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培训心得:做父母应该了解的15个育儿要点

培训心得:做父母应该了解的15个育儿要点

周末这两天,我对小曈说要上班,泡在浦东参加了两天的培训。第一天的培训对我来说,大
概是参加类似的活动以来最最有收获的一天,使我忍不住要赶紧把一些培训记录整理出来,
与更多的人分享。

上海是一个好地方,很多国外的华德福老师都是去了北京,再到上海,是他们计划中的一部
分,因此不需要支付额外费用,培训费用不算高。几个杭州的妈妈也来了,更早以前,还有
安徽合肥的妈妈过来。

说回培训吧,因为这两天正好不算太忙,有一些整理时间。培训的老师是一位有37年教学经
验的华德福老师,60多岁的样子,自己养育过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她的讲演配合生动的肢体
动作,让我们轻松又收获很多。

她是从斯丹纳对华德福教师提出的三个要求来分别展开的。这三个要求是:1.让想像力充满

自身;2.对真理要有勇气;3。对自我个性的成长与发展要负责任。

她主张给孩子定义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并且对孩子要有爱心,同时要保持妈妈自身的创
造力。为了大家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容易找到自己关注的问题,我分问题来整理,里面可能会
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1.给孩子制订好规则,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陪伴孩子。

  我们通常都有这样一个困惑,是把自己的全部贡献给孩子,还是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老师
明确地说,妈妈应该有自己的生活,除了陪伴孩子,还应该发展自己,并与成年朋友交流沟
通,有自己的生活。

为此,妈妈应该该孩子安排好日程,给孩子确定的作息时间,比如每天7点就让孩子上床(
在国内,我觉得可能是7:30到8点比较合适,因为大家下班到家都比较晚了。),养成习惯
,睡前给孩子讲一两个故事,唱歌,亲吻他们,关灯。做这些事情时,父母应该是全心全意

的。

她说,这样妈妈可以在孩子睡觉后有自己的生活。如果母亲觉得忧虑,没有把自己的事情做
好,这样的情绪也会传染给孩子。所以,做母亲的应该找时间发展自己,使自己从内心感到
快乐,一直以良好的心态和微笑面对孩子。

2.是否要让孩子做选择?

老师认为,小的孩子并不想自己做决定。孩子会对自己选择什么很困惑也会很不安,给孩子
太多选择孩子可能会什么都不要。这主要指食物而言。比如,早上,孩子醒来吃早饭时,对
孩子说“早上好,这是你的早餐。”和孩子一起用餐,不要问他你早餐想吃什么。和选择吃
什么相比较,孩子更愿意吃父母选好的食物。

这一点,我比较赞同,尤其是早餐。曈曈基本没有拒绝吃早餐的时候。不过中午,奶奶有时
会给他两个选择,饺子还是面条。因为都是曈曈熟悉和喜欢的食物,他对自己选择的通常都
会很愉快地吃完。

3.如何对待调皮的孩子?

老师的建议是,重视孩子,相信孩子非常出色。适当的时候,给孩子讲个故事什么的来帮助

孩子。

她自己有一个调皮的儿子,她拿儿子举例。她儿子正要往别人身上扔土,她说:“我知道你
不会扔土,你是如此出色。”“妈妈,你说得太对了,我不是要扔土。”孩子把土扔掉了。
又比如,孩子要张口咬人,她说:“我知道你不会咬人,你很棒!”“妈妈。你说得太对了
。”儿子过来拥抱了妈妈。

老师说,孩子淘气并不一定是他想使坏,做父母的要帮助孩子发现他们身上好的一面。

一次,她儿子拿笔把家里的墙上涂得乱七八糟的,她其实很生气,但她还是笑着说:“我发

现屋子里有一个涂墙的坏精灵,你快来帮帮我。”
“是的,妈妈。”
“你帮我把坏精灵抓住,放在你的口袋里。”
她儿子4岁,假装把坏精灵抓住,并扣住口袋的扣子。“你帮帮我收拾一下墙吗?”结果她

儿子很快乐和配合地和她一起收拾。

晚上睡觉的时候,她儿子说:“妈妈,你能不能帮我把所有的衣服都缝上口袋,关住坏精灵

。”结果是她儿子所有的衣服都有口袋。效果也非常明显。

当他要捣乱的时候,老师就说:“是不是有坏精灵了?”
“没有没有。”她儿子一边说没有,一边假装把坏精灵装进口袋,他要做的事情也就没有继

续了。

老师认为,这样是帮助孩子释放自己,并且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坏孩子。

4.孩子得不到想要就大吵大闹,怎么办?


