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

一、小外伤

1、跌倒蹭破皮肤的处理

幼儿奔跑、跳跃时不慎跌倒,很容易蹭破膝盖、胳膊肘,尤其是穿衣较少的夏天,更为常见。蹭破皮肤后,应先观察伤口的深浅,若伤口较浅仅仅蹭破了表皮,只需将伤口的泥沙清理干净即可,如果伤口较深有出血,应该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理伤口,并用酒精消毒伤口,处理后无需包扎。若伤势较严重,须立即去医院治疗。

2、扎刺的处理

幼儿周围的物品并非十分光滑,如带刺的花草、木棍、竹棍等。竹刺、木刺扎入皮肤后,有时有一部分露出皮肤,有刺痛感,应立即取出。具体处理办法是:先将伤口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消毒过得针或镊子顺着刺的方向将刺全部挑、拨出来,不应留残余,并挤出淤血,随后用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刺扎在指甲里或难以拔除,应及时送医院处理。

3、剪刀、小刀的划伤与切伤的处理

幼儿在使用剪刀、小刀等文具或触摸纸边、草叶和打碎的玻璃器具、陶瓷时,都可能会发生手被划破的事故。具体的处理办法是: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再在伤口周围用75%的酒精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如果是玻璃器皿扎伤,应先用清水清理伤口,再用镊子清除碎玻璃片,消毒后进行包扎。

4、挤伤的处理

幼儿的手指经常被门、抽屉挤伤,给幼儿造成痛苦,严重时会出现指甲脱落的现象,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具体的办法是:若无破损,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以便减轻痛苦;痛苦难忍时,可将受伤的手高举过心脏,缓解痛苦。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若指甲掀开或脱落,应立即去医院处理。

二、异物入体

1、鼻腔异物

幼儿出于好奇,常把小豆子、小珠子、钮扣、橡皮等较小的物品塞入鼻中,这不仅影响呼吸,还会引起鼻腔炎症,甚至引起气管异物。因此教师应仔细观察,及时取出异物。具体办法是:深吸一口气,用手堵住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鼻,异物即可排除。若异物未排出,且不可擅自用镊子夹取圆形异物,否则会将异物捅向鼻孔深处,甚至落入气管,危及生命。发现鼻腔异物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2、眼内异物

幼儿眼异物常见得是小沙粒、小飞虫等入眼。异物入眼后,可粘在睑结膜表面,进入睑结膜囊内,也有的则嵌在角膜上。对于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是:让幼儿轻轻闭睛,切不可揉搓眼睛,以免损伤角膜。沙粒粘在眼结膜表面时,可用干净柔软的手绢或棉签,轻轻擦去。若嵌入眼睑膜囊内,则需要翻开眼皮方能擦去。翻上眼皮的方法是:让幼儿向下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他的眼皮,轻轻向上翻即可。若运用以上方法不能取出异物,幼儿仍感极度不适,有可能是角膜异物,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3、外耳道异物

外耳道异物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非生物异物,如幼儿玩耍时塞入的小石块、钮扣、豆类:另一种是生物异物,如小昆虫等。幼儿外耳道异物可引起耳鸣、耳痛、外耳道炎及听力障碍,应及时取出。幼儿外耳道异物属非生物异物和水时,可用倾斜头、单腿蹦跳的动作,将物品跳出。若无效,应上医院处理。切不可用小棍捅、镊子夹,否则易损伤幼儿外耳道及鼓膜。若外耳道异物为小昆虫,可用强光接近幼儿的外耳道,或吹入香烟的烟雾将小虫引出来。若不见效,应立即上医院。

4、气管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幼儿口含小食物哭、闹、嬉笑时最容易发生气管异物。幼儿气管有异物时,会出现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憋气、面色青紫等现象,此时情况紧急应立即加以处理。若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幼儿身上,可将其倒提起来,拍背。若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幼儿身上,可让其趴卧在成人腿上,头部向下倾斜,轻拍其后部,或成人站在患者身后,两手紧抱幼儿腹部,迅速用力地向上勒挤。若仍不能取出,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5、咽部异物

咽部异物以鱼刺、骨头渣、瓜子壳、枣核等较为多见。异物大多扎在扁桃体或其周围,引起疼痛,吞咽时疼痛加剧。咽部异物最好用镊子取出,切不可采用大口吞饭的方法,否则会使异物越扎越深,出现危险。若无法取出,应立即去医院处理。

三、惊厥(抽风)

幼儿出现惊厥的原因很多,高烧惊厥较为常见,此外,幼儿缺钙引起的手足抽搐,或患有癫痫、低血糖或中毒等也会引起幼儿惊厥。幼儿惊厥的表现通常是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凝视,呼吸细弱且不规则,口唇青紫,四肢和单侧或双侧面部抽动,持续时间可由1—2分钟到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不等。幼儿惊厥后,成人千万不可惊慌失措,不可大声呼叫或用力摇晃、拍打幼儿,应采取以下措施:

1、让幼儿侧卧,便于及时排除分泌物,防止异物入气管。同时,松开衣领、裤带,保持血液循环的畅通。

2、不要紧抱幼儿,可轻按幼儿抽动的上下肢,避免幼儿从床上摔下。

3、将毛巾或手绢拧成麻花状,放在幼儿上下牙之间,以免幼儿咬伤舌头。但若患儿牙关紧闭,无法塞入毛巾,不可硬撬。

4、随时擦去痰涕。

5、用针刺或重压人中穴,即唇沟上三分之一处。

6、在急救处理的同时,应做好去医院的准备工作。

四、中暑

日光长时间照射幼儿的头部或天气过于暑热,可致使幼儿中暑,从而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口渴甚至昏迷。应采取以下措施:

1、将幼儿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让其躺下休息。

2、用凉毛巾冷敷头部,用扇子扇风,帮助散热。

3、让幼儿喝一些清凉饮料,或口服十滴水、人丹。

同时还应当注意,炎热的夏天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应避开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半,因为此时的阳光正处于灼热的阶段。炎热季节幼儿可在树荫或屋檐下游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教师应多提醒和组织幼儿喝水。

五、头部摔伤

幼儿玩耍时摔伤头部,不为少见,有时出血、有时不出血。对此,应采取的措施是:

1、出血时,马上用一块清洁的纱布轻按压伤口,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并及时送医院。

2、摔伤后未见出血,成人可对幼儿进行24小时密切观察,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急救:

(1)受伤后有恶心、呕吐的现象;(2)受伤后有过意识丧失的现象,或正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3)头部剧烈疼痛;(4)眼、耳、鼻周围有出血症状;(5)有抽风、麻痹、言语障碍等症状。同时教育幼儿摔伤后务必及时告诉成人。.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