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双语学校中英文授课比1:4急功近利令母语教学处境尴尬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双语学校中英文授课比1:4急功近利令母语教学处境尴尬

双语学校中英文授课比1:4急功近利令母语教学处境尴尬
    
    双语学校一周8节英语课、2节语文课;大学生写论文逻辑不通、错字连连、成语混用;综合类大学文史类学生的汉语摸底测试合格率一半不到……在日前举办的“世博会语言环境建设”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由于急功近利等因素的存在,导致目前的母语教学处在相当尴尬的地位。
    上海市著名语文特级老师于漪提到,上海今年的高考作文中,虽然有很多学生写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优秀作文,但令人遗憾的是其中几乎鲜有不存在错别字的。而家长热衷将孩子送入一些所谓的双语学校,去接受母语、外语授课比例为1:4甚至更高比例的学科学习,更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社会对待母语教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另一位与会老师说,在不久前某大学举行的一次学生入学汉语摸底测试当中,即使在一些与母语关系非常亲近的文史类学生中,也连50%的合格率都不能达到。
    英语、数学或许靠加班加点地补课,在短时期内可以取得直观的分数进步,但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急功近利的心态对于母语学习有害而无益。于漪指出了母语教学不受重视的原因。“但是,一个人如果不将母语学好,是无法将其他语言学好的,因为语言背后承栽的是不同国家的文化。”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陶本一表示,孩子们的母语教学要从小就严格抓起。不仅仅是汉字拼音、笔顺、含义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热爱母语。让他们认清学习母语的重要性。复旦大学语言学教授游汝杰也表示,“母语”对于大脑发育和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母语”比第二语言更能充分细致地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地方文化。
    (《新闻晨报》).

TOP



[ 本帖最后由 soo-goo 于 2008-6-29 15:26 编辑 ].

TOP

.

TOP

弃母语学其他语言本来就是不正常现象, 希望尽快回归理性.

TOP

回复 1#soo-goo 的帖子

这个双语学校偶喜欢。
现在的语文课,学的不是“语文”,不学也罢.

TOP

回复 5#shumi1 的帖子

那么能保证教的英语就是真正的英‘语’了吗?.

TOP

.

TOP

孩子们都在学中国语言学和英国语言学,就体会不到语言的优美和学习的乐趣。

翻遍我们的教科书,缺少四个字“人文精神”,教出来的产品“不中不洋”。.

TOP

回复 6#william@2000 的帖子

同意~认识一个双语学校1年级(升2了)的小朋友家长,说他们一年级英语已经要求写短文了,试想中文短文还不会写来,能写出什么逻辑通顺的英语短文?让孩子用母语说故事容易还是用外语说故事容易?拔苗的太离谱。.

TOP

回复 8#PUPPET 的帖子


就怕是两头空,三脚猫.

TOP

引用:
原帖由 卡卡MM 于 2008-6-30 13:32 发表

就怕是两头空,三脚猫
我认为一,二年级的孩子开识字课,读本为《千字文〉,《百家姓〉和《三字经〉。三年级的孩子开设阅读与写作,再高年级开设中国古典文学欣赏,外国文学欣赏。这才是真正的学语言。.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我家孩子今年升小一,上周末开了家长会,听校长介绍说,小学一年级要求诵读《三字经》,二年级要求诵读《千字文》,再上去我忘了。这倒是蛮好的。想想我们也不会呢。可见对古典文学的不重视,也不是现在才开始的。实际上这些东西蕴含着很丰富的哲理。.

TOP

1:4,一周只有两节语文课?不会吧?哪里来的数据?.

TOP

我们是双语学校,一周英语加起来是9节课。英语是因为人家在说一周几节课的时候数过,语文没数过,但天天有,有时1天2节,反而是语文抓得紧,每天抄默。
现在报上的数据经常信手拈来,语文2节 ,其它时间都用来上什么课了?总不会多出来的都上体育课了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dudumom 于 2008-6-30 18:09 发表
我们是双语学校,一周英语加起来是9节课。英语是因为人家在说一周几节课的时候数过,语文没数过,但天天有,有时1天2节,反而是语文抓得紧,每天抄默。
现在报上的数据经常信手拈来,语文2节 ,其它时间都用来 ...
用英语上语文课?.

