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唐崇荣牧师 罗马书查经 第一百二十二讲 接纳信心软弱的

唐崇荣牧师 罗马书查经 第一百二十二讲 接纳信心软弱的

第一百二十二讲 接纳信心软弱的
罗马书第十四章第1节
    罗马书第十四章第1节,翻到了我念一遍,然后你们大声念一遍。罗马书第十四章第1节:

    “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

    我们低头祷告:“主啊,求你赐福今天开始十四章的聚会。愿主真理的灵引导我们,给我们一章一章进深,我们一章一章建立,我们一节一节明白,你一节一节打开你的奥秘,使我们从其中的真理领受信仰的根基,从其中的智慧领受作人应当有的伦理。主啊你真理的圣灵引导你的仆人,给讲的翻译的同感一灵,使你的话传讲清楚。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求的。阿门”

    我们把第十三章已经讲完了。从我们在政权之下,怎样用敬畏态度对神对人负责任,进到在社会中间做到一个不亏欠人的人;借着爱怎样成全律法,到最后我们才看到我们怎样在白昼中间作一个合神心意的人。因为这世界像一个黑夜的过程要过去了,主来的日子近了,我们应当过一个光明的日子,不是黑暗的生活。我们的神是住在光中的上帝,我们的神就是光。他创造的时候最先创造光,他又是吩咐光从黑暗中间出来,然后用基督的大光照亮那些在黑暗中间,坐在死阴幽谷里面的人。借着基督到世界上来成为世上的光,使一切跟随他的人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寻找到生命的光。然后借着圣灵的重生跟道的感化把我们做成一个光明之子,所以我们要带着光明的兵器,我们要立刻各样犯罪的事情,我们要过一个圣洁的生活。我们不要荒宴醉酒、不要好色邪荡、不要争竞嫉妒,而且我们要披戴耶稣基督,我们要荣耀主的名。    在这样圣徒应当有的生活中间,我们看见保罗给我们苦口婆心的劝勉。我们结束了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一开始的时候,就提到圣徒与圣徒中间有许多不同的观念,一同活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信主的人吗?是的,我是信主的人。是的,我们的信心的程度一样不一样呢?不一样。我们灵性的程度一样不一样呢?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教会生活的过程中间,我们千万不要盼望每一个人想的跟你想的一样样,也不要盼望每一个人的灵性跟你一样样。

多数基督徒有一个毛病,就是他还没有接受主以前,他过一个自由自在放纵之极的生活。所以没有人可以管他,所以他以为他的自由是他的特权。所以有人为他祷告,他没有觉悟;有人苦苦劝他,他没有感动。有人用各样的办法劝他信主,他表示反对,他提出反驳的话语,他提出怀疑的理论。他为难基督徒,使基督徒遇到许多许多无谓的辛苦。但是他能够使基督徒受苦他感到很快乐。但是很奇妙的,就因为有一些基督徒为他所受的苦,留的眼泪,成为神感动他的根据。所以这些人就久而久之重新思考,为什么有人这样传福音。所以流泪撒种的,必要欢呼收割。

你们传福音给人被人轻看不要紧,你们传福音给人误会不要紧,有人毁谤你,有人羞辱你,有人在众人面前轻看你,藐视你也不要紧。因为你为主做,所以你所受的苦不是因为你的罪而招来的,所以你就不需要因为这样而难过。但是你说为我是人,我受人家拒绝的时候我真的会难过。你要知道你的难过成为神感动他的工具之一,这个道理是很少人注意到的。

我们以为大布道家的成功是因为他的才干很大,其实大布道家在布道会里面的收割,是别人先撒种以后才有收割的日子。所以我一面做布道家的工作,一面不敢夺取神的荣耀,不敢夸自己的功劳,更不敢高举自己的才干恩赐;因为这是神的工作是他的众子流泪撒种经过多长的时间受苦结果感动人来参加布道会才有收割的可能。这样撒种的人,不必太过难过。收割的人,不必太过高兴。撒种的人不应该对于有人拒绝而灰心做工,收割的人不应该对于有人接受而沾沾自喜。保罗很清楚的把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有人撒种,有人浇灌,只有上帝叫他生长。阿门?

所以有一天我们到天上去的时候,我们要知道不一定一个老太婆传福音没有口才,她的功劳比布道家小。也不一定那些大布道家,他们荣誉的收获功劳比那些辛苦撒种的更大。那么当一个人信主的时候,他们常常以为是某某布道家让他们信主,某某人最后把他们带到上帝面前。他们许多人就误解了、或者看轻了、或者忘记了前面的人所撒的种所经历的劳苦。但是上帝从来没有忘记他们。感谢上帝!

