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哪些行为孩子应从小养成

哪些行为孩子应从小养成

1,有礼貌地回答大人的提问

  2,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

  3,为别人的精彩发言喝彩

  4,尊重别人的意见和想法

  5,胜不骄败不馁

  6,别人询问你的同时,你也应该询问别人

  7,打喷嚏时一定要用手捂住嘴

  8,感谢别人送给你的东西

  9,不对收到的礼物说不喜欢之类的话

  10,经常给人一些意外的惊喜

  11,不要对别人的成绩指手划脚

  12,上课时,别人读课文的时候自己的眼睛应该跟着别人读的地方看

  13,回答提问时,语句要完整

  14,自己不要提出要什么样的奖励之类的要求

  15,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每次都交

  16,快速做好课前准备

  17,经常做好整理归类等工作

  18,不要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

  19,对待代课老师也要有礼貌

  20,上课时没有经过老师的允许绝对不从位置上站起来

  21,对每个老师都要主动打招呼

  22,对来访的客人要热情欢迎

  23,团结同学朋友

  24,不要盯着被批评的人看

  25,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疑问时立即向老师询问

  26,做完了一件事情以后一定要收拾好周围的东西

  27,乘坐公共汽车时不要说话

  28,记住别人的名字

  29,对于好吃的东西不贪心

  30,发现别人掉了东西,应该帮着捡起来

  31,为后边进门的人撑住大门

  32,撞到或者踩着别人了要道歉

  33,进入公共场所不喧哗

  34,到别人家或者参观时,要会称赞别人的东西

  35,集合时不讲话

  36,接电话时要礼貌应对

  37,对于给了自己帮助的人要道谢

  38,乘坐自动扶梯时应该靠左(右)站

  39,大家一起在走廊走路时不说话

  40,不插队

  41,在电影院里绝不喧哗

  42,不带学校不允许带的东西进学校

  43,受到他人欺负应该报告老师

  44,敢于为自己的信念挺身而出

  45,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

  46,尝试自己想干的事情

  47,接受错误吸取教训

  48,诚实

  49,快乐生活每一天

  50,把自己培养成自己所能成为的最伟大的人

  以上是2000年被评为美国最优秀教师的Ron Clark先生,教给他的孩子们的一些日常行为规范。

  回想学生时代的我们,也曾背诵过学校规定的校规校纪,甚至经常被老师要求对照学生守则检查自己的行为。这里面的一些内容与以上列出的条目也有相似的地方。可见,不管是什么国家,如果一个人能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长大以后,无论他做什么样的工作,处于什么样的环境,这些良好的习惯都会是他成功的基石。

  那么,让我们再来仔细研究一下这位今年才30出头的美国教师给他的孩子们制定的规矩,寻找一下西方文化在品德修养素质教育中提供给我们的值得借鉴之处吧。以上这些条款不仅包括了孩子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还具体指出了在学校在课堂在同学交往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且对孩子的人生设计做了一个向上的指引。

  我个人认为,一个教育者,老师也好,家长也好,他应该是孩子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他应该引领成长中的孩子们,走向他们可以到达的顶峰。因此我对文中提出的44,45,46,49,50条格外青睐。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通常以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教育的先锋,其中又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重。这是完全正确的。一个人只有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导下,才能端正生活学习的态度,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然而,这位美国先生的规矩当中所罗列的一些条目,不仅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还将之深入到孩子独特的内心世界。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例如44条敢于为自己的信念挺身而出,这一条看似豪迈,而我们很多人却不能够做到。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坚信圣诞老人必会在圣诞之夜出现而兴奋,而期待的时候,我们也许会觉得孩子是那么天真和单纯,我们会为他们的举动报以一丝爱怜的微笑。可是,我们忘记了,在孩子的心中,那绝不仅仅是一份期盼,那是孩子的一份信念,孩子永远坚信那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实。所以他们认真执着地做着自己能做的等待。他们甚至会为你将之解释为不切实际的梦想而与你争执得面红耳赤。每当这样的情景在我脑海中浮现,我便不得不为孩子们喝彩。敢于为自己的信念挺身而出的人,是多么的勇敢和坚韧不拔啊。而大多数的孩子都会在其成人化的进程中,对自己曾经的固执轻飘飘地一笑,对圣诞老人的信念也就停留在了儿童的幼稚范围。殊不知,那份信念其实是一份多大的财富。

  同样,46条尝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个孩子都有许许多多梦想,想被妈妈抱个够,想吃糖吃到牙齿全部烂掉,想当个超市老板,想买一辆漂亮的自行车,等等等等。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什么大家想要做的事情反而越来越少了呢,有的甚至连尝试的勇气都提不起来了呢。因为我们懂得了世俗地将许多事情分成了值得做不值得做,懂得了聪明地将许多事情分成了能做不能做。这使得我们丢失了许多非常美好的梦想,也丧失了很多尝试的机会。当我们在一路修正自己的理想的时候,我们是否有时候也可以回过头,看看自己的初心呢。

  再看49条,50条。快乐生活每一天,把自己培养成自己能成为的最伟大的人。这两条很符合当前的教育个性化和人性化。我们常告诫自己要以感恩之心对待平常之事,要心怀感激度过自己的每一天。有人将之定义为享乐主义,其实并不尽然。因为没有哪个未来是一蹴而就的。当我们20岁的时候,我们想我们30岁的时候要怎么样,就能怎么样,可是我们到了30岁发现自己其实还是那样。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想我们年老的时候要怎么样,会怎么样,可是如果我们只是等待年老的那一天,我们会发现当我们年老的时候,我们也依然还是那样。因此,每一个将来都是由正在进行的每一天日积月累而成的,只有我们每一天每一时都积极主动快乐地生活,等我们到了将来的那一天,我们才能说我们已经很快乐了。而自己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也受到性格因素的影响,有些外界条件我们也无法改变,可是我们可以将自己培养成自己能成的一块好钢一匹好马,那就可以让自己觉得骄傲了。即使我只是一粒沙子,我也要是沙子当中最好看的一粒。

  在生活细节,日常小事上,Ron先生也给了孩子们许多忠告。有些真的只是一些极其细小的问题,但是一叶知秋,一点小事也能反应一个人的品质。

  比如:第2条,说话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第7条,打喷嚏时要用手捂住嘴; 31,为后边进门的人撑住大门;38,乘坐自动扶梯时应该靠左(右)站。这些似乎完全没有必要专门列出条目来给孩子讲的问题,居然也占据了Ron先生的授课内容,是否有些小题大作了呢。我觉得不是的。就拿为后进门的人撑一下大门来说吧。我曾经看过一个调查,在上海某繁华地段的麦当劳餐厅门口,调查者将摄像机设置在进门处,拍摄了一个小时客人进门的动作,进进出出几十个人当中,只有两位为其身后的客人撑了一下大门。可见这看似小事的行为,我们平时做的并不好。而我们如果能对孩子从小就培养这些行为习惯的话,恐怕调查的结果将不只是这两个人了吧。

  从小应该让孩子培养一些什么样的品质行为,Ron先生的这本书,还真给我们做家长做父母的提出了一个实际的问题。.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