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记录一位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考场内外的故事[转帖]

记录一位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考场内外的故事[转帖]

--------------------------------------------------------------------------------
  记录一位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考场内外的故事[转帖]
记录一位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考场内外的故事

《课堂内外》     2006-01-18     国玉

    2005年,马宇歌先通过北京的清华大学“特长生”考核与选拔,继而又经当年中国6月份举行的全国统一高考,成为该校建筑学院的一名新生。看看她在特长生测试的最后“闯关”经历,相信,对许多今年高考即将参加选拔的同学,不乏借鉴之处——

    2005年1月27日(星期六),清华大学电视台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报考戏剧类(主持人)的“电视试镜”工作。十余名男女考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都是经过当地由省级高等教育委员会举行的“2005年艺术特长生统一测试”后,入选参加只准高中应届毕业生才能参加的“清华大学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文化艺术冬令营”,在寒假第一天经过了艺术专业课考核,从好几百名报考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优胜者。
    马宇歌就是在参加了住地北京的统测之后,带着优异成绩——最高级别评价证书,来参加清华大学的这种考核与遴选的。
    这次来清华大学电视台参加试镜前的头天夜里,马宇歌早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可她各种准备做得再周到,最终还是错了一步棋——素面朝天没有化妆就来了!等进入清华电视台的小楼里一看,竟无任何选手像她那样。本来大家个个都是“高手”,又在清华先经历过一轮艺术专业课淘金般的筛选,已经胜出的这些“电视主持人”,不管男生、女生,无不天生丽质、外貌资质超群;再加事先刻意那么一化妆,真叫个个赛若天仙!现场惟独马宇歌例外。这时已过上午九时,现场接过考号和应试资料,也根本不容她去再想别的了。马宇歌当即决定抓紧时间,按刚发的材料赶紧准备应考。
    “试镜”要在摄像机前完成,内容两项:一是把头一天统一让每人事先准备好的1分钟自我介绍,按要求展示出来;二是把刚发的一页新闻稿,自己加头添尾,进行现场播报。这看似比较简单,可马宇歌心里明白,考题越小,内在要求越高。一字一句、一毫一秒间,全有可能被专业技术知识经验丰富的评委们挑出毛病来,马上予以淘汰。
    “12号马宇歌!”
    马宇歌应声快步进入考场,边走边微笑着,非常礼貌而又得体地向摄像机后面坐满的一排考官致意。摄影灯一齐向她打来。评委的目光,加上摄像机的镜头,一齐聚到马宇歌的双眼中来。这对考生是非常重要的考验。有人即使入场自然,此时也会渐渐紧张起来。马宇歌心情平静,脸上浮现着灿烂的笑容,开始按照要求进行自我介绍。她的每一细小环节,都被摄像机详尽地“记录在案”。马宇歌似乎天然就与摄像机镜头投缘: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她越是放松自如。评委们的眼睛亮了起来,有的开始不由自主地轻轻点头。
    此刻的马宇歌,并没有按照常理像背履历表那样去介绍自己,而是谈起了自己的一枚小胸章:
    ”大家好!你们看到我胸前佩戴的这枚胸章了吗,(双手从胸前摘下,捧到面前)它已经陪伴我走过了17个春秋。我戴着它,考上中央电视台小记者,走遍了全国除台、港、澳以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采访过党和国家领导人、老红军、著名国际人士、专家学者等等,制作了上百种电视节目,在中央台、西藏台、大连台……等一些台播出。我戴着它,来到祖国南疆,和海军的大姐姐们同吃同住一起*练;我戴着它,来到黑龙江畔的北极村,向陆军边防叔叔们学习致敬;我戴着它,来到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和那里的大师长老们,面对东海璀璨星空,畅谈大千世界;我戴着它,来到空气稀薄的西藏,和我亲爱的藏族好朋友次仁白珍顶足而眠,同盖一床氆氇。我戴着它,深入宁夏石嘴山地下110米深矿井,和矿工大哥哥们在昏黄的巷道一起采煤。我戴着它,在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与即将走完人生最后里程的老爷爷、老奶奶们深情吻别。我戴着它,6年前被特招进清华附中“一条龙试验班”,在美丽的清华园度过了我人生最美好的花季。你们知道这是一枚什么样的胸章吗?它上面有两个字,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写的“博爱”。——我坚信,只要博爱的精神点点滴滴溶入我的血液,人生必定灿烂辉煌!”
    宇歌面带微笑,目光深邃,抑扬顿挫,完全沉浸到了她所追述的那种人生境界之中。