有一次有一个人,他把饼一个一个给乞丐吃,但是这个乞丐一直不满足。最后有另外一个人给这个乞丐一个饼,这个乞丐就吃饱了。这个乞丐后来什么话呢?奇怪,那个人给我四块饼都是不会饱的,这个人的饱特别一吃就饱了。所以是第五块饼给我饱的。其实给他饱的是四块加一块才是五块,对不对呢。所以许多时候你的牧师给你吃不饱,结果有一个传道人来给你吃饱,你要记得吃不饱那些东西是能够饱的基础。你传福音的时候别人不能信,后来一个布道家来了会信,那是因为你传的时候已经建立了一下根基才有那个可能。

那么刚刚信主的人,他一定不是一信就什么都信。他可能因为某一种好处他接触基督教,可能因为某一些基督徒的爱心感动他接触教会,或者某一些道理提醒他作人需要上帝的这些真理。所以他的信心慢慢建立起来了。所以我们绝对不要以为一个初信的人什么都懂,绝对是一个好人了。初信的人是神给他的恩,给他在这个地位上成为一个信徒,所以从这个地位从这个本质来说他成为信徒。但是从份量、从真理丰富的各方面知识来说,他还是非常非常幼稚的。所以我们要对初信的人体恤他们的软弱。

有一些人因为基督徒的爱心感动他信主,他想像全世界基督徒都是那样有爱心的,所以你不要先假设你已经信主了你要先坚固信心,不是的。因为他看见第二个基督徒不像第一个基督徒那样有爱心,马上他的信心就会垮下来。有的人是因为他怕死所以他信耶稣,因为耶稣说信他的人有永生吗。

我在撒拉旺(音译)讲道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族长,他为什么信主呢?就是他从小他哥哥死了他吓死了,看见哥哥忽然间不动了。后来爸爸妈妈哭哭,就把哥哥把他放在棺材放在坟墓里面。他回家看不见哥哥了,每天就想不久他也要放进去了。他吓死了;所以他7岁的时候怕死怕的要命。突然间有一个澳洲墨尔本大学的教授再撒拉旺内地传道。耶稣说信我的人有永生,信我的人不死,死的也会复活。他马上那天就信耶稣,他说这就是我要的,我哥哥就是不信耶稣所以死掉了,我信了我就不会死了。他就是因为这样信的。

所以这个人的基督教是从这一句入门的,那个人的基督教是从那一句入门的。有人的基督教是因为打破他进化论的观念才信主,另外一些人的基督教是因为发现无神论的错误他才归向上帝。所以每一个人的信仰都是有局限的,每一个初信的人都有多方面的软弱的。所以我们不要对初信的人太过苛求。这样你就了解基督的家里面,在耶稣基督的身体里面,有许多有软弱的肢体,许多有各样毛病的肢体,他们许多很脆弱的信仰,一下子就可以崩溃,整个离开主,整个就完全消沉下去。

在内地布道的时候,还有一个人变成一生一世神经病。她的弟弟很热心,后来我问他说为什么你姐姐会这样呢?他说我的姐姐是很敏感的人,而且是非常内向的人,有什么事都不跟人讲。后来她参加学道班,静静的学道,殷勤的学道,到受洗以前一个礼拜,牧师考她因为她太内向讲不出来,牧师说她你不及格不可以受洗。就因为这一件事情她感到太羞愧了,整班的人都可以受洗只有她一个人不可以受洗,从那一天开始就这个人崩溃下去,信仰完全破产,就变成神经病,一生一世很难医好的人。

这件事情我听了影响我这一生对待人要怎么样。因为有一些人听我这一句话受得了,听我那一句话受不了。有一些人心灵强到一个地步,你在大众面前骂他,他在骂你回头,回家他可以睡大觉。但有一些孩子你大声一点,他就自卑感,就一生一世不如人,就变成奴才一样的人。所以保罗在这里就提到一件事情,你要体贴软弱的人,你要爱心宽容他们,因为在我们中间有许许多多信心软弱的人。

