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14岁女神童自杀究竟是谁之过?(图)

14岁女神童自杀究竟是谁之过?(图)

作者:三峡在线

      题记:这是发生在三峡在线的家乡湖北省宜昌市的一个真实的悲剧。2008年3月6日,这个14岁的女神童用自杀的方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然而,在这样一个令人心痛的惨案背后,又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反思?14岁女神童自杀究竟是谁之过?带着疑问,带着悲伤与惋惜,三峡在线联线了这个14岁的女神童覃瑶的爸爸妈妈。

       她2岁上学,14岁上高二,并有望在15岁时成为一名大学生;她最大的梦想是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名志愿者。然而,就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召开还有短短的5个月的时候,她的梦想在这个春天戛然而止。她因看课外书被老师批评,留遗书跳下校内池塘自杀。
  
      看完整个报道,三峡在线陷入了强烈地震撼与深深的沉思之中,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女孩就与我生活在同一个城市。而是这样一个惨案的背后,再一次给今天的教育、今天的父母、今天的孩子们敲响了警钟,而且是用一个年青的生命做为代价。

      一朵鲜活的生命之花尚未来得及绽放,犹如一颗流星飞快地从夜空中殒落了。这样的事实无疑让每一个人垂泪。

      一个14岁的女孩为什么会如此脆弱地因为一次批评而选择了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如今的孩子为何背负了这样的压力?我们的教育真的没有问题?

     女孩在她的遗书中这样写道:我在学校里其实一直受着巨大的压力。究竟是谁给了孩子这样的压力?老师?家长?还是当今的教育?如果我们的家长、教师都能够给孩子们多一些空间与尊重,少一些压力与指责,这样的悲剧还会屡屡上演吗?今天,离开我们的这个孩子或许是因为“神童”的称号更加令人关注与惋惜,殊不知,还有一些很普通的孩子遭遇的类似惨案同样也是经常见诸于报端。

    三峡在线在与覃瑶的爸爸妈妈的沟通之中,他们都说,他们并不想追究谁的责任。现在孩子都没有了,追究责任有什么用呢?只不过一直到今天依然还有很多让他们怎么都不明白的问题,那天下午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自己都不太清楚。还有网络中有人发贴说妈妈谢凤娥虐待孩子等等也让她自己觉得不理解。

     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现在的孩子太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可三峡在线觉得,我们有家长与老师为何不换位思考一下?我们的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究竟了解多少?我们的孩子们真的很脆弱吗?就算是,那么这样一种脆弱又是如何形成的?应该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吧?我以为。

     今天,这个孩子已经走了,她留下一封遗书,留下她的老师、同学们,留下以无比悲伤的父母,还有一个曾经幸福的家庭。当然,三峡在线觉得她留下的更重要的我们的反思。今天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应对才能尽可能不让这样的悲剧再演?我们的教育才会变得不再如此沉重?

     今天当你看到这样一件令人震撼的惨案之后,你又在如何反思呢?

--------------------------------------------------------------

     三峡在线后记:为了方便大家对整个事件的了解,三峡在线特地转载一篇由《长江商报》特派记者刘渐飞在2008年3月20日发自宜昌枝江的报道。在此,三峡在线特别感谢该记者的辛勤劳动。

14岁神童自杀身亡称压力太大不能读课外书

     《长江商报》特派记者刘渐飞

     她2岁上学,14岁上高二,因看课外书被老师批评,留下遗书校内池塘自杀。
     她14岁时就成为一名高二学生,并有望在15岁时成为一名大学生。
     她最大的梦想是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名志愿者。
     然而,就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召开还有短短的5 个月的时候,她的梦想在这个春天戛然而止。
     她死在校内一个约3 米深的池塘里,留下一封遗书,留下她的老师、同学,留下以泪洗面的双亲。
     在枝江市,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神童。