TOP

昨天同事最后一天上班,退休返聘不干了
我担心他会不会不适应完全没有工作的生活,猛然太空,他说好多好多想做的事情呢,哪里会觉得太空啊!曾经也是理工科出身,干了一辈子科研,老来才发现,中国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真正是值得去学的,只可惜蹉跎了许多岁月,现在觉得时间根本不够用!

同事是退休后开始练习书法的,从此爱上了中国文化,现在每天习字温书,和书法迷交流,真是忙的不亦乐乎。

我就想,如果我们有环境,从小给孩子这些,也不至于老来感到这么饥渴了!

[ 本帖最后由 xiaoximama 于 2008-7-1 10:59 编辑 ].

TOP

再来说说我一个朋友的孩子,今年高考了,他妈妈回顾孩子的学习历程,最遗憾的就是从小没有加强孩子的语文学习,小时候他们不太管孩子,基本到了高中才开始抓学习,数学和英语很快就抓上去了,但语文,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功底太重要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PUPPET 于 2008-6-30 14:14 发表


我认为一,二年级的孩子开识字课,读本为《千字文〉,《百家姓〉和《三字经〉。三年级的孩子开设阅读与写作,再高年级开设中国古典文学欣赏,外国文学欣赏。这才是真正的学语言。
.

TOP

引用:
原帖由 xiaoximama 于 2008-7-1 11:01 发表
再来说说我一个朋友的孩子,今年高考了,他妈妈回顾孩子的学习历程,最遗憾的就是从小没有加强孩子的语文学习,小时候他们不太管孩子,基本到了高中才开始抓学习,数学和英语很快就抓上去了,但语文,真的一点办法都 ...
语文要靠平时积累的,今天新闻晨报上介绍的几个高考高分孩子都喜欢阅读,而且阅读的很广泛。读了多了理解能力强了,语文,英语都不在话下。

所以我想我们家长不能急功近利,现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学习兴趣是关键。.

TOP

引用:
原帖由 PUPPET 于 2008-7-1 11:11 发表


语文要靠平时积累的,今天新闻晨报上介绍的几个高考高分孩子都喜欢阅读,而且阅读的很广泛。读了多了理解能力强了,语文,英语都不在话下。

所以我想我们家长不能急功近利,现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学习兴趣 ...
培养孩子阅读可以参照此帖哦

http://ww123.net/baby/thread-4535368-1-1.html.

TOP

我女儿升初二,现在在看水浒,他爸规定每天看2章,等我们回家她必须复述,还有好多生字不认识,必须查辞海才能查到。这是个积累,对他以后学文言文有帮助。语文学不好,英语也不会学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caijunwei 于 2008-7-1 11:53 发表
我女儿升初二,现在在看水浒,他爸规定每天看2章,等我们回家她必须复述,还有好多生字不认识,必须查辞海才能查到。这是个积累,对他以后学文言文有帮助。语文学不好,英语也不会学好。
规定啊?兴趣为先啊!女孩子,读水浒不如读红楼了。。。.

TOP

母语背后反应不仅仅是语言,更多的是思维的载体,如果英文不可能成为你的母语,那么还是master中文吧.

TOP

.

TOP

引用:
原帖由 yanqi妈妈 于 2008-6-30 15:28 发表
我家孩子今年升小一,上周末开了家长会,听校长介绍说,小学一年级要求诵读《三字经》,二年级要求诵读《千字文》,再上去我忘了。这倒是蛮好的。想想我们也不会呢。可见对古典文学的不重视,也不是现在才开始的。实 ...
三字经包含的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小一能背,能理解吗?老师能教吗? 是历史老师教还是语文老师来教?.