老师的建议是,装作没有看到,忽视他。

一次圣诞前夕,老师发现家里的胶带不够了,要去商店买。她儿子在那里看到一个可以捏

捏发声音的米老鼠。
  
“我可以买吗?”换作平常,她可能也答应了,但当时她也很累了,就说:“不可以。”

孩子开始在地上打滚,很多人围观,甚至问这是谁家的孩子。她女儿说:“妈妈,我们是

不是该做些什么。”“什么也不要做,不要答理他。”

她直接去排队交款,大概有15分钟。儿子过了一会,不出声音了,趴在地上观察她的反应


结完账,她说:“我们该走了。”

她儿子说:“妈妈,你能不能扶我一下,我摔在地上了。”她扶他起来,回家。

此后,她儿子再没发过脾气。

这样引申到下一个问题。

5.如果你已经拒绝了孩子,是否要坚持?

老师的回答是,如果你已经拒绝了孩子,一定要坚持,不要中途改变你的主意。但要注意方

法,对孩子说“不”的时候也要微笑,并且有幽默感,不要让孩子和你有讨价还价的机会。

接前面的部分,因为太长了。

6。即便不能有更多时间陪孩子,也不要有负罪感。

培训中,一位妈妈提出,因为下班后到孩子睡觉时间不长,有时她还要加班,孩子9点睡觉

,半夜醒来还要和她玩一两个小时,这样,做妈妈的总是觉得很内疚。

我是在曈9个月以后上班的,很早以前,有很短的一段时间,我也有过类似的感觉。但我后

来觉得,曈曈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间也是非常快活的,我对他们照顾曈曈也很放心,我自

己有自己的工作,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我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陪伴他,只要孩子开心,这样

就可以了。所以,基本说来,我没有负罪感。不过如果连续两天培训,这样前后就是12天没

有休息,所以我选择周五休了一天陪曈曈。

回到话题,斯丹纳说:“有一点惭愧和羞耻感是有益的,会让你成为更好的人。”

老师说,负罪感无济于事,总说“这是我的错”,会逐渐麻痹你自己,影响你的行动。没有

人是完美的,如果你不停对内疚,对自己说很糟糕,这样情况怎么变得更好?

真正的态度应该是,你发现某一点做得不好就要去加以改变,脱胎换骨,以振奋的心情去享

受它。生活并不容易,我们时常会面临挑战,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对自己的蠢事一

笑了之就可以。

7.我们是否应该对孩子说谎?

老师的建议是,对真实的事情,不要对孩子说谎,比如死亡,要坦然面对。但对童话故事等

等,我们要保持一种态度,认可孩子的想像,不要否认它。我的理解大概是这样。

8.不要对孩子说你做不到的承诺。

老师说,作为父母,你必须言行一致,不要对孩子轻易承诺你兑现不了的事情。因为孩子对

你是完全信任的,如果你对他承诺了什么事情而又没有做到,孩子就会感到不安全,不知道

会发生什么事情。

很庆幸,我很早就了解到这一点,而且我也基本不对曈说谎。曈曈的一个小朋友的妈妈,在

她上班时总要对孩子说,我上班赚钱给你买什么什么,当然,这些东西后来都没有买回来。

她这样做是为了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但后来我发现孩子的安全感并不是很好。

9. 如何对待孩子的分离焦虑?

这一点是我补充的,因为实行下来比较有效,所以也列在这里了。就是,你走或者上班,要

把实情告诉孩子,并承诺你一定会回来,时间一长,孩子就会适应,而且照样有安全感。

曈在10几个月的时候也有这样一个阶段,看到我上班就要我抱,不让走,他奶奶也希望我偷

偷走,这样他发现以后哭两声就好了。但我觉得这样不妥。一开始我很犹豫,因为他奶奶很

反对我这样做,但后来我还是坚持说:“妈妈上班了,晚上见。”就这几个字。临走一定要

对他拥抱并亲吻的。他一开始也不适应,也哭一会,时间一长,后来就非常适应了,而且很

开心地和我说再见,因为他知道我还会回来。

想起我小时候都有这样一个阶段,妈妈偷偷走掉,把我们扔在家里,不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事情。有一次爸爸妈妈要去看戏,一开始说不去了,结果趁我睡着后走了,我醒来家里黑咕

隆咚的,吓得要命,还好是那时住在我家的一个手艺人回来了,把我抱到邻居家。那时也就

几岁,可记得特别清楚。还有其他的类似事情。感觉并不好。


10. 关掉电视!

