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5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全国竞赛获奖情况,华师二附中、复旦附中、上海中学 遥遥领先啊

全国竞赛获奖情况,华师二附中、复旦附中、上海中学 遥遥领先啊

可以看看这个网页上的名单

http://www.chsi.com.cn/mdgs

全国竞赛获奖情况,华师二附中、复旦附中、上海中学[排名分先后]遥遥领先啊......

高考成绩不错的建平中学、实验学校等,貌似极少在全国大赛获奖 .

TOP

很正常啊

四大名校嘛
上实,建平是第二档高中.

TOP

四大名校,招了很多初中竞赛得奖的孩子,这些孩子到高中拿奖很正常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lilyma 于 2007-8-13 18:54 发表
四大名校,招了很多初中竞赛得奖的孩子,这些孩子到高中拿奖很正常啊!
恩,生源本来就不错哈.

TOP

1994年建平中学的张健获得了第35届IMO金牌!相信他为建平系列学校声誉的确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不知道咋整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上海赛区的三等奖都很难找到建平中学几个字。建平中学总不能说他们生源不好吧?

[ 本帖最后由 wood 于 2007-8-13 21:2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wood 于 2007-8-13 21:20 发表
1994年建平中学的张健获得了第35届IMO金牌!相信他为建平系列学校声誉的确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不知道咋整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上海赛区的三等奖都很难找到建平中学几个字。建平中学总不能说他们生源不 ...
可能不太重视竞赛。。。。。。.

TOP

建平校长那天开会倒是说起过的,说他们的师资是一个优秀的整体,所以高考的名次是蛮好的。不过可能家长也了解了,建平直升清华等大学的不多,这个主要是和竞赛得奖有关系的,建平单个的老师可能不一定比得过,但是整体的话就会很好。
这个不是原话,原话我是记不住的。
当时我是这样想的,竞赛只是个别孩子的优势,是指某个方面确实有天赋的孩子。如果靠题海做出来的竞赛手,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不就成了做题的机器了。
所以有天赋的孩子值得祝贺,一般的孩子也不一定就不优秀了,我是这样理解的。.

TOP

金牌有啥用啦,我以前的上的那个初中,延吉中学,都有2金1铜,但当时报初中的时候没人因为这个原因才去报名的。
后来初升高的时候还是放弃直升去考复旦附中了。如果留在延吉的话,高考很可能是前三名(当时我是上海高考理科的第十名),只是为了升学作用的成绩到线就可以了,但复旦附中给我的眼界要远远大于成绩的价值。.

TOP

引用:
原帖由 deluxe 于 2007-8-14 08:05 发表
金牌有啥用啦,我以前的上的那个初中,延吉中学,都有2金1铜,但当时报初中的时候没人因为这个原因才去报名的。
后来初升高的时候还是放弃直升去考复旦附中了。如果留在延吉的话,高考很可能是前三名(当时我是 ...
不过,复旦附中的竞赛成绩满不错啊 .

TOP

全国竞赛获奖是综合因素

其实,一个学生能获得哪怕是上海(省级)赛区一等奖,都不完全是学校的功劳。我的孩子在上外附中,是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2003到2007中间出了3、4个一等奖,但并不能说明上外的化学教育能力。所谓综合因素:
1、社会教育。五大竞赛在上海都有培训点。比如,化学是在化工学会(科学会堂内)。上海市的一等奖基本为培训点所垄断。华二再强,也强不过化工学会的师资团队,(有五个教授)。竞赛所学内容几乎全部是大学课程,化学分有机、无机、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核化学)等五门课程。
2、学校。三大名校的教育力量毋庸置疑。在各个教育点都有他们的金牌教师。学校所创造的教育氛围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上外附中高中组的梁金纯老师为了选拔苗子,甘愿担任初中老师;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姚子鹏每周为上外附中6、7个孩子上小课,才使一批孩子很快进步(05年6人全部获奖)。
3、个人的努力。竞赛之路是一条不归路,大部分孩子弱化了其他课程的学习,其风险可知。他们所承受的压力远远大于高考。此处就不说了。
补充一句:与直升有关的竞赛手,与题海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了。
.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7-8-14 10:16 发表
其实,一个学生能获得哪怕是上海(省级)赛区一等奖,都不完全是学校的功劳。我的孩子在上外附中,是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2003到2007中间出了3、4个一等奖,但并不能说明上外的化学教育能力。所谓综合因素:
1 ...
再加一点:4.个人有这方面的天分和特质.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7-8-14 10:16 发表
其实,一个学生能获得哪怕是上海(省级)赛区一等奖,都不完全是学校的功劳。我的孩子在上外附中,是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2003到2007中间出了3、4个一等奖,但并不能说明上外的化学教育能力。所谓综合因素:
1 ...
嗯,真的是内行说内行的话哦!
.

