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1234
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很想结交一些新上海人朋友

很想结交一些新上海人朋友

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冠以“新上海人”的称呼,好像好事者还定义新上海人是身份证号码非3101开头的上海户籍人。
其实有无上海户籍,但我们确实是想当于移民到上海,在上海,安家了,孩子在这里上学了,
我们热爱这所城市,为这个城市贡献,也享受这个城市的便利与工作机会,也期待与这里的人们荣辱与共。
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确实要比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要多一些,社会圈子也很小,所以,我是很希望认识一些
新上海人的家庭,共同探讨解决我们所遇到的与本地上海人不曾面临的问题。
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的想法。
年前,我没有回老家,发现有一些新上海人也跟我们一样,孩子小,交通不便利,所以在上海过年,相比上海人,
我们过年确实冷清了点,不是嘛?


group670535@msnzone.cn  建立了一个群,有兴趣的加入噢

qq群:  76385649


[ 本帖最后由 lyx902 于 2009-11-20 11:03 编辑 ].

TOP

帮顶 ,因为我也有同感。
虽然在上海也有好些年了,但始终不能像在老家一样,朋友亲戚多多。每逢过节,难免暗自神伤一下,尤其是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回家过年。.

TOP

回复 1#lyx902 的帖子

同感。在上海有20年了,还是没有根的感觉.

TOP

老上海人过年也冷清的,很没劲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sandyshang 于 2009-11-4 10:42 发表
老上海人过年也冷清的,很没劲的
我认识的上海人都走亲戚的,还是很羡慕的,或者兄弟姐妹一起吃饭什么的。.

TOP

同感,捂捂手。我们从读书在上海,到现在快二十年了,还是像没有根的浮萍。有了上海户口觉得和上海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以前读书的朋友同学大多不在身边,自己活动的圈子还真是小得可怜。.

TOP

是啊,户口不代表生根的,有房子也代表的,重要的希望有个不错的生活圈子,所以要努力的找朋友哦。.

TOP

最大的感受就是: 要办事托个人的话(比如给孩子找个好的学校 ), 找不到亲戚同学帮忙, 而在老家就不一样的!.

TOP

同感.

TOP

我是新上海人。希望大家可以成立个联盟。.

TOP

回复 5#lyx902 的帖子

看到同事要么回爸妈家蹭饭,要么兄弟姐妹聚餐,要么和老同学喝茶聊天,很羡慕的,我们只有偶尔过年过节回家和父母姐妹相聚,和老同学偶尔相见,有心事时也只有自己化解.

TOP

我也是新上海人。来上海很多年了,一到周末就无处可去。.

TOP

我也来报道!.

TOP

报到。申请个“新上海人”圈子吧,或者叫“硬盘”圈子.

TOP

申请圈子要什么条件啊,还不知道呢,我打算建立一个MSN群,不知道有参加的没有.

TOP

我也希望有个圈子,讨论一下共同遇到的问题,
或者一起吃吃饭啊、聊聊天啊、做运动啊
或者一起亲子游的.

TOP

group670535@msnzone.cn  建立了一个群,有兴趣的加入噢

新上海人定义为“新从外地或海外来沪工作、生活,已取得上海户籍、居住证,或已在上海居住、工作多年,有正当的职业和稳定收入,并把上海作为长期居住和生活地的特定人群”。


[ 本帖最后由 lyx902 于 2009-11-4 17:27 编辑 ].

TOP

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

—————————俞吾金教授在东方电视台的讲演(节选)—————————

    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主要是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一是生存观念,即如何生存在世界上;二是发展观念,即如何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三是品位观念,即如何过一种有质量的生活;四是公共观念,即以何种方式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俞吾金
    我是研究哲学的,从表面上看,哲学与我要做的这个讲座的内容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其实,哲学正是以人、生活世界和生活观念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真正的哲学总是和日常生活结伴而行,总是在我们的生命遭际中不期而至。所以,从哲学上来探讨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并不是不合适的。

    要探讨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必须先搞清楚以下两个基本概念:第一,什么是“新上海人”?按照我们的看法,“新上海人”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人。在新上海人中,既包括原来的上海市民,也包括移民进来的上海人;既包括年纪较大的、观念相对保守的上海人,也包括以“小资”或“新人类”自居的、观念比较前卫的年轻上海人。第二,什么是“生活观念”?我们认为,“生活观念”也就是人们关于生活的各种感觉、经验和理想的总和。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主要是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一是生存观念,即如何生存在世界上;二是发展观念,即如何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三是品位观念,即如何过一种有质量的生活;四是公共观念,即以何种方式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要言之,我们所要探讨的中心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的生活观念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TOP