关于电视对孩子的危害,已经讨论很多了。那天老师提到美国一个新的研究就是,看电视会

影响大脑中部主管艺术这部分的发育。如果长期看,可能这部分发育会萎缩或者不能发育。

另外,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两岁前的孩子尤其不要看,孩子的大脑发育需要户外活动。2-7岁顶多一周一次,一次时间

不要太长。孩子高中后可以用电视或电脑,因为可以查资料文献什么的。

很早以前,曈曈不到1岁的时候,我给看过一段时间,那时并不了解。原因是那时我上班了

,但没给他断奶,所以他宁可饿着也不要吃饭,为了哄他吃饭,我们给他看一段,不超过20

分钟,吃完就光。后来断奶后,他吃得很好,我们再也不给看了,他也没有不适应,所以到

现在也都没看过,他也无所谓。因为已经过去了,我也不要后悔。现在我知道了,所以不给

看。他爷爷奶奶也很配合,在曈曈在家玩的时候不看,只在他睡觉的时候看一会。对老人来

说,可能很无聊或孤单,一点不看也不现实,那就只能在他不在家或睡觉时看。我们一起看

的一个节目只有天气预报,播完上海就关掉,也不是天天看,偶尔的。

一天的培训加上翻译的时间,却给了我们很丰富的信息,总结起来,翻一下笔记,几乎每一

句都是非常经典和独立的观点,我真是从内心非常非常地感谢Margaret老师,也很遗憾因为

自己英语不好,不能也没有勇气和她做直接的沟通。不过我对自己定了任务,也相信以后会

有机会向这样一位非常有魅力的老师请教。


未完,有人顶贴再发后续内容。整理很辛苦,需要点鼓励哈。

以下是我整理的第三部分的培训内容。

11.父母要培养自己的幽默感。

其实要说的事情和这个主题并不相关,但又有一定联系。很早前,我在一本书上也看到,说要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其实,这对父母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在现实的压力下,估计往往很难幽默得起来。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偶尔的或时常的幽默,能让我们放松且大笑,心情更愉快。跟幽默的朋友交往,你或许也会很放松也变得幽默。孩子有幽默的父母,何尝不是如此呢?

老师讲她在北京的时候,住在别人家里,大人都在讨论问题,主人的小男孩要看电视,她不想让他看,拦在电视前。男孩作势要打她,她也对男孩做出同样的姿势,男孩换姿势,她也换同样的姿势,且一直面带微笑。最后,男孩对她笑了,且不再要看电视。当时,老师现场的表演,让我们忍俊不禁,哈哈大笑。我们也能想像到她说提到的场面,太好玩了。

12.让你的行为变得有模仿价值。

我们可能已经注意到,孩子从书里或者电视里学到什么东西,就会在现实生活的玩耍中加以模仿。是的,小的孩子就是在模仿中成长起来的。比如,你对他大声叫,孩子可能也会大声叫。这样的模仿可能会持续到7岁。

而父母或家人是孩子模仿的第一环境。所以,老师认为,做父母的应该让自己的行为变得有模仿价值,由此,父母需要照顾好自己。特别是妈妈,把全身心都扑在孩子身上。老师认为,妈妈应该找时间和成年人相处,让自己的思维一直保持清醒,不要让自己的智力也降低。

模仿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曈曈以前发不出很尖利的声音,但有一天,我发现他会了。我问是怎么回事,他说,这是在学地铁叫。因为曈曈很喜欢地铁、火车,总假装自己是一号线或三号线,且自报站名并学开门、关门的声音。我后来注意到,的确,上海的老式地铁的确是这样尖利的警告关门声。我在三联上也看到有读者提出这个问题,能否换更悦耳一点的声音。后来新的地铁声音好一些了。所以我对曈说,现在的地铁不是这样的声音了,改天我带你坐新地铁体验一下。这个承诺,我还没兑现,会及早兑现的哈。

我要说的是,孩子的确会模仿他接触到的很多感兴趣的事情。比如我在家的时候,周末都是我做饭,所以曈也很喜欢模仿做饭。这样看来,其实这并不是女孩子的专利,而是孩子受周围的环境使然。

13.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老师认为,应该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做家务,即便他可能会把事情弄糟,也应该给他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和你一起做饭、做菜、做卫生,进行家庭合作,不仅让这样的好时光非常充实,也会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有助于独立,且对孩子的团队合作等非常有帮助。

老师说,在她家,4岁的孩子都有自己固定时间的固定小工作,当然也是他可以做到的,比如给花浇水什么的。她特别提出,孩子能做的事情,大人千万不要代劳。但你可以提醒孩子:“我需要你帮我去做什么事情。”孩子通常都会很快乐地做。

老师给孩子还制订了表格,这个月每人要做的事情是否都做了,如果不错,投票选择一个奖励,比如去一下高级餐厅或去动物园,等等。她的孩子,12岁以后就是自己洗衣服、做饭了。不过有些原料什么的可能需要父母为孩子准备好。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老师特别提到,亚洲国家父亲在孩子教育中的缺位,这些方面,她建议都要让父亲参与进来。