TOP

华师大二附中本来就是走理科竞赛路线的,和很多其他的学校都不一样。对别的学校来说,拿到奥林匹克物理奖、数学奖、化学奖等等奖项算是几年才有一个的事情,但是这所学校基本上每年都有人得奖。复旦附中的话文科就比较强筋,就像家有考王说的,并不说明这都是学校的功劳,应该说我们现行教育体制决定的。这些学校在初中招生的时候,基本上就把一大批竞赛好苗子笼络旗下,华师大二附中曾经有一个叫刁晗生的男生,得过多少数学大奖阿~~我相信市北的人都知道这个孩子,这个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在数学方面显露出不一般的特质,初中拿奖拿到手软,最后到华师大二附中自然也是拿到各种各样的奖项,最后报送清华还是北大我忘了,不过这个男生去了一年就申请去国外大学留学了(剑桥还是麻省理工,反正很好的学校)。有的时候想想,我们的高中真的在为别人培养人才,很多得奖的学生在保送进北大清华一年之后就立马申请到国外了~~话题扯远了。当然也不能否则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在竞赛方面的强大,因为他们的定位不同。
再说上实、建平这些学校,不得到竞赛奖项并不说明这些学校不优秀,只能说大家的发展方向不一致。上实是为早慧少年而开设的“特殊学校”,10年学完12年本来就不容易。建平是浦东的老牌名校,也是在老校长冯恩洪的带领下,才把这块牌子打得震天响,他的领先在于他的很多教育理念都比很多学校领先,并不单单是他的竞赛奖项~~我们都说看一所学校不能只看高考成绩,同样的也不能只看竞赛成绩,最重要的还是学校的理念适合孩子的成长~~~.

TOP

回复 #13 西西 的帖子

真是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
我同事的侄子,轻轻松松的学习,打篮球,上海市的物理竞赛还总是拿奖,真的,学生的天资也是很重要的。.

TOP

楼上两位有道理的。
另外,竞赛毕竟是少数人的事。.

TOP

上面几位都有道理啊.

TOP

生源最重要。.

TOP

DULEXE,眼界,
到一定的层次,就不仅仅是分数了,^_^!.

TOP

看了没看懂,是不是上了这上面保送生的名单就能保送了?那初中生获奖的呢?能保送进重点高中吗?要能这样我开心死了,我家参加的比赛倒是在这上面,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不过这次只得了全国第四,要第三就能保送了???我得回家叫他加油去。

[ 本帖最后由 狗儿妈 于 2007-8-14 18:1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狗儿妈 于 2007-8-14 18:15 发表
看了没看懂,是不是上了这上面保送生的名单就能保送了?那初中生获奖的呢?能保送进重点高中吗?要能这样我开心死了,我家参加的比赛倒是在这上面,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不过这次只得了全国第四,要第三就能 ...
恭喜你家宝宝啊,竞赛这么厉害.

TOP

回复 #19 狗儿妈 的帖子

不得鞭打快牛!.

TOP

LZ讲的是一种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在升学时,初中的竞赛高手们几乎都被这三所学校瓜分掉了。

是名牌学生造就了名牌学校。

不可否认,在三校里有很多名师。可即使是名师,如果没有好的学生提供给他,依旧难为无米之炊。

三校应该承担的责任,不是内战内行,而是要力争使自己的学生打进国家队,为上海争光。
.

TOP

回复 #22 老姜 的帖子

同意老姜的说法。

非三校的名师只能捡废铜烂铁之炊了。不妨也有为中国争光的人。.

TOP

还是多关注平均水平
毕竟得奖的是极少数!.

TOP

上海中学的高考平均水平一直是上海市第一

上海中学的高考平均水平一直是上海市第一,他的竞赛成绩也不错。
看看上中的竞赛选手各科发展也很均衡,许多时候学校的教育理念也很重要!.

TOP

回复 #22 老姜 的帖子

同意!自己再上一个层次,腾点空间出来。.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