的读书环境;有些孩子在做作业时,喜欢靠近大人,也许可以允许他在厨房或餐厅坐,这是要少评论他的坐姿,外表或者对家具的爱护。有些孩子可能咬铅笔,搔脑袋或摇椅子才能做得好些,不要评论和限制,否则会增加他的挫折,干扰她的脑力劳动。

偶尔我们可以讲明白一个观点或解释一个句子,可要避免像这样的评语:

“你如果不是注意力不集中,你就会记住布置的作业。”

“你如果专心听老师讲了,你就该知道作业怎么做。”

我们对孩子的帮助要少,但又要充满着同情,宁肯多听少将,我们给他指出路来,但是希望他用自己的力量去达到他预订的目标。

父母对学校和老师的态度可能影响孩子对家庭作业的态度,如果父母习惯性的责怪学校和瞧不起老师,孩子自然就会得出明显的结论来。

父母应该支持老师,支持他对家庭作业的一些规定。当老师要求很严格时,就给父母一个极好的机会表示同情她这样做:

“这是不容易的一年——这么多工作。”

“听说他对家庭作业特别严,我想这一年他的工作会很多。”

音乐
音乐是使孩子放松的一种最重要的途径:它消除愤怒,解除紧张,赋予欢乐

父母经常不从这种观点来看音乐教育:他们大部分注重旋律重现的技巧,这种趋势不可避免地要对孩子的演奏和个性进行评价和批评,结果是经常出现北上的情况:孩子试图放弃他的音乐课程,躲避他的老师,停止音乐事业。

当孩子练习时,父母不要唠叨。别去提醒他乐器值多少钱,爸爸是怎样赚钱难,这些语句将使孩子感到内疚和愤慨,既不能使他们产生音乐感,也不能使他们对音乐发生兴趣。

父母应该避免对孩子“伟大”的音乐才能做出预言:

--只要你用它,你是有惊人的才能的

--只要你努力,你牛能成为第二个马友友

当孩子知道他的困难为人所了解,得到人们的正确评价时,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鼓励。6岁的小林,当他上到第三课时,必须学会一种新的技巧:用上受弹奏八度音。老师对这个练习熟练的作出示范,说“这很容易,你试试”小林很勉强的、笨拙的深处他的指头,不大成功的模仿着他的老师。当他下课回到家里后感到很泄气。

在他练习的时候,母亲说“用一只手弹奏八度音阶不容易,用两只手会更难一些。”小林欣然同意了,他在钢琴上慢慢的翻开乐谱,用适当的手指弹奏起来。母亲说,

“我听到正确的乐曲了,见到正确的指法了。”

小林十分满意的回答说:“这很难。”

那天他继续不断地练琴,远远超过了规定的时间。

孩子从对他的困难表示同情和理解中所受到的鼓舞,比对他的劝告,表扬或给他以现成的、直接的解答要更大。

零花钱
零花钱怎样给公平合理?

关于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孩子的零花钱应与我们的预算相配合。不管邻居的水准怎 样,给孩子的零花钱不得超过我们的负担能力。假使孩子提出异议,我们可以诚恳地告诉他“我们是希望能给你多一些钱,但是我们的预算有限。”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要比试图去说服孩子他并不是真正需要更多的钱好得多。
钱又如权利,很容易因为没有经验所误用,零花钱不能太多,应该限制在孩子所能掌握的范围以内。开始的时候可以给他少量的,让她慢慢的适应,不至于使他由于钱多负担过重。零花钱可以从孩子开始上学和学会了数钱,换钱时候就给,零花钱还有一个情况是主要的:

在孩子的固定开支以后剩下的少量的钱,应该由孩子自己储蓄或者自由使用。

坦率的短语
一个好的父母,正如一个好的老师,他使自己对孩子日益成为不必要的。他在引导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和运用自己的力量中得到满足,在和孩子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运用一些短语,指出我们是相信他们能为自己作出聪明的决定的。那么,当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内心反应是“是的”时,可以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话语来表示。表示是的的方法有

--假如你想要。

--假如那这是你所喜欢的

--你自己决定吧

--你这能胜任

--这完全有你选择

--无论你怎样决定,我都觉得很好

我们的是的可以使孩子感到满足,但是我们对他自己做出的决定和对他的信任和欣赏的其他话语,还能带给他额外的满足。

纪律
大多数纪律问题包括两部分:气愤的感情和气愤的行为,每一部分必须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感情必须识别和表达;行为则必须加以限制与约束。有时孩子对感情的识别,本身就足以把紧张气氛解除。

母亲:你看起来好像生气了

儿子:我是的

--你心里觉得有点什么

--你说吧

--你生某人的气了

--是的,就是你

--告诉我吧,什么事情?

--你不带我去玩电动玩具,却带小史去了

--这是你很生气,我打赌,你曾对自己说:“他虽然爱我,但是更爱她”

--是的

--亲爱的,你知道,当你有这样的感觉时,来哦告诉我

在另外一些场合,则必须加以限制。4岁的小强,想要切断小猫的尾巴看看里面是什么。母亲承认它科学的好奇心,但是肯定的措辞限制了他的行动。

“我知道你想看看它里面是什么样的,但是尾巴必须在他应该在的地方。让我们看看是否能找到一张能让你看出它里面是什么的图画来。”

当母亲发现5岁的小德在客厅墙上乱画,她最初的反应是想用拳头揍他一顿,但是她只是“不行,小德,墙是不能画的,这有3张纸”同时母亲动手把墙壁擦干净。[来源:宁夏教育网]



相反的,另一种处理“你干什么,你怎么了,你不知道不应该弄脏墙壁?讨厌的孩子,我真不知道那你怎么办,等着吧,你爸爸回来我会告诉他,你会受到处罚的。”

提出限制的技术
提出限制——向在所有的教育中一样,它的成果依赖于它的过程。限制度该这样清楚地告诉孩子:

1、不能接受的行为是什么组成的

2、什么代替物是可接受的

你不能扔盘子,你可以扔枕头,或者不讲究文法,而更有效的话语是“盘子不是仍的,枕头才是仍的”

部分的限制不如总体的限制

限制必须说的肯定坚决

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具体的限制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以下四个步骤的结果,又是证明是有效的。

1、父母承认孩子的愿望,并用间接话语表达“今天晚上你希望能去看电影。”

2、父母在一个特定的行动上把限制讲清楚“但是我们家的规矩是周末以外的晚上不许看电影。”

3、父母指出孩子的愿望至少能够部分的实现“你周五或周六晚上可以去看电影”

4、当约束强加于孩子时,帮助孩子表达某些很可能出现的不满:

“很明显的,你不喜欢这个规矩。”

“你希望没有这种规矩才好。”

“你希望的规矩是:每天晚上都能看电影。”

“当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你肯定要改变这个规矩的。”

当父母出一样东西的作用时候,孩子对限制往往是比较愿意接受的“椅子是坐的,不是站的。”比别站在椅子上要好一些。“积木是玩的,不是乱扔的。 ”比别扔积木或对不起,我不能让你扔积木,这太危险了。

[ 本帖最后由 QQ6 于 2012-5-1 18:15 编辑 ].