14.父母就是父母,不是朋友。

这个观点,老师非常强调。她说,母亲就是母亲,不是朋友。如果你现在是母亲,孩子长大后会依然尊重你,如果是朋友,有可能他会背叛你,你会觉得失落。

从另一方面,因为我在相关书籍中看到,有的父母把幼小的孩子当朋友,对他们诉说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让幼小的孩子失却了童年,过早地承担了成人的责任。这样的孩子在长大以后都有一些心理障碍,这样对孩子也是不公平的。

这个话题,要展开理解,有很多需要讨论的地方。我只想说一点最简单的,即父母在尊重孩子之外,还是要保留自己的权威。比如,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坚持自己的主意,“事情就是这样,没什么好商量的。”但说这些话时,你一定是要带着微笑的。

15.自己的成长经历不要投射到孩子身上。

不要让孩子觉得是他自己的问题造成了母亲的问题,母亲应该学会如何调适自己的心情和状态。这也和斯丹纳的第三点有一定联系,即做父母的要感觉敏锐一些,感知自己的职责所在。

做父母的应该多对自己进行观察,观察自己的反应如何影响别人,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可能对别人造成的影响。我觉得,这一点不仅适合对孩子,也适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应用。

要注意自己的自我可能和别人的自我发生的冲突。对自己有所约束并尊重每味个体。每个人都可以保持个性的独立,但不可以控制别人的想法。

相信你对优美事物带来的美好感情会辐射给孩子,让孩子心情愉快。


最后贴一首我昨天刚看到的好玩的童谣。

一只老鼠咬花生呀,
嘎吱嗄吱咬花生;
二只老鼠剥皮蛋呀,
晰沥索落剥皮蛋;
三只老鼠喝香油呀,
咕噜咕噜喝香油;
四只老鼠啃笋干呀,
吧唧吧唧啃笋干;
五只老鼠嚼肉皮呀,
切磕切磕嚼肉皮;
六只老鼠抽香烟呀,
扑扑扑扑抽香烟;
七只老鼠摆酒席呀,
哟哟哟哟摆酒席;
八只老鼠来猜拳呀,
石头剪子和花布;
九只老鼠喝醉酒呀,
没醉没醉我没醉;
十只老鼠舔饭碗呀,
啧啧啧啧舔饭碗;
走来一只大花猫呀,
妙,妙,
十只老鼠全呀么全完蛋!


[ 本帖最后由 norya007 于 2007-3-13 10:04 编辑 ].

TOP

因为有妈妈对此次培训有过兴趣,自己顶一下,希望她们可以看到。.

TOP

好贴!帮LZ顶, 感谢LZ培训经验和大家分享。.

TOP

写的很好,很有帮助啊...辛苦了..

TOP

很有帮助,辛苦了。我现在带孩子的方法大多是从各种书籍或网络文章上看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操作的。楼主的这篇文章对我很有启发,谢谢!.

TOP

有不错的文章,谢谢!.

TOP

等一下,很不错。.

TOP

非常感谢!!.

TOP

谢谢!很有用.

TOP

让我GGPP关掉电视恐怕做不到.

TOP

不错!很多地方值得借鉴!
辛苦了.谢谢!.

TOP

一篇看了受益的文章.

TOP

谢谢lz的分享!.

TOP

.

TOP

.

TOP

看到大家有收获我最开心了。



草根提到的问题,其实是比较难,因为我有朋友的公婆也是如此,为此她的公婆还向我抱怨,我说我家公婆就不在孩子在客厅时看电视。

孩子睡觉,或者一个带孩子出去或到另外的房间,另外一个看电视,这样也可以吧。对老人来说,是比较难,但好好沟通,相信会有进展。.

TOP

我孩子从小跟GGPP一起住,不跟我们住的,这一点我自己是有些愧疚的,因为一直觉得带孩子太辛苦,会失去自我,既然PP愿意带,我就交给她了,一带就是5年。
我GGPP白天操持完家务,晚上唯一的消遣就是看电视看报纸,这点无可厚非,我也不好意思打破他们的生活规律,而且年纪大了听力不好,喜欢把电视开得很响,我心疼女儿的小耳朵受不了,跟LG提了几次,LG却说:没关系的。。。
现在孩子快上小学了,我也明显感到了时间的紧迫,所以晚上去PP家吃完晚饭就把孩子带到客厅里(客厅里没有电视机),把门关起来,陪孩子读书,讲故事。。。然后再回家。但我每周总有一两次不能回家陪孩子,孩子就跟着PP看一晚上的言情片.

TOP

你不在家,也可以让爸爸陪孩子玩啊.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