新上海人的生存观念

    人们常说:“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并不只是为了吃饭。”这里说的“吃饭”也就是生存问题。生存观念是生活观念中的基础部分,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在计划经济的生活模式中,虽然每个人都有“大锅饭”可吃,但一切都是按计划规定好的,这样的生存方式很容易造成思维和行为上的懒惰。改革开放以来,“旱涝保收”的“单位人”变成了充满风险的“社会人”。于是,生存意识的重要性就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凸现出来了。上海人向来以“精明”、“头子活络”著称,尽管这些特长受到计划经济的压抑,但并未消失。随着中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转轨,新上海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普遍自觉地确立起新的生存观念。一般说来,新上海人的生存观念是:获得一个薪水比较高、工作比较轻松的岗位,自己生活得比较舒适,也能为家里做一定的贡献。虽然这种生存观念缺乏叱咤风云的激情和高度,却有着小家碧玉般的温馨和现实感。新上海人的生存观念主要蕴含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定位意识。我们这里说的“定位意识”指的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一个人如何确定自己的生存位置和生存战略。首先,新上海人都有强烈的自我定位意识。他们会认真地分析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态势,分析蕴藏在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种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分析自己的天赋、条件和能力,从而给自己确定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并制定出达到这一目标的相应的生存战略。其次,新上海人中的成年人总是苦心孤诣地为子女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定位。他们废寝忘食地了解各种必要的信息,孜孜不倦地研究子女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努力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节衣缩食,含辛茹苦地让子女接受各种业余教育,千方百计地启动各种关系,为实现自己给子女所确定的生存位置和生存战略而奋斗。再次,新上海人也把这种清醒的定位意识贯彻到对任何一个群体、任何一家公司的生存战略的思考上去。在他们看来,没有清醒而明确的定位意识,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会在生存活动中陷于失败。由于这种定位意识特别强烈,不少新上海人成了市场经济的成功的弄潮儿。

    二是风险意识。我们这里说的“风险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风险有清醒的意识。人生既是充满机遇的,也是充满风险的。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尤其是在变动不居的市场生活的背景中,各种意外的事情,如资金流失、企业破产、工作变动、下岗待业、家庭婚变、蒙受欺诈、出国谋生、意外伤害等都可能发生。一般说来,新上海人的风险意识都比较强。一方面,他们普遍地对生活中可能不期而至的磨难有心理上的准备,因而未雨绸缪,或者在银行里存下一定数量的钱,以供不时之需;或者量力而行,购买相应的保险,在紧要关头可以助一臂之力。另一方面,当意外的变故,如突然下岗这样的情况发生时,他们也不会惊慌失措,而是“既来之,则安之”,竭力调动各种社会信息和资源,寻找适合于自己实际情况的新的生存空间和新的工作岗位。

    三是理财意识。我们这里说的“理财意识”也就是指新上海人的“经济头脑”。新上海人普遍地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的生活模式中,即使一个人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但如果缺乏财商,也是不行的。新上海人在理财方面是十分精明的,他们总是“横算竖算”,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口上去。首先,他们千方百计地把家里积累下来的有限的钱盘活。其次,他们善于把亲戚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上下级关系等作为资源加以开发。这样做难免被人指责为实用主义,但在市场经济的生活中似乎也无可厚非。再次,他们努力把自己的消费行为转化为投资行为。比如,为了自己居住而去买房当然是一种消费行为,但不少新上海人也竭力把这种行为转化为投资行为。所以,他们在下决心买房前,会深入地分析以下种种因素,如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走势、该房子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该地段的房子升值的可能性等等。最后,最能见出他们理财方面的精明的是对子女教育上的投资。他们几乎无例外地把子女理解为“绩优股”,希望通过高投入得到今后的高回报。以上三种意识是上海人在严酷的市场经济中认真琢磨出来的,是打着他们生命和鲜血印章的宝贵的生存经验。.

TOP

新上海人的发展观念

    新上海人不但努力使自己适应市场经济的生存方式,而且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发展观念,即积极地创造条件,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与在计划经济生活中一筹莫展、“精明而不高明”的老上海人不同,新上海人大多有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只要能力和条件许可,他们就不会停留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状态中,而是努力推进自己的事业,“把蛋糕做大”。新上海人的发展观念主要蕴含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机遇意识。对于老上海人来说,机遇之窗永远是封闭着的,因为计划经济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而对于新上海人来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常常会提供许多意想不到的机遇。新上海人的机遇意识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城市发展目标中找机遇。比如,有个成年的上海人这样盘算:上海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今后涉外旅游必定会大发展,从而会需要数量可观的涉外导游。基于这样的考虑,他决定让女儿往这个方向去努力,所以要求她学好英文、法文、日文、历史、地理和文化,并为她寻找相应的进修学校。其次,从公关中找机遇。新上海人在交往中不喜欢“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而喜欢“平时下毛毛雨”。他们常常通过业主协会、文化沙龙、专业培训班、研究生班、企业家联谊会、周末度假、品茶、喝咖啡、打保龄球等各种管道,扩大关系户,发展新朋友,甚至把公关搞到境外、国外去,以创造机遇,扩大自己的事业。再次,从技能中找机遇。众所周知,电脑、外语、汽车驾驶乃是现代人生活中的“基础技能”。不少新上海人认为,“舍不得孩子就套不住狼”,宁愿自己花钱去学电脑程序设计、外语口译、汽车驾驶等技能性的课程,以便为今后的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总之,新上海人的机遇意识特别强烈,他们不为现在而活着,而为将来而活着。

    二是深造意识。在市场经济中,新东西层出不穷,需要不断加以学习和了解。许多大学毕业生在上海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的业务已经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他们通常会重新“回炉”或“充电”,重返学校去深造。有些人珍惜已有的那份工作,利用业余时间进修,“零存整取”,奋斗了几年,终于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些人干脆“考研”,集中精力深造,毕业后另谋高就;也有些人不惜把数年来的积蓄花掉,到国外名牌大学去进修,然后再“杀”回上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出来。因这种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业余学校、学习班、进修班、研讨班在上海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发展起来,形成了一道新的文化景观线。