TOP

受教了,谢谢!.

TOP

好帖!先mark,再慢慢拜读。.

TOP

孩子捣蛋有内情之控制欲强的父母

父母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他们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曾奇峰说,“但是,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无异于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曾奇峰强调,这并不是哲学说教,其实是孩子们的切身感受。一个经常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的孩子,他的生命力是汪洋恣肆的,尽管因为年轻,他会遇到一些挫折,但那些挫折最终和成就一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更重要的是,这是自己的。”

  相反,假如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决定去做。那么,这些决定越正确,其窒息感就可能越强。一方面,孩子获得的资源越来越多,能力也越来越强,但另一方面,他的生命激情却会越来越低。他们感受到这一点,于是想对父母说不,但他们又一直被教育听话,所以连不也不能说了,只好用被动的方式去羞辱父母。

  这会达到目的,因为控制欲望很强的父母,是经常会产生无能为力感的,他们常发现,孩子的确听话,孩子的确努力,路线的确正确,但好的结果就是不会产生。

  “这是因为,孩子们在呐喊,我讨厌你强势的安排,我要过属于我自己的人生。”曾奇峰说。

  要改善这一点,最好的方式就是“适当放手”,即父母给孩子制定一个基本的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然后放手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人生,只是在非常有必要的时候才去帮孩子。

  并且,他强调,父母不要常打着“沟通”的名义,迫使孩子必须和他进行交流,因为孩子和成年人一样,希望有一个隐秘的空间。如果父母太喜欢窥视孩子的所有秘密,那么这孩子势必会发展出一些特殊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空间,这是生命最基本的本能,因为“我”必须与别人拉开一段距离,只有这样“我”才知道,与任何人紧密地黏到一起都会阻碍我们成为我们自己。

  曾奇峰说,他有两句最基本的心理学原则送给所有的父母:

  如果孩子没有秘密,就么孩子永远不能长大。

  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孩子:我是故意考砸让父母失望

  从小勇的表现看,他好像完全知道父母的苦心。他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刻苦学习,还常对父母许愿说,他以后要考最好的大学,找最好的工作,以回报父母的爱。

  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小勇学习很努力,平时小考成绩很好,但一到大考就不行。

  咨询进行了很多次以后,小勇才终于袒露了他的心声:“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大考考砸后,我心里一开始总先闪过一丝快感,然后才会有丢脸和失败的感觉,觉得又让妈妈失望了。”

  这种一闪即逝的快感是问题的真正所在,原来小勇内心深处其实是不想考取好成绩的。咨询做到最后,小勇承认:“我讨厌他们(父母)一天到晚围着我转,让我烦不胜烦。但我很快会对自己说,你怎么能恨爸爸妈妈呢?他们对你那么好,那么无私,你反而恨爸爸妈妈,你还有良心吗?!”

  他想否认自己对爸爸妈妈有不满,但他最终还是表达了这种不满,大考的考试成绩就是他表达不满的方式,其含义即:“你们不是希望我取得好成绩吗?你们最在乎这个,那我偏偏不考好。但你们别怪我啊,我努力了,肯定是你们教我的方式有问题。”

  这种心理很微妙,和多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样,小勇意识上并不知道自己有这种心理,他只是隐隐约约地在拿到糟糕的考试成绩后有一丝快感。

  咨询后到最后,廖琦又和张老师谈了几次,最终让她明白,儿子讨厌他们这种“溺爱+成绩”的教育方式,建议他们不要再紧盯着儿子的成绩,试着让他“自生自灭”一段时间。

  结果,小勇接下来的大考成绩很不错,在班里名列前茅,和他平时的考试成绩相当。

父母期望高易让孩子“被动攻击”

  小勇的案例,是很典型的“被动攻击”。他从不主动对父母表达不满。那么,他意识上就一切都听父母的。父母让他好好学习,他就好好学习;父母要他明白他们一切都是为了他好,于是他对父母说,他是多么爱他们,多么理解他们的苦心。

  但是,在父母最在乎的成绩上却出了问题,而每次看到大考成绩后的那丝快感,泄露了小勇的秘密:他的潜意识不想考好。

  小勇这样做,刺中了作为教师的父母的软肋,让他们愤怒甚至感到羞耻,而这正是这个“乖孩子”潜意识深处的目的。他用这种方式,被动地对父母进行了攻击。

  这种案例很多。如果父母以道德自居,那么孩子就可能会变成一个没有控制能力的“坏孩子”,莫名其妙地做一些坏事,被人发现就痛哭流泣,但一转身就又忍不住做“坏事”去了。一些有偷盗癖的孩子,他们家里很有钱,父母给他们的钱也很充足,同时父母也很讲道德,但他们就是常忍不住去偷同学一些很不起眼的财物。而很多名医生的孩子,父母是什么方面的专家,他们就偏偏得那方面的疾病。

  “这些家长常常觉得,自己最骄傲的地方让孩子给嘲弄了,他们为此而感到很深的羞耻,这恰恰是孩子的潜意识希望达到的目标。”曾奇峰说。

  他说,这些案例中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有三个共同点:第一,对孩子的控制欲望非常高,他们生怕孩子遇到任何挫折,于是希望尽可能完美地安排孩子的一切;第二,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很高;第三,他们不允许孩子表达对父母的不满,他们认为,孩子最好的优点就是“听话”。









转自:爸妈在线心理咨询论坛

[ 本帖最后由 QQ6 于 2012-5-5 22:11 编辑 ].

TOP

谢谢楼主的分享

留爪,慢慢看.

TOP

回复 18楼QQ6 的帖子

谢谢,这里的案例很有参考价值。.

TOP

谢谢,实际操作性很强

谢谢,实际操作性很强.