     ◇事发
     看杂志被抓,老师要见家长

     覃瑶,女,1994 年8 月28 日出生于枝江市百里洲镇,毕业于刘巷中学。2006 年9 月,她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被保送进入枝江一中,任数学科代表。
     今年3月6日上午第二节课,约9时30分,覃瑶所在的高二(1)班班主任李开松随机到教室外查看纪律,发现覃瑶在英语课堂阅读课外书籍——《格言》杂志。
     “我清楚地记得,我就覃瑶的问题只讲了三句话”,李开松回忆,英语课上完后,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李开松走上讲台强调纪律。这是李开松第三次看到覃瑶在课堂上看课外书了,“覃瑶这个星期不能‘创星’(一种激励措施,表现好的可以获得一颗星)”;要“找覃瑶的家长交流交流。”
     覃瑶的父亲覃世雄是枝江五中的数学教师,与李开松彼此认识。覃世雄曾经叮嘱李开松:覃瑶年纪小,爱玩,“对她要管得严一点儿”。

     ◇“花逝”
     留遗书,校内池塘自杀

     上午接下来是体育等课程,覃瑶与平时一样上完了课,并无任何异样。唯一的异常就是中午吃饭时,她没有去食堂吃饭,而是叫一名要好的女同学帮她“带一包方便面上来”。
     下午五六点时,李开松上完课后,发现覃瑶不在教室,从其座位上找到了写在笔记本上的绝笔信,他立即将这一情况向年级组报告,同时通知家长。
     由于该校学生出校门必须由班主任老师开具假条,因此,保安非常肯定地说:“孩子肯定没出校门!”当天,高二(1)班全体同学未上晚自习及第二天上午半天课,全力在校园内寻找。师生找遍了所有想得到的地方,但大家都一无所获。把学校能找的地方都找了,唯独学校的两个池塘没有找。3 月7 日,靠近校门的池塘安装好抽水机开始抽水,抽水到半夜12 点左右,抽水机吃不到水了,大家决定次日再继续抽水。
     3月8日上午10时30分许,在靠近校门的池塘内发现了覃瑶的遗体。“孩子的尸体已经在池塘里找到了,身体陷在淤泥里,头发在水里漂”。

     ◇ 成名
     连跳数级,12岁保送重点高中

     “覃瑶从小就十分聪明,称神童并不为过”,说起覃瑶,母亲谢凤娥一脸的骄傲。
     2006 年11 月8 日,宜昌三峡商报曾以《12 岁枝江女孩的高中生活》为题报道了覃瑶,文中称覃瑶为“小神童”。该报道称:在今年(2006 年)秋季枝江市一中(当地最好的中学,编者注)保送录取的128 名学生中,有位名叫覃瑶的女孩年仅12 岁,身高1.45 米。初来乍到,一些师生和送饭菜的学生家长见到她后都以为她是一名小学生。
     覃瑶出生后一直跟着当教师的妈妈谢凤娥在当时的凤良小学。覃瑶两岁那年,谢凤娥把她送进了本校的学前班。在两年的学前班里,覃瑶表现出了聪慧的天赋,她对拼音、识字、唱歌、数字等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识别生字能过目不忘,对数学百位内的加减能轻而易举地得出结果。于是,覃瑶的父母决定让她提前入学读书。“由于年龄偏小,当时她没有学籍,直到初中才补办学籍”。覃瑶上小学一年级时,年仅4岁。从上一年级开始,覃瑶一直保持超前的学习态势,她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就预习了四年级的全部课程。参加四年级考试时,“考了个四年级第一名”,顺理成章地跳入了五年级。在五年级上半学期时,她又预习完五年级全部课程,在五年级下学期时进入了六年级。小学阶段的6 年学习时间,覃瑶只用了4 年。
     2003 年,因妈妈工作调动,刚满9 岁的覃瑶到百里洲刘巷中学读书。刘巷中学校长吴朝元回忆:覃瑶是一名既注重发展、又极富个性的孩子,她除学习成绩优异外,还能歌善舞、弹琴,爱好体育和电脑。因此,该校对她综合素质评定为5A,完全符合保送重点高中的条件。
     “之所以连连跳级,是缘于覃瑶的一个梦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去北京当志愿者。”,谢凤娥不无惋惜地说,现在,覃瑶走了,还谈什么梦想?!