    三是跳槽意识。在计划经济中,人才是单位所有,老上海人就像螺丝钉一样被拧在固定的地方,无法施展聪明才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新上海人的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不愿意“吊死在一棵树上”,而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要有更好的地方可以发挥作用,随时准备跳槽。如果所在公司效益很差,甚至有破产的可能,他们决不会心甘情愿地充当“泰坦尼克号上的乐师”;如果所在公司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难以施展才华,他们干脆扔下一句“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另谋高就去了;如果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客户关系,也不会满足于永远做“小三子”的生活方式,而是想方设法,自己办公司,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出来。一般说来,跳槽已成为新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年轻人尤其如此。

    总之,新上海人已经告别了老上海人那种“随大流”、“求稳怕乱”、“小心谨慎”、“出头椽子先烂”等保守心态,只要认准机遇,就会大胆地去实践。新上海人有顽强的进取意识和敢闯、敢创造的发展观念,他们总是不遗余力地追求着自己梦想和抱负的实现。.

TOP

新上海人的品位观念

    什么是“品位观念”?这里说的品位并不是指贫富的等级,而是指一种高质量的、内涵丰富的生活理念和生活品格。新上海人的品位观念主要蕴含着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时尚意识。如果说巴黎是法国的时尚之都,那么上海就是中国大陆的时尚之都。不用说,时尚是上海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品位离开时尚,就像鱼离开水一样。首先,在新上海人的心目中,淮海路永远是上海的“时尚之街”。在淮海路上,无论是大型超市的装饰,还是现代橱窗的布置;无论是最新时装的展示,还是名牌商品的罗列,丝毫不逊色于西方大都市。新上海人学得快,也追踪得快。其次,新上海人的时尚意识还通过装帧漂亮的杂志、电视和电台的节目、别出心裁的广告和使人耳目一新的服装秀散布开来,许多广告语竟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禅。再次,青少年成了时尚追求的先锋。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甚至还不能独立生活,但已一身名牌。新上海人对时尚的追求似乎有着一股永不消逝的动力,这种动力使上海的变化日新月异。

    二是宽容意识。这里所说的“宽容意识”指的是生活理念上的宽容与大度。上海是一个国际性的城市,即使是老上海人,也一直以“眼界宽”、“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自诩,但他们比较熟悉的是旧上海的生活方式,而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上海人则在胸怀和意识上显得更为宽大和宽容。首先,他们对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采取理解和容忍的态度,决不在背后“说三道四”,轻易批评自己不了解或不喜欢的生活现象;同时,他们也信奉“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或“没有免费的午餐”,既保持着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兴趣,又不会轻易上当,被人“当冲头斩”。其次,他们对思想文化艺术方面的各种新思潮、新作品、新术语和新人物保持着经久不衰的兴趣和热情,甚至对自己不理解的东西也努力去适应。法国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在上海演出时观众爆满的景象就令人感动。再次,在他们的宽容意识中还融入了种种幽默感。新上海人见多识广而又思想活跃,所以他们的幽默感总是源源不断地喷涌出来,使他们的生活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和高雅不俗的品位。

    三是潇洒意识。如果说,老上海人由于住房、工资等各方面的原因而潇洒不起来的话,那么,新上海人则把潇洒视为有品位的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新上海人普遍信奉“努力工作,尽情享受”的生活信条。在工作时,他们既有独当一面的“大将风度”,又能埋头苦干完成各项任务;在休闲时,他们也决不瞻前顾后,拖泥带水,新上海人玩起来也很投入,很认真。他们把公事和私事区分得清清楚楚,既不愿意做“工作狂”和“苦行僧”,也不愿意成为普希金笔下的无所事事的奥涅金。另一方面,他们的潇洒还表现在对超越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上。在新上海人中,有些企业家、商人特别喜欢和文化人交往,甚至进研究生班深造,目的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为了破解人生之谜。.

TOP

新上海人的公共观念

    “公共观念”是指新上海人对公共事务的关切和参与。新上海人的公共观念主要蕴含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环保意识。这里说的“环保意识”内容比较丰富。一方面,新上海人对生态环境有自觉的保护意识。他们不但把家里装修得像“五星级宾馆”,而且也越来越关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他们不但热心地向有关方面提出环保的动议;而且也与一切漠视环保的现象作斗争。有位大学教授,他的双胞胎女儿刚过10岁,搬进一个高级住宅区后,两个女儿发现电梯角落里放着一包无人过问的垃圾,马上写出一张小字报,呼吁全体住户讲究文明,共同保护环境。小小年纪就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新上海人的环保意识还表现在他们对社会公正的维护上。在上海,无论是在马路上,交通工具上,还是在其他场合下,两个人或几拨人吵架,只要一方不讲道理,听众中马上会杀出“第三者”来打抱不平。大众传媒的“老记们”更是打抱不平的行家里手。文汇报曾开设的《道德法庭》专栏、新民晚报开设的《蔷薇花下》及《岂有此理》和《岂有此事》等专栏,实际上都是打抱不平的专栏。这里说的“打抱不平”,并不是旧时的江湖义气,而是主持公正、维护社会秩序的新风尚,体现出新上海人对环保意识的更全面的理解。