TOP

不要让孩子成为家庭的替罪羊

文:张鸿飞  广州心灯心理咨询中心

    经常有父母带着孩子前来咨询,但经过了解后,发现其实孩子的症状,只是家庭问题的综合反映而已。

    比如,一个家庭中,孩子什么都不管,整天拖拖拉拉,什么都要母亲操心,母亲不堪其扰,把孩子带来咨询。但经过咨询调整,孩子每天积极主动的时候,母亲则开始焦虑不安了。

    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更深入地了解发现,这个母亲是一个控制型的人,在有孩子之前,她一直在控制她的丈夫,就在她丈夫忍无可忍的时候,孩子出世了。于是这个家庭就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首先,妻子不再去一味地控制丈夫了,她把控制的对象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其次,丈夫以挣更多的钱为由,每天很晚回家,这样来逃避妻子的控制。这个家庭也倒是还算安稳。

    不过,孩子越长越大,母亲的控制丝毫没有减少。要知道,孩子成长的一个前提是父母放手,让孩子学着独立。但这个母亲却依然地控制着孩子,每天监督他起床,监督他上学,监督他吃几碗饭,监督他吃什么菜。

    渐渐地,孩子也变得不堪重负。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在这个强大的母亲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于是,他开始变得懒散,变得拖拉,因为母亲安排的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都不是他想做的。

    而母亲在满足自己控制欲的同时,也很担心孩子的成长,所以送来了咨询。

    咨询过后,孩子成长了,自立了,却也阻断了母亲控制的模式,于是母亲变得焦虑了。

    在这个个案中,母亲焦虑之后,又开始了对孩子的控制,各种约束又重新回来,孩子又慢慢地恢复了拖拉的模样。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已经明白,这个孩子仅仅是这个家庭问题的综合反映,反映的是控制型的妻子和回避型的丈夫之间的矛盾,孩子不过是一个替罪羔羊。

    要想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回到妻子和丈夫身上。

    要么让妻子变得不那么控制,要么让丈夫变得不那么逃避。

    让两人都为自己的情绪负起相应的责任。妻子需要去承受失去控制时的焦虑;丈夫需要去承受面对控制时的恐惧。

    这样,孩子才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环境。

    这样,孩子才能有一个轻松的生活环境。

    这样,孩子才能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不要把大人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负责,都要学着承担自己该承担的。

    这就是我们生命的责任。.

TOP

回复 2楼QQ6 的帖子

好帖, 送花!.

TOP

谢谢LZ分享。献花.

TOP

好贴!我也送花!.

TOP

好贴要顶.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2-5-8 10:20 发表
说的真好!这样的孩子真的可怜,因为我不觉得这个妈妈会改变,因为我曾经就是这个小孩。

这也就是这个小孩的人生,父母将是他/她一生的问题。
如果妈妈愿意承担她自己的那份责任,妈妈会改变的。

我相信如果你愿意承担你自己的那份责任,你也会改变的。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内在小孩,那个小孩可能因为我们的父母没能很好的成长。但当我们长大了以后,我们终于可以有能力去帮到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帮他成长。同时,也可以用我们的爱去承载我们的父母,他们有他们的局限性。.

TOP

张梅玲访谈:如何为孩子安排假期

【主持人】 很高兴邀请您过来,而且镜头前有很多网友慕名而来,等了很长时间,在您来之前就已经留了很多言。

【张梅玲】 好。

【主持人】 这里有很多家长朋友们都发来了提问,有各个年龄的,包括五岁的、六岁的,七岁的,还有十一岁的。

【网友】 我女儿七岁了,可是学习没有兴趣,马上要上小学了,不知道这个暑假让她放松,还是报暑假班?

【张梅玲】 应该是让她九月份的上学有一个准备。这个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比如说她没上学之前就是一个人在家里面,假期的时候可能爸爸妈妈可以领她到一些夏令营或者一些团体里面,过一下自己在家里面和小朋友中间是不是一样的,让她习惯于集体的生活。可以适当地参加一些中国少年报或者是课外团体组织的小孩夏令营,主要的目的是让她感受一下在家里一个人跟到集体当中去,让她适应一下。

【张梅玲】 但在假期,我不太主张比如一年级的语文、数学让她早点了解,如果在学校里面能学到的,我不希望爸爸妈妈当助教。爸爸妈妈可能想提前上,将来老师讲的时候他已经懂了。事实上,如果小孩已经懂的东西,上课就不能专心听了,对于孩子来说要有一点新鲜,如果做的东西多了就没有兴趣了。我觉得一个可以让孩子感受一下集体生活,同时让孩子感受一下学习是很需要的。

【张梅玲】 比如说到一个公园里面去,小孩可能会问很多为什么,那时候家长可能会说,这个问题你上学了就可以知道了,比如说看一个广告,可能他某一个字不认识,妈妈可以说上学就知道了,不需要妈妈告诉你。就是说这个假期,让她心理上感觉上学是非常需要的。同时还要准备一下她的用具,但是我认为心理上的上学需求的准备,可能比物质上的准备更重要。

【主持人】 真的是特别独到的观点。

【网友】 我的孩子今年四岁,暑假期间想让他放松一下,孩子还不应该给他学习压力,但是也要培养一下他的兴趣。

【网友】 我的孩子快五岁了,暑假不知道该让他玩儿点什么,培养点什么爱好?

【张梅玲】 学前儿童,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快乐,让孩子要快乐。这里可能有一个问题,快乐是一种情感,我们大人有的时候喜怒哀乐都有的,现在就要研究一下,家长要琢磨一下快乐从哪里来,这样才知道怎么做。快乐这种情感,什么能产生呢?是满足了一种需要,让他感觉高兴。比如说我很想听这个故事,但是我没听过,爸爸妈妈讲了,我感到很快乐。

【张梅玲】 比如说我特别想看这个动画片,我看了感到很快乐,比如说我肚子特别饿,给你一个面包也很快乐,或者是很热,走到一个凉快的地方会很快乐。从心理学来讲这种快乐是满足需要,所以爸爸妈妈要让孩子快乐,首先要了解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比如说四五岁的小孩和十四五岁、十七八岁的孩子需要可能都不太一样。

【主持人】 四五岁的孩子需要什么呢?