     ◇班主任
     “她是十分开朗的小孩”

     “意外!”、“震惊!”、“真是没想到!”覃瑶自杀后,认识覃瑶的老师、同学都觉得十分意外。“覃瑶是个性格外向,十分开朗的小孩!”李开松昨日说,覃瑶既是他的学生,同时又是他所任数学课的课代表,由此可见对这个孩子的偏爱程度。他声音嘶哑地说:覃瑶平时十分活泼,蹦蹦跳跳十分讨人喜欢!
     坐在覃瑶后一排的刘雯和姚国胜说:覃瑶年纪虽小,但学习成绩还可以,在班上有三四名很要好的同学。覃瑶所在的高二(1)班班长陶明轩也认为:以覃瑶的脾气,竟然会自杀,非常让人意外。
     “我曾与覃瑶交流过三次,她很开朗活泼,但也许她的内心是孤独的。教育孩子循序渐进,尊重教育规律很重要”,昨日,枝江一中的校长董云意味深长地说。

     ◇父母
     “我们没有拔苗助长”

     “我认为孩子愿意跟我交流,主要是她觉得我懂她。我的女儿曾说:只要有妈在,天都不会塌!”昨日,覃世雄、谢凤娥说:孩子出事后,他们面对了来自各界的太多指责,但这并不是事实。
     覃瑶死后,社会上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有的人说:“这个神童是被逼出来的,学习成绩下滑,她妈妈也打,而且比一般人打得凶”。
     谢凤娥昨日对这些说法十分愤怒和无奈。她说,自己作为老师,在教育孩子上,注重言传身教,以及尊重孩子,他们很少打孩子。初中以前可能打过,但上高中之后就没有打骂过孩子,这些说法纯属误传。
     “女儿都悄悄问我,将来她生小孩,希望是个男孩还是个女孩呢?”谢凤娥昨日愤怒地说,覃瑶连这么隐私的问题都和母亲交流,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母女感情之深吗?
     据谢凤娥介绍,覃瑶也有好玩的天性,每年假期的作业,她都是先玩后做。覃瑶还有另一种“玩”法,就是坚持读课外书籍,至今她除通读了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外,还阅读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
     “在整个枝江毕竟12 岁能保送上一中的只有覃瑶一个!”昨日,谢凤娥掩饰不住对女儿的思念。记者了解到,覃瑶的遗体于3月9 日上午7 点火化,随后就运往百里洲下葬。
     接下来,覃瑶家属经过与校方的协商,达成了补偿协议,目前,校方已先行支付了8 万元补偿金。枝江一中也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覃瑶的绝笔信
     爸妈:
     请原谅我做出这不孝的决定。
     我知道你们会很伤心。但是,请不要为我而损害你们的健康。否则,我会心(此处有一个心形图案)疼的。
     我记得在高一上学期的时候,有一个跳楼自杀的(同学)。当时,您还问我会不会自杀,我还笑着说不会。但我现在真的觉得很累、很累,我要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我知道,我一直是我们(笔误,应为你们)这一辈子唯一的女孩子。哥哥(指覃瑶的姨爹黄小华的儿子),弟弟,这也许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这么叫点儿(覃瑶的舅舅的儿子唐点)了,还有王宜都是男孩子。你们对我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
     我在学校里其实一直受着巨大的压力,老师特别是李开松一直都对我看得很紧。他说不能看课外书籍,但你们都知道,我不看书是不可能的。于是,在第三次被他看到之后,我做出了这个决定。因为,我不知道要怎么面对你们。
     爸、妈,我不知道我还能说什么,但请暂时不要告诉唐点,好吗?
     女儿
     2008.3.6绝笔
     附:请代我把那本《欧也妮•葛朗台》》交给王念(覃瑶的好朋友),多谢了!.

TOP

这两天心在流血,怎么都是这些事情

.

TOP

真是痛心哦,看来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真要多多关注孩子心里的感受。

这个孩子还是很开朗很外向的孩子呢。.

TOP

唉!孩子压力太大了,可怜呀!.

