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佛教] 脾气是障道的因缘(宣化上人开示)

脾气是障道的因缘(宣化上人开示)

不但在外边没有脾气,就是在内边也要没有脾气。

所谓“烦恼即菩提。”有人问:“不种烦恼,是不是没有菩提?”不是的,烦恼的本身就是菩提。怎样是菩提?就是不生烦恼,所以烦恼即菩提。若是只生烦恼,烦恼的本身仍旧是烦恼,菩提仍旧是菩提,大家不要会错意。

    对任何人不可以发脾气,不但在外边没有脾气,就是在内边也要没有脾气,到了这种境界,才算是真正没有脾气的人,敢怒不敢言,那也是发脾气。偶尔发点小脾气,无伤大雅,还可以的,但你如果假借名堂,故意发脾气,那就不对了。如果自己真正没有烦恼了,没有无明了,没有妄想了,没有欲念了,到这种境界,虽然有点小脾气,情有可原,但最好当然是没有脾气,与人和睦相处,一团和气,令人有亲切感。

    修道人要用德行来感化人,不要用势力来压迫人,对任何人要讲道理,令人心服口服,真正佩服你有才干、有道德、有学问、有慈悲,否则落在名利上,那就离佛道十万八千里了,这一点要特别谨慎。


    出家修道修什么道?就是修忍辱的道。谁若发脾气,那就与道相违背,永远不会与道相感应。发脾气是一件丑事,是障道的因缘,希望大家谨慎,千万不要犯这种毛病。出家修道,没有把根本的问题抓住,就如同用沙蒸饭,蒸多久的时间,也不会成饭。若是没有无明火,欲念就会停止,为什么?你有欲念,就因为有火气,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很多“不行”的问题跟着来了。所以修道人要把烦恼断了,才能没有一切的麻烦。
.

TOP

好好学习,好好修行.

TOP

多谢.

TOP

回复 1#泓源妈妈 的帖子

我会努力向这方向前进。.

TOP

目前属于敢怒不敢言;

曾经领导下达的意见若是不合理的,我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分析利弊,以及后果======属于直言;

到现在即使意见不合理,我不再提,只是去做;结果可能不是我以为的,可能是徒劳===属于敢怒不敢言;

因无法和领导交流,故至少我心里没有真正认可,因为我明白我即使提了也是徒增领导的不满,结果还是一样的;

为此很苦恼,做着不是自己本意的事情,怎么会快乐,认真呢?

很多领导都听惯了顺风话,直言真话若与其相驳,必定不爽,很多下属都是“何坤”,息事宁人

感到自己无力,安慰自己,为了生活,为了工资,不得已!

很想做自己能坚持的事情,看着白白浪费人力,财力的事情心痛的很,官场就是这样的!

烦恼即菩提,我如何真正摆在自己的心态呢?

喜欢段,因为至少他还可以坚持自己:善良,单纯,执着的爱

[ 本帖最后由 alsia3 于 2008-11-6 11:09 编辑 ].

TOP

嗔恨心如劫末火,瞬间烧毁功德林!
阿弥陀佛!.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