【张梅玲】 一个是很需要爸爸妈妈对他的爱,四五岁慢慢意识有了,他希望家长给他一些认同,就是说宝宝你很能干。另外他希望开始有一个自己的天地,有自己的时间,比如说我到图书大厦去,可以让他自己选择一本书,感觉有自己的自由、空间和选择,当然也非常重视大人对他的尊重。

【主持人】 四五岁已经有了自尊心。

【张梅玲】 我们家长不要对孩子过多的命令,最好是建议和商量,比如说宝宝今天买条鱼,你是红烧呢,还是清蒸呢,这样一问,小孩会感觉妈妈烧菜还要问我,实际上这样一个具体的东西,感觉妈妈很尊重他。小孩在尊重当中,也学会了尊重你,人与人的尊重是爱的一种体现。比如说宝宝你假期想做一些什么,你想学习什么,你想到哪儿玩儿,我感觉假期到来以前,父母需要听听孩子假期有什么打算,不要给他打算好了。

【张梅玲】 比如说到北京或者是到秦皇岛玩儿,你跟他说了,最好听听孩子想看一些什么,学一些什么,玩儿一些什么,对小孩来说可能会先听,听完以后作为家长来说他讲的非常合理的可以采用,比如说你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就这样,孩子就会感觉很高兴,感觉妈妈很尊重我的意见。

【主持人】 如果孩子讲的不合理呢?

【张梅玲】 作为大人来说也不要说这个不对,可以说你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这个想法要做的话可能暑假时间来不及,或者你这个想法不错,但暑假很热,我们到那个地方去可能会更热。因为小孩嘛,有一些不太切合实际的想法,大人不能一下子否定他,而且跟他讲为什么妈妈不能同意这样做。我们的教育可能就是在讲为什么的过程中,你不要说好的,你这个主意很好,我们去吧,这个不行,或者说你这个不好,我们不要去,这个也不行。

【张梅玲】 可以说你这个为什么好,或者是不好。比如说钱花的也不是很多,爸爸妈妈的时间也来得及,礼拜五过去,礼拜天回来,加上那个地方比北京凉快多了,所以我们可以过去。

【张梅玲】 小孩可以想到为什么妈妈同意我呢,让小孩从小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做的事情很多,不做的事情也有很多,但做之前要考虑这个可行不可行,如果不可行的话,这个就没用了。

【张梅玲】 同样你告诉他为什么妈妈不同意到哪里,讲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让孩子丰富一些知识、生活经验,因为他还小,比如说三十多岁,他才五岁,大人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事情告诉他,孩子在日常生活当中会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主持人】 小小的解释就可以改变他的想法,丰富他的理解。

【张梅玲】 对,上学以前的教育我认为主要在生活当中。就是自然而然地进行,不是集中地念三个月的唐诗宋词,来上一个班,这个也不是不可以,但我一般不主张,我认为应该是在生活当中、自然当中,同时家长不要讲太多的结果,因与果,以及为什么当中,小孩应该懂得很多道理。这些都是非常自然的进行。

【张梅玲】 比如说我大女儿的孩子,在两岁半左右,两岁半孩子的心里特点,特别显得自己很能干,特别愿意帮别人做事情。那时候我买了一斤鸡蛋回来,我们上海人叫姥姥叫外婆,她说外婆我帮你把鸡蛋放在冰箱里,我马上就表扬,说不简单,能帮外婆做事情了,就是说感觉你长大了。

【张梅玲】 实际上就是学数学,她拿一个鸡蛋,放在冰箱里,实际上就是数学里面的一一对应,另外她放的时候,你可以数,一个两个,这样就是数数了,一个两个第三个,这就是序数了,不要专门坐下来学一二三。

【主持人】 这样很枯燥,而且孩子还不愿意学。

【张梅玲】 对。我说一个,两个,三个,另外一个鸡蛋放在一个里面,一个鸡蛋放在一个里面,这样就是一一对应了,这样就很容易有这种概念。她放第四个时候,有一个掉在了地上,可能有的家长会说瞧你,不让你放你还放。这样以后小孩可能就不敢做事情了,其实她那个时候已经害怕了,我们可以说没关系,让她从小懂得一个道理,做事情没有关系的,做错了可以该,人哪儿能没有错误呢,这是做人一生的道理。

【张梅玲】 我说没关系的。但是之后要告诉她为什么鸡蛋掉到了地上,下次应该怎么拿,这就是学习了。我说这个鸡蛋掉在了地上,现在应该擦干净,这就是责任心的培养,让她去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她拿了练习本的纸,越擦面积越大,后来我说你怎么回事呀,叫你擦干净,越擦越脏了,看来这个纸不行。

【张梅玲】 实际上是解决一个问题,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工具,她后来拿了一个抹布,擦的也不是很好,我说你想想拿纸擦的不是很好,抹布也不是很好,应该用什么来擦呢,如果她想到了大人应该鼓励,不知道的话大人应该告诉她,比如说因为这个比较滑,可以拿一些餐饮纸。首先是培养她的一种意识,包括一一对应,掉了,要擦干净,有一个责任心的问题,同时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合适的工具,还要有合适的方法。

【主持人】 一个小小的事情就可以让孩子学到很多东西。

【张梅玲】 对,所以大人很重要的是利用日常生活当中的很多对小孩非常有用的教育资源,一天从早晨起来到晚上,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让小孩受到教育,大人可能太大方了,很多资源白白浪费掉了。我觉得暑假不一定在班里面学习,尤其是学前,我觉得可以到大自然当中去,比如说博物馆、科技馆,我特别主张到大自然当中去。

【网友】 我家小孩总提要求,您看怎么办?

【张梅玲】 好的。爸爸妈妈应该告诉他你是有提要求的权利,因为你是我们家里的一员,也有义务。就是说权利和义务,这个需要明白。第二,对于孩子提的要求,爸爸妈妈要分析,哪些要求是不太合理的,就是告诉他为什么这个要求很合适,为什么这个要求不合适。

【张梅玲】 第三,可能有些要求提出来以后,爸爸妈妈做这件事情,不是说你跟我提了,就我做,有些事情你提了,爸爸妈妈跟你是一块做的,甚至于有些要求可能要靠宝宝自己做的,就是不能笼统的孩子提什么你就做什么,这样以后会让他养成依赖性太大。如果总提要求,他需想到自己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应该是统一的,小孩是家庭的一员,应该有参与家庭的权利,但也应该承担一些义务。

【主持人】 可以让孩子做点什么?