所以第一句话怎么讲呢?信心软弱的人你们要接纳,但是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情。所以这里所讲的软弱,是疑惑性的软弱。信心软弱的人,你们要接纳他。在教会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我们很难接纳跟我们不一样看法的。这个人很奇怪,他的看法是那样的,没有人像他那样的;你就把他异化了。那我用这两个字是共产党用的字。异化,把他异化,把他当作与你不同的,你不认同他。那么基督教是把人认同的一个宗教,所以你是接纳人,不是异化人。你是认同人,你包容人,而不是排挤人,不是拒绝人,不是唾弃人,不是藐视人,不是轻看人。乃是容纳人,把人带到主的面前,用爱包容他们。所以凡是有异化的特性的人,都是与基督教的真理不一样的人。

我们应当怎样把与我们不同的人带到可以与我们在一起成为神的儿女,用这样的爱心来与人交往呢?一个人在不同的人中间,找到相同点,建立友谊,改变别人,用上帝的爱感化人归向上帝,这是伟大的又是智慧的人。一个人明明被生在同样的家里面,已经是兄弟,在找事故找到不同的地方,再把兄弟拆开,把亲情丢掉,把个个亲人变成仇敌,这个是不智慧的,是一个很卑鄙的人。所以罗马书说,这个叫做无亲情的人。

我们应当作一个有亲情的人。你看爱会产生亲,亲不一定产生爱。每一个人结婚的人都是从爱变成亲的。你跟你的丈夫本来没有亲情可言的,后来你叫他叫做亲爱的。他为什么是亲爱的?因为你是到底先亲后爱或者先爱后亲?你是先爱后来变成亲,对不对呢?兄弟因为是亲,不得不要爱。所以爱而成亲,好过亲而不爱。

什么叫做基督徒呢?是因主的爱使我们同成为亲的。因为基督的舍命使我们停止仇恨,彼此相爱的。所以主说我怎么样爱你们,你们也要彼此怎么样相爱。那么当我们把全世界的基督徒当作一家人的时候,这个是属灵的亲要用属灵的爱,所以你一定要接纳。但是很多华人基督徒不接纳马来人的基督徒。因为我信耶稣我们在华人的教会,他马来人怎么也可以来呢?有的华人基督徒不接受洋人基督徒。照样许多洋人教会不接受不是洋人的会友。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你知道印度的政治叫做圣雄甘地,这个人一生最佩服的就是耶稣基督。但是他到死不要接受耶稣基督,他是一个最尊重耶稣的人,但是他不是一个信耶稣受洗的人。其实不是如此,甘地早就决定受洗信耶稣了。甘地甚至参加学道班,当他快要受洗以前,发生一件事情,他买了火车票,进到一个想到高级的贵族的车厢,他是知识分子,他不是印度最穷等级的人,所以他在南非读书的时候,他有一次就进入白人的车厢。你买多少钱车票,我也买多少钱车票。他就坐进去了。一坐进去的时候,南非执行白人政策,这些白人政策就是白种人看不起黑种人。所以他一坐在那边的时候,白人就离开他了。检票的人来说,你的票在哪里?他就拿给他。你是买了这个票,但是这是白人坐的地方,你虽然有钱买票,请你下去。而那些白人都是基督徒,所以就因为这件事,甘地永远不受洗,也不再学道班,也不再信主。

但是甘地有没有怀疑有没有拒绝耶稣基督呢?没有。他照样尊重耶稣,但是他不加入教会,他永远不受洗,永远在地上不作基督徒。那么他会不会在天上作基督徒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一件事情,甘地作了印度政治最高领袖的时候,他用基督教耶稣的精神去反抗基督教的英国,英国大炮、战舰、陆军、空军、海军是当时全世界最强的军队,而甘地用的不是大炮、不是飞机、不是坦克车、不是战舰,是用爱心、忍耐、受苦、禁食、来抵抗英国。所以基督教的国家不用基督教的精神,用帝国主义的压迫手段去对付印度人。而印度教的甘地读了耶稣的话,用基督教的精神来反抗基督教的国家。

甘地比毛泽东伟大一万倍,毛泽东是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甘地是丢掉枪杆用饭都不吃,用禁食来争取独立。这世界有很多人以为武器就是建立在军火上面,而真正最大的武器是爱跟精神的力量。所以拿破仑被人抓去,充军,放在圣海伦娜岛的时候,他有一天讲一句话语。汉尼拔、茱莉亚凯撒、成吉思汗、查理曼、以及我拿破仑,我们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我们都用最大的武器征服了最多的土地,掌管了最多人的权柄。但是,无论是查理曼、无论是汉尼拔、无论是茱莉亚凯撒、无论是亚历山大大帝,无论是成吉思汗,或者是我,有一天我们都要被人忘记,唯有一个人,历史上这个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耶稣基督他不用一刀一枪,他甚至甘愿被钉在十字架上,他永永远远被人类纪念。我们死了以后我们的帝国就消灭了,我们死了以后我们的军队就战败了,但是耶稣基督,他建的帝国不一样,历时历代,继续下去,永永远远,有不停不断,千千万万志愿的男志愿的女为他死而甘愿。请把我这些话记载下来吧,世界历史一定要明白这件事。