    二是志愿者意识。人们常说上海人是“经济动物”,这种看法显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实际上,大多数新上海人对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抱着积极参与的态度。比如,在上海市区的交通要道上,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已退休的、戴着臂章的老年志愿者。他们栉风沐雨,自觉地维护着交通秩序,精神感人至深。又如,无论是在APEC会议期间,还是在漫长的申博期间,都有大量青年志愿者主动请战,参与工作。他们高效的工作能力和忘我的奋斗精神赢得了交口称誉。尤其应该提到的是,从“非典”流行以来,上海各医院和医学院的白衣战士都主动请缨,要求以志愿者的身份到最危险的地方去经受锻炼。把健康和安全留给他人,把危险和劳累留给自己。这里不一定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生死诀别,却有着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伟大情怀和志愿者忘我牺牲的崇高境界。

    三是参政议政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生活变得越来越开明,新上海人不再有参政议政的顾虑了。此外,由于不少市民有炒股或其他投资行为,所以对国内外的政治发展态势、对国际关系、对上海的政治经济发展计划等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切。首先,上海各主要街道、小区都设有东方书报亭、报栏、宣传栏、老年人活动室等,特别是在报栏前,经常人头攒动。人们一边读报,一边议政,有时忍不住戏称自己是“民间政治局委员”。其次,不少大学教师和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工作之余,努力为市政府做咨询工作。显然,这种参与方式也是知识分子实现自己价值的重要途径。再次,市人大、市政协的代表和委员,无论是在会议期间,还是在休会期间,总是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认真体察民情,深入进行社会调查,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工作,积极地向市政府建言献策,充分体现出新上海人在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态度。

    上面,我们对新上海人的生活观念做了一个总体上的考察。完全可以说,新上海人生活观念的变化也是当代中国人生活观念变化的一个缩影。当然,与兄弟城市比较,新上海人的思想还相对保守,手笔也不够大。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的新上海人身上还残留着一些陋习,如对外地人的歧视、崇洋颂洋的心态等,所以,新上海人需要在新生活的激流中进一步提高自己。



--------------------------------------------------------------------------------

讲演者小传

    俞吾金  浙江萧山人,哲学博士。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访问教授、美国FULBRIGHT讲座教授。现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暨人文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全国外哲史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兼职教授或兼职研究员;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3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TOP

“新上海人”眼中的上海

CCTV.com 2009年07月31日 17:12:02 来源:解放日报





    调查说明

    高速发展的上海, 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他们来到这块土地,定居下来。他们代表着不同地域的文化,被称作“新上海人”。他们真切而生动的生活,是与这个城市同行的脚步。作为“新上海人”他们如何看待蓬勃发展的上海、如何融入这个国际大都市?为此《解放日报》联合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从生活、工作、情感三个方面展开对特定人群的专项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网络随机抽样的方式,受访目标人群为目前在上海工作、生活、学习的非上海籍人士。回收有效样本344份,其中男性占61.60%,女性占38.40%,包括公司员工229人,大学生52人,公务员25人,教师/文化界工作人员19人,医护人员13人,离退休人员5人。受访者中绝大多数接受过大学教育,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总数的9.9%。

    上海印象———

    “国际化、大都市、世博会”是“新上海人”对蓬勃发展的上海的印象;“勤奋、开放、积极”是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上海人群的评价。

    “新上海人”一词已被赋予了一种充满挑战、蕴涵机遇的鲜明色彩。他们踏入上海这个城市,既抱着对未来的憧憬,希望能够尽快融入这个城市,也给这个城市带来了不同的思考的角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味。海纳百川。这些“新上海人”对这座城市的看法与态度,无疑给予这座城市一种新的参照。

    本次调查中,38.7%的“新上海人”年龄集中在26-35岁,88.4%的人受过大学教育。大部分“新上海人”在上海生活了1~2年,属于起步阶段。在上海生活3年以上的受访者为22.40%。其中公司员工占绝大多数。他们年富力强,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正处于人生的上升阶段和职业的黄金时期。

    受访者对上海的印象是什么呢?调查表明:国际化、大都市、世博会是“新上海人”对蓬勃发展的上海的印象,“勤奋、开放、积极”已成为“新上海人”的自我评价。

    数据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对上海的印象存在差异。25岁及以下的受访者,更多地选择了“浦东开发、融合、大都市”;26~30岁的受访者对“黄浦江、F1赛车、创新”印象深刻;31~35岁的受访者更多选择了“创业、开放、变革”作为上海印象;36~40岁的受访者印象里的上海是“发展、浦东开发、竞争力”;41岁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F1赛车、黄浦江、上海话”是他们对上海较深的印象。

    需要指出的是,原本特别显现上海人特征的“上海话”,在本次调查中,只有在41岁以上的受访者中被列为上海印象的前三位。很多受访者表示,在公司,连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一起说话的时候,也常常是“开国语”,说普通话。而不少“新上海人”还抱怨,因为差不多所有的上海人和他们说话的时候,说的是普通话,因此,他们学好上海话的进度大大延后。