【张梅玲】 我主张在家里应该制定一些家规。大家可能会想这个封建社会了,我们看电视,什么范家大院,乔家大院,或者是白家,好像都有一些规矩,现在很少人讲家规。事实上幼儿园有规矩,小学也有手册,也有交通规则,就是说一个人在规则当中才能保证自由的,家庭也要制定一些家规。

【张梅玲】 比如家里的事情,每个人都应该尽到自己能做的部分,为家里做。比如说做晚饭,我们三个人都需要吃饭,要制定一些事情,比如爸爸妈妈能做什么,孩子能做什么,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这个过程当中,爸爸炒菜吧,爸爸不会,就洗碗吧。儿子做什么呢,就是摆桌子,摆碗。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我是家里的成员,对家里有一个认同感。

【张梅玲】 另外,做这个事情的时候,认同感背后再加上一个非常大的人格因素就是责任心,因为一个人要成功没有责任心是很难成功的,这个责任心要从小培养。比如说一定的时候,应该自己穿鞋,穿衣服,上学了应该自己整理书包。尤其是刚才七岁的家长,整理书包都是自己的责任。

【张梅玲】 有一个三年级的男孩,他妈妈把他送到学校,下来发现没有带书包,就很着急,就赶紧回去给儿子拿书包,三年级的孩子面对妈妈的背景说了一句什么话“傻冒”,这个孩子念到三年级了,都还不明白作为一个学生最基本的,自己拿书包,自己整理书包,这是一个责任,是学生的基本责任。但是你能怪孩子吗,我认为孩子是无罪的。

【主持人】 还是爸爸妈妈对于他的教育培养不够。
【张梅玲】 妈妈从小没有告诉他,上学了书包是你的责任,现在可能会说你很小,妈妈给你背、整理,但首先应该说书包是你背的,但因为现在书包很重,你人很小,妈妈帮你背,一旦你自己能的时候,我帮你背,如果不讲这个,认为是爸爸妈妈背的,现在放学以后可以看一下,都扔给老头老太太,就不知道是自己背。

【张梅玲】 可以告诉他们,这个应该是你背,但是你很小,我帮你背。我们家里上学的小孩,也是说帮你背,有时候孩子会说今天的书包很轻,我自己背,这就是责任心。所以很多大的道理都是在很小的事情上落实,家庭教育我认为不是轰轰烈烈的,也不是口号的,可能都是在很多细节当中体现这种教育。

【主持人】 其实不一定说要喊口号,或者让他上一学补习班,搞一些集体学习项目才算是学习,关键的还是在平时生活当中,爸爸妈妈可以更多地教育他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学习了。

【张梅玲】 对。刚才你讲的那些班,也不是绝对说孩子不能参加这些班,但有一个前提条件,要征得孩子的同意,他喜欢不喜欢,不要以大人的兴趣。有一次在中山公园心理咨询的时候,有一个妈妈过来咨询,他的儿子已经八岁了,要他学小提琴,但是儿子不愿意学,琴拉断了老几根,我跟这个妈妈说你不愿意学,为什么让儿子学。

【主持人】 因为我从小有这样一个梦想,自己没有成功,想让他学。

【张梅玲】 差不多,因为她学建筑,爸爸学化工,就是没有这个艺术成分,但是你有没有遗传给他艺术因素呢。这个孩子比较看水浒、三国什么的,报一些班是可以的,但不要强加给他。同时上一些小提琴也可以,只要孩子喜欢。

【张梅玲】 因为你上小提琴课,不见得将来就是小提琴家,学钢琴不见得将来就是钢琴家,因为这对自身素质也是有影响的,你看搞艺术方面的一些东西,会比较有涵养,同时对于智力也有一些帮助,但不要强加。有些班还是可以上的,只要孩子喜欢就行,这是原则。不要拉,强怕他去上,那就没意思了。

【网友】 要想引导孩子走向成功,关键是教育孩子学会规划人生,要从小树立一个高远的志向,舞台有多大,并不是办不到,而是想不到。

【网友】 我并不认为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是最好的,完事都是相对性的,孩子的目标无法确立,如果确立后孩子不认同的话岂不是害了孩子,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理想,每个人的潜力都是独有的。

主持人】 您认为父母亲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张梅玲】 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孩子更幸福,在事业上更成功。我完全能理解这两个妈妈的心。至于如何让孩子成功这个问题上,作为目标来讲我想,人应该有目标。对于不同年龄,怎么定这个目标,我比较主张顺其自然。


张梅玲】 比如说现在高考,我认为考哪个学校,如果我是家长,我一定不在哪个学校上下工夫,我一定会在哪个专业上下工夫,就是说我孩子喜欢的专业,不一定要考北大、清华这个名牌,这个专业对他来说,不一定是最好的,作为家长来说要发现孩子擅长什么,弱项是什么,世界上没有什么最好,我认为找到适合的就是好的,适合孩子的。

【张梅玲】 有一个北京的孩子,他现在在保险公司搞营销,这个孩子现在做的非常好,在营销行业算是一个人才,没有做多久,经理就提拔他为小科长。但是这个孩子在念书的时候非常费劲,他的确是对学习有一点困难,因为人的能力还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念语文,叫他写都不行,张嘴巴会说,因为言语智慧分为两种,一种是口头语言,一种是书面语言,有的人口头语言比较好,有的人书面语言比较好,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致的,但也有个别。

【张梅玲】 所以这个孩子语言成绩不是很好,数学也比较差,他也是很想用心学,但是成绩总是六七十分很不理想,好不容易老师帮他小学毕业了,后来念到初二他觉得太痛苦了,就辍学了。现在找到了保险公司的营销岗位,这个岗位他做的非常好,整个心态都和过去不一样了,老师见到他,感觉换了一个人,精神面貌很好。

【张梅玲】 为什么他做这个事情特别好呢?因为他口头语言表达特别好,另外人际交往也很好的,因为这个工作这两种能力更主要。所以他适合做这个。他找到适合自己做的,就可以做得很好。你一定要让他做个白领、金领或者是学数学家,那也许很苦。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发现孩子擅长什么,他已经表现出来的能量应该培养他,同时人还有很大的潜能,就是说金子还没有挖掘出来,爸爸妈妈能做什么呢,给他多一点舞台。

【主持人】 爸爸妈妈怎么发现呢?

