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3岁的孩子是什么样的?--转自“爱和自由”网站

3岁的孩子是什么样的?--转自“爱和自由”网站

3岁至6岁的孩子容易引导: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到3岁左右.感情发展就达到了一个新的段,开始认为爸爸蚂妈是非常可爱的人,因此想模仿爸爸妈妈的样子。多数孩子在2岁时刚刚表现出来的那种无意识的反抗和敌对情绪,似乎在3岁以后开始缓和。这时.孩子对爸爸妈妈的感情不仅友好亲切,而且还表现出对父母的热情和关心:但是,孩子毕竟还没有达到对爸爸妈妈十分顺从的地步,所以还做不到时刻听从大人的吩咐.也不能事事表现出色。孩子毕竞是有自己思想的人,所以尽管有时他们的想法与爸爸妈妈的相反,但是他们还是想坚持己见。
     在强调3至6岁的孩子比较听话的同时.我还要谈一谈4岁孩子的一些例外情况。许多4岁孩子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因此常常表现得独断专行.骄傲自大.说话语气蛮横和爱挑衅等。但是这种自信很快就会自然消失;

     孩子2岁时很想模仿自己的父母:比如用拖把地板或者用锤子砸一个虚构的钉子等。但是,他们此时能够模仿的只是使用拖把和锤子的姿势而已。到了3岁的时候.孩子就想在各个方面都像他们的父母。比如,他们做的游戏有:去上班,做家务\煮饭.清扫卫生.洗衣服)和照料孩子等(利用布娃娃或者再小点的孩子,。他们还假装驾驶家里的卧车外出兜风,或者晚上外出散步。甚至穿上爸爸妈妈的衣眠.模仿爸爸妈妈的谈话和举止以及他们的怪癖。这个过程有时被称之为-成长定向”。成长定向的意义远远大干模仿本身,因为孩子需要首先去理解父母,然后才能模仿,并最终慢慢地使之成为自己的特点,即儿童对工作.对人民和对自己建立起来的基本理想和观念,当然,这种基本理想和观念。当然这种基本理想和观念还需要随着孩子的成熟和懂事不断加以修正。儿童就是这样学会做父母那样的人。并且在20年后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一点依靠父母的语言教诲是办不到的。其实,他们成年后的个性从他们小时候照料布娃娃时所使用的语言上就能看出来,比如,看他总是充满爱心地对布娃娃说话呢,还是总是责怪它。(摘自《育儿经》)
.

TOP

.

TOP

,学习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番茄妈妈 于 2006-12-13 12:37 发表
,学习了
番茄妈妈,你很活跃的马,记得有一天看到你是旺网当天发贴量最大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