当我们到巴黎去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拿破仑的坟墓,上面盖了一个大殿,屋顶都是用金铺的。好像比所有马来西亚最漂亮的礼拜堂还漂亮一百倍。我看那个像礼拜堂的坟墓,再看那帝王的棺材,我有一个思想,世界最漂亮的坟墓在这里,但是只有在这里。纪念拿破仑就是这个地方,只有一个,只在法国,只在巴黎,没有了。但是纪念耶稣的地方,比这个大的,超过几千个,超过几万个城市。你纪念耶稣的地方是在巴黎吗?巴黎的圣母院比那个大,巴黎的圣丹尼尔比这个大,巴黎有很多纪念耶稣基督,为基督建的礼拜堂比那个大。我这些讲的不是假的,都是我自己去过的地方。其中只有一个万圣殿,现在已经改成法国人纪念他们诸圣人,诸伟大民族英雄的地方,不再作礼拜堂。其他我提的都还在敬拜主。

亲爱的的弟兄姊妹,何止巴黎,何止法国,全世界各城各乡各镇有什么事?各城各镇各国的人都在纪念耶稣基督。所以今天基督教如果走帝国主义的路线,就像英国对甘地。为什么印度教的甘地变成以耶稣的精神对付基督教的国家呢?因为甘地每天没有上班以前,他一定要先读马太福音第五、第六、第七章一次才开始工作。马太五章、六章、七章讲什么?虚心的人有福了,哀恸的人有福了,怜悯人的人有福了,温柔的人有福了,清心的人有福了,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人因我的名辱骂你们你们就有福了,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给他打,人强迫你走一里路,你走两里路。这些观念所包含的就是一个重要的字,容纳别人、爱别人、关怀别人、忍受别人。

保罗说我们作为信徒的人,你要接纳人。接纳什么?接纳那些软弱的。现在我要讲刚才那句话的第二句。我刚才讲一句话你一定忘记了。许多基督徒有一个毛病就是还没有信主以前,走自己的路,过自由的生活,人家为他哭,人家为他祷告,他无动于衷。你记得吗?刚才讲的吗。第二句话是什么?等他一信主以后,他马上盼望第二天全世界都信主。

主啊,为什么他不信,我传的半死他不信。你以为你这么厉害啊,人家传了几年你都不信,你传了一天全世界都要信。你以为你比保罗厉害,你比唐崇荣厉害,唐崇荣每个礼拜来讲了四年你都不太相信,你以为你一信了第二天你妈妈、爸爸、哥哥、姐姐、舅舅都信。你这么厉害,而且如果他一信的那一天,马上你用对基督徒严格对要求对待他,你为什么这样这样这样,你信主了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他说了宁可我不信主。所以你要接纳别人的软弱。

刚刚信主的人,他可能因为某一点触动他的心他信主。如果你不好好接纳他,他可能因为另外一点你触动他,他就反对主。有一些人因为一个对他特别关怀的人他信主,他说竟然有这样的基督徒关怀我,我信主。但是你不要忘记他是一个软弱的人,虽然他信了,他可能因为另外一个人一次得罪他,他说原来还有这样坏的基督徒,他永远不再信主。甘地后来没有信主是基督徒的过犯,因为基督徒用一个错误的非基督教的精神对付一个要接受基督的非基督徒。

哎呀这样讲起来作基督徒很难,我们作基督徒很难,因为每一个人的做法不一样,每一个人的看法不一样。那么我刚才提到这是一个疑惑性的软弱,我讲每一句话我都要记得前后一致,不但这一堂里面这一句跟那一句一致,这一堂所讲的跟第一次所讲的要一致。整套的东西、一生的思想要一致,这样传道才不会自打嘴巴。