【张梅玲】 多创造一些舞台,比如说幼儿园有唱歌比赛,有讲故事,也让他去,什么都试试,因为小孩还没有固定的东西,舞台多一点。因为他特别善于演讲,而没有给他演讲的舞台,因为潜能在下面,挖掘的关键是舞台,这个舞台谁给,应该是大人。

【张梅玲】 所以要让孩子丰富多一点,舞台多一点,比如说参加音乐比赛,可能参加以后就知道女儿唱歌还不错。有些小孩爸爸妈妈带他买衣服的时候,他可能会说这个衣服不太适合妈妈,应该上面穿什么,下面穿什么,这时候发现小孩对于审美的感觉很好,或者有些衣服空间、审美,对服装设计很有感觉,所以家长要给小孩舞台多一点。

【张梅玲】 刚才那个孩子就是适合做这个。也有一个男孩特别喜欢电脑和机械方面的东西,他初中毕业的时候,他妈妈征得他的同意,没有让他上高中,一般家长都不太会这样做,因为一般都希望上大学。这个妈妈非常理智,孩子很喜欢这些东西,就让他上汽车修配,毕业以后很容易找到工作,在当地汽车修理厂干了一年,因为他特别喜欢,干的特别好。后来调到北京一个汽车修配厂,干的也很好,这是去年的事情,他的隔壁邻居上,北京汽车修配厂的领导已经告诉他今年要到德国去,要去进修。

【张梅玲】 这个孩子数理方面可能不怎么样,但是动手能力很强,特别喜欢汽车修理方面的,同时爸爸妈妈又尊重了他的意见。应该说他又到德国进修,我看他的人生就是很成功的。所以成功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怎么叫适合自己?爸爸妈妈首先要发现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舞台,他的优势是哪些,弱势是哪些,作为年龄比较小,优势要保护他,弱势要提高,全面提高一点。

【张梅玲】 我觉得人要做最好的自己,因为人还有一些遗产上的差异,我不一定是你,或者是像你,我就是我,就是做我自己,最好的自己就是我。

【主持人】 在引导小朋友成功过程当中,父母亲应该多发现孩子,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舞台,帮助他在哪些方面不足,多多提高。我之前看过您在百家讲坛做过的一次演讲,最后您对父母亲提到了一个要求,就是说父母亲必须要读两本,一本是孩子这本书,另外一本书就是写好自己这样一本书。在教育过程当中,父母亲做到哪些可以对孩子成长更有益?

【张梅玲】 首先应该非常非常爱自己的孩子,这句话父母亲可能会觉得这是白说的,当然是爱自己的孩子。我想说的是什么问题呢?希望父母亲注意真爱的教育。这是一种双向的爱,尊爱一个孩子的话,要让孩子懂得爱别人,才能付出爱。

【张梅玲】 我们现在有些家庭的悲剧,往往是父母亲无微不至地爱我们的孩子,但这个孩子不懂得回报,所以近几年我们的春节晚会也好、媒体也好,比较强调感恩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种付出,因为我们世界充满爱的话,要付出一点爱。爱孩子,要让他懂得需要付出爱,这个很重要。

【主持人】 首先是爱的教育。

【张梅玲】 爱的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第二,可能很重要的就是责任心,平时我跟家长说,孩子一辈子怎么能更成功呢,应该是给他五把金钥匙。第一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健康的体魄,因为我们现在青少年健康不是很理想,有一个理想,我们现在小学生里面28%多视力已经不合格了,初中是60%,高中是80%,大学差不多是90了,因为视力不合格,有些工作就不能做。

【张梅玲】 还有一个调查目前我们青少年当中7.24%左右营养不良。实际上是酸碱不平衡。7.5的孩子肥胖,7.2和7.5加起来差不多占了15%,如果我们现在是3.65亿青少年的话,差不多占到4500万的孩子是属于不健康的,就是说现在青少年健康不是很乐观。我们还有一个二十年的调查,体重每年都在增加,身高也在增加,但是有一个在下降,就是体质,体质有具体的指标,比如说肌肉力量、耐力、灵敏度、反应能力等等,所以现在教育部非常重视,中考要加强体育分数,现在是30分,可能过两年要增加50分,同时由五个项目增加到七个项目。一方面就是让他们增强体质,另外也反应我们孩子的体质不行。所以第一把金钥匙就是健康的体魄。

【张梅玲】 第二把金钥匙是快乐的心态,我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快乐。上世纪末跟这个世纪初,美国一个新的心理学派是他们的心理学会主席,倡导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一种积极的心态,不要谈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心理障碍、心理医生等等,人群里面也有心理问题的人,但毕竟是少数,我们应该研究大部分人积极的心理状态,所以这个积极心理学近几年很多国家都比较重视,就是培养人以乐观的眼光来看待,乐观的眼光处理人的关系、事情的关系,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快乐的心态,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另外给孩子一些空间、选择、尊重。

【张梅玲】 第三把钥匙是应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我做过一个光盘,专门讲好习惯,好人生,这个习惯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很多成功的人,都是从小开始有一些好的习惯,一些失败的人,总有一些失败的习惯,所以这个很重要。

【张梅玲】 第四把钥匙应该是灵活的思维方法。比如说看事情不要特别绝对的看,要相对来看,看问题要看到它的发展,现在可能阅读不太好,但没感到,多读读会变好的,会发展的,很多事情都要从发展去看,要相对去看等等。我们现在讲要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就是和谐的思维方法,对小孩灵活的思维方法。

【张梅玲】 可能你给小孩讲故事,不要把整个故事都讲完了,讲到一定的时候可以让小孩想想故事后面是什么样子的,比如说你出了一个题3+4等于多少,他会说7,你可以说什么加什么可以得7,他可能会想3+4或者是2+5或者是8—1。同时要注重他的想象能力,比如说画一个椅子,小孩就画了,家长可能往往说你画得一点都不像,家长往往对孩子的想象力是像与不像,实际上越像他就越没创造,我们说好不好,这个话不是像不像,好的标准是什么,想象能力越丰富越好。

【张梅玲】 昨天我在中央电视台做了一个节目,是让小孩用A4的纸,自己画了一个书包,就是一千年以后的书包,实际上小孩创造出来的书包,我们大人根本就想象不出来的,可以有很多功能,很丰富的,所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很重要。

【张梅玲】 第五把钥匙是给孩子一个多彩的舞台,展示的面多一点,空间多一点。如果我们父母,从小把这五把钥匙给了孩子,我想你的孩子发展不会太差,将来他的成功会比你更成功。

【主持人】 有很多爸爸妈妈们提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我觉得有一个问题都很集中,我挑了其中一位网友的提问,就是有关集中注意力的问题。

【网友】 我的孩子上一年级,做事特别不用心,而且很慢,做什么事,都要叫很多遍才去做,怎么才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素质。

【主持人】 这个问题比较普及,大家很关注。

【张梅玲】 首先要明白不同年龄集中时间不一样,两三岁孩子最多五分钟,七八岁的孩子也不过十五分钟左右,成年人,真正集中的也不过二十分钟到三十分钟,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要根据年龄,不能说几岁的小孩让他集中二三十分钟。

