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本市试点创新素养培育实验

本市试点创新素养培育实验

本市试点创新素养培育实验
双课制为“尖子生”开小灶

------------------------------------------
www.jfdaily.com  2008-4-9  稿件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为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今年本市将首次试点“创新素养培育实验”,9月起在上海中学实施,培养一批具有良好创新素养、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的学生。

  打破培养旧模式

  日前,上海中学获市教委批准,学校自主招生比例从去年的10%提高到25%,增加50名自主招生名额,以选拔一批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工程学等学科领域有兴趣的优秀应届初中毕业生。
  “优秀创新人才覆盖到各个领域,但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不是简单的竞赛生培养。”上海中学唐盛昌校长介绍,“目前一些学校对尖子生的培养存在误区,注重学生的竞赛奖项,却忽视了其他学科、素养的培养,几年后这些竞赛生都报考其他专业,并未成为该领域的创新型人才。”
  为突破“尖子生”选拔再加工的旧模式,上海中学将率先试点这一项目,今年,学校首先试点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工程学含机器人等六个学科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今后,学校还将推广到文科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

  奖项非必要条件

  昨天,很多家长在上海中学的网站上看到这个项目后,纷纷致电本报教育热线(63527488)咨询,什么样的学生可以报考?
  据悉,该项目要求学生品行端正,热爱科学,身体健康,学习能力强,心理素质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优秀;各科均衡发展,学习成绩名列学校前茅,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理科学习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各科均衡发展,学习成绩优秀,在数理化竞赛中获市级等第奖或在科技创新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获市级等第奖。
  “即便学生没有竞赛奖项,但具有创新素质,也可以报考该项目。”唐校长补充道。

  数理化双语教学

  唐校长介绍,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获得市教委的批准可以自主设置课程。目前,学校已经为这些学生设计好课程模块。
  在基础学科方面,这些学生的数理化学科实行“双课本”制,一本是上海版教材,一本是国外有影响的学科原版教材,任课教师将用英语授课;针对每位学生,学校还分别设立专门课程,并与交大、复旦等大学、科研院所形成共同培养机制,大学教授、科研院所专家与研究员将到校主要承担实验班的专门课程与探究课程的教学,这些院校也将向实验班的学生开放相应的实验室。另外,学校还提供不低于500门的课程科目与模块供学生选择,提供1—3门双语授课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发现学生的潜质。

  社交能力受重视

  针对部分学校对尖子生培养方面重学科教育,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心理方面教育引导的现状,上海中学在培养这些创新人才时,更重视对他们进行德育养成方面的教育。
  “学校在进行选拔学生时,就邀请心理学教授对学生进行测试,并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对学生高中三年的心理情况进行跟踪测试。”唐校长介绍,学校将为这些学生提供丰富的文体活动,培养一些社会活动力强的创新人才。
作者: □晚报记者杨玉红报道.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