你还记得刚才我讲这句话,保罗说软弱的人你要接纳他,不要与他辩论所疑惑的事。所以这里是疑惑性的软弱。那么软弱到底有几种,我今天不讲。因为每一句话再发展下去,圣经永远讲不完,神的道太丰盛了。这个叫做疑惑性的软弱。什么是疑惑性的软弱呢?就是他有一些疑惑的事还没有解决。但是他是弟兄啊,表示他信了。既然信了为什么还疑惑呢?信了还疑惑,例子很多。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多马信耶稣了没有?信不信?信。耶稣复活对很多人显现,他不在他信不信?他疑惑对不对呢?所以他已经信而且已经信了又被拣选作使徒三年半,从神学院的经验来说已经毕业了,他的神学院院长叫做耶稣。他是直系学生第一代,First generation of original。第一届的学生,而且从开始到结束,到耶稣死了再复活,他都没有离开过。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耶稣,他是十二门徒里面远远比犹大更大的一个人。但是呢,耶稣复活的时候,他有没有信那?有。他有没有怀疑啊?有。有怀疑的人是不是信徒?回答吗,你连要回答都怀疑的。多马是不是信徒?他有没有信?他这个时候是不是怀疑?他怀疑的时候是不是信徒?当怀疑的时候还是信徒,你要因为他是信徒感谢主,或者因为他怀疑责备他?你要为他感谢主吗?所以这个就是我们怎么接待人了。

好,现在你们注意听哦,一个被上帝重要的牧师现在跌倒了,基督徒啊?这个人跌倒?我才知道。你才知道什么?我才知道原来他这么坏蛋,起初以为他多好,我才知道他多坏。这是第一种态度。这种态度表示什么?早就不用接纳他了,一直没有机会,今天终于找到机会可以不睬他了。第二种态度是什么?原来这样坏的人上帝也会用他哦。奇妙,上帝真奇妙。哪一种好?第二好,因为你是那种坏蛋是吗?所以你盼望人家对你用第二个办法对不对?所以我的学生很有恩赐,有一天跌倒了。我是说,主啊,你所爱的人跌倒。我不是说,犹大到他应该去的地方去了。因为我不是上帝,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犹大。耶稣基督知道犹大从起初就属魔鬼的,我们不是。所以我们一定要接纳人,虽然人有软弱,虽然人有怀疑。

所以当这个多马怀疑的时候,主耶稣是不是来见他的时候,你们中间有一个怀疑的今天要抓他出来。罚他站三个钟头,因为我已经三年半在他中间他还没有信心。像这样的人怎么样为我传道?自己这样怀疑以后人家听他传道会变成什么人。是不是这样?不是。人有怀疑啊,你的责任不是肯定他的怀疑把他赶走,你要效法耶稣把证据给他看,解除他的怀疑。你要接纳他,改变他,坚固他,使他有信心。你看我们的主多么伟大,他再显现一次。所以他再一次显现的时候,是特别为多马显现的。因为他知道今天多马来了,上个礼拜没有来,因为下大雨。那一次没有来,耶稣来。这一次你来我故意不来。你才会知道你要来的时候,我不要来,看你会怎么样。以后你记得我来你一定要来。耶稣不是报复主义者,耶稣也不是来定罪者,他是来赦罪,他是来坚固,他是来坚固,他是来寻找证据失丧的人。

所以多马来的时候,耶稣故意抽空再来一次,特别为多马再一次。然后跑到多马面前,你要不要看?这边一个洞,这边两个洞,手拿出来请你挖一挖,请你探一探。多马要不要挖?有没有探?看见就吓死了。他一定听过上个礼拜我讲什么,所以这个礼拜跑来找我。糟糕了,糟糕了,给他听见了。我才知道我的主是主。我才知道他这么厉害。那我已经讲了怎么办呢?他就跪下,我的主我的上帝。

到底什么时候耶稣是他的主是他的上帝?早就是他的主了。他早就主啊主啊了。所以很多人一面讲主啊,一面想是不是啊?主啊,你怎么会作我的主呢?主啊,我怎么会叫你主呢?主,我不大相信你哦。他什么时候叫耶稣主啊?耶稣说,今天晚上你们有一个人要卖我。然后他们说主啊,是我吗?十一个这样叫,只有犹大说,拉比,是我吗?因为耶稣从来在犹大心中不是主,所以狗嘴不能出象牙。拉比啊,因为他里面没有主的观念。但是多马早就知道耶稣是主,而且他已经主啊,现在说真的吗?你是主吗?你怎么样作主的呢?我是跟人家走怎么知道你是主呢?已经称耶稣为主,现在再看的时候,他再说主啊,我的上帝啊。所以他把那个主的观念跟上帝是独一的主彼此连起来了。这表示信仰是有阶层的,我们在程序中间是在进步,而我们自己进步的时候不要轻看还没有进步的人,更不要拦阻人有进一步的可能。