TOP

我把田四小的事告诉了女儿,像精彩老师一样我问女儿如果是她遇到同样的事她会怎么做,女儿告诉我她不会像小姐姐一样,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听了女儿的话很高兴,然后我告诉她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爸爸妈妈都是坚强的后盾,而且你的生命不是你一个人的!

周日下午《妈妈教我学会爱》的现场,高兴爸爸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小手放到父母的手心中,告诉孩子们父母永远都支持他们,永远爱他们,永远都是孩子们避风的港湾!

对于孩子的生命教育和心理教育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TOP

别说现在的孩子,20多年前做学生的我,小日子舒舒服服的,遇到不爽的事也琢磨过自杀。大概小学高年级左右吧,受批评了,不称心了,都萌发过不想活的念头。包括当时的同学,还一起讨论过哪种方法比较不疼 。最后呢,想想做这事很疼的,掉水里很呛的,也就没勇气做了。
压力这东西,并非只有现在的学生们特别大。大人们的房贷压力,家庭压力,工作压力。。。。并不是说要给孩子们减压就行了,要告诉他们有压力是正常的,父母的压力更大,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压力。当然,也要告诉孩子们死的方法都很疼,万一死不成,身上插满管子也不好受,亲爱的父母也会伤心的活不下去。.

TOP

先上传 覃瑶生前所拍的艺术照,笑靥如花!



[ 本帖最后由 成成の爸爸 于 2008-3-24 12:27 编辑 ].

附件

花一样的女孩---覃瑶.jpg (98.92 KB)

2008-3-24 12:27

花一样的女孩---覃瑶.jpg

TOP

除了流泪,我已无话可说。 现在究竟是怎么了?!!!前几天看到田小的事情,心里很是伤心;后来看到网上对那位老师的谩骂,我更是心痛;今天我的心已经碎了!!!我们是怎么了?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
就说网上对田小的那个老师的谩骂吧,我们这些家长一个个都好象是教育专家。但是我想问一问我们这些家长大人,你们有几个在家里没有打过孩子,骂过孩子?!这样的事情难道仅仅是那个老师的责任吗?!我们这些家长大人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TOP

现在的个案都被放大了说。
以前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只不过那时候信息渠道不够畅通,而且,这种事情是负面的事情,负面的事情以前媒体是不报道的,所以大家不了解。现在媒体产业发达了,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不过,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那损失就是百分百,可惜。.

TOP

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开放了, 相信大家都能从中受益..

TOP

如此优秀的孩子,真是可惜。 尽我们的力量,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吧。.

TOP

.

TOP

刚发错个表情,应该是捶胸顿足。.

TOP

太可惜了, ,郁闷啊,老公一回来就看到我对着电脑在哭,真希望不要再发生这种事了.

TOP

可惜啊,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啊!.

TOP

,现在孩子好脆弱哦!.

TOP

是个,好脆弱.

TOP

咳,做父母的真要好好反思
并不是从来不打骂就是好父母
点点滴滴地细节汇聚了这样一个“犯了一点错误”就觉得跨不过去的孩子

他的爸爸为什么要叫老师看得紧一点?恰恰相反,我觉得孩子因为年龄小反而应该对他更宽容才对啊?
还有她的妈妈号称“上了高中开始从来没打过”,真想不通,这么好的孩子,看了这么多书,懂得那么多道理,能和妈妈说知心话,根本不需要父母操心,还有哪些地方值得父母打呢?打的暗语不就是“你错了”“你让我不满”吗?从另一个侧面来讲,不就是做教师的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吗?

痛哭.........

TOP

如此看来,孩子还是从小不要太优秀太乖巧,父母的要求是无止尽的,总是好了还要好

想想看,养到一个调皮捣蛋成绩不好的孩子,父母的要求反而低了吧?.

TOP

也许正是因为太优秀了,鲜花和掌声中成长的孩子受不起丝毫的挫折和打击,这样的成长环境未必对孩子有利,家长、老师都该从中有所思。走过来的路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除了追求优秀,更应培养孩子学会在风雨中跌倒了再爬起。.

TOP

我的直觉告诉我(别砸我,只能直觉,因为都是只字片言而已),田四的事件老师的责任是大头,而这件事情父母的责任是大头。.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