    可以看出,除了黄浦江、F1赛车、浦东开发、上海话等地标性事物,更多人印象中的上海是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大都市。其实,融合、开放、变革中的上海,必将与生活在这个土地上的人们,并且不管你是出生在这块土地上的,还是刚刚来上海的,共同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上海生活———

    饮食、购物、房租是“新上海人”消费的主项;他们购房、买车的意愿强烈;同时感到交通拥堵给生活带来不便。

    “新上海人”来自各地,尽管其中绝大部分有着良好的受教育的背景,但是,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等差异还是会让这些“新上海人”感到生活的不适应。本次调查中,有6成以上的受访者感觉最不适应的是上海的道路交通;有36.80%的受访者担忧自己听不懂上海话而影响沟通;有约3成的受访者感觉道路不熟而产生不便;也有26%的受访者感觉喝不惯上海的水。

    在消费支出方面,饮食、购物、房租是“新上海人”消费支出的前3项,这种排序与未到上海前变化不大。但是,在“新上海人”未到上海时,把饮食列为支出前三位的占67.30%,到了上海以后,这个比率为53.70%,下降了13个百分点;购物则从原来的52.10%下降为47.90%;而把租房或支付房贷支出列为前三项的则从原来的40.10%上升为44.40%;上升的还有位列第四的学习进修和位列第五的娱乐健身支出,前者从原来的26.80%上升到31.50%,后者从原来的23.30%上升到26.10%。

    同时,我们也看到30%的受访者自己拥有或共同拥有房产。75%的受访者有在上海购房的计划,其中有部分是改善住房条件;有购房计划的受访者中,27.6%的受访者计划3年内在上海购房,买房需求比较迫切的集中在26-30岁阶段。而男性的购房意愿大于女性,其中,计划在3年以内购房的男性为57.70%,女性为42.30%;计划在3年到5年的购房者中,男性占58%;而在5年到10年的计划购房者中,男性占60.40%。大部分受访者第一次购房预算在100万元以内

    34.1%的受访者自己拥有或共同拥有汽车。76.4%的“新上海人”有买车的打算。超过5成的“新上海人”购买第一辆车的预算在10万-29万元之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上海人”蕴含着很强的消费能力,他们是加速上海经济的发展,拉动内需的主要群体之一。

    上海事业———

    “新上海人”收入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经济环境的变化与自身知识与经验不足的挑战,机会与竞争并存的状态对受访者影响最大。

    是什么吸引了那么多的“新上海人”?除了大城市的生活便利以外,在事业上,或者说,在自己的工作职业上,更重要的是机会和收入。

    调查显示,有58%的受访者来到上海后收入有提高;有18.70%的受访者表示与在原来地区收入持平;有16.30%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收入实际上降低了;还有7%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

    除了收入增加之外,受访者感觉,来到上海,对自己事业发展有很大帮助。调查表明,有36.40%的受访者认为上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有33.30%的受访者选择上海是为了能够感受更加激烈的竞争氛围,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还有不少受访者希望能够积累经验,培养专业的团队合作精神等。

    那么,“新上海人”进入上海以后,在事业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呢?经济环境的变化,竞争氛围的不同,与“新上海人”自身知识与经验的不足是“新上海人”共同面临的挑战。调查表明:26.70%的受访者感觉自身知识和经验的不足是最大的挑战,由于“新上海人”大多是年轻人,因此,他们除了和上海本地年轻人同样缺少实际的工作知识和经验以外,还面临生活环境的变化;有23.30%的受访者感觉经济环境的变化是面临的挑战;有19.40%的受访者把外部的竞争对手列为自己最大的挑战;而15.50%的受访者把来自团队内部的竞争列为最大的挑战;有8.50%的受访者则把自己的精力和健康状况列为必须面临的最大挑战;更有6.60%的受访者认为,领导或上级对自己的期望是自己的最大挑战。

    同时,学历越高的受访者对自身知识和经验不足这一点感受越明显,女性比男性受访者感觉明显。可能是因为高学历者大多从事创新型、知识型的工作,因此更容易感到自身知识与经验的不足。其次,对于领导和上级的期望,男性比女性的感受要强烈得多,男性为8.20%,女性只有4.50%,男性要比女性高出近1倍,显然,男性更希望能够得到上级的器重,获得发展的机会。

    压力之下,也蕴含着机会。47.70%的受访者觉得3年内将会升职;学历越高对3年以内升职越感自信。认为3年以内会升职的“新上海人”集中在31~35岁的年龄段,这也是常规上每个人职业生涯的黄金阶段。有26%的受访者感觉自己5年以内能够升职;9.7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升职,但不敢确定10年还是5年;只有16.70%的受访者不确定自己能否升职。

    上海情感———

    超过50%的“新上海人”觉得自己已经融入了现在的生活。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一定的物质基础会增加“新上海人”的自信。

    当“新上海人”获得上海人的名分,从精神上、心理上是不是已经成为一个上海人了,或者说能够融入到这个城市了?调查显示,有53.1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非常适应上海的环境,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城市;有24.80%的受访者表示与想象中的上海有差异,因此觉得不太适应;还有22.10%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能有结论。

    对于自己感觉是否适应了上海的生活,是否融入了这个城市,调查显示:个人的性格和经济实力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超过30%的“新上海人”在到上海一周内开始结识上海籍异性朋友。超过3成的“新上海人”在到上海二周内开始与上海籍同事(朋友)外出一起娱乐。