主耶稣没有责备多马,主耶稣现在看我就信了,有福气,但是没有看见就信的比你更有福气。你是有福气的,耶稣没有说他们有福气,你有灾祸啦。不是的。耶稣说你有福气但是他们更有福气。我们的主是伟大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永远是建造建造兴起兴起,永远是积极的,永远是乐观的,永远是帮助人的上帝,这个叫做主。

第二个例子,施洗约翰。施洗约翰有没有信心啊?有。施洗约翰有没有怀疑啊?难道他是主?所以我告诉你连施洗约翰、多马都会怀疑主,为什么你强求弟兄姊妹他们有怀疑的时候,你这样苛刻的看不起他们。

我感谢上帝,从1961年开始,我祷告,主啊,照我四年前同你立的约,你解答我的问题,我要到全世界去解答别人的问题。从1961年开始,21岁,宣布,有疑惑的,有问题的写下来我给你们回答。人家说,你敢呢?你21岁敢回答问题?有的是81岁,有的71岁,他们的经验那么多,学问那么大,读书那么大,他们一生看的东西那么多,他们问的问题你敢答?我就对自己怀疑了。我怎么敢讲那一句话。是啊,人家81,我21,我怎么敢回答他的问题?我说主啊,求你怜悯我。但是你知道我的动机是好的,我要同情怀疑的人,我要接纳怀疑的人,我要帮助有怀疑的人,因为我从前是有怀疑的人。感谢上帝!从21岁开始,我宣布这个事情,人家就发问题,我就答。有时候还没有答自己发抖,这个人大概81岁,我不懂怎么答。后来就记得耶稣讲,你被抓去的时候,你不必怕讲什么,因为那个时候圣灵会帮助你。所以我说,主啊,你的灵帮助我,帮助我。我就尽量把我所懂的圣经应用出来回答他。我有一个原则,我用圣经原则回答你,你不满意你可以问别人。你问我我的答案就是这样,而且我是用圣经回答你,不是用自己的思想回答你。所以认为我圣经不够,我回答不满意,求上帝兴起比我更聪明的人给你回答。就这样过了42年,从1961到2003,每年大概解答七千个问题。为什么呢?我们要使人怀疑解除。所以保罗说要接纳软弱的人。不要为他们的怀疑辩论。是哪一种软弱的人?怀疑性的软弱。

怀疑有两种。一种是不要信就怀疑。一种是要信遇到困难不得不怀疑。那这种分法两种怀疑不是我发明的,是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尔所讲的。笛卡尔是近代哲学之父,他说怀疑有两种,因信产生的怀疑,或者因为不要信产生的怀疑。既然是我们教会弟兄姊妹已经是基督徒,他们怀疑你不可以轻看,因为他们愿意信,但是困难遇到怀疑。甚至那些反对基督教的人提出来的怀疑,我也不假设他是以攻击性、以消极性、以仇恨性要打倒我们,所以我们就用恨去回答他们。我们不能恨他们,我们要用包容的办法,要用接纳的办法,把他们带到可以信的地步。因为有许多人没有我们曾经有过的经验,许多人没有我们有过的环境。

基督徒的父母是基督徒,我们的学生老师是基督徒,我们有许多朋友是基督徒,所以我们受影响的时候,他们的信仰继续不断熏陶我们,继续不断无形中影响我们。所以我们还没有信主已经开始蒙恩了。但是我们许多时候对一些完全没有这种背景的人传道的时候,他们从来没有这些恩典,所以他们发出一大堆很好笑的攻击性的言论,你不要生气。

我学了一个功课,我这一生回答问题从来不用恨,不用生气,不用激动,不用看不起发问的人的态度来回答。但是有时我会用一种心理学故意作弄他来回答他。为什么你发这么笨的问题呢?他想这么笨?我才告诉他你笨在什么地方。那是刺激性的,但是那个里面的爱是很深的。

我现在不谈我问题解答的方法论的问题,因为这门功课我在华盛顿教过,叫作实践护教学。怎样用智慧的方式来回答别人的问题,去震动他的基础,然后你要怀疑他的怀疑。怎么样挖出他发问的错误的动机,更错误的软弱的根基是什么。这个是很深的功课哦。今天我不讲。我只把这一节重要的意义讲出来。

有的人有怀疑,你要包容他,你要了解他,你要明白他。你先假设他是要寻找真理,所以以怀疑来问题信仰的问题。你不要先假设他要打倒你,故意问题给你没有面子,不可以这样。所以学生一发问,老师就恼羞成怒,学生就永远看不起这个老师。学生一发问老师用启发的方式,学生觉得我问题不太对了,他就预备听真正对的答案是什么。