【张梅玲】 第二,家长做任何事情的时候缺乏一种时间观念,比如说你做作业,做五个题,家长可能会说你做吧,做完了就行,没有规定时间做,他可能一会儿吃点东西,一会儿玩儿,所以做了很长时间,现在有的孩子很晚才睡,并不一定是做作业的问题。我们从小要规定孩子,做这个事情多少分钟,做那个事情多少分钟,让他从小有一个时间观念。

【张梅玲】 第三,为什么现在孩子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比较好动,这跟我们小孩学走路的时候缺少了一个爬的环节有关系,一般七八个月会爬,会坐的时候,现在有些家长可能怕孩子脏或者怎么样,缺少爬是训练孩子注意力集中方面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个环境比以前要弱了。

【主持人】 现在爸爸妈妈的小孩还没有到七八个月的时候,一定要让他爬。

【张梅玲】 学步车也有好处的一面,事情都有利有弊,就看家长怎么用了,有了这个学步车,没有爬,也没有摔跤,可以适当地让他们走,也可以摔跤,因为小孩重心比较低,也不会太疼。他摔了以后,一般孩子是不哭的,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就哭,不是说他们摔跤哭,而是我们大人的脸,可能会说宝宝怎么样了,给宝宝一个紧张得脸,这能不哭吗,以后就是条件反射了,实际上不碰到特殊的东西,不疼的话一般不会哭。我们小孩走路的时候摔跤,他不会哭,我马上就说没关系,自己爬起来。人的生存能力都很强的,比如说他自己会慢慢扭到这个,碰到一个东西可能扶一下,他自己就起来了,这个时候大人说你看,说你就能起来嘛,这就培养他一种自信。我们现在学步车往往都不摔跤了,看上去学走路,孩子没有摔过跤,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对成长来说可能也不是特别好。我还是比较尊重自然,该什么时候就学什么,让他在自然当中学,摔跤也是非常自然的,摔跤本身也是一个教育资源。可能有这个问题,所以孩子注意力可能不太集中。有的家长反应,的确有的孩子属于注意力不能集中的,我们心理学也有很多可以训练的,可以培养他。如果你的孩子特别特别的不集中,经过一定必要的训练也是可以的。

【主持人】 非常感谢您作客我们今天的访谈,一个小时的时间过去的非常快,不光是众多爸爸妈妈的问题没有回答,觉得遗憾;同时没有更多地听到您有关于孩子发展、教育的观点,也真的是非常遗憾。希望在以后的节目当中,有机会再请您过来,或者是定期跟我们爸爸妈妈们对话,今天非常的精彩,我也很受益。

【张梅玲】 以后我们可以多联系,反正是爸爸妈妈需要,我们都是互相的。

【主持人】谢谢您。

[ 本帖最后由 QQ6 于 2012-5-9 15:00 编辑 ].

TOP

失衡的家庭关系让孩子只想逃离

家庭是一个生活系统,一个由行为习惯、情感距离、情绪反应等等各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生活系统。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距离对该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了绝对核心的作用,左右着这个家庭的健康。因此,处理好与每一位成员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诺诺是一名重点校的尖子生,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初中毕业,以诺诺的学习成绩本可以直升本校高中部,但在报名的时侯,他却提出要去读中专或职业高中的要求。可以想见,儿子的这一决定有如晴天霹雳,震惊了爸爸妈妈,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随后,无论经历了怎样的劝说与威胁,诺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想法。

  诺诺说:“我就是想早一点离开这个家,要是读中专,三年之后我就可以独立了。但是如果上大学,我就要在家呆七年,想一想都觉得受不了。”
  
  临床诊断:亲子关系优于夫妻关系让孩子的心灵失衡

  经过深入了解发现:诺诺妈妈的全部生活几乎都是在围着儿子转,诺诺小学的时候,她为了让孩子上一所不错的学校,宁可与丈夫分居,带着孩子住进了与同事合租的紧邻学校的房屋。初中阶段好不容易一家人开始了正常的家庭生活,但是妈妈依然努力为诺诺创设着她认为最好的环境,她不允许爸爸的朋友来访,不允许大嗓门的爸爸在家里大声说话,不允许爸爸看足球。在对爸爸无数个限制的基础上,妈妈自己也放弃了许多个人爱好。

  爸爸妈妈付出的这些,诺诺都看在眼里,他明白爸爸妈妈的用心,但是这种状况让他非常内疚,觉得是自己的存在影响了爸爸妈妈的关系。从上初中起,诺诺就总是喜欢在学校里磨蹭,他常常会等到最后一位同学离开了才走出学校大门。很多时候,他更愿意一个人在街上闲逛,他希望自己不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能够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至少,这段时间爸爸可以大声说说话,妈妈可以看一些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诺诺不喜欢被爸爸妈妈像豢养小宠物一样的看管着,他希望家里的每个人都能够有自己的生活,都能够自由一些。
  失衡的家庭关系让孩子感觉到压迫感

  家庭动力学认为,健康的家庭环境,需要家庭成员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也要有一定的分化。它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在建立情感连接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保留个体独立的空间。

  诺诺的逃离看似幼稚,却暴露了这个家庭结构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失衡的家庭关系。很显然诺诺的妈妈对儿子的投入过度,使得她与丈夫的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疏离,原本相对均衡的三人关系,现在已经变得有些扭曲,不再稳固了。虽然这个案例并没有直接表现这对夫妻婚姻关系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但是貌似受益的诺诺却真真切切地承受着沉重的压迫感。年少的他,没有别的选择,只有用脱离来减缓这种压迫感的存在。
  妈妈不愿放开孩子的手  让孩子无所适从

  年龄小的时候,孩子们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取更多的爱与安全感,随着孩子身心发展的日渐成熟,他们的需要也在逐渐发生变化,需要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成长空间,但是由于为人父母的成年人自己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总是不愿意放开孩子的手,依然喜欢紧紧地将孩子拴在身边,从而抑制了孩子心理断奶的动力。与此同时,由于情感卷入过多,也使得孩子总是游离于独立的愿望与难以脱离父母管束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是自然成长的规律,一方面是亲子之情的过度输入,所有的这些矛盾,使得孩子难以应对,无法解决,它的长期存在,势必会形成一种动力,推动着孩子做出一些即幼稚又惊人的举动。
  育儿建议:妈妈找回自我 重塑健康平衡的家庭关系