    通过交叉分析,我们发现,能够很快结识上海籍同事(朋友)共同娱乐的受访者,超过50%表示自己已经适应环境。而没有与上海本地人士密切交往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已经适应的人要比前者低10%~20%。比如,在一周内结识上海籍朋友或同事并一起娱乐的受访者,觉得自己适应上海生活的达到66.70%,而觉得不适应的只有11.70%;而在半年以后与上海籍朋友或同事共同娱乐的受访者,感觉适应上海生活的和不适应上海生活的都达到了35.30%。可见良好的人际交往和一定的文娱互动,会增加受访者适应环境的自信。

    同时,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比如拥有自己名下的住房和汽车,也使得受访者对融入上海环境更充满信心。或者说,感觉自己已经融入这个城市的比例较高。

    其实,融入上海,最重要的是心灵互通,上海本身就是一个海纳百川而形成的地方,也因此成为一个包容度比较大的城市。正如受访者所选择的上海人的特征那样,让我们共同做一个勤劳、开放、积极、国际化、时尚、宽眼界的人,共同建设一个国际大都市,共同办好世博会,共同建设一个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上海。.

TOP

在有上海户籍的“上海人”中,可以粗略地将其划分为四种,或者说上海有四个社会或自然群体的“上海人”。

  第一个“上海人”群体是包括浦东、嘉定、宝山、闵行、松江、金山、南汇、奉贤、青浦、崇明等10个市郊区县在内的本乡本土的人群。他们在这里土生土长,生活与工作,一般被认为是真正的“上海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本地人”。他们的社会结构是多样的,从户口性质来说,有非农户口的城镇居民,也有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从职业分布来说,各行各业、各色人等都有。他们的语言人们习惯称之为“浦东话”,视之为上海的“土话”,虽然 10个市郊区县间的语言有细微的差别,但基本上是相通的;而以“浦东话”为基础的沪剧,则是上海市郊区县居民和农民共同喜爱的家乡戏。

  严格来讲,市郊区县的居民并不是上海的“土著人”。他们作为“上海人”的历史并不比祖籍非上海的市区居民长。上海的行政区划在1930年才正式出现,当时上海划为黄浦、老闸、新成、静安、江宁、普陀、邑庙、蓬莱等20个市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等10个郊区。当时上海的面积很小,仅为现在的十分之一——636平方公里。直到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才划归上海,并最终形成目前6340.5平方公里的规模。也就是说,被称为“本地人”的上海人群体,他们作为“上海人”的历史也不过是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

  第二个“上海人”群体是知青子女。知青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上海人”群体,他们的父母或一方是“上海人”,当初响应国家的号召,离开上海的城市生活,支边支疆支农支内。他们的子女有的留在身边带大,有的送到上海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抚养。知青子女的成长比较曲折艰难,大部分知青子女小时候并没有上海户口,他们的学习与工作要比有户口的孩子困难得多。

  知青子女是一个彼此差别比较大的“上海人”群体。有不少知青子女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大学考研究生,从而获得了一个较好的职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父母的命运,使一生困苦的父母过上了较好的生活。也有一些知青子女因为历史的原因,学历不高,收入一般,住房困难,再加上在外地或农村的父母又年老体弱,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拮据和困难。这一“上海人”群体是由历史的原因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时间的推移而将逐渐消失。   

  第三个“上海人”群体是“新上海人”。顾名思义,“新上海人”就是加入“上海人”行列的新群体,始于浦东开发开放之时。“新上海人”不仅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人,还包括来自世界各国的外国人。“新上海人”是高端人群,他们一般有三个“高”: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有人说,“新上海人”有两个特征:一本高学历凭证,一本商品房个产证。高学历凭证使他们能够成为精英人群,从事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享有较高的职位和社会地位;商品房个产证说明他们具有较高的收入,能在上海购房置业,过上稳定而体面的生活。人们可以发现,在令人向往高收入职业人群中,“新上海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上海为求得自身的发展,十分重视引智引才,吸纳各地精英,目前每年新增户籍约10万个。根据居住证转户籍的新政策,上海将采取“先入围,再轮候”的做法,“入围”阶段向优秀人才倾斜,而“轮候”阶段则按先来后到的顺序依次给予落户。有关部门的官员表示:“只要是排上队的人才,就一定能拿到上海户籍。”可见,这些新增户籍主要用于“新上海人”。“新上海人”所占比例不大,但能量巨大,是推动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正从“外来人”开始成为上海的社会主流和舞台主角。

  第四个“上海人”群体是居住在市区、讲“上海闲话”的“阿拉”们。其实,正宗的“上海人”往往不正宗,因为他们的祖籍并不是上海。上海是个移民城市,许多有上海户口、讲“上海闲话”的“上海人”,他们的爷爷奶奶甚至父母还不被承认是“上海人”,而被称为“老苏州”、“老宁波”、“老山东”、“老苏北”……比如像笔者这样年龄的人,从小生长在上海,讲话是活脱脱的“上海闲话”,但上一辈人,往往都不是上海人,讲话也还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所以“阿拉”们大多是各地移民的后代。.