TOP

引用:
原帖由 ostrichbaby 于 2008-7-1 13:35 发表


三字经包含的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小一能背,能理解吗?老师能教吗? 是历史老师教还是语文老师来教?
文史哲,一体化

期待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ostrichbaby 于 2008-7-1 13:35 发表


三字经包含的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小一能背,能理解吗?老师能教吗? 是历史老师教还是语文老师来教?
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小朋友记忆力又好,只要引导的好,背起来并不难。

我认为让孩子多接触点经典的东西,无论对于孩子的语文功底,还是成长都是有帮助的。

语文阅读材料我推荐《新语文读本》(广西出版社),小学版有10册,收录的文章都是很优美的语言,有点象《读者》。

英语阅读材料我还是推崇原版的,我觉得国外作家写的文章无拘无束,非常的生活化,读起来非常的有趣,孩子很感兴趣的,不象我们出版的文章读起来有点像教材。.

TOP

什么叫有点像啊?人家本来就是教材嘛!
三字经,我自己也很喜欢,每天和儿子一起听听,最常教育儿子的一句话就是:“香九龄,能温席。。。”.

TOP

引用:
原帖由 xiaoximama 于 2008-7-1 15:01 发表
什么叫有点像啊?人家本来就是教材嘛!
三字经,我自己也很喜欢,每天和儿子一起听听,最常教育儿子的一句话就是:“香九龄,能温席。。。”
我说的是我们出版的英语读物,文章用词,结构都很规范,就是缺少了点趣味性。

儿子喜欢听我讲三国,现在已经讲到一百一十六回了,我说他千万不要学刘阿斗。我准备把三国作为切入点,先让他看易中天的《品三国》,再欣赏三国的京剧,还有吴宇森的大片《赤壁》。

[ 本帖最后由 PUPPET 于 2008-7-1 15:1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PUPPET 于 2008-7-1 15:17 发表


我说的是我们出版的英语读物,文章用词,结构都很规范,就是缺少了点趣味性。

儿子喜欢听我讲三国,现在已经讲到一百一十六回了,我说他千万不要学刘阿斗。我准备把三国作为切入点,先让他看易中天的《品三国 ...
对的对的,我们也要看赤壁的,看熊猫时候放了预告片,我就和儿子约定了。
《品三国》我自己看着都吃力,说实话,从小就没兴趣,现在也才勉强有了点兴趣 。买了《三国演义》的连环画,才桃园结义人家就不想听了。。。不过儿子对三国有两个印象,一个是上次在木偶剧现场看到张飞和赵云的造型,我故意强调了一番,我想他会有感兴趣的一天,然后就是每次短暂出门我都留盏灯,告诉他这叫唱空城计

英语读物是我和你开玩笑呢,老大.

TOP

引用:
原帖由 xiaoximama 于 2008-7-1 15:26 发表



对的对的,我们也要看赤壁的,看熊猫时候放了预告片,我就和儿子约定了。
《品三国》我自己看着都吃力,说实话,从小就没兴趣,现在也才勉强有了点兴趣 。买了《三国演义》的连环画,才桃园结义 ...
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是能打动人的,可是现在教材形同嚼蜡,怪不得孩子兴趣不浓。

我给孩子讲三国快一年了,刚开始的时候很累,因为孩子听不懂,每读一句都要解释给他听。但每天讲,孩子慢慢喜欢听了,尤其读到“请听下回分解”,孩子是欲罢不能,毕竟三国故事的本身还是很吸引人的。读过三国,再品易中天三国,非常有味道。

要让孩子喜欢上中国文化,才能学好中文。追求西方生活,才能学好英文。.

TOP

引用:
原帖由 PUPPET 于 2008-7-1 15:43 发表


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是能打动人的,可是现在教材形同嚼蜡,怪不得孩子兴趣不浓。

我给孩子讲三国快一年了,刚开始的时候很累,因为孩子听不懂,每读一句都要解释给他听。但每天讲,孩子慢慢喜欢听了,尤其读 ...
是的,如果历史教材有《明朝那点事儿》一小半好玩,我也不至于当初非要选理工科了。
我讲三国是口干舌燥的,那天描述张飞,满腮钢须,一个字一个字解释的,幸好后来儿子看到张飞立马碰出这四个字,我也算没白费唾沫啊。

“要让孩子喜欢上中国文化,才能学好中文。追求西方生活,才能学好英文。”我很赞成,但这个真的是境界,不仅仅是学点相关文化就能达到的,所以,我就不那么高要求了.

TOP

发新话题