  健康的家庭,依赖于适度的家庭模式,而每一位成员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则是形成家庭关系模式的基础。换句话说,就是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儿子都要各司其职,不过度沉迷于某个单一的角色,也不过分遗漏另一个角色。

  妈妈要找回自我  认识和满足自己真正的需求

  心理学家韦恩·戴尔在《幸福的利己主义者》一书中这样写道:“有一个事实非常重要。那就是如果妈妈认为子女比自己还重要,这样的妈妈就会成为完全没有帮助的妈妈。因为那样等于是教育子女:别人比自己重要,自己只要待在家里就行了,不用去发挥自己的能力。”

  诺诺妈妈的行为实质上是在否定自己,因为一切为孩子而做,很少甚至一点也不为自己去做,她也有学会认识自己和满足自己真正的需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成为一种需要回馈的索取型的“伪爱”。而当妈妈真正地接纳了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能与自己建立有效连结,才会对自己和孩子的需求始终保持觉察,知道自己爱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别的什么。
  妈妈认识到夫妻关系应优于亲子关系

  由于诺诺妈妈过度投入亲子关系而忽略夫妻关系,直接造成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当孩子很自然地形成了需要独立空间、自主成长的动机时,母亲的“不离不舍”让他难以动弹。与此同时,丈夫很少感受到妻子对自己的关注,也逐渐被动地淡化着丈夫的身份。因此诺诺的母亲首先需要在意识中提示自己的妻子责任,提高对夫妻关系的敏感度;在行为中增加一些妻子特有的行动内容;在语言中尽量注意减少指令型,而是采用夫妻协商性语言。而孩子也需要从父母的夫妻关系中学习一些亲密关系的相处之道,

  父母要还孩子独立的空间

  诺诺的年龄正处于青春萌动的时期,对于家庭有着依赖,却又非常需要独立成长的空间,家长应当看到这一点,给孩子隐私的权利和自我的空间。首先,建议从减少关注的内容开始,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儿,例如吃、穿等,父母就不可以管理得过于严谨。孩子通常都是在独立自由的空间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信任,感受着轻松的生活,承担着成长的责任的。其次,尝试改变与孩子之间的语言交往内容,将孩子视为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改指导性语言为平等交流性语言。

  当孩子能够感受到自主、自由、被尊重的时候,他自然就不会选择逃避,而是会主动融入家庭之中,成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并起到协调父母关系、亲子关系的作用。(转自心理育儿).

TOP

完美父母易教出自卑孩子

幼儿为何会变得越来越自卑?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以完美主义的态度过高地要求孩子。
  过高要求自己的孩子,会使他们时时处处被包围在批评乃至埋怨之中。长此以往,孩子们的自信便会丧失殆尽,从而导致他们在做每一件事前都会在潜意识中对自己做出诸如“我不行”、“我笨”、“别人就是不喜欢我”等等的否定。这
样的孩子无疑是有问题的。而要帮助孩子摆脱自卑的阴影,父母首先应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以此重树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懂得自我肯定。
  
       以下是专家提出的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几个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
  1、降低要求……
  对待已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父母应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假如孩子画了一匹马,那么你最好不要过多地挑剔这里不好、那里不像,而应对孩子的每一成功之处予以发现并做出由衷的赞赏:“看,那马尾巴画得真好呀,好像是在风中飘舞一样!”或者“你为马涂的颜色真漂亮!我敢说这可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马儿!”
  需要强调的是,你应该让孩子觉得:你对孩子的赞赏完全是诚恳的,而不是应付的,客套的,更不应该是虚伪的,做作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你须在思想方法上做出调整,在表述上讲究艺术。
  其实,让自卑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标即是:帮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做该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对自己的最好的肯定。
  2、表扬的方法……
  让孩子多作自我肯定的一个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是变更你对孩子做出的所有的表扬的主语:只要把“我”改成“你”,把“我们”(父母)对你(孩子)的表扬改造成你(孩子)对自己的表扬。这种简单的变化能够更充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从而起到增加对孩子赞赏的效果。如:“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我真为你感到自豪!”可改为:“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你一定为自己感到了自豪!”
  3、不必看重别人的评价……
  父母可以对自卑的孩子多作表扬,但其他人却不一定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他们或许会“实话实说”,甚至讽刺挖苦。此外,孩子不可能永远地依赖别人的评语,而迟早要依靠自己内心的动力前进。有些孩子完全依赖成年人的赞许,连怎样认可自己都不知道了。这样的孩子如果长大了成了个球员,那就可能在比赛时每打出一个球就会回头看看教练的脸色,这样自然他就难以成为一个成熟的球员。不妨指出他的正确之处,然后提醒他不必过分看重别人的评论。
  如果由于孩子做了一件错事而遭到了批评,会使他们一下子感到失去前进的方向。此时父母应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即承认错误并进行改正。当孩子主动承认了错误时,你完全可以告诉他:“你这样做很不容易,因为这可需要很大的勇气,你可以对自己说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4、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
  对自卑情绪严重的孩子来说,他心中的自我肯定往往是脆弱的,飘摇不定的,因而极需要得到外界经常不断的强化。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方法很多。如:可让孩子为自己记一本“功劳簿”,让孩子每周花几分钟时间写出(或画出)自己的“功劳”,并告诉孩子,所谓“功劳”,并不一定非得是了不起的成就,任何小小进步,以及为这种进步所做出的任何小小努力,都有资格记载入册;也可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小的奖品(如画片、玩具、小人书等)——每当孩子做出了一点成绩,或一件令他自己感到自豪的事,他就有可能获奖;你还可以教孩子学会以“自言自语”的方法不断对自己作出赞扬--当孩子遇到困难正踌躇畏缩时,你不妨鼓励他自己对自己鼓劲:“来吧,小朋友,你可是一个不怕失败的好孩子,再作一次努力吧!”
  5、合理自我肯定……
  值得父母注意的是,自我肯定也应有个度,要分时间、场合,使用时更需遵循一定的原则、标准和尺度。
  这就和用药一样,再好的药一旦用得“霸道”了,非但起不了治病救人的效果,还会派生出新的问题。因此,鼓励特别自卑的孩子多作自我肯定,并不意味着应该让他“滥用”自我肯定。.

TOP

已经收藏了。谢谢QQ6老师。.

TOP

回复 32楼QQ6 的帖子

鲜花! copy +  email, 和LG一起学习..

TOP

很有启发,谢谢分享.

TOP

受教,谢谢分享!.

TOP

谢谢各位的分享,静下心来,好好看看~学习~.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