TOP

上海人与新上海人的择偶隔离:从一次课堂讨论说起
作者:刘汶蓉  发布时间:09/04/27  点击率:237  





上周去华师大的继续教育学院听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们讨论上海年轻人的择偶观念。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人都有社会工作的经验,因此对择偶的认识更务实。

代课老师想到这个题目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了解到班上学生大多出生于70末、80初,已到结婚生子的年龄,但实际上结婚的比例非常低,如此多的上海本地青年男女被“剩下”让他这个来沪两年的新上海人深感意外;原因之二是上海本地的学生告诉他不愿意找外地来的所谓新上海人,而外地来的学生告诉他不愿意找上海本地人,于是他想到了地域的排斥与认同问题;原因之三是女同学们还告诉他爱情对于婚姻来说不重要,这让他这位初为人夫、将为人父的70后大为震惊。

1. 我们为何不相恋?

讨论中,同学们一致认为要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很难。男生说女生高不可攀、重物质、庸俗化,女生说男生没自信、没男子气,条件稍好的就极端苛求外貌……一男生明确说不愿意找外地人是因为不愿意接受她的复杂的家庭关系;一女生明确说结婚的条件就是对方要有一套房子而且没贷款;外地男孩与上海女孩交往,最受不了的就是女孩动辄“阿拉爷(我爸爸)……”、“阿拉娘(我妈妈)……”,女孩的父母经常把“我女儿可不是跟着你受苦的……”之类的话挂在嘴边。

上海男同学也说上海女孩子娇气,像林黛玉,不如外地女孩那样吃苦耐劳,但继续追问为何还是不愿意找外地女孩子呢?他支唔道“其实家庭生活不需要太多的吃苦,经济才最重要,有钱才有保障……”,女同学也赞同这一观点,所以认为即使婚后丈夫有了第三者,但只要他继续养家、照顾孩子就可以不离婚……经济和财产是关键。一男同学振振有词道:“我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挣的钱,如果找个经济条件不相当的,就相当于我父母的钱缩水,这对我们家不公平……”,大家都认为“夫妻关系总归不如血缘关系那么稳固的喽,父母总归是为你好、听他们的意见总归没有错……”

中国论坛社区KDS(宽带山)上关于上海人与外地人“互斥”的论战激烈,上海人觉着外地人都是“乡下人”、素质差,是来上海抢资源、搞破坏的“硬盘人”;而外地人认为上海人自视清高、地域观念狭隘,对上海人最高的赞誉就是“你一点也不像个上海人”。代课老师极力地回避“地域歧视”这个词而使用“地域认同”的说法,力求正当化这种矛盾和斗争。学界向来关心外地人和本地人的文化融合问题,关注的是制度设计上的偏见,是不是有社会排斥。其实在我看来上海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制度设计一直力求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已经相当包容。但社会心理上的融合却不仅仅是居住机会或工作机会平等就能实现的。“通婚”是文化融合的最高指标,而这次课堂讨论结果显示出了不那么乐观的一面。

2. 谁比谁更传统?

“传统”一词曾经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的五六十年代中是一个贬义词,但在当今青年人的话语系统中则具有褒义色彩。他们认为以爱情为基础、感情专一、相守一生是传统的婚姻,说“自己是个传统的人”,在一定意义上是表明自己道德上的优越。但同时,传统又往往和“傻”的特质联系在一起,因为遵循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不酷。也就是说,传统是美好的但不值得追求。

讨论中一上海男生说:“上海不缺少浪漫的爱情故事,但缺少浪漫的传统婚姻”,言下之意,上海人“重物质轻爱情”的婚姻是反传统的。相比而言,新上海人自认为更传统。以代课老师为例,他和妻子在同一个城市读书、相识于返乡的火车上,结婚时双方父母都没有见过面,婚后他召集家庭会议,告诉他的家人和亲属,说这是我的爱人,谁都不许在我面前说她的坏话,如果我不爱她了,我先说了那么别人才可以说……他还说爱人在某种程度上比父母更可爱,因为父母对你好是因为有责任,而一个原本没有任何责任的人对你好是不是更难能可贵、更值得珍惜?……这席话为他赢得了女生的热烈掌声。

上海青年在赞同前卫反传统的“重物质轻爱情”婚姻观的同时相当看重父母的意见,正如上海的女同学说两家人必须能和睦相处才能结婚。这让笔者很困惑。原来,新上海人是传统的,但更像是反传统的革命先锋,因为他们完全遵循自由恋爱的法则,认可恩格斯的教诲“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挣脱起源家庭的束缚。另一方面,上海人是前卫的,但更像是封建传统卫道士,因为他们在择偶问题上倾情于“家庭网络论”、“门当户对论”、“物质保障论”,甚至接受“爱情不是婚姻的前提”,这至少从表面上看与解放之前的乡土中国流行的封建观念相差无二!上海是中国的经济地标,城市建设最现代化,生活方式最西化,大街上的青年人最时尚、最新潮,这种酷似封建传统的婚姻观念被他们接受和视作前卫,是对主流价值观的单纯反叛还是市场竞争和社会流动加剧下的自我保护和无奈选择?上海人择偶中对新上海人的不接受是对“凤凰男”们的人格排斥还是异质社会中的理性思考?

3. 你我为何不一样?