1935年,纽约有一个很大礼拜堂的牧师叫做富斯狄克(音译),这个牧师信仰不是太正,也是新派。但是他是很有智慧的牧师,就是在信仰上有偏差。有一天他在办公室的时候,一个年轻人冲进来,上帝为什么这样这样这样,我不要这样的上帝,讨厌死了,我要打倒这样的上帝。王牧师如果你在牧师楼,有人这样进来你怎么办?如果是我年轻的时候,如果我不是受圣灵感动,我会说你有没有受过教育,你知道这个什么地方?你到底用这个态度什么意思?请你坐下或者你回去,不要在这里放肆。是不是呢?富斯狄克怎么回答呢?你说哪一位上帝?这样这样这样,他讲上帝,骂上帝一大堆。富斯狄克站起来,同他握手。那种上帝我也反对,我们一样的。好,坐下来谈。那个人就乱了。那种上帝??那么上帝有几种啊?来来来,我们讨论哪一种上帝。你讲的那一个我也反对,我气他气的要命,那种上帝不是圣经的上帝。那个人乱的就坐下来,坐下来开始想那么到底有几种上帝。我这种错了,那么你这一种到底是什么上帝?后来谈了几个钟头以后,那个人就同意这个人信的上帝。你说智慧不智慧?

你明白哦,这一段圣经很重要哦。你说唐牧师,我每一次看看不到什么,为什么你每次看看出一大堆出来?你的眼睛不够厚吗,你要用圣灵给你的眼睛,很可惜今天许多灵恩派专讲圣灵,什么圣经都看不清楚。所以我正在训练你们,怎么样从全本圣经建立一个架构,再从整个架构建立一个总原则,再从总原则看清每一个圣经节的要点。这几年你们来,有几个可以作我思想的学生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里面一定有一些人,会拾取这种智慧,这种了解。

所以这节圣经你说很大吗?这节圣经你说很重要吗?我都没有看到什么。信心软弱的人你要接纳他,不要辩论。所以不辩论不讨论,所以他讲的,不讨论不讨论。你软弱我怜悯你,主啊,赦免他因为他软弱他不知道。不是的,你可以接纳他,甚至听他讲,讲完了以后他没有东西讲了。你一讲的,他才知道原来你所讲的他不知,他不知道你早知。他以为他知道他很宝贵,根本是粪土没有用的东西。等到他真正知道你所知道的,他就知道他本来不应该知道那些他所知道的,他就很盼望知道你所知道的,很懊悔他知道过那些他不知道,他应该知道。这就不必辩论了,所以辩论从来不能领人信主,辩论只能使人证明你口才更好,因为辩论辩到那个人气得半死他一定更不信主。因为他说基督徒那么坏,把我弄到输的一团糟。连我面子都没有我还要信主做什么?你这样凶、这样坏、这样残忍、把我弄到在众人面前辩论到体无完肤。

辩论很难使人信主,辩论很少使人信主,所以保罗说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那他疑惑的事你要怎么样?你要明白他,你了解他。我知道,我从前也这样有过。凡是一个年轻人看见一个老人经历、走过、明白、深入体会他现在正在感受的痛苦,他就尊重你。

有一个人在桥上要跳下去自杀,所以行动怪异,一个快要自杀的人会看东看西,看桥再看人,然后看了好几次不敢动作,因为一动就不能动了。这个动最后一次动了,所以跳了就死了。所以他要犹豫不决一下。有一个老人家走过来,你很苦的。他吓了一跳怎么知道啊?你很苦的。告诉我你受什么苦?我肯了解你。这个人心就熔化一半了。后来这个老人家就对他说,你是不是失恋?他更佩服怎么知道!你的女朋友不要你是不是?你是不是很想自杀?他还没有讲什么话,眼泪就一直流一直流。你老实告诉伯伯,你第几次恋爱?你第几次失恋?第一次。他现在像小孩子一样。他自杀的勇气也没有了;因为自杀的勇气是不勇气之人装作的勇气。所以当伟大的爱来包容他整个生命的时候,他变成懦弱的小孩子。我第一次失恋。这个伯伯对他说什么?我年轻的时候,因为长的不好看,很穷,我失恋八次。这个人马上发现自己太小,八分之一,只有八分之一算什么。后来呢?他变成爱听故事了。我们到那边喝咖啡好不好?就牵着他的手,抱着他把他带去。这个青年人个子比他大,但是年龄比他小,恋爱失恋失恋的次数比他少八倍。忽然间看见自己小的不得了,好像给一个老人家给他抱起,像一个婴孩一样的。叫最好的咖啡,最好的饼干。他想我在生命要死以前还有人这样关怀我。然后跟他谈,把他挽回过来。

