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bs.wenxuecity.com/znjy/3440828.html
看城头和子坛热烈讨论小中男关于文化认同,发展方向,成长纠结等各类问题,有心也插几句嘴。
那位7岁来美的男生算不算ABC,我觉得不是大问题。从定义上不算。但我也看到有很受欢迎的博主(小时候来的),分享很多美文,常常说“我们ABC如何如何”。我想,在这类年轻人的圈子里,他们广义使用这个词,大概只是定义他们是在这里长大的亚裔美国人而已。
退一步说,不论任何人写的,如果其中的论点能促进他人思考,反省或前瞻,就算是有贡献的文章。
我们家有1.5代小中男,回想儿子成长的过程,我用心思考,积极交流,算是努力了,但依然有很多不足和遗憾。今天看讨论,我也想到几个事例,写下来分享下。
1. 吃饭拼桌对孩子很重要。
小孩11岁过来,白区学校。这还有个插曲,买房时,经纪人第一次见面就说我带你去哪里哪里看房,那里是顶尖学区,中韩犹等优秀孩子特多。他对我这个亚裔的思维定式挺有意思的。我说我偏偏不要去那里,不想让我小孩周末还得上补习班太累。于是来到一路之隔的白区。后来歪打正着发现我们的高中以体育见长,并有很好的戏剧和艺术program。
孩子刚来上ESL,有些课听不懂老师就让他坐边上画画,并表扬他画得好。真心感激让孩子放松的好老师们。不过心里还是隐隐担心。
有一天,儿子回来特别高兴,说John今天招呼我去他们那桌吃饭,聊得好开心,大家让我以后每天都坐过去。
John是他们年级特别popular的一个孩子。儿子英文不好,但体育好,个性外向,而且在小镇孩子们眼里算见多识广吧。中国,北京......这些对孩子们都很新奇,他们就这么比比划划地聊成朋友了。
我于是鼓励他去John和其他孩子家里玩,并主动多次给一众孩子当车夫,送他们去逛mall,带他们去看电影什么的。后来也有他的朋友家里带儿子去度假屋玩,我也非常感激。当时主要是心疼孩子,想让他交上朋友,过得开心,渡过开始的艰难阶段。
后来,county有专门的mix lunch tables,反bully的活动。我才意识到,孩子们午饭时的座次很重要,有些孩子因此被排挤而落下很多问题。
我们常说要穿在别人的鞋子里感同身受,那么,对自己的孩子更要这样了。有时候家长认为的小事:坐哪儿吃饭,和谁玩,要不要去同学家sleepover......其实对孩子来说很重要。我们小时候不也这样?跳个皮筋还分派呢不是?
我现在庆幸当时没有苛责他"搞这些劳什子做甚,赶紧把英文学好“(真的曾有熟人这么说过儿子的呢),如果这样,说不定现在会有一个"11岁男"在网上控诉父母当年不体谅他。
2. 吸收本族文化的精华是好事
身份认同什么的话题太大,社会学专业可以写博士论文的,我无力展开。推荐一本好看的小说"The Namesake",里面年轻主人公对自己族裔的认知,上大学后的反叛,长大工作后的回归,在面对家庭大事(丧父)后突然的警醒......应该华裔家庭有共通。作者笔法细腻,曾得普利策奖。同名电影没有展示原作的深度,我不是很喜欢。
自己的根永远是在那里的。就是如假包换的ABC,别人也很容易把你的华人背景/渊源联系起来的。了解,认同,喜爱中华文化的精华,总是有利的。学不学中文、学到哪一步,这个各家情况不同很难一刀切。但不必回避甚至刻意抹去自己的背景,那样只会让人觉得没有自信。就是我们在公司里聚餐,老美各族裔都还带点自己的特色菜,显示自己的根,显示自己的文化不是?
3. 不应淡化人脉对年轻人的重要性
我们第一代老留,提着两个箱子就来了,真正是两手空空打拼出来的。我们大多数也做技术或基层管理,安之若素地做自己也没有什么障碍。即使在比较高层,也是靠技术强项,甚至多元背景反而给提升加了分。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淡化人脉的重要性,以及年轻人对人脉对事业阶梯的追求。
去年我们部门有个实习生K,是我儿子母校来的。我看他当然多了几分亲切,他也时常来和我聊学校的事,并表示对儿子所在program的羡慕佩服(估计是让我高兴吧)。K说他的好朋友就是儿子所在学院的,爸爸是业界大佬。大家辛苦找实习时,那好朋友爸爸一个电话,好朋友就飞去采访法网作为实习了。给K羡慕得啊。K 感叹说:Networking is everything.
他们年轻人happy hour,K也叫上我,并说咱俩拍个照片吧,你传给你儿子,代我问学长好。我这么做了,他们还聊了两句,儿子祝他good luck.
我不是说K巴结我,我也无权无势。但可以看出,对年轻人来说(即使是本土孩子),他们愿意花时间开拓一切可能的network,比如K和我及部门的有关同事搞好关系,至少他以后拿return offer没有障碍了。更遑论等K真正进入职场,相信他会花更多时间拓展人脉。
所以呢,我们家长要体谅下一代在人际关系上的努力和挑战。不要老是直着脖子用我们赤手空拳的历史教育他们,是不是?
4. 没有违和感对职场对生活都是需要的
融入这个词太大了。但俗话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即使我们老留,也讲究入乡随俗,对不对?
我没有纯ABC的孩子,即使有,我也不敢代言这样的孩子是不是100%和西方没有违和感。估计每个孩子也不一样,感受也不同的。
我自己的小孩大三休学回北京工作半年,然后回来拿到学位海归,至今四年多了。
去年我回国,老同学们带着二代们一起吃饭。席间几个叔叔夸儿子这几年进步很大,和国内环境没有违和感了。
我听了心里其实蛮心疼的。也就是说,儿子也是努力适应,慢慢达到不违和的境界的,不然就不存在"进步"一说。他中文毫无问题,现在无事还写小说和剧本玩呢;也天生好酒量(没办法,亚洲职场入门)。那些最初违和的地方相信是在细微之处。
叔叔们的夸奖也说明没有违和感是个好事。要不然人家就该反着说:嗯,这孩子真好,四年了,还保持美国本色。
在美国,对于违和/融入的问题,本土人说出来好像彰显自己的主文化,容易有政治正确的顾虑,不会有人这么直截了当。但我想如果一个二代的孩子,不论ABC还是几岁来的,如果有这样的困惑,应该是真实的。孩子大了,问题都靠自己解决,但家长不应否认。有时候,对别人困惑/困难的否认,和对别人成绩/成就的不认可一样会伤害对方。
总之,我觉得家庭建设是人生中最值得上心的事情,家和万事兴。一家几代人其乐融融,身心舒畅,比什么都重要。相信大家也认同,不然就不会有这么多家长热议而不是置之不理。
做父母没有教科书,没有万用指南(一家一个样),还很可能是一锤子买卖(对独生子女家长来说)。太平盛事,养大孩子不是问题;抚养好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做他们的贴心朋友和避风港,是父母需要花费心血的。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