    接下来的“现场播报”,她的试镜稿是一篇述说爱尔兰国家总理伯蒂?埃亨在中方外交部、教育部官员陪同下,2005年1月18日上午访问清华大学并作演讲的要闻报道。依照正常速度,一分半钟即可完成。难就难在其中那些生疏拗口的外国人名和特定的一些技术专业用语,同时还暗含着几处容易念白的字。其实,这正是此项考试的部分考点。而马宇歌将其处理得无可挑剔。她播报的每一句话,至尾音处,竟然能够做到因文而异,处处出彩。
    满面春风走出考场,2005年1月27日当天下午她还和所有冬令营报名参加文化课测试的各类考生一起,接受了由清华大学统一命题的语、数、外三门联考。
    2005年2月20日寒假开学之后,清华大学招生办电话通知马宇歌,她的文化课成绩高出规定录取线30分,在戏剧类(主持人)考生中排名第一。经报’清华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清华大学招生办于3月3日郑重作出决定:认定马宇歌为2005年清华大学订招的艺术特长生。
    从1996年8岁马宇歌小学三年级考上中央电视台首批小记者算起,到2005年正好9年,可谓’小女子九年磨一剑’!这位早在13岁就已经只身走遍中国大陆的传奇女孩儿,如今,终于又如愿以偿地“走进”了清华大学的伟岸殿堂。她的绚丽人生,仅在互联网上不同搜索引擎里搜索她名下的“新闻”,就常年每日不下百条,内容异常鼓舞人心。但在她的脚下,登上中国13亿人仰慕的最高学府,又恰恰是她小小人生征途中的一个新的起点!
    《课堂内外》面对面
    清华传奇少女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成功孩子背后一定藏着至少一个高人、藏着至少一种成功的教育理念。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5级本科新生兼清华大学电视台主持人马宇歌也不例外。她的爸爸就是这一教育理念的创造者、思考着、倡导者、执行者。为此,我们专访了这位幕后英雄。
    △《课堂内外》月刊高中版记者:作为宇歌的家长,在她高中生活中,您有没有对她施加过升学方面的压力? △宇歌的爸爸:举个例子吧。在宇歌高三第二学期即将高考之时,他们学校整个高三宿舍楼里,只有两个人在睡午觉,有一个就是马宇歌。我对她的“压力”早就分散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课堂内外》月刊高中版记者:您有一个生动的比喻——“素质教育是中药”。那么,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副“中药”的呢?
    △宇歌的爸爸:中药一般不像西药那样能够用了立竿见影。中药的效用发挥,通常有个细水长流的缓慢过程,但是绝对很少会出副作用。素质教育也是如此,对它绝对不能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急功近利。搞不搞素质教育以及怎样搞,是对人的智慧和眼光的一种审视与考验。实施素质教育有一个效果持续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绝对正面的,并且一般不会出现坏结果。我对孩子的教育向来只有一个准则——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对她自己,自主有用的人。所以在宇歌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保护和培养她的兴趣,尽量让她综合地全面发展。要赢得一辈子最美好的幸福人生!
    △《课堂内外》月刊高中版记者:高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叛逆期”,容易跟父母产生分歧。当您和宇歌之间产生分歧的时候,怎么处理?
    △宇歌的爸爸:我一贯的做法是要把她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我坚持认为,独立行走与独立思考对人同等重要!每当产生分歧的时候,我会先反省自己(同时我也自始至终确信教育者永远是处于主导地位的),然后暗地里偷偷地观察孩子,等弄明真相再找孩子交谈。千万不能先入为主,乱发脾气。父母与孩子之间,会沟通、能沟通,是极其关键的一环,将直接导致教育的成败。
    △《课堂内外》月刊高中版记者:在特长和学业之间,您和宇歌是如何找到平衡点的?
    △宇歌的爸爸:高三那段临近高考的复习白热化时期,宇歌受周围同学的影响,有一阵子放弃了对课外书的阅读。我坚持要她阅读。我跟她说,你准备读的那些课外书是“加油站”,看《爱因斯坦文集》,看《孙中山年谱》……能让你满怀壮志,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昂的斗志,激流勇进。而为应试目前做题,每每只能攻克一个题目,或其举一反三最多会做一大堆题,很难起到人生教育、人生激励作用。见缝插针地去博览群书,特别是看那些东西方一致认可反映人类文明成果的积极内容,并不浪费时间。但是,两相必须结合,缺一不可,否则不实。特长和学业同样如此,二者相辅相成,不能顾此失彼,不应把它们对立起来。
    △《课堂内外》月刊高中版记者:从宇歌的经历可以看出,您在宇歌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尝试从生命关怀的角度,去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了。您认为这种教育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宇歌的爸爸:人文是中国内地大江南北、上上下下当今最亟需、最紧缺的东西。我们在现时暂无可能直接改造社会,但却可以秉持人文的思想理念去培养造就自己的下一代,使其从小懂得什么是东方的“天下为公”、什么是西方的“博爱”……看到历史进步的大趋势,懂得怎样合乎世界大潮,不断追求人类文明与进步。无论孩子将来干什么,充任什么职业,她首先都是一个——人!在她向善发展、锻造自己的同时,必将更容易为别人所接纳,易与大家合作。这是当代社会生存,特别是她今后生活必备的价值观念、处世态度和起码的一小点点能力。
△     《课堂内外》月刊高中版记者:宇歌自幼以来,常被集体推举担任班级、年级、校级主要学生干部,完全凭借大家的自愿投票,一步步走来,就是对此的最好诠释吧!(来源:中国教育部关工委、中央教科所共同主办的公开发行杂志总第301期《课堂内外》月刊高中版).

TOP

看看别人的成功,其实自己真要做得到是很难的。只能羡慕。不过我会努力的.

TOP

我也觉得很不容易,否则怎么不多出几个?


要努力啊!!!!.

TOP

人生是各种各样的,主要是她走了最能表现自己的一条路。希望我们的孩子也能走对路。.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