抛开所谓的城市文化、地区文化差异不谈,仔细思考发现,正是家庭在两个青年群体成长之路中扮演的角色有根本性的差异导致了上海人和新上海人各自既传统又前卫的婚姻观念。新上海人是典型的移民。移民的特点就是与既有的亲属网络断裂,很早就开始自己独立感受周遭,遭遇挫折和苦难,自我认识和自我需求比较明确清晰。孤身在外求学的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很少感受到亲属的硬性约束,对柴米油盐、迎来送往的家庭生活知之甚少,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期望比较理想化。在他们的婚姻之路上,家庭背景只是一个淡淡的水印,在上海如何安家立业主要依靠自己,父母关心的是子女成不成家,至于找一个什么样的对象只能是鞭长莫及。

上海家长的决定力量及家庭网络的牵制在新上海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从未外出求学或生存过的上海孩子一直生长在父母的保护之下,接受着父母的无私关爱,他们以后的家庭生活也注定要与父母缠绕在一起,独生子女政策更加深了这种缠绕。一直在父母的关爱和控制之下生活的另一个后果是感受他人的付出和爱的能力较差,缺乏自信、缺乏自我主张,成人孩童化。因此,上海的男孩子没什么底气,年轻人买房、装修、结婚、生子没有父母的帮忙不可思议。另一方面,父母的婚姻及家长里短的纷争时刻围绕着他们,告诉他们家庭生活的复杂,这让他们对婚姻的考虑更世俗和实际。二十几岁就已经深谙“嫁给他就是嫁给了他的全部社会关系”的道理,懂得婚姻要未雨绸缪,而市场经济体制又提升了这种风险意识。所以,从个体成长历程对观念的塑造方面来看,上海人和新上海人在择偶上的矛盾不是上海和非上海的问题,而是本地人和外地人各自的日常生活与起源家庭相嵌入的程度差异所造成的。

从宏观的社会背景来说,通过高考制度流动到大城市的青年人的婚姻问题近些年日益突出,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密切相关。加之股市改革、房市改革、《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人们的家庭财产意识日益明确,无形中构成了城市中来自农村与城市、本地与外地、甚至不同地区青年人通婚的障碍。国家对家庭私有财产的确认,也是近来社会上的择偶、性别角色等观念出现向封建传统回潮的重要原因。.

TOP

报到,在上海生活工作,孩子在上海读书,在节假日不回老家是,一家三口还真觉得孤零零,有时就去看电影,到人多的地方也许孤独感不会那么强, ,希望加入组织 感受大家庭的气氛.

TOP

不错的组织,来报到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lyx902 于 2009-11-4 13:18 发表

我认识的上海人都走亲戚的,还是很羡慕的,或者兄弟姐妹一起吃饭什么的。
光是走亲戚也很没劲的,不如出去旅游呢。.

TOP

来沪二十年,准备在此退休,算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lemon多妈妈 于 2009-11-4 21:43 发表
来沪二十年,准备在此退休,算吗
^_^,组织需要你这样的人呢,有很多想跟您学习探讨在这里的生活经验呢。
重要的是,有共同经历的人,才容易产生共鸣!.

TOP

回复 28#sandyshang 的帖子

一起去旅游也非常不错噢,上次去三亚的时候,老公就感叹,啊,要是有个亲子家庭一起,就开心了,孩子有伴,大人也有个商量的人,有危险和意外也不怕,现实的说,出租车还能分摊费用呢!见笑,^_^。.

TOP

回复 26#ali2l 的帖子

是啊,我们去年过年是三家没有回家的人在一起过的,虽然是新认识,一桌子好热闹的,聊天玩牌,孩子们一起玩,开心并且很难忘噢!我打算今年要么还这么过,要么就找亲子家庭一起去海南过,应该也是非常开心的事情噢。.

TOP

回复 10#唱唱妈 的帖子

加入MSN群,咱们可以聊聊噢,有问题也可以讨论的。.

TOP

朋友多了,圈子大了,就会感觉好一点了,呵呵.

TOP

^_^,建立了一个群,加入吧。平时多到这里灌水噢。.

TOP

有空咱们可以一起去看电影噢!.

TOP

回复 31#lyx902 的帖子

很好的啊,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一起出去玩很开心的,拼车可以节约很多成本,出去玩打车费用也不少呢.

TOP

有没有QQ群啊,公司 不让上MSN啊。偶就是你眼中所说的新上海人吧.

TOP

报到

.

TOP

我加入了,咋没反应啊.

TOP

报到.

TOP

我来报道了.

TOP

没有想到这么火爆哦.

TOP

我也是。
来上海5,6年了,也是周末没地去,幸好有宝宝,陪我们。
今年过年很可能也不回家,也许我们可以团在一起过年!.

TOP

我也报道了 .

TOP

LZ还是就在WW上建个圈子好了,我公司MSN和QQ都不能上的呀

好像没啥要求吧,我以前申请过幼儿园的圈子,只能申请一个,不能再申请了

[ 本帖最后由 joansue 于 2009-11-5 15:11 编辑 ].

TOP

回复 46#joansue 的帖子

我试试啊.

TOP

lz最好建QQ群吧,MSN老掉线.

TOP

我也是新上海人

我们今年刚加入新上海人,呵呵.

TOP

顶一下,老乡!.

TOP

 199 1234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