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1个人次参与评价】

[理化] 实验题的最后结论总结怎么写?(比热容、杠杆、滑轮、密度、重力势能……)

实验题的最后结论总结怎么写?(比热容、杠杆、滑轮、密度、重力势能……)

这是一位妈妈问我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我就开贴回复一下。
关于表格题,一直以来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部分,即使有同学明白那个意思,但是写的时候又常常会写不到位。
首先要读题,明白实验研究的问题,譬如是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学生如果回答物体,那肯定是错了。再譬如题目中是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吸收的热量,通过形变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那么回答问题的时候就要点到研究的问题上面去。
其次是看数据,有没有给出具体数据,如液体的密度,通常有以下几种,1、甲乙两种液体;2、甲乙两种液体,且甲的密度比乙大;3、具体给出液体的密度,但是两种液体和三种液体的密度数据的给出在答题时候还是有区别的。
接下来就是写初步结论
1、看到倍数关系,就要直接联想到正比、反比。但是前后不能写倒,往往是研究的问题与某个物理量成正比(或反比),譬如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在同一星球,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同一导体,通过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控制好变量。有的同学容易疏忽。
3、何时写不同?何时写越大?何时写成正比?就我刚才写的密度而言,只知道是两种液体,就写液体的密度不同,要研究的物理量也不同。知道密度的大小关系,一定要写出液体的密度越大,要研究的物理量也越大(或越小);如果只知道两个数据,还不能写正比。要在知道三种数据以上,的确是看到有正比关系,才能写正比。我们有的同学一看到有数据,马上激动万分,正比就写上去了,其实这里往往还是会偶尔设置些小陷阱的。
最后通常是写进一步分析
这里就要仔细研究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了,但是研究的时候也不是瞎算,而是结合我们已知的公式,如讨论物质的某种特性,心里想的就是密度的计算公式,再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当然物理公式很多,要结合题目灵活选择。这里的关系往往有比值、乘积、和、差、倒数和,还有更复杂的,要结合题目才能进一步表达。
分析“或”就是写出前面说的关系式是一个定值
分析“和”就是写前面说的关系式不同,但是别忘了一定要指出某个物理量越大,这一关系式就越大(或越小)
本想把这些在暑假整理成一篇教学论文发一下的,但是无论是文章也好,发在这里也好,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所以就提前出笼了。可能有的地方讲解的还是比较粗糙,因为没有配以相应的题目,我在初三最后总复习的阶段,会有专题训练。相信各位同学的学校老师也会做综合练习的。
最后一句提醒就是:这种题目不能背答案!!!题目千变万化,错了一次不要紧,明白和正确答案的差别,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巩固,最后就会轻车熟路!

[ 本帖最后由 悟理 于 2009-6-22 12:11 编辑 ].

TOP

谢谢老师,送花。.

TOP

收藏了,谢谢 悟理老师.

TOP

谢谢老师,送花.

TOP

送花,收藏.

TOP

谢谢老师专门开贴讲授,我还没细看呢,先送花. 感谢!.

TOP

太好了,小女经常是实验题最后部分要扣个两三分,让她好好看看。 .

TOP

谢谢老师.

TOP

谢谢老师.

TOP

及时雨,谢谢,鲜花.

TOP

谢谢老师详细的讲解.

TOP

谢谢老师,献花!.

TOP

谢谢老师。.

TOP

回复 1#悟理 的帖子

老师:我问一下上海哪里有比较好高一升高二物理补习班?.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