前四个月,我看了一本书,我差不多流泪。那是专门调查少年女孩子自杀的原因。有一个女孩子真的自杀,自杀以后大家哭因为她是很好的女孩子。后来发现她的日记,那一天写一句话,今天我从家里走到桥头跳河的时候,如果路上有一个人对我笑一下我就不跳。只有写这一句。她就去了。她放在桌子上最后一句话的日记就是写这一句。以后她跳下去。为什么?因为她一直等在路上有一个人向她笑一笑,整条路没有,到河那边也没有。所以她知道世界没有人接纳她,她就这样跳下去。

亲爱的的弟兄姊妹,你要知道,你可能被上帝用,成为挽回人的,成为证据人的人,成为帮助人的人。只要你接纳人,特别信徒,有怀疑,有困难,有软弱的时候,你要接纳他。弟兄在软弱的时候,信心软弱的时候,你们要接纳他。但是不要辩论所怀疑的事情。不是不要讨论,不是不要讲解,乃是用接纳的心去建立他们的信仰,解决他们的怀疑。阿门?

愿上帝帮助我们,今天立志,我们一生一世只作一个接纳人,建造人,不是拆毁人。永远建立性,永远来欢迎别人,永远接受别人,永远教导别人,永远爱人。阿门?

我们站起来祷告

TOP

本讲唐牧师同我们思想彼此接纳。

第十三章。从我们在政权之下,怎样用敬畏态度对神对人负责任,进到在社会中间做到一个不亏欠人的人;借着爱怎样成全律法,到最后我们才看到我们怎样在白昼中间作一个合神心意的人。因为这世界像一个黑夜的过程要过去了,主来的日子近了,我们应当过一个光明的日子,不是黑暗的生活。我们的神是住在光中的上帝,我们的神就是光。他创造的时候最先创造光,他又是吩咐光从黑暗中间出来,然后用基督的大光照亮那些在黑暗中间,坐在死阴幽谷里面的人。借着基督到世界上来成为世上的光,使一切跟随他的人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寻找到生命的光。然后借着圣灵的重生跟道的感化把我们做成一个光明之子,所以我们要带着光明的兵器,我们要立刻各样犯罪的事情,我们要过一个圣洁的生活。我们必要荒宴醉酒、不要好色邪荡、不要争竞嫉妒,而且我们要披戴耶稣基督,我们要荣耀主的名。在这样圣徒应当有的生活中间,我们看见保罗给我们苦口婆心的劝勉。我们结束了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一开始的时候,就提到圣徒与圣徒中间有许多不同的观念,一同活在这个世界上。

每一个人的信仰都是有局限的,每一个初信的人都有多方面的软弱的。所以我们不要对初信的人太过苛求。

信心软弱的人你们要接纳,但是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情。所以这里所讲的软弱,是疑惑性的软弱。信心软弱的人,你们要接纳他。在教会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我们很难接纳跟我们不一样看法的。这个人很奇怪,他的看法是那样的,没有人像他那样的;你就把他异化了。那我用这两个字是共产党用的字。异化,把他异化,把他当作与你不同的,你不认同他。那么基督教是把人认同的一个宗教,所以你是接纳人,不是异化人。你是认同人,你包容人,而不是排挤人,不是拒绝人,不是唾弃人,不是藐视人,不是轻看人。乃是容纳人,把人带到主的面前,用爱包容他们。所以凡是有异化的特性的人,都是与基督教的真理不一样的人。

我们应当怎样把与我们不同的人带到可以与我们在一起成为神的儿女,用这样的爱心来与人交往呢?一个人在不同的人中间,找到相同点,建立友谊,改变别人,用上帝的爱感化人归向上帝,这是伟大的又是智慧的人。什么叫做基督徒呢?是因主的爱使我们同成为亲的。


什么是疑惑性的软弱呢?就是他有一些疑惑的事还没有解决。但是他是弟兄啊,表示他信了。既然信了为什么还疑惑呢?信了还疑惑,圣经有许多例子。比如多马、施洗约翰等等。

愿上帝帮助我们,今天立志,我们一生一世只作一个接纳人,建造人,不是拆毁人。永远建立性,永远来欢迎别人,永远接受别人,永远教导别人,永远爱人。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